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足下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8347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2:43
一种防足下垂装置,包括底板,在底板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块挡板和两个小腿支撑垫,在挡板和两个小腿支撑垫之间的底板上放置有一块活动滑板,滑板与挡板之间通过多个第一气缸和多根第一弹簧连接,在滑板靠近支撑垫一端铰接有一块顶板,顶板上端与滑板之间铰接有多个第二气缸和连接有多根第二弹簧,在顶板上安装有两个用于固定脚部的绑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患者脚部进行有效支撑的同时,对患者脚部进行跖屈背屈运动,降低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工作量。

An Anti-foot Dropping Device

An anti-foot sag device includes a bottom plate, which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one baffle and two leg support cushions at both ends of the bottom plate. A movable slide plate is placed on the bottom plate between the baffle and the two leg support cushions. The slide plate and the baffle plate are connected by a plurality of first cylinders and multiple first springs. A top plate is hinged at one end of the slide plate near the support cushion, and the top plate is hinged with the slide plate. There are several second cylinders articulated and several second springs connected, and two straps are installed on the top plate to fix the foot;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support the foot of patients, while carrying out plantar flexion and dorsiflexion movement on the foot of patients, so as to reduce the workload of medical staff and family memb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足下垂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足下垂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对预防足下垂患者方式是每天由医护人员或者家属定时对患者足踝关节到趾间关节做屈曲和伸展活动,活动完毕后,采用软垫对脚掌进行支撑,这种预防方式一方面增加了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软垫支撑强度不高,无法对脚部进行有效支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足下垂装置,能够对患者脚部进行有效支撑的同时,对患者脚部进行跖屈背屈运动,降低医护人员和家属的工作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足下垂装置,包括底板,在底板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块挡板和两个小腿支撑垫,在挡板和两个小腿支撑垫之间的底板上放置有一块活动滑板,滑板与挡板之间通过多个第一气缸和多根第一弹簧连接,在滑板靠近支撑垫一端铰接有一块顶板,顶板上端与滑板之间铰接有多个第二气缸和连接有多根第二弹簧,在顶板上安装有两个用于固定脚部的绑带;第一气缸中的活塞将第一气缸分隔成第一上腔室和第一下腔室,各第一气缸第一上腔室均与一根放空管连通,各第一气缸第一下腔室连通第一气管一端,第一气管另一端与一个充放气机构连通;第二气缸中的活塞将第二气缸分隔成第二上腔室和第二下腔室,各第二气缸第二上腔室均与放空管连通,各第二气缸第二下腔室连通第二气管一端,第二气管另一端与第一气管连通,在第二气管上安装有顺序阀,在顺序阀一侧设有单向阀,单向阀两端与顺序阀两端第二气管连通。所述充放气机构包括充气泵、空气瓶、二位三通电磁阀和PLC控制器,充气泵为空气瓶打气,第一气管连通空气瓶,二位三通电磁阀安装在第一气管上,PLC控制器控制二位三通电磁阀换向,在顺序阀与第二气缸之间的第二气管上安装有溢流阀。在滑板与支撑垫之间的底板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滑板一端可抵靠在限位块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患者脚部通过绑带固定在顶板上,充放气机构依次驱动第一气缸活塞杆和第二气缸活塞杆伸长,让顶板施力到顶患者脚部后,推动患者脚部背驱,以使脚部肌肉紧张,活动踝关节;在充放气机构放气时,则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拉动顶板远离患者脚部跖屈,让脚部肌肉放松,再次活动踝关节;顶板如此反复松放患者脚部,以模拟人正常行走时的状态,以实现对脚部的按摩和锻炼,防止患者足下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关于充放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底板1、滑板2、顶板3、挡板4、充放气机构7、限位块12、绑带31、支撑垫11、第一气缸51、第二气缸52、第一弹簧61、第二弹簧62、充气泵71、空气瓶72、二位三通电磁阀73、PLC控制器74、第一气管81、第二气管82、顺序阀83、单向阀84、溢流阀85、放空管86。