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播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7902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9 0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播种器,包括贮料筒,贮料筒的上段为筒身部分,下段为出料段;筒身部分上设置有提手,出料段整体呈上大下小的锥筒状,且出料段的内部设置有定量出料机构,出料段的下端具有出料口;其特征是:出料段包括至少2块活动块,每块活动块的形状和大小一致,且所有的活动块能够在收拢时共同围成锥筒状结构;各块活动块的顶端面上凸形成有连接块,贮料筒的筒身部分的下端面下凸形成有与连接块相对应的下凸块,下凸块与连接块之间通过贯穿的插销可转动相连,且插销上套接有供所有活动块收拢用的扭簧;还包括与各块活动块相配合设置的拉绳,拉绳的下端与活动块的外侧面固定相连,拉绳的上端处于贮料筒的上部且邻近提手处。

A seed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eder, which comprises a storage barrel, the upper part of which is a barrel body part and the lower part is a discharging section; a handle is arranged on the barrel body part, and the discharging section is in the shape of a conical barrel with large size and small size as a whole, and a quantitative discharg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inside the discharging section,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discharging section has a discharging opening; the discharging section comprises at least two moving blocks, each moving block. The shape and size are the same, and all the movable blocks can be enclosed in a conical cylinder structure when they are closed; the top surface of each movable block is convex to form a connecting block; the lower end surface of the barrel body part of the storage tank is convex to form a lower convex block corresponding to the connecting block; the lower convex block and the connecting block can be rotatably connected through a penetrating pin,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plug is sleeved for the closure of all movable blocks. The torsion spring for use also includes a pulling rope arranged in coordination with each movable block. The lower end of the pulling rop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side of the movable block,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pulling rope is located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storage tank and adjacent to the hand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播种器
本技术属于农用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播种器。
技术介绍
我国幅员辽阔,除开平原地区采用大型农用机械进行耕种施肥外,还有不少的山区种植区域,而山区种植区域的地形复杂导致大型农用机械难以在该区域被推广使用,所以,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考虑如何提升山区的人工种植效率。现有技术中,公告号为:CN105940823A的专利文献即公开了一种手提双筒施肥播种器,该手提双筒施肥播种器,包括提手,提手底端连接贮种筒,贮种筒的一侧设有贮肥筒,贮肥筒与贮种筒之间设有钢丝连杆,钢丝连杆连接钢丝拉钩,贮肥筒底端设有下筒,下筒侧面设有调肥轴,贮种筒底端设有调种轴,调种轴一侧设有背带、空穴报警器,下筒底端连接下肥嘴,下肥嘴一侧设有下种嘴,下种嘴连接底板,底板顶端设有扭簧、导向方管,下筒一侧连接覆土轴。该手提双筒施肥播种器有效实现施肥、播种和盖土一体化,省时省力,体积小携带播种器在田地中移动方便,对于不规则的田地依然可以实现播种,在种子和肥料用完时警醒工作人员及时添加。但是,以上手提双筒施肥播种器仍存有以下不足之处:上述手提双筒施肥播种器在使用时,要播下的种子是直接从下肥嘴中掉落出的方式。这样,现有的手提双筒施肥播种器在用在较为湿润的土壤时即容易被沾湿的土壤粘附并堵住,进而影响播种的进度。且被粘土覆盖后的下肥嘴因其结构呈异形,故清理与清洗起来也较为麻烦。基于此,申请人考虑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能够更好的确保种子顺利的掉落入待待播种的凹坑内的播种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能够更好的确保种子顺利的掉落入待待播种的凹坑内的播种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播种器,包括贮料筒,所述贮料筒的上段为筒身部分,下段为出料段;所述筒身部分上设置有提手,所述出料段整体呈上大下小的锥筒状,且所述出料段的内部设置有定量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段的下端具有出料口;所述定量出料机构用于将贮料筒内物料分送至所述出料口处排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段包括至少2块活动块,每块活动块的形状和大小一致,且所有的活动块能够在收拢时共同围成锥筒状结构;各块活动块的顶端面上凸形成有连接块,所述贮料筒的筒身部分的下端面下凸形成有与所述连接块相对应的下凸块,所述下凸块与所述连接块之间通过贯穿的插销可转动相连,且所述插销上套接有供所有活动块收拢用的扭簧;还包括与各块活动块相配合设置的拉绳,所述拉绳的下端与所述活动块的外侧面固定相连,所述拉绳的上端处于所述贮料筒的上部且邻近提手处。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手提双筒施肥播种器在使用时,要播下的种子是直接从下肥嘴中掉落出的方式。这样,现有的手提双筒施肥播种器在用在较为湿润的土壤时即容易被沾湿的土壤粘附并堵住,进而影响播种的进度。且被粘土覆盖后的下肥嘴因其结构呈异形,故清理与清洗起来也较为麻烦。