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淋溶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7516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淋溶实验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外壳以及开口朝上的物料仓,所述外壳内部由下而上依次设置底部淋溶介质层、物料仓以及顶部淋溶介质层,所述物料仓由外仓以及位于外仓内用于盛放被淋溶物的内置仓构成,所述内置仓侧壁含有透液孔,所述外仓底部中央开设有淋溶液通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外壳中设置物料仓保证了被淋溶物的铺设平整度,使得淋溶溶剂与被淋溶物之间可以均匀接触;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物料仓分为外仓与内置仓,所述内置仓具有一定的储液功能,可以模拟土壤水环境,使得淋溶溶剂与被淋溶物之间可以充分接触,保证了溶出实验过程持续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淋溶实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淋溶
,具体是涉及一种淋溶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存在的淋溶装置,普遍采用的是直接在淋溶器中分层铺设淋溶介质(比如:土或沙)和被淋溶物,实验过程中淋溶溶剂(比如:水或其他溶剂)通过淋溶介质层后再通过被淋溶物层。该淋溶装置存在的问题是:被淋溶物层铺设平整度不能保证,导致淋溶溶剂与被淋溶物之间接触不均匀;如果淋溶介质层中间出现空虚,则淋溶介质层保水能力差,不能保证溶出实验过程持续正常进行,即导致淋溶溶剂与被淋溶物之间接触时间短,影响淋溶实验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淋溶实验装置。该装置保证了被淋溶物的铺设平整度,使得淋溶溶剂与被淋溶物之间均匀接触;同时使得淋溶溶剂与被淋溶物之间充分接触,保证了溶出实验过程持续正常进行。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淋溶实验装置,包括外壳以及开口朝上的物料仓,所述外壳内部由下而上依次设置底部淋溶介质层、物料仓以及顶部淋溶介质层,所述物料仓由外仓以及位于外仓内用于盛放被淋溶物的内置仓构成,所述内置仓侧壁含有透液孔,所述外仓底部中央开设有淋溶液通孔。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以及物料仓的侧壁分别为透明结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物料仓的开口处设有压在被淋溶物上的滑动盖板,所述滑动盖板上含有透液孔。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顶部设有淋溶介质与物料仓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通过密封塞密封,所述密封塞上开设有淋溶溶剂的进液口,所述外壳侧面上方设有淋溶溶剂的溢流口,所述外壳底部设有淋溶液出口。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内壁与物料仓外壁之间设有环向密封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动盖板与所述内置仓内壁之间滑动密封配合。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外壳中设置物料仓保证了被淋溶物的铺设平整度,使得淋溶溶剂与被淋溶物之间可以均匀接触;另外本专利技术将物料仓分为外仓与内置仓,所述内置仓具有一定的储液功能,可以模拟土壤水环境,使得淋溶溶剂与被淋溶物之间可以充分接触,保证了溶出实验过程持续正常进行。(2)本专利技术将所述外壳以及物料仓的侧壁设置为透明结构,即在进行淋溶实验过程中,内置仓中被淋溶物的形态变化及趋势更加容易观察。(3)本专利技术所述滑动盖板可以时刻保持被淋溶物上方的土压力和水压力,实现淋出液持续输出溶出物质,整体结构更加科学。另外滑动盖板上的透液孔便于淋溶溶剂进入内置仓中,同时进一步确保淋溶溶剂与被淋溶物之间可以均匀接触。(4)本专利技术通过所述安装口向所述外壳内填充淋溶介质并安装物料仓,所述物料仓中填充有被淋溶物,从而获得淋溶模型。当淋溶介质填充完毕且物料仓安装结束,通过密封塞将所述安装口密封,从而进行后续的淋溶实验。在进行淋溶实验时:通过所述进液口向所述外壳内通入淋溶溶剂,当淋溶溶剂加入过快过多时,所述淋溶溶剂可以通过溢流口溢出,所述淋溶溶剂进入外壳内后依次经过顶部淋溶介质层、物料仓以及底部淋溶介质层,最后到达淋溶液出口。所述淋溶溶剂进入物料仓中时,淋溶溶剂将被淋溶物溶解获得淋溶液,淋溶液通过内置仓侧壁上的透液孔流到外仓,并由外仓底面的淋溶液通孔进入底部淋溶介质层中。(5)本专利技术密封圈一方面具有固定物料仓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淋溶溶剂不经过被淋溶物而由外壳内壁与物料仓外壁之间的间隙直接流过,从而确保淋溶实验的正常进行。(6)本专利技术随着被淋溶物的不断溶解,所述滑动盖板沿所述内置仓内壁不断向下滑动,且所述滑动盖板与内置仓内壁之间密封配合,从而使得淋溶溶剂只能通过滑动盖板上的透液孔进入内置仓中,即进一步实现淋溶溶剂与被淋溶物之间的均匀接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外壳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物料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安装后结构示意图。