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思专利>正文

次声波驱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7956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次声波驱鸟装置,该驱鸟装置包括视频监控单元、控制单元、次声波发生器、位置传感器以及电池组;视频监控单元通过控制单元接入次声波发生器;位置传感器以及电池组分别接入控制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性能可靠以及驱除效果明显的次声波驱鸟装置。

Infrasound bird repellent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nfrasound bird-repell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video surveillance unit, a control unit, an infrasound generator, a position sensor and a battery pack; a video surveillance unit is connected to an infrasound generator through a control unit; a position sensor and a battery pack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a control uni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infrasound bird repelling device with reliable performance and obvious repell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次声波驱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次声波驱鸟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力部门治理手段为在铁塔上安装惊鸟风车、防鸟刺、超声波驱鸟器等各类驱鸟装置,时间一长,鸟类就会逐渐适应,导致这些装置失效,而登塔清除鸟窝后,鸟类还会在原处重新筑巢,与电力工作人员形成了无穷尽的拉锯战,这势必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次声波的应用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并逐渐广泛地被人们所重视。目前次声波的应用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1、通过研究自然现象所产生的次声波的特性和产生的机理,更深入地研究和认识这些自然现象的特征与规律。例如,利用极光所产生的次声波,可以研究极光活动的规律。2、利用所接收到的被测声源产生的次声波,可以探测声源的位置、大小和研究其他特性。例如,通过接收核爆炸、火箭发射或者台风产生的次声波,来探测出这些次声源的有关参量。3、预测自然灾害性事件。许多灾害性的自然现象,如火山爆发、龙卷风、台风等,在发生之前可能会辐射出次声波,人们就有可能利用这些前兆现象来预测和预报这些灾害性自然事件的发生。4、利用次声波穿透力强、衰减小等显著特点,能通过共振机理对人体神经系统、内脏器官等产生一定的生物学效应。恰当的利用次声的特性,可以让次声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综上所述,次声波目前被广泛运用于自然灾害预防、生物医学研究、极光活动研究、声源研究等领域。但在电力、航空、农业等行业还未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在国际上也未有类似的先例。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性能可靠以及驱除效果明显的次声波驱鸟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次声波驱鸟装置,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驱鸟装置包括视频监控单元、控制单元、次声波发生器、位置传感器以及电池组;所述视频监控单元通过控制单元接入次声波发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以及电池组分别接入控制单元。上述视频监控单元是红外摄像探头。上述控制单元是CPU或单片机。上述电池组是太阳能电池。上述次声波发生器是能够产生频率在20HZ以下次声波的次声波发生器。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次声波驱鸟装置,该型驱鸟装置通过红外感应系统判断出鸟类入侵,并将该信号通过传感器送入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的运算分析,发送驱动脉冲,让次声波发生器工作,进而产生鸟类无法忍受的次声波,使得鸟类远离杆塔。本专利技术就是选用频率在20HZ以下的次声波,利用次生波不易衰减,传播距离远,穿透能力强,动物易感知的特点,将鸟类驱赶到远离杆塔的地方。解决了目前使用的超声波、声音、语音和风车驱鸟器防护效果不明显,使用寿命短,鸟类易适应的问题;杜绝了防鸟刺、防鸟网等机械驱鸟装置防护面积小,安装数量大,影响杆塔作业,尤其是无法防护耐张杆塔复合绝缘子被鸟类啄食的难题。