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芦笋种植的沟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7929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芦笋种植的沟垄结构,包括垄沟和地基,所述地基顶端开设有垄沟,所述地基顶部设置有蓄水层,所述蓄水层顶部设置有沙土层,所述沙土层顶部设置有基质层,所述基质层顶部表面均等距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通过其内侧中部的第一转轴与支撑架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顶端斜向连接有连接斜架,所述支撑架与连接斜架之间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斜架内侧端部固定安装有扶正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通过固定块、第一转轴、支撑架、第二转轴、连接斜架和扶正环能够对生长的芦笋起到扶持的作用,进而避免芦笋在生长过程中因风力而使其产生倾倒和折断的现象,进一步保证了芦笋的稳定生长。

A Ridge-furrow Structure for Asparagus Plant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urrow and ridge structure for asparagus cultivation, which comprises a furrow and a foundation. The top of the foundation is provided with a ridge and furrow, and the top of the foundation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storage layer. The top of the water storage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sand soil layer. The top surface of the sand soil layer is equipped with a fixed block equally apart, and the fixed block passes through the first rotation in the middle of its inner side. A fixed connection is made between the shaft and the support frame. The top end of the support frame is obliquely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skew frame. The support frame and the connecting skew frame are rotationally connected through a second rotating shaft. The inn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skew frame is fixed with a supporting r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and the use is safe and convenient. The positive ring can support the growth of asparagus, thus avoiding the phenomenon of dumping and breaking of asparagus caused by wind in the process of growth, which further ensures the stable growth of asparag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芦笋种植的沟垄结构
本技术涉及芦笋种植
,具体为一种芦笋种植的沟垄结构。
技术介绍
芦笋又名石刁柏,为天门冬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嫩苗可供蔬食,是一个春天的蔬菜,多年生开花植物,像它的表兄弟韭,葱,蒜,它一度被归入百合科,未出土的呈白色称为白笋,出土后呈绿色称为绿笋,即使生产地域不同,其实不管是哪款芦笋品种,只要照到阳光就会变成绿芦笋,埋在土中或遮蔽阳光,就会让芦笋色泽偏白,而在芦笋种植过程中,由于现有的沟垄结构缺少扶正的组件,导致芦笋在生长到一定高度时,经常会因风力而产生倾斜倒塌的现象,进而使芦笋植株常出现折断的现象,进一步造成了生产损失,同时现有的沟垄因其在实际使用时缺少自动供水的组件,导致芦笋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及时对干涸的芦笋及时供水,进而使部分芦笋易产生枯死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芦笋种植的沟垄结构,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由于现有的沟垄结构缺少扶正的组件,导致芦笋在生长到一定高度时,经常会因风力而产生倾斜倒塌的现象,进而使芦笋植株常出现折断的现象,进一步造成了生产损失,同时现有的沟垄因其在实际使用时缺少自动供水的组件,导致芦笋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及时对干涸的芦笋及时供水,进而使部分芦笋易产生枯死的现象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芦笋种植的沟垄结构,包括垄沟和地基,所述地基顶端开设有垄沟,所述地基顶部设置有蓄水层,所述蓄水层顶部设置有沙土层,所述地基、蓄水层和沙土层内侧中端均开设有种植槽,所述蓄水层和沙土层两侧边端均安装有吸水棉块,所述沙土层顶部设置有基质层,所述基质层顶部表面均等距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通过其内侧中部的第一转轴与支撑架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顶端斜向连接有连接斜架,所述支撑架与连接斜架之间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斜架内侧端部固定安装有扶正环,所述垄沟两侧边部均对称开设有固膜槽,所述固膜槽两侧端部均设置有压块,所述压块通过插针与基质层之间固定插接,所述基质层内侧中部固定安装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内侧边部均粘结有渗水棉,所述渗水棉外侧均等距开设有给水孔。优选的,所述垄沟底部均等距安装有固土环套,所述垄沟顶端设置有回填层。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与基质层之间通过插地锚固定插接。