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为俊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组装的检验科采血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8236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2: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组装的检验科采血管,包括试管主体和导柱,所述试管主体的上方安装有密封盖帽,且试管主体的外侧安装有大活动环,所述大活动环的外侧四周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小活动环的下方焊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底部安装有橡胶垫,所述试管主体的表面分别开设有滑动凹槽和固定凹槽,且滑动凹槽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弧形沉槽,所述弧形沉槽的内部铰接有活动柱,且活动柱的外侧镶嵌有柔性板,所述柔性板的外表面安装有小型手把,所述导柱镶嵌在大活动环的内侧。该便于组装的检验科采血管设置有大活动环和导柱,在使用过程中,配合滑动凹槽和固定凹槽的使用,极大的方便了大活动环的组装。

An easy-to-assemble method for blood vessel harvesting in laborator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asy-to-assemble blood vessel harvesting device for laboratory, which comprises a test tube main body and a guide pillar. The upper part of the test tube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sealed cap,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test tube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large movable ring. The outer side of the large movable ring is welded with a fixed plate,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small movable ring is welded with a support rod, and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 rod is provided with a rubber pad. The surface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pipe is provided with sliding grooves and fixed grooves respectively, and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sliding grooves are provided with arc-shaped grooves. The inner part of the arc-shaped grooves is hinged with movable columns,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movable columns is inlaid with flexible plates.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flexible plates is equipped with small handles, and the guide columns are inlaid in the inner side of the large movable rings. In this easy-to-assemble laboratory, large movable rings and guide pillars are arranged in the blood vessels. In the course of using, the sliding grooves and fixed grooves are used together, which greatly facilitates the assembly of large movable r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组装的检验科采血管
本技术涉及采血管
,具体为一种便于组装的检验科采血管。
技术介绍
采血管是采集血液的一种存储类管材,现有的采血管在单独使用时不具备支撑性能,使得采血管在单独使用时,需要护士和医生进行扶持,不便于采血管的使用,而市场上一些具有支撑类的采血管,大多为一体式固定设置,不便于采血管在后续的使用。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组装的检验科采血管,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检验科采血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采血管单独使用时不具备支撑功能和具有支撑类的采血管不便于组装拆卸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装的检验科采血管,包括试管主体和导柱,所述试管主体的上方安装有密封盖帽,且试管主体的外侧安装有大活动环,所述大活动环的外侧四周焊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内侧铰接有小活动环,所述小活动环的下方焊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底部安装有橡胶垫,所述试管主体的表面分别开设有滑动凹槽和固定凹槽,且滑动凹槽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弧形沉槽,所述弧形沉槽的内部铰接有活动柱,且活动柱的外侧镶嵌有柔性板,所述柔性板的外表面安装有小型手把,且柔性板的内表面与弧形沉槽的表面均镶嵌有永磁铁,所述导柱镶嵌在大活动环的内侧。优选的,所述试管主体包含有硅胶软管和玻璃管,且硅胶软管位于玻璃管的外侧,并且硅胶软管的表面分别开设有滑动凹槽、弧形沉槽和固定凹槽。优选的,所述大活动环的内径大于试管主体的外径,且试管主体的中心线与大活动环的中心线相互重合,同时固定板关于大活动环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有3组。优选的,所述小活动环与相邻2个固定板之间的间隙为过盈配合,同时支撑杆通过小活动环构成旋转结构,且支撑杆为伸缩结构。优选的,所述滑动凹槽和固定凹槽为一体化结构,且滑动凹槽和固定凹槽关于试管主体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有3组,同时固定凹槽与导柱为过盈配合,且导柱在滑动凹槽内构成滑动结构。