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8042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包括主机和耳机,耳机可拆卸的连接于主机;主机包括能够盖合、分离的下盖体和上盖体,上盖体与下盖体盖合时形成用于收容耳机的容置腔,上盖体和下盖体分离时暴露容置腔;上盖体内设置有电路板和设置在电路板上的通讯模块,通讯模块用于信号连接主机和耳机。通过本申请中的耳机与主机的配合,一方面使得智能终端设备体积不会太大,又使得耳机体积不会太小,能够使得两者满足人体工程学,提高佩戴舒适度;耳机不使用时放在主机内存放,主机能够佩戴在手腕上,既使得耳机方便携带,又防止耳机丢失。

Wearable Intelligent Terminal Equipment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wearable smart terminal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host and headphones, which can be detachably connected to the host; the host includes a lower cover and an upper cover that can be capped and separated; when the upper cover and the lower cover cover are capped, a capacitive cavity for receiving headphones is formed; when the upper cover and the lower cover are separated, the capacitive cavity is exposed; and a circuit board and a circuit board are arranged in the upper cover. Communication module, which is used for signal connection between host and headset.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headphones and mainframe in this application, on the one hand, the volume of smart terminal equipment will not be too large, but also the volume of headphones will not be too small, which can satisfy ergonomics and improve wearing comfort; when headphones are not used, they are stored in the mainframe memory, and the mainframe can be worn on the wrist, making the headphones portable and preventing headphones from lo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穿戴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智能终端设备,例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内置智能化系统,可蓝牙同步手机,可完成拨打电话、收发短信、播放音乐、监测睡眠、监测心率、久坐提醒、跑步计步等功能。为了方便语音交互,一些智能终端设备配置有耳机,例如,将耳机和手环做成一体化设计,听取声音时,将手环从腕带取下,放入耳道内;又如,将耳机固定在手环上,当需要听取声音时,将耳机从手环上取下。但是,受限于手环或手表的尺寸,这些耳机的尺寸往往做的比较小。但人耳的尺寸范围是确定的,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考虑,这些耳机佩戴舒适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一种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包括主机和耳机,所述耳机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主机;所述主机包括能够盖合、分离的下盖体和上盖体,所述上盖体与所述下盖体盖合时形成用于收容所述耳机的容置腔,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分离时能够暴露所述容置腔;所述上盖体内设置有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用于信号连接所述主机和所述耳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耳机有两个,容置腔设置有两组,每组容置腔的外形与所述耳机的外形轮廓相匹配,当所述耳机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时,所述耳机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进行充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组所述容置腔包括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所述第一容置部用于容置所述耳机的机体,所述第二容置部用于容置所述耳机的扬声器部,所述第二容置部能够挤压所述扬声器部的橡胶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容置腔对称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容置腔呈中心对称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腔包括设于所述下盖体的下腔体和设于所述上盖体的上腔体,当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盖合后,所述上腔体和所述下腔体连通成完整的容置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腔体的深度与所述上腔体的深度之比为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盖体上设置有显示模块和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包括设于所述显示模块背部的充电触点;或所述上盖体上设置有显示模块和充电模块,所述充电模块通过无线的方式进行充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盖体背离所述显示模块侧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设置在两个所述上腔体之间,所述充电触点设置于所述凸起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盖体设置有镂空槽,所述凸起部伸入所述镂空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组所述容置腔包括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所述第一容置部用于容置所述耳机的机体,所述第二容置部用于容置所述耳机的扬声器部,所述镂空槽设于两个所述第一容置部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特征的至少一个:所述上盖体与所述下盖体通过卡扣或磁吸的方式连接;所述上盖体铰接于所述下盖体,或所述上盖体与所述下盖体可分离的连接;所述耳机磁吸式置于所述容置腔,或所述耳机卡接于所述容置腔。