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转轮二次回风除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6847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转轮二次回风除湿机。该除湿机包括除湿机外壳;设置在所述除湿机外壳上的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二出风口、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设置在所述除湿机外壳内的第一表冷腔室、第一过滤腔室、第二表冷腔室、除湿转轮腔室、第一进风腔室、第三表冷器、第三表冷腔室、加热器、回收装置、湿度传感器以及电控箱。采用上述设计,不仅可以通过湿度传感器自动控制整机的启动或者关闭,同时,通过转动链条和凸齿进行对除湿转轮的传动,大大提高了传动的稳定性,另外,保温面板的设计,也使得面板本身不易变形。

A Single Runner Secondary Return Air Dehumidifi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ngle runner secondary return air dehumidifier. The dehumidifier comprises a dehumidifier housing; a first air inlet, a first air outlet and a second air inlet arranged on the dehumidifier housing; a second air outlet, a first air return outlet and a second air return outlet; a first surface cooling chamber, a first filter chamber, a second surface cooling chamber, a dehumidifying wheel chamber, a first air inlet chamber, a third surface cooling chamber and a third surface cooling chamber arranged in the dehumidifier housing. Cold chamber, heater, recovery device, humidity sensor and electronic control box. With the above design, not only can the whole machine start or close automatically by humidity sensor, but also the dehumidification runner is driven by rotating chain and convex teeth,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stability of transmission. In addition, the design of thermal insulation panel makes the panel itself not easy to de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转轮二次回风除湿机
本技术涉及除湿干燥
,尤其涉及一种单转轮二次回风除湿机。
技术介绍
除湿机又称为抽湿机、干燥机、除湿器,一般可分为民用除湿机和工业除湿机两大类,属于空调家庭中的一个部分。通常,常规除湿机由压缩机、热交换器、风扇、盛水器、机壳及控制器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由风扇将潮湿空气抽入机内,通过热交换器,此时空气中的水分子冷凝成水珠,处理过后的干燥空气排出机外,如此循环使室内湿度保持在适宜的相对湿度。全球除湿机的主要产地集中在意大利、日本、中国等地,中国在全球除湿机市场中的地位日益显著。特别是工业除湿机,应用在医药,医院,电子,计算机,食品行业居多;家用除湿机在中国国内市场才刚刚起步,还没有完全被中国的消费者认知。现在市面上的除湿机结构复杂,除湿效果差,整机的避震效果差,能耗大,而且没有自动检测启动功能。因此,现在市面上亟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一个或者多个问题的单转轮二次回风除湿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提供了一种单转轮二次回风除湿机。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单转轮二次回风除湿机,所述除湿机包括除湿机外壳;设置在所述除湿机外壳上,与室内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口;设置在所述除湿机外壳上,与室内相连通的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除湿机外壳上,与室外空气进风管相连接的第二进风口;设置在所述除湿机外壳上,与室外空气出风管相连接的第二出风口;设置在所述除湿机外壳上,与室内相连通的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设置在所述除湿机外壳内,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相连接,具有第一表冷器的第一表冷腔室;与所述第一表冷腔室相连通,具有第一过滤器的第一过滤腔室;与所述第一过滤腔室相连接,具有第二表冷器的第二表冷腔室;与所述第二表冷腔室相连接,具有除湿转轮的除湿转轮腔室;与所述除湿转轮腔室相连接,具有风机的第一进风腔室;与所述第一进风腔室相连接,具有第三表冷器,且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连通的第三表冷腔室;设置在所述除湿转轮一侧,一端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相连通,用于除湿转轮干燥的加热器;设置在所述除湿转轮另一侧,一端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相连接,用于余热回收空气排出的回收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进风口处,用于检测进入除湿机空气湿度的湿度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除湿机外壳上,用于控制除湿机工作的电控箱。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除湿转轮腔室包括除湿转轮腔室本体;转动设置在所述除湿转轮腔室本体内,且与所述除湿转轮腔室本体相配合的除湿转轮;以及设置在所述除湿转轮腔室本体内,与所述除湿转轮相配合,用于带动所述除湿转轮转动的驱动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除湿转轮外侧壁等间距设置的凸齿;设置在所述除湿转轮外侧壁上,与所述凸齿相配合的转动链条;设置在所述除湿转轮一侧,与所述转动链条相配合的转动齿轮;以及与所述转动齿轮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转动齿轮转动的第一电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机外设有一第一电机安装座;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座上设有一安装杆;所述安装杆上设有一将所述转动链条向所述第一除湿转轮按压的按压齿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齿包括表面设有凹槽的凸齿安装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凸齿安装板上,与所述转动链条相配合的齿尖;所述转动链条由若干链条单元依次连接而成;所述齿尖插接在相邻两个所述链条单元之间;所述链条单元侧壁上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凸起。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表冷腔室包括第二表冷腔室本体;设置在所述第二表冷腔室本体内底面上的冷凝水收集槽;设置在所述冷凝水收集槽底面上,用于将冷凝水排出到所述第二表冷腔室本体外的排水孔;所述第二表冷器设置在所述冷凝水收集槽上方。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凝水收集槽包括第一收集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收集槽一侧与所述第一收集槽相连通,且深度大于所述第一收集槽的第二收集槽;所述第一收集槽底面上设有至少两块用于支撑所述第二表冷器的支撑块;所述排水孔设置在所述第二收集槽底面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收集槽远离所述第一收集槽的侧边上设有一向上延伸的第一挡水板;所述第一挡水板上端设有一向所述第二表冷器延伸的第二挡水板。