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下插件机的程序线外编程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377637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3: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松下插件机的程序线外编程设计方法,包括将BOM数据与原始坐标相结合、GERBER数据转换、AUTOCAD校正坐标、程序转换、V3系统管控,再转产下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智能化管理,采用程序线外编程设计,可以将原来的在线程序制作全程手动操作、人为保证,变更为现有的程序制作经关联数据链接,实现线外提前编程,编写一个程序工具实现线外编程的准确性、快速性多元化,再通过系统管控传送给产线使用,使得制作程序时间由原来的3~4小时降低到0.5~1小时,效率提升了4倍,可多生产点数40000点/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松下插件机的程序线外编程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不同插件机程序线编程设计
,具体为一种松下插件机的程序线外编程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程序制作由带线技术员在线依据部品照合表的插入点位信息,结合PCB板上具体的插入位置进行目视查找、手动用钢尺测量、人为保证的方式进行程序制作。(注:程序未经系统管控,程序管理无标准、处于失控状态)。当前设计存在的问题如下:1.在线程序制作时,设备必须是停机状态,整个制作全程手动操作、动作繁琐、周期长、品质无保证,对应设备和操作员处于等待状态,非生产工时多。2.插件机有5种不同机型格式各不相同,程序之间不能转换在不同类型的设备上使用。3.客供数据未得到合理的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松下插件机的程序线外编程设计方法,将程序制作由在线全程手动、人为保证的程序制作方式变更为线外引用关联数据提前编程,编写一个程序工具实现线外编程的准确性、快速性多元化,通过V3系统管控将程序传送给产线使用达到防呆化,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松下插件机的程序线外编程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结合ERP系统引用BOM数据,运用公式链接取得插入的具体点数的元件代号、Z轴号、插入工序;步骤2):将BOM数据中获取的点位信息与原始坐标中提取插入点位的坐标合并,得到GERBER数据文件;步骤3):用腾博软件将GERBER数据转换成DXF文件,用AUTOCAD打开DXF量取跨距以及进行坐标补正;步骤4):由程序员编写一个专用数据转换程序工具,实现将处理好的坐标数据自动转换出5种不同机型的程序,进行产线使用;步骤5):将转换好的程序导入系统进行BOM核对,再通过V3系统进行配送。更进一步的,步骤1)中ERP系统对应为松下企业资源计划,是一种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管理化平台。更进一步的,步骤1)中BOM数据对应为松下企业物料清单,是一种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产品结构数据文件。更进一步的,步骤5)中V3系统为一个可移动操作系统,用于实现任何非Windows系统磁盘分区,包括步骤4)中转换好的大量的应用程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松下插件机的程序线外编程设计方法,通过程序线外编程设计,可以将原来的在线程序制作全程手动操作、人为保证,变更为现有的程序制作经关联数据链接,实现线外提前编程,编写一个程序工具实现线外编程的准确性、快速性多元化,再通过系统管控传送给产线使用,使得制作程序时间由原来的3~4小时降低到0.5~1小时,效率提升了4倍,可多生产点数40000点/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法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法与传统方法对比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松下插件机的程序线外编程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结合ERP系统引用BOM数据,运用公式链接取得插入的具体点数的元件代号、Z轴号、插入工序;其中,ERP系统对应为松下企业资源计划,是一种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管理化平台;BOM数据对应为松下企业物料清单,是一种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产品结构数据文件;步骤二:将BOM数据中获取的点位信息与原始坐标中提取插入点位的坐标合并,得到GERBER数据文件;步骤三:用腾博软件将GERBER数据转换成DXF文件,用AUTOCAD打开DXF量取跨距以及进行坐标补正,提升精确度;步骤四:由程序员编写一个专用数据转换程序工具,实现将处理好的坐标数据自动转换出5种不同机型的程序,进行产线使用;步骤五:将转换好的程序导入系统进行BOM核对,再通过V3系统进行配送,其中,V3系统为一个可移动操作系统,用于实现任何非Windows系统磁盘分区,包括步骤四中转换好的大量的应用程序,通过系统配送避免现场用错程序。设计原理:请参阅图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松下插件机的程序线外编程设计方法,通过程序线外编程设计,可以将原来的在线程序制作全程手动操作、人为保证,变更为现有的程序制作经关联数据链接,实现线外提前编程,编写一个程序工具实现线外编程的准确性、快速性多元化,再通过系统管控传送给产线使用,使得制作程序时间由原来的3~4小时降低到0.5~1小时,效率提升了4倍,可多生产点数40000点/次。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松下插件机的程序线外编程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结合ERP系统引用BOM数据,运用公式链接取得插入的具体点数的元件代号、Z轴号、插入工序;步骤2):将BOM数据中获取的点位信息与原始坐标中提取插入点位的坐标合并,得到GERBER数据文件;步骤3):用腾博软件将GERBER数据转换成DXF文件,用AUTOCAD打开DXF量取跨距以及进行坐标补正;步骤4):由程序员编写一个专用数据转换程序工具,实现将处理好的坐标数据自动转换出5种不同机型的程序,进行产线使用;步骤5):将转换好的程序导入系统进行BOM核对,再通过V3系统进行配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松下插件机的程序线外编程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结合ERP系统引用BOM数据,运用公式链接取得插入的具体点数的元件代号、Z轴号、插入工序;步骤2):将BOM数据中获取的点位信息与原始坐标中提取插入点位的坐标合并,得到GERBER数据文件;步骤3):用腾博软件将GERBER数据转换成DXF文件,用AUTOCAD打开DXF量取跨距以及进行坐标补正;步骤4):由程序员编写一个专用数据转换程序工具,实现将处理好的坐标数据自动转换出5种不同机型的程序,进行产线使用;步骤5):将转换好的程序导入系统进行BO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艳余文中谢晓芬贺瑞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新技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