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志昂专利>正文

一体化多功用中药制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8176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化多功用中药制丸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内部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煎熬区域、搅拌区域、搓丸区域、成品收集区域,所述机架的外部设置有电控单元,所述的煎熬区域设有主料上料机构、煎熬腔室、刮料机构、阀门机构,所述主料上料机构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煎熬腔室上面,所述的主料上料机构底部与煎熬腔室底部之间的空域构成了煎熬腔室,所述主料上料机构包括盛料斗及与所述盛料斗配合的料斗盖,所述盛料斗的底部和所述料斗盖上均设有通孔,所述盛料斗底部的通孔与煎熬腔室相通,所述料斗盖上的通孔与冷却装置连接。

Integrated multi-function pill-making machine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integrated multi-function pill-making machine for Chinese medicin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The inner part of the frame is arranged from top to bottom in turn with a grinding area, a stirring area, a rubbing pill area and a finished product collection area. The outer part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n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The grinding area is provided with a main material feeding mechanism, a grinding chamber, a scraping mechanism and a valve mechanism, and the main material feeding mechanism. The main material feed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hopper and a hopper cover matched with the hopper. The bottom of the hopper and the hopper cover are all provided with through holes. The through holes at the bottom of the hopper are communicated with the boiling chamber. The through hole on the bucket cov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o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多功用中药制丸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材自动化的制丸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中药制丸机。
技术介绍
丸剂是中药制剂领域常见的药物剂型。丸剂在制作的过程中通常需要经过熬制,蒸发,添加辅料混合,压实,搓丸等过程。现有制丸设备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制丸设备是制药商内使用的,具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其虽能够实现自动化的大批量生产,但由于该类大型制丸设备价格昂贵,体积庞大,生产方式不灵活,因此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无法满足小规模制丸的需要;另一类制丸设备是相对结构简陋的半自动化小型设备,在小型制药商、科研单位、或家庭中目前正在使用,但由于其自动化程度较低,需要人工辅助才能连续生产,且由于设备精度较低,导致制丸的效果不理想,废品率较高。研发一种小型化、自动化、低成本、制丸效率高、制丸效果佳、生产方式灵活的制丸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迫需要的。专利技术人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10724225.6中公开了一种中药制丸机,该制丸机集煎熬、搅拌、导条、搓丸等功能于一体,生产过程无需人工辅助,设备运行成本较低,制丸质量好、效率高,具有小型化、自动化、生产方式灵活等特点。然而,该制丸机在制丸作业中,由于主料上料机构是在煎熬腔室内,提取液经浓缩和熬制后黏稠度增大,主料上料机构上黏附的主料提取物难以被刮料机构刮落和送入到搅拌区域,影响丸剂中药物有效成分含量,而且主料上料机构还影响煎熬腔室的气流流动,影响药材提取和药液浓缩、熬制过程,影响了提取和制丸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中国专利申请201510724225.6中公开的中药制丸机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的中药制丸机。本专利技术是在中国专利申请201510724225.6中公开的中药制丸机的基础上作出的技术改进。中国专利申请201510724225.6的全部内容引入本申请。本专利技术改进后的中药制丸机也是实现集煎熬、搅拌、导条、搓丸等功能于一体的一体化多功用中药制丸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一体化多功用中药制丸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内部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煎熬区域、搅拌区域、搓丸区域、成品收集区域,所述机架的外部设置有电控单元,所述的煎熬区域设有主料上料机构、煎熬腔室、刮料机构、阀门机构,所述主料上料机构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煎熬腔室上面,所述的主料上料机构底部与煎熬腔室底部之间的空域构成了煎熬腔室,所述主料上料机构包括盛料斗及与所述盛料斗配合的料斗盖,所述盛料斗的底部和所述料斗盖上均设有通孔,所述盛料斗底部的通孔与煎熬腔室相通,所述料斗盖上的通孔与冷却装置连接,所述刮料机构可将所述煎熬腔室内熬制完成的主料提取物刮落,所述阀门机构用于将主料提取物送入所述搅拌区域。