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驱鸟装置使用次声波驱鸟器进行驱鸟,这种新兴的驱鸟方式与其他传统防鸟害方法不同,它不仅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弊端,更有着许多传统方法所没有的优点。如性能可靠,效果明显,使用寿命长,维护量小等,其中最突出的优点就是,次声波驱鸟器绿色环保,对周围的人、畜都不会产生影响,而且方便快捷,放置以后不需要人为的管理,操作也很简单。次声波驱鸟器是根据不同频率的次声波对鸟的行为产生不同影响而设计的一种新型防鸟机器。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次声波防鸟害法,既保护了线路安全运行又保护了鸟类,不仅具有生态环保的意义,更传达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时代理念,这也必将使次声波防鸟法更具市场竞争力,在保护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做出巨大贡献。本专利技术不仅提高输电线路杆塔防鸟害能力,减少鸟害引起的各类故障,同时还降低线路运行维护费用,减少故障造成的各类损失;第三,杜绝维护经费浪费,减少不必要的防鸟害设备购置费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次声波驱鸟装置的框架示意图;其中:1-控制单元;2-视频监控单元;3-次声波发生器;4-位置传感器;5-电池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次声波驱鸟装置的原理是:次声波在本质上是声波的振动。在声场中,声波的能量释放出来,使声场中的空气、水、固体等物体产生共振。从生理学研究结果表明,鸟类的各种器官都有一个固定的振动频率,这些频率均处在次声的频率范围内,例如头颅、胸腔、腹腔等的固有频率大都在1~20Hz之间。故鸟类从脑到各内脏器官均有可能受到次声的影响。本专利技术就是选用频率在20HZ以下的次声波,利用次生波不易衰减,传播距离远,穿透能力强,动物易感知的特点,将鸟类驱赶到远离杆塔的地方。通过理论计算分析,采用恰当容量的开关管器件和太阳能电池板,使得次声波发生功率足以将鸟类驱走。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次声波驱鸟装置,该驱鸟装置包括均安装在输电线路杆塔上的视频监控单元2、控制单元1、次声波发生器3、位置传感器4以及电池组5;视频监控单元2通过控制单元1接入次声波发生器3;位置传感器4以及电池组5分别接入控制单元1。其中:视频监控单元2:安装在杆塔上的红外摄像探头负责24小时全天候监测杆塔附近鸟类活动情况,在发现目标后负责将报警信号传输的到控制系统。控制单元1在得到视频监控系统传来的信号后,判断鸟类距离杆塔距离,在接近至危险距离后开启次声波发生器3,控制单元1是CPU或单片机。控制单元1,能够快速的计算出鸟类距离杆塔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输出不同频率的触发脉冲,作用与次声波发生器3,使得整个系统能够在耗能最小的原则下,达到驱赶鸟类的目的。次声波发生器3:负责发出次声波,驱赶杆塔附近的鸟类;尤其是能够产生频率在20HZ以下次声波的次声波发生器3。电池组5是太阳能电池,为上述系统提供电能,平时将太阳能发的电储存在电池组5中,以供夜间和阴雨天气使用。通过对整个系统能耗原件的功率计算,得出了最大运行情况下的总能耗,根据该结果选择容量匹配的电源。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的工作方式是:1)根据红外成像原理,采用红外摄像探头全天候不间断的监测杆塔附近鸟类的活动情况,得到红外视频信号;选择适合在杆塔安装的红外监控系统,避免其他障碍物成像,使得监控系统误发信号,消耗不必要的太阳能电池板能量;2)判断红外摄像探头所监测得到的红外视频信号中是否有鸟类的出现;若是,则采集鸟类与杆塔之间的距离,同时进行步骤3);若否,则继续执行步骤1);3)判断鸟类与杆塔之间的距离是否达到一安全距离,若是,则触发次声波发生器3并产生次声波对杆塔附近的鸟类进行驱赶;若否,则继续执行步骤3)。根据模数转换原理,需要选定响应快、传输无延迟的传感器组件,使得其在耗能最小的同时,能够精确无误的向控制系统传递信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次声波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鸟装置包括视频监控单元、控制单元、次声波发生器、位置传感器以及电池组;所述视频监控单元通过控制单元接入次声波发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以及电池组分别接入控制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次声波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鸟装置包括视频监控单元、控制单元、次声波发生器、位置传感器以及电池组;所述视频监控单元通过控制单元接入次声波发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以及电池组分别接入控制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次声波驱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监控单元是红外摄像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思
申请(专利权)人:王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