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压力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6598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压力管,由橡胶发泡材料制备得到,其外壁上成型有至少六个弧形凸起,相邻所述弧形凸起之间形成凹槽。由于其外壁上成型了多个弧形凸起,且压力管采用橡胶发泡材料制备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所以当压力管与周边零件撞击时,弧形凸起与周边零件接触之后会发生形变,将周边零件施加的撞击力向弧形凸起两侧的凹槽转移释放,因此弧形凸起通过形变吸收掉部分能量,相应地,凹槽也发生形变吸收部分能量。当碰撞的能量继续加大时,弧形凸起还能够向压力管的壁厚方向转移释放能量,也即压力管管壁在壁厚方向也可以发生形变吸收周边零件的撞击力,由此极大的提高了压力管的吸能效果,进而使得压力管具有更好的降噪效果。

New Pressure Tub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ew type pressure pipe, which is prepared from rubber foaming material. At least six arc-shaped bulges are form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pressure pipe, and grooves are formed between the adjacent arc-shaped bulges. Because there are many arc-shaped bulges on the outer wall and the pressure tube is made of rubber foam material with good elastic properties, when the pressure tube collides with the peripheral parts, the arc-shaped bulge will deform after contacting with the peripheral parts, and the impact force exerted by the peripheral parts will be transferred and released to the grooves on both sides of the arc-shaped bulge, so the arc-shaped bulge absorbs some energy through deformation. Correspondingly, the groove deforms to absorb part of the energy. When the collision energy continues to increase, the arc protrusion can also transfer energy to the wall thickness of the pressure tube, that is, the wall of the pressure tube can also be deformed in the wall thickness direction to absorb the impact force of the peripheral parts,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energy absorption effect of the pressure tube, thus making the pressure tube have better noise reduc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压力管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压力管。
技术介绍
压力管是汽车中必备的配件,用作输油或输气的管道。受到装配空间的限制,压力管在汽车运行状态时会与周边零件发生撞击产生噪音,同时压力管自身输油或输气过程中也可能会产生杂音。目前传统的压力管普遍存在缓冲吸能效果差的现象,对于上述噪音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影响程度,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尤其当下,各主流主机厂不断提高客户的感知质量,传统压力管的降噪效果已不能满足精品车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压力管降噪效果差,进而提供一种降噪效果更好的新型压力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压力管,所述压力管由橡胶发泡材料制备得到,其外壁上成型有至少六个弧形凸起,相邻所述弧形凸起之间形成凹槽。可选地,上述的新型压力管中,所述压力管,其外壁上的所述弧形凸起为八个,且所述弧形凸起沿所述压力管外壁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可选地,上述的新型压力管中,所述压力管的内径为Φ1,所述弧形凸起外表面所在圆周的直径为Φ3,且二者满足如下关系:Φ3=(0.4~0.6)×Φ1。可选地,上述的新型压力管中,所述压力管的内径与所述弧形凸起外表面所在圆周的直径之间满足如下关系:Φ3=0.5×Φ1。可选地,上述的新型压力管中,所述弧形凸起的顶点所在圆周的直径为Φ2,且Φ2=(2.5~3.0)×Φ1,其中所述弧形凸起的顶点是指所述弧形凸起中距离所述压力管中心轴线最远的一点。可选地,上述的新型压力管中,所述弧形凸起的顶点所在圆周的直径与所述压力管的内径之间满足如下关系:Φ2=2.8×Φ1。可选地,上述的新型压力管中,所述压力管的壁厚为T,且T=(0.4~0.6)×Φ1。可选地,上述的新型压力管中,所述压力管的壁厚与所述压力管的内径之间满足如下关系:T=0.5×Φ1。可选地,上述的新型压力管中,所述橡胶发泡材料,其表观压强≥25KPa,其发泡密度≥0.5g/cm3,其拉伸强度≥150KPa。