有益效果:通过本申请中的耳机与主机的配合,一方面使得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体积不会太大,又使得耳机体积不会太小,能够使得两者满足人体工程学,提高佩戴舒适度;耳机不使用时放在主机内存放,主机能够佩戴在手腕上,既使得耳机方便携带,又防止耳机丢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另一个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中的耳机从主机取出时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中容置腔在下盖体的分布示意图。附图标记:100、主机;110、下盖体;111、镂空槽;120、上盖体;121、凸起部;122、充电触电;130、铰接轴;150、容置腔;151、下腔体;152、上腔体;153、第一容置部;154、第二容置部;160、显示模块;200、腕带;300、耳机;310、机体;320、扬声器部;330、橡胶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专利技术公开内容的理解更佳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可以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设备。图2为图1所示的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另一个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包括主机100、腕带200和可拆卸的连接于主机100的耳机300。其中,主机100包括能够盖合、分离的下盖体110和上盖体120,佩戴时,下盖体110位于上盖体120和手腕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盖体120和下盖体110通过一个铰接轴130转动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铰接轴130设置在主机100的右侧,上盖体120能够绕铰接轴130相对于下盖体110转动,从而使上盖体120和下盖体110分离。在其他实施例中,铰接轴130可以设置在主机100的左侧、上侧或下侧。上盖体120和下盖体110可以通过磁吸的方式盖合,也可以通过卡扣的方式盖合。例如,可以分别在上盖体120和下盖体110上设置金属或磁铁,以吸合上盖体120和下盖体110;又如,可以分别在上盖体120和下盖体110上设置相互插合的卡扣,以卡合上盖体120和下盖体1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盖体120内设置有印刷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IC)和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用于信号连接所述主机和耳机,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讯模块还用于连接主机和外部电子设备。该通讯模块例如可以为wifi模块或蓝牙模块,可以通过wifi模块或蓝牙模块实现主机100与耳机300的连接和/或主机与100外部电子设备(例如手机或平板电脑等)建立信号连接,并实现信息交互。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盖体120和下盖体110可以实现完全分离。例如,上盖体120和下盖体110直接通过磁吸的方式可拆卸连接,或通过卡扣的方式可拆卸连接。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中的耳机300从主机100取出时的状态示意图。上盖体120和下盖体110盖合时形成用于收容耳机300的容置腔150,上盖体120和下盖体110分离时能够暴露容置腔150,此时可以将耳机300从容置腔150内取出。在使用耳机300时,将耳机300从主机100内取出,耳机300取出后自动实现与主机100配对连接,从而实现通话功能,大大方便了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的使用。在一个实施例中,耳机300从主机100内取出后,耳机300不与主机100配对连接,而是与智能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实现连接。通过将耳机300完全收纳于主机100内,当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被佩戴在手腕上时,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耳机300与主机100的组合方式,一方面在保证佩戴在手腕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和耳机,所述耳机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主机;所述主机包括能够盖合、分离的下盖体和上盖体,所述上盖体与所述下盖体盖合时形成用于收容所述耳机的容置腔,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分离时能够暴露所述容置腔;所述上盖体内设置有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用于信号连接所述主机和所述耳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和耳机,所述耳机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主机;所述主机包括能够盖合、分离的下盖体和上盖体,所述上盖体与所述下盖体盖合时形成用于收容所述耳机的容置腔,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分离时能够暴露所述容置腔;所述上盖体内设置有电路板和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用于信号连接所述主机和所述耳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有两个,容置腔设置有两组,每组容置腔的外形与所述耳机的外形轮廓相匹配,当所述耳机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时,所述耳机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进行充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容置腔包括第一容置部和第二容置部,所述第一容置部用于容置所述耳机的机体,所述第二容置部用于容置所述耳机的扬声器部,所述第二容置部能够挤压所述扬声器部的橡胶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容置腔对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容置腔呈中心对称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式智能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包括设于所述下盖体的下腔体和设于所述上盖体的上腔体,当所述上盖体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冠宏孙鑫郑青青
申请(专利权)人: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