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到3所示,一种防足下垂装置,包括底板1,在底板1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块挡板4和两个小腿支撑垫11,在挡板4和两个小腿支撑垫11之间的底板1上放置有一块活动滑板2,滑板2与挡板4之间通过多个第一气缸51和多根第一弹簧61连接,在滑板2靠近支撑垫11一端铰接有一块顶板3,顶板3上端与滑板2之间铰接有多个第二气缸52和连接有多根第二弹簧62,在顶板3上安装有两个用于固定脚部的绑带31;第一气缸51中的活塞将第一气缸51分隔成第一上腔室和第一下腔室,各第一气缸51第一上腔室均与一根放空管86连通,各第一气缸51第一下腔室连通第一气管81一端,第一气管81另一端与一个充放气机构7连通,当向第一下腔室充入气体时,第一气缸51中的活塞通过活塞杆推动滑板2向支撑垫11方向运动,第一上腔室中的空气由放空管86排出;第二气缸52中的活塞将第二气缸52分隔成第二上腔室和第二下腔室,各第二气缸52第二上腔室均与放空管86连通,各第二气缸52第二下腔室连通第二气管82一端,第二气管82另一端与第一气管81连通,在第二气管82上安装有顺序阀83,当向第二下腔室充入气体时,第二气缸52中的活塞通过活塞杆推动顶板3向支撑垫11方向旋转,在顺序阀83一侧设有单向阀84,单向阀84两端与顺序阀83两端第二气管82连通。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为:第一步,病人将脚底抵靠在顶板3上后,用绑带31将脚部脚背固定到顶板3上,小腿则搁置在柔软的支撑垫11上。第二步,如图3所示,充放气机构7将气体充入到第一气管81中,气体进入到第一气缸51第一下腔室内,第一气缸51中的活塞通过活塞杆推动滑板2向人的足底运动,以使足底受力,刺激人们脚部神经。第三步,随着气体持续被充入第一气缸51第一下腔室,第一气缸51第一下腔室内的气压也随之升高,由此推动顺序阀83开启,气体进入到第二气缸52第二下腔室中,第二气缸52中的活塞通过活塞杆推动顶板3向支撑垫11方向旋转,使抵靠在顶板3上的脚部背驱,以使脚部肌肉紧张,活动踝关节。第四步,当充放气机构7停止充气时,第一弹簧61通过滑板2拉动脚部向远离支撑垫11方向运动,第二弹簧62通过底板1拉动病人脚部跖屈,让脚部肌肉放松,再次活动踝关节;大气进入到第一气缸51第一上腔室和第二气缸52第二上腔室中,第一气缸51第一下腔室和第二气缸52第二下腔室中则由充气机构排出。第五步,重复上述第一到第四步,反复活动病人脚部,以实现对脚部的按摩,防止患者足下垂。所述充放气机构7包括充气泵71、空气瓶72、二位三通电磁阀73和PLC控制器74,充气泵71为空气瓶72打气,第一气管连通空气瓶72,二位三通电磁阀73安装在第一气管上,PLC控制器74控制二位三通电磁阀73换向,在顺序阀83与第二气缸52之间的第二气管82上安装有溢流阀85,工作时,PLC控制器74控制二位三通电磁阀73换向,气体依次进入各第一气缸51和各第二气缸52中,以使滑板2动作和顶板3旋转,经过4秒后,PLC控制器74控制二位三通电磁阀73再次换向,第一气缸51和第二气缸52中的气体有二位三通电磁阀73排出,在经过4秒后,二位三通电磁阀73换向,病人腿部再次运动,如此反复循环,实现对第一气缸51和第二气缸52的间隙性充放气。可以通过PLC控制器74设定二位三通电磁阀73两次换向的间隔时间,以对脚部按摩频率进行调整,这种充放气机构7是自动控制,降低病人、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在滑板2与支撑垫11之间的底板1上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2,滑板2一端可抵靠在限位块12上。因为人的脚部较为柔软,顶板3推动脚部移动时,存在顺序阀83不能开启的情形,因此在此设置限位块12,当滑板2一端运动至抵靠在限位块12上,持续对第一气缸51第一下腔室充气,第一气缸51第一下腔室内的气压会升高,确保顺序阀83能够正常开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足下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在底板(1)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块挡板(4)和两个小腿支撑垫(11),在挡板(4)和两个小腿支撑垫(11)之间的底板(1)上放置有一块活动滑板(2),滑板(2)与挡板(4)之间通过多个第一气缸(51)和多根第一弹簧(61)连接,在滑板(2)靠近支撑垫(11)一端铰接有一块顶板(3),顶板(3)上端与滑板(2)之间铰接有多个第二气缸(52)和连接有多根第二弹簧(62),在顶板(3)上安装有两个用于固定脚部的绑带(31);第一气缸(51)中的活塞将第一气缸(51)分隔成第一上腔室和第一下腔室,各第一气缸(51)第一上腔室均与一根放空管(86)连通,各第一气缸(51)第一下腔室连通第一气管(81)一端,第一气管(81)另一端与一个充放气机构(7)连通;第二气缸(52)中的活塞将第二气缸(52)分隔成第二上腔室和第二下腔室,各第二气缸(52)第二上腔室均与放空管(86)连通,各第二气缸(52)第二下腔室连通第二气管(82)一端,第二气管(82)另一端与第一气管(81)连通,在第二气管(82)上安装有顺序阀(83),在顺序阀(83)一侧设有单向阀(84),单向阀(84)两端与顺序阀(83)两端第二气管(82)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足下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在底板(1)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一块挡板(4)和两个小腿支撑垫(11),在挡板(4)和两个小腿支撑垫(11)之间的底板(1)上放置有一块活动滑板(2),滑板(2)与挡板(4)之间通过多个第一气缸(51)和多根第一弹簧(61)连接,在滑板(2)靠近支撑垫(11)一端铰接有一块顶板(3),顶板(3)上端与滑板(2)之间铰接有多个第二气缸(52)和连接有多根第二弹簧(62),在顶板(3)上安装有两个用于固定脚部的绑带(31);第一气缸(51)中的活塞将第一气缸(51)分隔成第一上腔室和第一下腔室,各第一气缸(51)第一上腔室均与一根放空管(86)连通,各第一气缸(51)第一下腔室连通第一气管(81)一端,第一气管(81)另一端与一个充放气机构(7)连通;第二气缸(52)中的活塞将第二气缸(52)分隔成第二上腔室和第二下腔室,各第二气缸(52)第二上腔室均与放空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琴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