图中标注符号的含义如下:10-外壳,11-密封塞,12-进液口,13-溢流口,14-淋溶液出口,20-物料仓,21-外仓,22-内置仓,23-滑动盖板,24-淋溶液通孔,25-被淋溶物,30-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点: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外壳10以及开口朝上的物料仓20,所述外壳10内部由下而上依次设置底部淋溶介质层(图中未示出)、物料仓20以及顶部淋溶介质层(图中未示出),所述物料仓20由外仓21以及位于外仓21内用于盛放被淋溶物的内置仓22构成,所述内置仓22侧壁含有透液孔,所述外仓21底部中央开设有淋溶液通孔24。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外壳10中设置物料仓20保证了被淋溶物的铺设平整度,使得淋溶溶剂与被淋溶物之间可以均匀接触;另外本专利技术将物料仓20分为外仓21与内置仓22,所述内置仓22具有一定的储液功能,可以模拟土壤水环境,使得淋溶溶剂与被淋溶物之间可以充分接触,保证了溶出实验过程持续正常进行。所述物料仓20的开口处设有压在被淋溶物上的滑动盖板23,所述滑动盖板23上含有透液孔。本专利技术所述滑动盖板23可以时刻保持被淋溶物上方的土压力和水压力,实现淋出液持续输出溶出物质,整体结构更加科学。另外滑动盖板23上的透液孔便于淋溶溶剂进入内置仓22中,同时进一步确保淋溶溶剂与被淋溶物之间可以均匀接触。所述外壳10以及物料仓20的侧壁分别为透明结构。这样在进行淋溶实验过程中,所述内置仓22中被淋溶物的形态变化及趋势更加容易观察。所述外壳10内壁与物料仓20外壁之间设有环向密封圈30。本专利技术所述密封圈30一方面具有固定物料仓20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淋溶溶剂不经过被淋溶物而由外壳10内壁与物料仓20外壁之间的间隙直接流过,确保淋溶实验的正常进行。所述滑动盖板23与所述内置仓22内壁之间滑动密封配合。本专利技术随着被淋溶物的不断溶解,所述滑动盖板23沿所述内置仓22内壁不断向下滑动,且所述滑动盖板23与内置仓22内壁之间密封配合,从而使得淋溶溶剂只能通过滑动盖板23上的透液孔进入内置仓22中,即进一步实现淋溶溶剂与被淋溶物之间的均匀接触。所述外壳10顶部设有淋溶介质与物料仓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通过密封塞11密封,所述密封塞11上开设有淋溶溶剂的进液口12,所述外壳10侧面上方设有淋溶溶剂的溢流口13,所述外壳10底部设有淋溶液出口14。即本专利技术通过所述安装口向所述外壳10内填充淋溶介质并安装物料仓20,所述物料仓20中填充有被淋溶物,从而获得淋溶模型。当淋溶介质填充完毕且物料仓20安装结束,通过密封塞11将所述安装口密封,从而进行后续的淋溶实验。在进行淋溶实验时:通过所述进液口12向所述外壳10内通入淋溶溶剂,当淋溶溶剂加入过快过多时,所述淋溶溶剂可以通过溢流口13溢出,所述淋溶溶剂进入外壳10内后依次经过顶部淋溶介质层、物料仓20以及底部淋溶介质层,最后到达淋溶液出口14。所述淋溶溶剂进入物料仓20中时,淋溶溶剂将被淋溶物溶解获得淋溶液,淋溶液通过内置仓22侧壁上的透液孔流到外仓21,再由外仓21底面的淋溶液通孔24进入底部淋溶介质层中。所述被淋溶物可以颗粒状、粉末状或其他固体拌合物状态。本专利技术可以进行化学肥料、重金属污染物、有机污染物等各种淋溶物质的溶出性实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淋溶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以及开口朝上的物料仓(20),所述外壳(10)内部由下而上依次设置底部淋溶介质层、物料仓(20)以及顶部淋溶介质层,所述物料仓(20)由外仓(21)以及位于外仓(21)内用于盛放被淋溶物的内置仓(22)构成,所述内置仓(22)侧壁含有透液孔,所述外仓(21)底部中央开设有淋溶液通孔(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淋溶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以及开口朝上的物料仓(20),所述外壳(10)内部由下而上依次设置底部淋溶介质层、物料仓(20)以及顶部淋溶介质层,所述物料仓(20)由外仓(21)以及位于外仓(21)内用于盛放被淋溶物的内置仓(22)构成,所述内置仓(22)侧壁含有透液孔,所述外仓(21)底部中央开设有淋溶液通孔(2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淋溶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以及物料仓(20)的侧壁分别为透明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淋溶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仓(20)的开口处设有压在被淋溶物上的滑动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郑之银刘荣陈晨朱广飞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