优选的,所述扶正环内侧中端设置有吸附磁铁。优选的,所述给水孔内部均装填有防护纱网。优选的,所述固土环套内侧边部均设置有柔性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1、通过固定块、第一转轴、支撑架、第二转轴、连接斜架和扶正环能够对生长的芦笋起到扶持的作用,进而避免芦笋在生长过程中因风力而使其产生倾倒和折断的现象,进一步保证了芦笋的稳定生长。2、通过供水管、渗水棉和给水孔能够对芦笋及时的提供水分,进而避免芦笋在生长过程中,因缺少水分而产生枯死的现象,同时吸水棉块能够将多余的水分进行吸收,进一步避免多余的水分对芦笋根部造成腐烂的现象。3、通过固膜槽、压块和插针能够在芦笋敷膜时,对薄膜进行固定,取代了传统填土敷膜的方式,使敷膜更加简便有效。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固土环套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垄沟;2、地基;3、种植槽;4、蓄水层;5、沙土层;6、吸水棉块;7、基质层;8、固定块;9、第一转轴;10、支撑架;11、第二转轴;12、连接斜架;13、扶正环;14、固膜槽;15、压块;16、插针;17、供水管;18、渗水棉;19、给水孔;20、固土环套;21、回填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芦笋种植的沟垄结构,包括垄沟1和地基2,所述地基2顶端开设有垄沟1,地基2顶部设置有蓄水层4,蓄水层4顶部设置有沙土层5,地基2、蓄水层4和沙土层5内侧中端均开设有种植槽3,蓄水层4和沙土层5两侧边端均安装有吸水棉块6,沙土层5顶部设置有基质层7,基质层7顶部表面均等距安装有固定块8,为了使固定块8与基质层7之间的连接更加固定,进而保证了支撑架10与连接斜架12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固定块8与基质层7之间通过插地锚固定插接,固定块8通过其内侧中部的第一转轴9与支撑架10之间固定连接,支撑架10顶端斜向连接有连接斜架12,支撑架10与连接斜架12之间通过第二转轴11转动连接,连接斜架12内侧端部固定安装有扶正环13,为了使扶正环13在连接时更加快速且牢固,扶正环13内侧中端设置有吸附磁铁,垄沟1两侧边部均对称开设有固膜槽14,固膜槽14两侧端部均设置有压块15,压块15通过插针16与基质层7之间固定插接,基质层7内侧中部固定安装有供水管17,供水管17内侧边部均粘结有渗水棉18,渗水棉18外侧均等距开设有给水孔19,为了防止基质层7内部的沙土通过给水孔19产生回渗的现象,给水孔19内部均装填有防护纱网。垄沟1底部均等距安装有固土环套20,为了防止固土环套20与芦笋接触时使芦笋边部产生划伤的现象,固土环套20内侧边部均设置有柔性棉,垄沟1顶端设置有回填层2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芦笋种植的沟垄结构在实际使用时,首先将待种植的芦笋种植在地基2、蓄水层4和沙土层5中端的种植槽3内,同时将垄沟1内部的固定环套20固定在芦笋的外侧,便可以实现对芦笋的种植,当需要对种植后的芦笋进行敷膜时,只需将覆盖薄膜的边部塞入到固膜槽14内,然后再通过插针16将压块15插入到基质层7内,来实现对薄膜的固定,以此取代传统填土盖膜的方式,不仅操作简便,而且敷膜效果更好,使薄膜与基质层7之间不产生缝隙,在芦笋生长过程中,当需要对芦笋进行润水时,首先将供水管17与水源管件之间进行连接,再通过渗水棉18将进入到供水管17内部的水分进行吸收,最后通过给水孔19将渗水棉18内部的水分作用在基质层7内,便可以对芦笋及时的补充水分,以防芦笋因缺少水分而产生枯死的现象,当基质层7内部水分较多时,此时基质层7内部的水分会向下溢流,并在蓄水层4内部进行蓄积,以备随时对基质层7进行补充水分,而当蓄水层4内部水分较多时,通过吸水棉块6便可以将多余的水分输送至相邻的垄沟1内,以此可以防止芦笋根部因水分过多而产生腐烂的现象,保证了芦笋的正常生长,当芦笋生长到一定高度时,将支撑架10通过第一转轴9与固定块8之间进行转动,同时利用第二转轴11将连接斜架12与支撑架10之间进行转动,最后将连接斜架12端部的扶正环13套接在芦笋的外部,以此来对芦笋进行扶持,进而避免芦笋在生长过程中,因外界的风力而使其产生倾倒折断的现象,保证了芦笋在实际生长过程中的稳定性,进一步避免造成成本的损失。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芦笋种植的沟垄结构,包括垄沟(1)和地基(2),所述地基(2)顶端开设有垄沟(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2)顶部设置有蓄水层(4),所述蓄水层(4)顶部设置有沙土层(5),所述地基(2)、蓄水层(4)和沙土层(5)内侧中端均开设有种植槽(3),所述蓄水层(4)和沙土层(5)两侧边端均安装有吸水棉块(6),所述沙土层(5)顶部设置有基质层(7),所述基质层(7)顶部表面均等距安装有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通过其内侧中部的第一转轴(9)与支撑架(10)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10)顶端斜向连接有连接斜架(12),所述支撑架(10)与连接斜架(12)之间通过第二转轴(11)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斜架(12)内侧端部固定安装有扶正环(13),所述垄沟(1)两侧边部均对称开设有固膜槽(14),所述固膜槽(14)两侧端部均设置有压块(15),所述压块(15)通过插针(16)与基质层(7)之间固定插接,所述基质层(7)内侧中部固定安装有供水管(17),所述供水管(17)内侧边部均粘结有渗水棉(18),所述渗水棉(18)外侧均等距开设有给水孔(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芦笋种植的沟垄结构,包括垄沟(1)和地基(2),所述地基(2)顶端开设有垄沟(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2)顶部设置有蓄水层(4),所述蓄水层(4)顶部设置有沙土层(5),所述地基(2)、蓄水层(4)和沙土层(5)内侧中端均开设有种植槽(3),所述蓄水层(4)和沙土层(5)两侧边端均安装有吸水棉块(6),所述沙土层(5)顶部设置有基质层(7),所述基质层(7)顶部表面均等距安装有固定块(8),所述固定块(8)通过其内侧中部的第一转轴(9)与支撑架(10)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10)顶端斜向连接有连接斜架(12),所述支撑架(10)与连接斜架(12)之间通过第二转轴(11)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斜架(12)内侧端部固定安装有扶正环(13),所述垄沟(1)两侧边部均对称开设有固膜槽(14),所述固膜槽(14)两侧端部均设置有压块(15),所述压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金朱正明赵树春张斌祥李永堂李振谋王宏统杨晋丽齐小梅王广文樊东儒
申请(专利权)人:靖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