本技术方案采用上述出料段的结构,即能够利用所有活动块在收拢时共同围成锥筒状结构的底部尖端插入土壤来形成供种子落入的凹坑;还能够在凹坑形成后,通过拉动拉绳上邻近提手处的上端来使得所有的活动块扩张开,避免粘土的堵塞,从而能够供定量出料机构播出并掉落在出料段(围成锥筒状结构)时的种子顺利的掉落入凹坑内。此外,本技术方案使用时粘土主要覆盖在活动块的外侧面,故可便捷地擦拭去除粘土,故更易于清理和清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播种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I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播种器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播种器的俯视图。图5为图4中A-A剖视图。图6为为图5中II处放大图。图7为图5中III处放大图。图8为本技术播种器上的止回棘爪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贮料筒:101筒身部分,102出料段,103提手,104活动块,105漏料管;定量出料机构:201棘轮,202圆板,203止回棘爪,204隔开用凸起,205安装条,206套环,207拉条,208拉动块,209安装轴,210挡料块;播下间隔设定机构:301安装筒,302间隔用标定件;播下深度调节件:401套筒;覆土机构:501刮土板,502固定筒;601拉绳;701驱动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播种器,包括贮料筒,所述贮料筒的上段为筒身部分101,下段为出料段102;所述筒身部分101上设置有提手103,所述出料段102整体呈上大下小的锥筒状,且所述出料段102的内部设置有定量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段102的下端具有出料口;所述定量出料机构用于将贮料筒内物料分送至所述出料口处排出;还包括播下间隔设定机构,所述播下间隔设定机构包括安装筒301和间隔用标定件302,所述安装筒301整体固定安装于所述贮料筒上紧邻所述出料段102的上方位置处,所述间隔用标定件302整体呈L状结构,所述间隔用标定件302的一端为插接固定在所述安装筒301内的安装段,另一端为竖直朝下且用于插入土壤形成定位凹坑的定位段。实施时,所述间隔用标定件302的定位段可为钝端或尖端,优选使用不会对播种过程构成阻力的尖端。其中,所述间隔用标定件302的安装段的外侧面沿径向贯穿设置有插装孔,且所述插装孔为沿所述间隔用标定件302的安装段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2个;所述安装筒301整体呈横向设置且外侧面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插孔相贯通的装配孔,所述装配孔和任意一个插装孔中插装有锁定螺栓,所述锁定螺栓通过螺母实现固定。采用上述方案后,即可通过选用间隔用标定件302的安装段上的任意一个插装孔内与安装筒301上的装配孔相对应来调节相邻两个播种(或施肥)位置之间的间距,从而具有更好的实用性。其中,所述间隔用标定件302的定位段下端的高度与所述贮料筒的出料口下端的高度一致。这样一来,不仅更便于制作;还便于通过配套使用供隔用标定件的定位段插入的插筒来供播种器竖向落放或竖置来向贮料筒内放料,提升实用性。其中,所述播下间隔设定机构还包括播下深度调节件,所述播下深度调节件为套接固定在所述间隔用标定件302的定位段的外侧面上的环形结构,且所述播下深度调节件能够在所述定位段的外侧面的高度方向上调节并固定。采用上述播下深度调节件后,即可通过播下深度调节件的环形结构来阻挡并控制播种器的出料口插入土壤中的深度,从而更好的控制种子播下后并最终被埋入的深度。与此同时,还通过“播下深度调节件能够在所述定位段的外侧面的高度方向上调节并固定”结构来调节播下深度调节件的位置,并对应灵活的控制种子的埋入深度,进而更好的与各种种子所适宜的埋种深度相匹配,以获得更佳的生长效果。其中,所述播下深度调节件的环形结构的内侧面具有内螺纹,所述间隔用标定件302的定位段的外侧面具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的长度大于所述内螺纹的长度;所述播下深度调节件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所述间隔用标定件302的定位段上。这样一来,播下深度调节件即可通过与间隔用标定件302的定位段之间的螺纹配合来实现固定并通过螺纹配合的结构来实现轴向限位,从而获得更好的固定效果。同时,通过上述螺纹配合的结构也使得播下深度调节件的固定位置调节起来也较为便捷灵活。其中,所述播下深度调节件的环形结构的内侧边缘上凸形成有筒型的套筒401,所述套筒401上沿径向贯穿设置有穿装孔,所述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播种器,包括贮料筒,所述贮料筒的上段为筒身部分,下段为出料段;所述筒身部分上设置有提手,所述出料段整体呈上大下小的锥筒状,且所述出料段的内部设置有定量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段的下端具有出料口;所述定量出料机构用于将贮料筒内物料分送至所述出料口处排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段包括至少2块活动块,每块活动块的形状和大小一致,且所有的活动块能够在收拢时共同围成锥筒状结构;各块活动块的顶端面上凸形成有连接块,所述贮料筒的筒身部分的下端面下凸形成有与所述连接块相对应的下凸块,所述下凸块与所述连接块之间通过贯穿的插销可转动相连,且所述插销上套接有供所有活动块收拢用的扭簧;还包括与各块活动块相配合设置的拉绳,所述拉绳的下端与所述活动块的外侧面固定相连,所述拉绳的上端处于所述贮料筒的上部且邻近提手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播种器,包括贮料筒,所述贮料筒的上段为筒身部分,下段为出料段;所述筒身部分上设置有提手,所述出料段整体呈上大下小的锥筒状,且所述出料段的内部设置有定量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段的下端具有出料口;所述定量出料机构用于将贮料筒内物料分送至所述出料口处排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段包括至少2块活动块,每块活动块的形状和大小一致,且所有的活动块能够在收拢时共同围成锥筒状结构;各块活动块的顶端面上凸形成有连接块,所述贮料筒的筒身部分的下端面下凸形成有与所述连接块相对应的下凸块,所述下凸块与所述连接块之间通过贯穿的插销可转动相连,且所述插销上套接有供所有活动块收拢用的扭簧;还包括与各块活动块相配合设置的拉绳,所述拉绳的下端与所述活动块的外侧面固定相连,所述拉绳的上端处于所述贮料筒的上部且邻近提手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为在贮料筒的顶部外侧面沿径向外凸形成的两个凸柱,且两个凸柱为在贮料筒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每个凸柱下表面通过压缩弹簧连接有一个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与所述拉绳的上端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料筒的上段为筒身部分的内底部整体呈斗型,且该斗型的底部中心位置固定连通设置有一个漏料管;所述定量出料机构包括棘轮、止回棘爪、拉条和拉动块,所述棘轮通过一根安装轴固定安装在所述漏料筒下方的所述贮料筒的筒身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滨阳王涛徐晓东邹立丽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