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8428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2:53
一种输液架,其交叉设置的第一挂臂和第二挂臂;第一挂臂位于第二挂臂的上方;上杆上端横向形成有插槽,第一挂臂插入于该插槽中;上杆顶端竖直地形成有第一螺孔,第一螺钉插入第一螺孔中,第一螺钉的下端抵靠在第一挂臂上;上杆上还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套圈、背板、第二螺钉、卡子;套圈用于套在上杆的外周上,套圈形成在背板的后侧;套圈上形成有贯通的第二螺纹孔,第二螺钉安装在第二螺纹孔中;第二螺钉的端部抵靠在上杆外周上,由此将固定组件固定在上杆上;背板下侧形成有横槽;卡子包括卡口、螺杆、螺母;卡口用于卡持输液袋的端口;螺杆形成在卡口后侧,螺杆用于穿过所述背板的横槽;螺母固定在螺杆的后端,以将卡子固定在背板上。

Infusion stand

The first hanging arm and the second hanging arm are arranged crosswise, the first hanging arm is located above the second hanging arm, the upper end of the upper rod is transversely formed with a slot and the first hanging arm is inserted into the slot, the top of the upper rod is vertically formed with a first screw hole, the lower end of the first screw is inserted into the first screw hole, and the upper rod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fixed component. The fixing component includes a ring, a back plate, a second screw and a clip; the ring is used for sleeving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upper rod, and the ring is formed on the back side of the back plate; a perforated second thread hole is formed on the ring, and the second screw is installed in the second thread hole; the end of the second screw is locat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upper rod, thereby fixing the fixing component on the upper rod; a transverse groove groove is formed on the lower side of the back plate; The clamp is used to hold the port of the infusion bag; the screw is formed at the rear side of the clamp, and the screw is used to pass through the transverse groove of the back plate; the nut is fixed at the back end of the screw to fix the clamp on the back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液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输液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输液架如图9所示,挂臂11、21固定地形成在上杆1的上端,挂臂11、21的端部形成挂钩。这样的设计使得同时输入多袋液体时,液体之间的位置彼此分开,方便观察。但是,有时候需要输3升袋,再加上灌入3升袋中的药物,可能会有3.2-3.3升的液体总量。这么多的液体输完需要较长的时间。患者不可避免在输液过程中要活动,例如上厕所。推着输液架行走的过程中,由于上面的输液袋(3升袋)很重,输液袋在输液架上摇晃,经常会造成输液架翻倒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输液架,其在输入较重的液体时能够防止液体晃动,避免输液架翻倒的情况发生。本技术的输液架,其包括在上杆上端垂直交叉设置的第一挂臂和第二挂臂;第一挂臂位于第二挂臂的上方;第二挂臂固定在上杆两侧;上杆上端横向形成有插槽,第一挂臂插入于该插槽中;上杆顶端竖直地形成有第一螺孔,第一螺孔与插槽连通,第一螺钉插入第一螺孔中,第一螺钉的下端抵靠在第一挂臂上,由此将第一挂臂固定在插槽中;上杆上还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套圈、背板、第二螺钉、卡子;套圈用于套在上杆的外周上,套圈形成在背板的后侧;套圈上形成有贯通的第二螺纹孔,第二螺钉安装在第二螺纹孔中;第二螺钉的端部抵靠在上杆外周上,由此将固定组件固定在上杆上;背板下侧形成有横槽;卡子包括卡口、螺杆、螺母;卡口用于卡持输液袋的端口;螺杆形成在卡口后侧,螺杆用于穿过所述背板的横槽;螺母固定在螺杆的后端,以将卡子固定在背板上。优选地,所述卡子包括两个。本技术的输液架,通过调整挂臂伸出上杆的距离,减小输液袋产生的力矩;此外,通过在输液袋的下端固定输液袋,避免输液袋摆动。由此,防止由于输液袋摆动而造成输液架翻倒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输液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输液架的上杆的顶端被剖开后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输液架的固定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输液架的固定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输液架的固定组件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输液架的固定组件的卡子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输液架挂上较重的输液袋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输液架的固定组件与输液袋下端结合的示意图;图9为现有技术的输液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输液架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的输液架,其包括在上杆1上端垂直交叉设置的第一挂臂11和第二挂臂21。第一挂臂11位于第二挂臂21的上方;第二挂臂21固定在上杆两侧。上杆1上端横向形成有插槽12,第一挂臂11插入于该插槽12中;上杆1顶端竖直地形成有第一螺孔,第一螺孔与插槽12连通,第一螺钉13插入第一螺孔中,第一螺钉13的下端抵靠在第一挂臂11上,由此将第一挂臂11固定在插槽中。上杆1上还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套圈31、背板33、第二螺钉32、卡子34;套圈31用于套在上杆1的外周上,套圈31形成在背板33的后侧;套圈31上形成有贯通的第二螺纹孔,第二螺钉32安装在第二螺纹孔中;第二螺钉32的端部抵靠在上杆1外周上,由此将固定组件固定在上杆1上;背板33下侧形成有横槽35。卡子34包括卡口34a、螺杆34b、螺母34c;卡口34a用于卡持输液袋40的端口41;螺杆34b形成在卡口34a后侧,螺杆34b用于穿过背板33的横槽35;螺母34c固定在螺杆34b的后端,以将卡子34固定在背板33上。卡子34包括两个。使用时,如果遇到重量比较大的输液袋,将第一挂臂准备挂该输液袋的一端向靠近上杆的位置调整,如图7所示,再将输液袋的端口(一般为两个)固定在固定组件的卡子上,由此在上端和下端固定输液袋,防止输液架移动过程中输液袋晃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液架,其包括在上杆上端垂直交叉设置的第一挂臂和第二挂臂;其特征在于:第一挂臂位于第二挂臂的上方;第二挂臂固定在上杆两侧;上杆上端横向形成有插槽,第一挂臂插入于该插槽中;上杆顶端竖直地形成有第一螺孔,第一螺孔与插槽连通,第一螺钉插入第一螺孔中,第一螺钉的下端抵靠在第一挂臂上,由此将第一挂臂固定在插槽中;上杆上还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套圈、背板、第二螺钉、卡子;套圈用于套在上杆的外周上,套圈形成在背板的后侧;套圈上形成有贯通的第二螺纹孔,第二螺钉安装在第二螺纹孔中;第二螺钉的端部抵靠在上杆外周上,由此将固定组件固定在上杆上;背板下侧形成有横槽;卡子包括卡口、螺杆、螺母;卡口用于卡持输液袋的端口;螺杆形成在卡口后侧,螺杆用于穿过所述背板的横槽;螺母固定在螺杆的后端,以将卡子固定在背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液架,其包括在上杆上端垂直交叉设置的第一挂臂和第二挂臂;其特征在于:第一挂臂位于第二挂臂的上方;第二挂臂固定在上杆两侧;上杆上端横向形成有插槽,第一挂臂插入于该插槽中;上杆顶端竖直地形成有第一螺孔,第一螺孔与插槽连通,第一螺钉插入第一螺孔中,第一螺钉的下端抵靠在第一挂臂上,由此将第一挂臂固定在插槽中;上杆上还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套圈、背板、第二螺钉、卡子;套圈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艳王彬刘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