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置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8518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前置过滤器,属于水质净化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滤瓶本体,所述滤瓶本体由带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上罩体以及下罩体可拆卸连接而成,所述滤瓶本体内设有滤材填充腔体,滤瓶本体和滤材填充腔体之间至少自进水口以下部分设有间隙,所述间隙构成进水流道,滤材填充腔体的两端分别通过带若干孔的上盖体和下盖体封盖,所述孔的孔径小于过滤材料的最小粒径,所述滤材填充腔体出水侧与出水口连通且周向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拆卸或更换简便,使用方便。

A Pre-filt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re-filter,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ater purification equipment, including a filter bottle body. The filter bottle body is composed of an upper cover body and a lower cover body which can be detachably connected to the water inlet and outlet. The filter bott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lter material filling chamber, and the gap between the filter bottle body and the filter material filling chamber is at least provided from the part below the water inlet. In the inlet channel, the two ends of the filter material filling chamber are respectively sealed by the upper cover and the lower cover with a number of holes. The aperture of the hole is smaller than the minimum diameter of the filter material. The outlet side of the filter material filling chamb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let and is circumferentially seal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reasonable structure design, simple installation, disassembly or replacement, and convenient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置过滤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前置过滤器,属于水质净化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前置过滤器包括:阀头、上端与阀头连接的滤瓶、与滤瓶下端连接的排水密封件和与排水密封件连接的排水球阀,滤瓶内设置有过滤机构。在使用的过程中,水从阀头的入水口流入滤瓶与过滤机构之间的空隙,经过过滤后流入过滤机构的中心,然后由过滤机构中心流至阀头的出水口。现有的前置过滤器未带净化活水材料,应用受限,本技术旨在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前置过滤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前置过滤器,包括滤瓶本体,所述滤瓶本体由带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上罩体以及下罩体可拆卸连接而成,所述滤瓶本体内设有滤材填充腔体,滤瓶本体和滤材填充腔体之间至少自进水口以下部分设有间隙,所述间隙构成进水流道,滤材填充腔体的两端分别通过带若干孔的上盖体和下盖体封盖,所述孔的孔径小于过滤材料的最小粒径,所述滤材填充腔体出水侧与出水口连通且周向密封。本技术工作时,滤材填充腔体内填充滤材,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到进水流道,通过下盖体进至滤材填充腔体内部,水经过滤或吸附杂质后由上盖体流出;本技术的上、下盖体与滤材填充腔体配合后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其中间放置过滤材料;上、下盖体为多孔式设计,孔的孔径小于过滤材料的最小粒径,保证过滤材料不流出。优选的,所述滤瓶本体由带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上罩体及下罩体螺接而成,螺接部位设有密封件。优选的,所述上盖体包括上盖体本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上盖体通过第一连接部与滤材填充腔体固定,通过第二连接部与上罩体固定,上盖体本体与上罩体之间周向设有密封件。优选的,所述上盖体一体成型,第一连接部与滤材填充腔体卡接。优选的,所述滤瓶本体靠近底部设有第一环形凸台,滤材填充腔体对应部位设有适配的第二环形凸台,第一环形凸台和第二环形凸台抵接。优选的,所述上罩体出水口螺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螺接有旋钮。优选的,所述下罩体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设有排污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工作时,滤材填充腔体内填充滤材,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到进水流道,通过下盖体进至滤材填充腔体内部,水经过滤或吸附杂质后由上盖体流出;本技术的上、下盖体与滤材填充腔体配合后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其中间放置过滤材料;上、下盖体为多孔式设计,孔的孔径小于过滤材料的最小粒径,保证过滤材料不流出。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拆卸或更换简便,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是图1的局部示意图。图中:1、上罩体,2、下罩体,3、滤材填充腔体,4、上盖体,41、第一连接部,42、上盖体本体,43、第二连接部,5、下盖体,6、第一环形凸台,7、第二环形凸台,8、连接头,9、旋钮,10、排污阀。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述的一种前置过滤器,包括滤瓶本体,所述滤瓶本体由带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上罩体1以及下罩体2可拆卸连接而成,所述滤瓶本体内设有滤材填充腔体3,滤瓶本体和滤材填充腔体3之间至少自进水口以下部分设有间隙,所述间隙构成进水流道,滤材填充腔体3的两端分别通过带若干孔的上盖体4和下盖体5封盖,所述孔的孔径小于过滤材料的最小粒径,所述滤材填充腔体3出水侧与出水口连通且周向密封。本技术工作时,滤材填充腔体3内填充滤材,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到进水流道,通过下盖体5进至滤材填充腔体3内部,水经过滤或吸附杂质后由上盖体4流出;本技术的上、下盖体与滤材填充腔体3配合后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其中间放置过滤材料;上、下盖体为多孔式设计,孔的孔径小于过滤材料的最小粒径,保证过滤材料不流出。具体到本实施例,所述滤瓶本体由带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上罩体1及下罩体2螺接而成,螺接部位设有密封件。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体4包括上盖体本体42、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3,所述上盖体4通过第一连接部41与滤材填充腔体3固定,通过第二连接部43与上罩体1固定,上盖体本体42与上罩体1之间周向设有密封件。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体4一体成型,第一连接部41与滤材填充腔体3卡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滤瓶本体靠近底部设有第一环形凸台6,滤材填充腔体3对应部位设有适配的第二环形凸台7,第一环形凸台6和第二环形凸台7抵接。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罩体1出水口螺接有连接头8,所述连接头8上螺接有旋钮9。本实施例中,所述下罩体2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设有排污阀10。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前置过滤器,包括滤瓶本体,所述滤瓶本体由带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上罩体以及下罩体可拆卸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瓶本体内设有滤材填充腔体,滤瓶本体和滤材填充腔体之间至少自进水口以下部分设有间隙,所述间隙构成进水流道,滤材填充腔体的两端分别通过带若干孔的上盖体和下盖体封盖,所述孔的孔径小于过滤材料的最小粒径,所述滤材填充腔体出水侧与出水口连通且周向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置过滤器,包括滤瓶本体,所述滤瓶本体由带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上罩体以及下罩体可拆卸连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瓶本体内设有滤材填充腔体,滤瓶本体和滤材填充腔体之间至少自进水口以下部分设有间隙,所述间隙构成进水流道,滤材填充腔体的两端分别通过带若干孔的上盖体和下盖体封盖,所述孔的孔径小于过滤材料的最小粒径,所述滤材填充腔体出水侧与出水口连通且周向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瓶本体由带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上罩体及下罩体螺接而成,螺接部位设有密封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置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体包括上盖体本体、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林曹开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倍世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