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除湿机外壳采用能够起到保温作用的保温面板制成。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保温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铝板和第二铝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铝板和第二铝板之间,起到保温作用的保温填充料;所述保温填充料内设有与所述第一铝板和第二铝板相平行的第三铝板。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上述设计,不仅可以通过湿度传感器自动控制整机的启动或者关闭,同时,通过转动链条和凸齿进行对除湿转轮的传动,大大提高了传动的稳定性,另外,保温面板的设计,也使得面板本身不易变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一种单转轮二次回风除湿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一种单转轮二次回风除湿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一种单转轮二次回风除湿机中除湿腔室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一种单转轮二次回风除湿机图3中B部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一种单转轮二次回风除湿机中第二表冷腔室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一种单转轮二次回风除湿机中冷凝水收集槽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一种单转轮二次回风除湿机中加热器、除湿转轮和回收装置的装配图;图8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一种单转轮二次回风除湿机中保温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一种单转轮二次回风除湿机中保温面板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9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单转轮二次回风除湿机,所述除湿机包括除湿机外壳10;设置在所述除湿机外壳10上,与室内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口11;设置在所述除湿机外壳10上,与室内相连通的第一出风口12;设置在所述除湿机外壳10上,与室外空气进风管相连接的第二进风口13;设置在所述除湿机外壳10上,与室外空气出风管相连接的第二出风口14;设置在所述除湿机外壳10上,与室内相连通的第一回风口15和第二回风口16;设置在所述除湿机外壳10内,与所述第一进风口11相连接,具有第一表冷器21的第一表冷腔室20;与所述第一表冷腔室20相连通,具有第一过滤器31的第一过滤腔室30;与所述第一过滤腔室30相连接,具有第二表冷器41的第二表冷腔室40;与所述第二表冷腔室40相连接,具有除湿转轮51的除湿转轮腔室50;与所述除湿转轮腔室50相连接,具有风机61的第一进风腔室60;与所述第一进风腔室60相连接,具有第三表冷器71,且与所述第一出风口12相连通的第三表冷腔室70;设置在所述除湿转轮51一侧,一端与所述第二进风口13相连通,用于除湿转轮51干燥的加热器90;设置在所述除湿转轮51另一侧,一端与所述第二出风口14相连接,用于余热回收空气排出的回收装置100;设置在所述第一进风口11处,用于检测进入除湿机空气湿度的湿度传感器110;以及设置在所述除湿机外壳10上,用于控制除湿机工作的电控箱80。具体的,本实施例在工作时,首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转轮二次回风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机包括除湿机外壳;设置在所述除湿机外壳上,与室内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口;设置在所述除湿机外壳上,与室内相连通的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除湿机外壳上,与室外空气进风管相连接的第二进风口;设置在所述除湿机外壳上,与室外空气出风管相连接的第二出风口;设置在所述除湿机外壳上,与室内相连通的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设置在所述除湿机外壳内,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相连接,具有第一表冷器的第一表冷腔室;与所述第一表冷腔室相连通,具有第一过滤器的第一过滤腔室;与所述第一过滤腔室相连接,具有第二表冷器的第二表冷腔室;与所述第二表冷腔室相连接,具有除湿转轮的除湿转轮腔室;与所述除湿转轮腔室相连接,具有风机的第一进风腔室;与所述第一进风腔室相连接,具有第三表冷器,且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连通的第三表冷腔室;设置在所述除湿转轮一侧,一端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相连通,用于除湿转轮干燥的加热器;设置在所述除湿转轮另一侧,一端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相连接,用于余热回收空气排出的回收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进风口处,用于检测进入除湿机空气湿度的湿度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除湿机外壳上,用于控制除湿机工作的电控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转轮二次回风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机包括除湿机外壳;设置在所述除湿机外壳上,与室内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口;设置在所述除湿机外壳上,与室内相连通的第一出风口;设置在所述除湿机外壳上,与室外空气进风管相连接的第二进风口;设置在所述除湿机外壳上,与室外空气出风管相连接的第二出风口;设置在所述除湿机外壳上,与室内相连通的第一回风口和第二回风口;设置在所述除湿机外壳内,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相连接,具有第一表冷器的第一表冷腔室;与所述第一表冷腔室相连通,具有第一过滤器的第一过滤腔室;与所述第一过滤腔室相连接,具有第二表冷器的第二表冷腔室;与所述第二表冷腔室相连接,具有除湿转轮的除湿转轮腔室;与所述除湿转轮腔室相连接,具有风机的第一进风腔室;与所述第一进风腔室相连接,具有第三表冷器,且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相连通的第三表冷腔室;设置在所述除湿转轮一侧,一端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相连通,用于除湿转轮干燥的加热器;设置在所述除湿转轮另一侧,一端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相连接,用于余热回收空气排出的回收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进风口处,用于检测进入除湿机空气湿度的湿度传感器;以及设置在所述除湿机外壳上,用于控制除湿机工作的电控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转轮二次回风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转轮腔室包括除湿转轮腔室本体;转动设置在所述除湿转轮腔室本体内,且与所述除湿转轮腔室本体相配合的除湿转轮;以及设置在所述除湿转轮腔室本体内,与所述除湿转轮相配合,用于带动所述除湿转轮转动的驱动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转轮二次回风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除湿转轮外侧壁等间距设置的凸齿;设置在所述除湿转轮外侧壁上,与所述凸齿相配合的转动链条;设置在所述除湿转轮一侧,与所述转动链条相配合的转动齿轮;以及与所述转动齿轮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转动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川玉
申请(专利权)人:玖鼎节能设备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