优选的,所述柔性板设置有2个,且柔性板通过永磁铁与弧形沉槽构成磁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组装的检验科采血管设置有大活动环和导柱,在使用过程中,配合滑动凹槽和固定凹槽的使用,极大的方便了大活动环的组装,同时配置了支撑杆,在使用过程中,配合小活动环的使用,使得支撑杆能进行一定角度的转动,同时,过盈配合的设计,极大的增加了小活动环在旋转后的稳定性,保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同时支撑杆采用现有的伸缩杆结构设计,极大方便了支撑杆的长度调节和使用,而且设置有柔性板,在使用过程中可将柔性板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分开使用,使得一些不便被他人所知道的信息粘贴在柔性板的内表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试管主体与大活动环拼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俯剖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4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试管主体;101、硅胶软管;102、玻璃管;2、密封盖帽;3、大活动环;4、固定板;5、小活动环;6、支撑杆;7、橡胶垫;8、滑动凹槽;9、弧形沉槽;10、活动柱;11、固定凹槽;12、柔性板;13、小型手把;14、永磁铁;15、导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装的检验科采血管,包括试管主体1、密封盖帽2、大活动环3、固定板4、小活动环5、支撑杆6、橡胶垫7、滑动凹槽8、弧形沉槽9、活动柱10、固定凹槽11、柔性板12、小型手把13、永磁铁14和导柱15,试管主体1的上方安装有密封盖帽2,且试管主体1的外侧安装有大活动环3,大活动环3的外侧四周焊接有固定板4,且固定板4的内侧铰接有小活动环5,小活动环5的下方焊接有支撑杆6,且支撑杆6的底部安装有橡胶垫7,试管主体1的表面分别开设有滑动凹槽8和固定凹槽11,且滑动凹槽8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弧形沉槽9,弧形沉槽9的内部铰接有活动柱10,且活动柱10的外侧镶嵌有柔性板12,柔性板12的外表面安装有小型手把13,且柔性板12的内表面与弧形沉槽9的表面均镶嵌有永磁铁14,导柱15镶嵌在大活动环3的内侧。本案例的试管主体1包含有硅胶软管101和玻璃管102,且硅胶软管101位于玻璃管102的外侧,并且硅胶软管101的表面分别开设有滑动凹槽8、弧形沉槽9和固定凹槽11,采用双层设计,保证该采血管的安全,同时玻璃管102便于多次消菌使用,增加采血管的环保性。大活动环3的内径大于试管主体1的外径,且试管主体1的中心线与大活动环3的中心线相互重合,同时固定板4关于大活动环3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有3组,便于大活动环3的旋转,方便该装置的组装。小活动环5与相邻2个固定板4之间的间隙为过盈配合,同时支撑杆6通过小活动环5构成旋转结构,且支撑杆6为伸缩结构,采用过盈配合设计,保证小活动环5在旋转后的稳定性。滑动凹槽8和固定凹槽11为一体化结构,且滑动凹槽8和固定凹槽11关于试管主体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有3组,同时固定凹槽11与导柱15为过盈配合,且导柱15在滑动凹槽8内构成滑动结构,采用滑动凹槽8和固定凹槽11设计,配合导柱15的使用,极大增加了大活动环3的组装速度。柔性板12设置有2个,且柔性板12通过永磁铁14与弧形沉槽9构成磁性连接,方便柔性板12的打开,从而使得人们能从一处就能观看到柔性板12上面所粘贴的信息。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于组装的检验科采血管时,首先,根据图1所示,将密封盖帽2打开,从而开始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当试管主体1需要支撑时,根据图2-3所示,将大活动环3套上,使得大活动环3内部的导柱15置于滑动凹槽8的内部,从而便于大活动环3的活动,当导柱15到达滑动凹槽8的顶端时,将大活动环3向右侧旋转,从而使得大活动环3带动导柱15向右移动,导致导柱15脱离滑动凹槽8而进入固定凹槽11中,从而对导柱15进行故而,待大活动环3固定后,随后根据图4所示,旋转支撑杆6,,使得小活动环5在固定板4内部进行转动,使得支撑杆6具有一定斜度,便于装置的支撑,使用过程中,当需要粘贴标签时,可以将标签粘贴在柔性板12上,当需要观察柔性板12上的标签,而试管主体1又不方便旋转时,根据图5所示,拉动小型手把13将柔性板12进行旋转,从而方便装置的查看,从而完成一系列工作,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组装的检验科采血管,包括试管主体(1)和导柱(15),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主体(1)的上方安装有密封盖帽(2),且试管主体(1)的外侧安装有大活动环(3),所述大活动环(3)的外侧四周焊接有固定板(4),且固定板(4)的内侧铰接有小活动环(5),所述小活动环(5)的下方焊接有支撑杆(6),且支撑杆(6)的底部安装有橡胶垫(7),所述试管主体(1)的表面分别开设有滑动凹槽(8)和固定凹槽(11),且滑动凹槽(8)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弧形沉槽(9),所述弧形沉槽(9)的内部铰接有活动柱(10),且活动柱(10)的外侧镶嵌有柔性板(12),所述柔性板(12)的外表面安装有小型手把(13),且柔性板(12)的内表面与弧形沉槽(9)的表面均镶嵌有永磁铁(14),所述导柱(15)镶嵌在大活动环(3)的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组装的检验科采血管,包括试管主体(1)和导柱(15),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主体(1)的上方安装有密封盖帽(2),且试管主体(1)的外侧安装有大活动环(3),所述大活动环(3)的外侧四周焊接有固定板(4),且固定板(4)的内侧铰接有小活动环(5),所述小活动环(5)的下方焊接有支撑杆(6),且支撑杆(6)的底部安装有橡胶垫(7),所述试管主体(1)的表面分别开设有滑动凹槽(8)和固定凹槽(11),且滑动凹槽(8)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弧形沉槽(9),所述弧形沉槽(9)的内部铰接有活动柱(10),且活动柱(10)的外侧镶嵌有柔性板(12),所述柔性板(12)的外表面安装有小型手把(13),且柔性板(12)的内表面与弧形沉槽(9)的表面均镶嵌有永磁铁(14),所述导柱(15)镶嵌在大活动环(3)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检验科采血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主体(1)包含有硅胶软管(101)和玻璃管(102),且硅胶软管(101)位于玻璃管(102)的外侧,并且硅胶软管(101)的表面分别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为俊
申请(专利权)人:陈为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