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高峰专利>正文

一种轴承铆压一体式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8788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轴承铆压一体式机构,包括支承架、设置在支承架上若干导向光轴组装置、套接在导向光轴组装置上的铆压上下活动板、设置在铆压上下活动板下方的铆压上模、设置在支撑架上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上设置有铆压下模、控制铆压上下活动板上下位移的增压缸;所述铆压上下活动板配合铆压上模通过增压缸与铆压下模配合,其中,所述铆压上模与铆压下模到位信号通过到位传感器传输至增压缸,其中,其中,所述到位传感器可以将其感应到的信息传输至增压缸,让增压缸停止位移工作。

An integrated riveting and pressing mechanism for bearing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earing riveting and pressing integrated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frame, a number of guiding optical axis assembly device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frame, riveting and pressing upper and lower movable plates sleeved on the guide optical axis assembly device, riveting and pressing upper and lower movable dies arranged under the riveting and upper movable plates, and a support body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frame. The support body is provided with riveting and pressing lower and upper movable plates for controlling riveting and pressing. The riveted upper and lower movable plates cooperate with the riveted upper die through the booster cylinder and the riveted lower die, in which the riveted upper die and the riveted lower die arrival signal are transmitted to the booster cylinder through the in-place sensor, in which the in-place sensor can transmit the information sensed by the riveted upper and lower die to the booster cylinder so that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booster cylinder can stop wor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铆压一体式机构
本技术涉及轴承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轴承铆压一体式机构。
技术介绍
冲压轴承由外圈、内圈、钢球和防尘盖组成,其中外圈的铆压为冲压轴承装配工艺的最后一工步,也是冲压轴承装配最关键的一步,铆压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产品能否正常工作。现有的外圈铆压方法多采用半自动方式,也有部分采用全自动设备,但都存在这相同的问题,由于铆压模具头的磨损使得铆压不均匀,外圈包边效果差,不能有效包住防尘盖并为滚动体提供一个合适的运动空间,同时由于铆压模具对外圈的夹紧导致的带料卡料现象,从而最终影响冲压轴承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轴承铆压一体式机构,解决了现有的装置在进行加工时缺少测量面粉重量的装置,使得面粉重量无法精准把控,保证不了面粉的混合质量的问题,以及现有的装置缺少控制水量的装置,使得面粉混合时需要的流量得不到精准调控的问题。(二)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轴承铆压一体式机构,包括支承架、设置在支承架上若干导向光轴组装置、套接在导向光轴组装置上的铆压上下活动板、设置在铆压上下活动板下方的铆压上模、设置在支撑架上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上设置有铆压下模、控制铆压上下活动板上下位移的增压缸;所述铆压上下活动板配合铆压上模通过增压缸与铆压下模配合,其中,所述铆压上模与铆压下模到位信号通过到位传感器传输至增压缸,其中,其中,所述到位传感器可以将其感应到的信息传输至增压缸,让增压缸停止位移工作。进一步、所述导向光轴组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承架左侧的第一导向光轴组、设置在支承架右侧的第二导向光轴组;所述第一导向光轴组穿过铆压上下活动板并且通过第一限位组件配合固定在一块;所述第二导向光轴组穿过铆压上下活动板并且通过第二限位组件配合固定在一块。进一步、所述轴承铆压一体式机构还包括原位感应器,所述铆压上下活动板通过原位感应器回到原始位置;其中,所述原位感应器可以将其感应到的信息传输至增压缸,让增压缸停止位移工作。