可选地,上述的新型压力管中,所述橡胶发泡材料为闭孔橡胶发泡材料。本技术提供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所述新型压力管,其由橡胶发泡材料制备得到,其外壁上成型有至少六个弧形凸起,相邻所述弧形凸起之间形成凹槽。由于其外壁上成型了多个弧形凸起,且压力管采用橡胶发泡材料制备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所以当压力管与周边零件撞击时,弧形凸起与周边零件接触之后弧形凸起会发生形变,将周边零件施加的撞击力向弧形凸起两侧的凹槽转移释放,因此弧形凸起通过形变吸收掉部分能量,相应地,凹槽也发生形变吸收部分能量。当碰撞的能量继续加大时,弧形凸起还能够向压力管的壁厚方向转移释放能量,也即压力管管壁在壁厚方向也可以发生形变吸收周边零件的撞击力,由此极大的提高了压力管的吸能效果,进而使得压力管具有更好的降噪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压力管的横断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配置拉索的压力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示例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实施例供一种新型压力管,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压力管1由橡胶发泡材料制备得到,其外壁上成型有至少六个弧形凸起4,相邻所述弧形凸起4之间形成凹槽2。图1中所示结构为以8个弧形凸起4为例进行示意性的说明。在实际应用时,弧形凸起4的数量越多其吸能效果也就越好,考虑到其效果以及加工难易程度的综合性能,设计为八个弧形凸起4且八个所述弧形凸起4沿着所述压力管的外壁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的结构较佳,加工工艺可以选择传统压力管的制造工艺即可。可以理解,所述弧形凸起4的数量也可以选择为九个、十个等。以上方案中,由于压力管1外壁上成型了多个弧形凸起4,且压力管1采用橡胶发泡材料制备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所以当压力管1与周边零件撞击时,弧形凸起4与周边零件接触之后弧形凸起4会发生形变,将周边零件施加的撞击力向弧形凸起4两侧的凹槽2转移释放,因此弧形凸起4通过形变吸收掉部分能量,相应地,凹槽2也发生形变吸收部分能量。当碰撞的能量继续加大时,弧形凸起4还能够向压力管1的壁厚方向转移释放能量,也即压力管1管壁在壁厚方向也可以发生形变吸收周边零件的撞击力,由此极大的提高了压力管1的吸能效果,进而使得压力管1具有更好的降噪效果。以上方案中的压力管1与周边零件撞击时,通过压力管1自身结构及材料,能够起到很好的缓冲及降噪效果,得益于压力管1自身的变形吸能,对于NVH((Noise噪音、Vibration震动、Harshness声震粗糙度)要求较高的车辆,不需要更改周边零件,就可以达到相当完美的客户感知度。以上方案中,由于弧形凸起4具有圆形的外表面,因此能够使得压力管1与周边零件具有较佳的接触方式,考虑到接触时能够使弧形凸起4具有较好的吸能效果,可以设计Φ3=(0.4~0.6)×Φ1,其中Φ1为所述压力管的内径,Φ3为所述弧形凸起外表面所在圆周的直径,进一步地,优选Φ3=0.5×Φ1。以上方案中,为了能够保证弧形凸起4碰到周边零件后能在较短时间内发生形变且向两侧的凹槽转移释放能量,可以设计Φ2=(2.5~3.0)×Φ1,其中Φ2为所述弧形凸起的顶点41所在圆周的直径,如图其中所述弧形凸起4的顶点41是指所述弧形凸起4中距离所述压力管中心轴线最远的一点。进一步优选地,Φ2=2.8×Φ1。以上方案中,如果周边零件加大与弧形凸起4的碰撞力,则弧形凸起4同时将碰撞力释放至其两侧的凹槽2以及压力管1的管壁上,也即弧形凸起4、凹槽2和压力管1壁厚方向全部发生形变以吸收周边零件对压力管1的撞击力,在此基础上为了使得压力管1的管壁能够产生足够的形变并且不会发生破裂的情况,则设计其管壁的厚度满足T=(0.4~0.6)×Φ1,优选T=0.5×Φ1。在以上方案中,制备压力管1所选的所述橡胶发泡材料,其表观压强≥25KPa,其发泡密度≥0.5g/cm3,其拉伸强度≥150KPa。作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对于橡胶发泡材料的上述参数,其与最终制备得到的压力管1的具体结构是相关联的,例如当选择压力管1的外壁上有六个弧形凸起4时,其选择的橡胶发泡材料表观压强≈25KPa,其发泡密度≈0.5g/cm3,其拉伸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压力管,其特征在于,在汽车中用作输油或输气管道:所述压力管由橡胶发泡材料制备得到,其外壁上成型有至少六个弧形凸起,相邻所述弧形凸起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压力管的内径为Φ1,所述弧形凸起外表面所在圆周的直径为Φ3,且二者满足如下关系:Φ3=(0.4~0.6)×Φ1;所述弧形凸起的顶点所在圆周的直径为Φ2,且Φ2=(2.5~3.0)×Φ1,其中所述弧形凸起的顶点是指所述弧形凸起中距离所述压力管中心轴线最远的一点;所述压力管的壁厚为T,且T=(0.4~0.6)×Φ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压力管,其特征在于,在汽车中用作输油或输气管道:所述压力管由橡胶发泡材料制备得到,其外壁上成型有至少六个弧形凸起,相邻所述弧形凸起之间形成凹槽;所述压力管的内径为Φ1,所述弧形凸起外表面所在圆周的直径为Φ3,且二者满足如下关系:Φ3=(0.4~0.6)×Φ1;所述弧形凸起的顶点所在圆周的直径为Φ2,且Φ2=(2.5~3.0)×Φ1,其中所述弧形凸起的顶点是指所述弧形凸起中距离所述压力管中心轴线最远的一点;所述压力管的壁厚为T,且T=(0.4~0.6)×Φ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压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管,其外壁上的所述弧形凸起为八个,且所述弧形凸起沿所述压力管外壁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