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及其转子磁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6857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桥,包括:磁桥主体;所述磁桥主体的外磁桥远离气隙一侧的边界设置成圆弧;其中,所述圆弧的一端与窄磁桥的边沿相切,另一端与永磁桥的边沿相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转子磁桥结构能够在同等宽度下降低隔磁桥的应力,从而相对于现有的隔磁桥结构能够充分缩小隔磁桥宽度,提升输出特性。

A built-in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and its rotor magnetic bridg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motor technology, and discloses a built-in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rotor magnetic bridge,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of the magnetic bridge; the outer magnetic bridge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magnetic bridge is arranged into an arc far from the boundary of one side of the air gap; one end of the arc is tangent to the edge of the narrow magnetic bridge,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edge of the permanent magnet bridge. The rotor magnetic bridge structur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reduce the stress of the magnetic isolation bridge at the same width, thereby fully reducing the width of the magnetic isolation bridge and improving the output characteristics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magnetic isolation bridg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及其转子磁桥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特别涉及一种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及其转子磁桥。
技术介绍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结构中包含有隔磁桥,其设置目的在于不使永磁体的漏磁系数过大而导致永磁体的利用率过低,从而采取的隔磁措施;主要实现方式是:在两个永磁体之间用硅钢片将其隔离开,两个永磁体之间的硅钢片被称为隔磁桥。其作用:一方面是基于隔磁桥处的磁密容易饱和的特性使得漏磁通减少,从而提高电机的输出特性;另一方面是起到将转子硅钢片连成一个具有足够机械强度的整体。隔磁桥的宽度越小,漏磁通就会越小,电机输出特性就会越好;然而,隔磁桥的宽度越小,隔磁桥处所受到的旋转离心应力就越大,从而转子的机械强度变差,在高速旋转时,有可能会出现转子磁桥处产生较大的弹性或塑性变形,进而出现电机的转子外侧与定子内侧相互摩擦或碰撞的现象,最终导致电机损坏。因此,现有的电机输出特性受制于隔磁桥宽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桥,解决现有技术中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受制于隔磁桥机械强度要求,电机输出特性较低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桥,其特征在于,包括:磁桥主体;所述磁桥主体的外磁桥远离气隙一侧的边界设置成圆弧;其中,所述圆弧的一端与窄磁桥的边沿相切,另一端与永磁桥的边沿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磁桥,其特征在于,包括:磁桥主体;所述磁桥主体的外磁桥远离气隙一侧的边界设置成圆弧;其中,所述圆弧的一端与窄磁桥的边沿相切,另一端与永磁桥的边沿相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林姜瑞雪安冬洋马琳王付兴刘磊胡志远孙茂林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