本专利技术上述所述的一体化多功用中药制丸机,主料上料机构可活动地设置在煎熬腔室上面,主料上料机构通过盛料斗底部的通孔和煎熬腔室相通,在制丸机工作过程中,煎熬腔室中的溶剂蒸汽通过盛料斗底部的通孔进入盛料斗,对盛料斗中的药材进行蒸汽提取,提取液通过盛料斗底部的通孔进入煎熬腔室,盛料斗中的溶剂蒸汽经料斗盖上的通孔进入冷却装置,冷却后形成溶剂回流到盛料斗中,对药材进行溶剂提取,提取液通过盛料斗底部的通孔进入煎熬腔室。通过反复的蒸汽提取和溶剂提取,尤其是每次进入盛料斗内的溶剂或溶剂蒸汽都是新鲜的溶剂或溶剂蒸汽,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药材提取效率。优选地,上述所述的一体化多功用中药制丸机,其中料斗盖上的通孔与回流冷却装置连接。回流冷却装置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本领域中常用的回流冷却装置,例如循环冷却水装置、蛇形冷凝装置等。优选地,上述所述的一体化多功用中药制丸机,其中所述的主料上料机构固定连接在所述的煎熬腔室上面,并且接口处进行密封处理。所述的固定连接,可以采用本领域中常规的固定连接方式,例如套接、卡接、旋转等固定连接方式。作为优选,对接口进行密封处理,例如采用橡胶或塑料密封圈等方式进行密封处理,以防漏气或漏液。优选地,上述所述的一体化多功用中药制丸机,其中料斗盖上具有两个或以上的通孔和冷却装置。例如,具有2-4个通孔和冷却装置。更优选地,其中冷却装置之间采用前后串联方式连接,即前一冷却装置的出水管与后一冷却装置的进水管连接,所有的冷却装置通过水循环串联起来。更优选地,在前后相邻连接的两个通孔上的冷却装置之间,可以加设连接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冷却装置,以提高冷却效果。优选地,上述所述的一体化多功用中药制丸机,其中所述盛料斗及料斗盖套设在中空杆上。优选地,上述所述的一体化多功用中药制丸机,其中所述中空杆的底部与盛料斗的底部固定密封连接。所述的固定连接,可以采用本领域中常规的固定连接方式,例如套接、卡接、旋转等固定连接方式。作为优选,对接口进行密封处理,例如采用橡胶或塑料密封圈等方式进行密封处理,以防漏气或漏液。优选地,上述所述的一体化多功用中药制丸机,其中所述中空杆的顶部可安装有把手和上盖。优选地,所述料斗盖及所述上盖可均通过螺帽固定在所述中空杆上。优选地,上述所述的一体化多功用中药制丸机,其中所述盛料斗内设有导向管,便于盛料斗套设在中空杆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空杆,也可以采用实心杆,以提高机械强度。本专利技术上述所述的一体化多功用中药制丸机,其中煎熬区域的刮料机构、阀门机构,以及搅拌区域、搓丸区域、成品收集区域,以及所述机架及外部设置的电控单元等,按照中国专利申请201510724225.6中公开的中药制丸机结构和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对中国专利申请201510724225.6中公开的中药制丸机的改进,在该中药制丸机的基础上通过低成本的结构改造,不仅有效地克服了中国专利申请201510724225.6中药制丸机主料上料机构置于煎熬腔室内存在的技术缺陷,而且降低设备的改造成本,有利于设备生产、老旧制丸机设备的更新换代和推广,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体化多功用中药制丸机,煎煮区域采用溶剂提取和蒸汽提取两种不同提取方式同时结合,反复进行提取,显著地提高了提取效率和提取效果。此外,专利申请201510724225.6中煎熬区域产生的大量蒸汽通过中空杆排空,不仅造成中药材中挥发性有效成分流失,环境空气中充满药材气味,而且该设备还限制了提取溶剂特别是有机溶剂的使用,溶剂排放空气中,既造成溶剂浪费,又产生环境污染,本专利技术一体化多功用中药制丸机也有效地解决了这些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煎熬区域;3-搅拌区域;4-搓丸区域;5-成品收集区域;6-电控单元;7-推车;20-主料上料机构;201-盛料斗;2001-冷却装置;21-煎熬腔室;22-刮料机构;24-阀门机构;30-液体辅料上料机构;31-粉末辅料上料机构;32-搅拌室;40-螺旋送料机构;41-弧形导条机构;42-搓丸机构;50-接料盒;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在中国专利申请201510724225.6的实施例一公开的中药制丸机上,将煎熬区域2主料上料机构20可活动地设置在煎熬腔室21上面,主料上料机构通过盛料斗201底部的通孔和煎熬腔室21相通,在制丸机工作过程中,煎熬腔室21中的溶剂蒸汽通过盛料斗201底部的通孔进入盛料斗201,对盛料斗中的药材进行蒸汽提取,提取液通过盛料斗201底部的通孔进入煎熬腔室21,盛料斗201中的溶剂蒸汽经料斗盖上的通孔进入冷却装置2001,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多功用中药制丸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内部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煎熬区域、搅拌区域、搓丸区域、成品收集区域,所述机架的外部设置有电控单元,所述的煎熬区域设有主料上料机构、煎熬腔室、刮料机构、阀门机构,所述主料上料机构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煎熬腔室上面,所述的主料上料机构底部与煎熬腔室底部之间的空域构成了煎熬腔室,所述主料上料机构包括盛料斗及与所述盛料斗配合的料斗盖,所述盛料斗的底部和所述料斗盖上均设有通孔,所述盛料斗底部的通孔与煎熬腔室相通,所述料斗盖上的通孔与冷却装置连接,所述刮料机构可将所述煎熬腔室内熬制完成的主料提取物刮落,所述阀门机构用于将主料提取物送入所述搅拌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多功用中药制丸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内部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煎熬区域、搅拌区域、搓丸区域、成品收集区域,所述机架的外部设置有电控单元,所述的煎熬区域设有主料上料机构、煎熬腔室、刮料机构、阀门机构,所述主料上料机构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煎熬腔室上面,所述的主料上料机构底部与煎熬腔室底部之间的空域构成了煎熬腔室,所述主料上料机构包括盛料斗及与所述盛料斗配合的料斗盖,所述盛料斗的底部和所述料斗盖上均设有通孔,所述盛料斗底部的通孔与煎熬腔室相通,所述料斗盖上的通孔与冷却装置连接,所述刮料机构可将所述煎熬腔室内熬制完成的主料提取物刮落,所述阀门机构用于将主料提取物送入所述搅拌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多功用中药制丸机,其中料斗盖上的通孔与回流冷却装置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体化多功用中药制丸机,其中所述的主料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昂
申请(专利权)人:张志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