进一步、所述轴承铆压一体式机构还包括连接固定板;所述连接固定板固定设置在若干导向光轴组装置正上方并且通过螺栓配合固定;所述增压缸通过支撑组件固定在连接固定板上;其中,所述螺栓包括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进一步、所述原位感应器和到位感应器均通过连接杆设置在铆压上下活动板侧面,其中,所述到位感应器位于原位感应器的下方;所述连接杆通过辅助杆与连接固定板上方的第一螺栓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轴承铆压一体式机构,其结构紧凑、操作方便,通过原位感应器控制与增压缸配合在一起的铆压上下活动板的起始位置,通过到位感应器控制与增压缸配合在一起的铆压上下活动板的到位位置,使其铆压精度高,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轴承铆压一体式机构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轴承铆压一体式机构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轴承铆压一体式机构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轴承铆压一体式机构,包括支承架1、设置在支承架11上若干导向光轴组装置(图中未标识)、套接在导向光轴组装置(图中未标识)上的铆压上下活动板2、设置在铆压上下活动板2下方的铆压上模3、设置在支撑架1上的支撑体10,所述支撑体10上设置有铆压下模4、控制铆压上下活动板2上下位移的增压缸5;所述铆压上下活动板2配合铆压上模3通过增压缸5与铆压下模4配合,其中,所述铆压上模3与铆压下模4到位信号通过到位传感器7传输至增压缸5,其中,其中,所述到位传感器8可以将其感应到的信息传输至增压缸5,让增压缸5停止位移工作。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轴承铆压一体式机构,所述导向光轴组装置(图中未标识)包括设置在支承架1左侧的第一导向光轴组11、设置在支承架右侧的第二导向光轴组12;所述第一导向光轴组11穿过铆压上下活动板2并且通过第一限位组件21配合固定在一块;所述第二导向光轴12组穿过铆压上下活动板2并且通过第二限位组件22配合固定在一块,其中,所述第一限位组件21、第二限位组件21分别具有限定铆压上下活动板2在第一导向光轴组11、第二导向光轴12上的位置,所述第一限位组件21、第二限位组件21相互对称,可以更好的保持铆压上下活动板2的水平稳定性能。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轴承铆压一体式机构,所述轴承铆压一体式机构还包括原位感应器7,所述铆压上下活动板2通过原位感应器7回到原始位置;其中,所述原位感应器7可以将其感应到的信息传输至增压缸5,让增压缸5将铆压上下活动板2提升到原始位置,然后停止位移工作。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轴承铆压一体式机构,所述轴承铆压一体式机构还包括连接固定板6;所述连接固定板6固定设置在第一导向光轴组11和第二导向光轴组12正上方并且通过螺栓配合固定;所述增压缸5通过支撑组件51固定在连接固定板6上,其中,所述螺栓包括第一螺栓61和第二螺栓62。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轴承铆压一体式机构,所述原位感应器7和到位感应器8均通过连接杆9设置在铆压上下活动板2侧面,其中,所述到位感应器8位于原位感应器7的下方;所述连接杆9通过辅助杆91与连接固定板上方的第一螺栓61固定连接。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轴承铆压一体式机构,其结构紧凑、操作方便,通过原位感应器控制与增压缸配合在一起的铆压上下活动板的起始位置,通过到位感应器控制与增压缸配合在一起的铆压上下活动板的到位位置,使其铆压精度高,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请求保护的
技术实现思路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铆压一体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承架、设置在支承架上若干导向光轴组装置、套接在导向光轴组装置上的铆压上下活动板、设置在铆压上下活动板下方的铆压上模、设置在支撑架上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上设置有铆压下模、控制铆压上下活动板上下位移的增压缸;所述铆压上下活动板配合铆压上模通过增压缸与铆压下模配合,其中,所述铆压上模与铆压下模到位信号通过到位传感器传输至增压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铆压一体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承架、设置在支承架上若干导向光轴组装置、套接在导向光轴组装置上的铆压上下活动板、设置在铆压上下活动板下方的铆压上模、设置在支撑架上的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上设置有铆压下模、控制铆压上下活动板上下位移的增压缸;所述铆压上下活动板配合铆压上模通过增压缸与铆压下模配合,其中,所述铆压上模与铆压下模到位信号通过到位传感器传输至增压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铆压一体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光轴组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承架左侧的第一导向光轴组、设置在支承架右侧的第二导向光轴组;所述第一导向光轴组穿过铆压上下活动板并且通过第一限位组件配合固定在一块;所述第二导向光轴组穿过铆压上下活动板并且通过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王高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