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滚轮导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6097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滚轮导靴,包括基座、安装于基座上的立架及三组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顶面上设有三组立板,每组所述滚轮经一L型板与一组所述立板转动相连;所述L型板包括横板及竖板,所述竖板的底部与所述横板的内端相连,所述滚轮的侧部经转轴与所述竖板的中部转动相连,所述竖板的底部经连轴与所述立板转动相连;所述竖板的顶部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一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端部与所述立架相连;所述横板的外端设有一螺孔,所述螺孔内螺接有一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底部的螺头设置于所述横板的正下方,且所述螺头的底部抵于所述基座的顶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A kind of elevator roller guide boo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levator roller guide sho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stand mounted on the base and three groups of rollers. Its features are as follows: three groups of vertical plates are arranged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base, and each group of the rollers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a group of vertical plates through an L-shaped plate; the L-shaped plate includes a horizontal plate and a vertical plate, and the bottom of the vertical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end of the horizontal plate, and the lateral part of the rollers. The bottom of the vertical plate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vertical plate by the connecting axis, the top of the vertical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end of the through ho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vertical frame, and the outer end of the transvers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crew hole, the inner screw hole is connected with a limit bolt, and the bottom of the limit bolt is arranged with a limit bolt. The screw head is positioned directly below the transverse plate, and the bottom of the screw head is located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base. The invention improves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elevator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滚轮导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尤其涉及一种电梯滚轮导靴。
技术介绍
导靴是电梯导轨与轿厢之间的可以滑动的尼龙块,它可以将轿厢固定在导轨上,让轿厢只可以上下移动。其中,电梯导靴有滚轮导靴,采用滚动摩擦限位方式,也有滑动导靴,采用滑动摩擦限位方式。现有技术中,滚轮导靴在使用过程中其张力调节不够好,导致运行过程中稳定性不够好,会导致电梯运行出现振动。因此,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滚轮导靴,通过使用该结构,有效保证了电梯运行的稳定性,防止电梯运行过程中的振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滚轮导靴,包括基座、安装于基座上的立架及三组滚轮,三组所述滚轮包括一组导轨端面滚轮及两组导轨侧面滚轮,所述立架垂直安装于所述基座的顶面上,所述导轨端面滚轮的一侧设置于所述立架内部,两组所述导轨侧面滚轮分别设置于所述导轨端面滚轮的两侧,所述导轨端面滚轮及两组导轨侧面滚轮之间构成导轨运行通道;所述导轨侧面滚轮垂直于所述导轨端面滚轮设置;所述基座的顶面上设有三组立板,每组所述滚轮经一L型板与一组所述立板转动相连;所述L型板包括横板及竖板,所述竖板的底部与所述横板的内端相连,所述滚轮的侧部经转轴与所述竖板的中部转动相连,所述竖板的底部经连轴与所述立板转动相连;所述竖板的顶部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一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端部与所述立架相连;所述横板的外端设有一螺孔,所述螺孔内螺接有一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底部的螺头设置于所述横板的正下方,且所述螺头的底部抵于所述基座的顶面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调节螺母及弹簧,所述调节杆的内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立架相连,所述调节杆的外缘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螺母螺接于所述调节杆外端,且所述调节螺母设置于所述竖板的外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调节杆上,所述弹簧的内端抵于所述竖板的外侧面上,所述弹簧的外端抵于所述调节螺母的内端面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调节杆上还套设有一环形弹性圈,所述环形弹性圈设置于所述竖板的内侧。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座顶面上设有三组凸起,每组凸起设置于每根所述限位螺栓的正下方,每组所述限位螺栓底部的螺头抵于对应一组所述凸起的顶面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凸起的顶面上设有弹性缓冲层。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螺栓上螺接有两个限位螺母,一个所述限位螺栓的底面抵于所述横板的顶面上,另外一个所述限位螺母的顶面抵于所述横板的底面上。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调节杆的直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立架的顶部及底部分别设有一U型毛刷,所述U型毛刷正对所述导轨运行通道设置。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专利技术中滚轮经过L型板与基座上面的立板转动连接,L型板的顶部经过调节机构与立架连接,底部则采用限位螺栓进行限位,这样在电梯运行过程中,能够采用限位螺栓及调节机构对滚轮的位置进行限位,使滚轮的外缘面抵在导轨的侧壁或者端面上,这样能够保证电梯运行过程中导向的稳定性,使电梯运行稳定,防止振动的发生,提高使用体验;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后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滚轮与导轨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基座;2、立架;3、滚轮;4、导轨端面滚轮;5、导轨侧面滚轮;6、导轨运行通道;7、导轨;8、立板;9、L型板;10、横板;11、竖板;12、转轴;13、连轴;14、通孔;15、限位螺栓;16、螺头;17、调节杆;18、调节螺母;19、弹簧;20、环形弹性圈;21、凸起;22、弹性缓冲层;23、限位螺母;24、U型毛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3所示,一种电梯滚轮导靴,包括基座1、安装于基座1上的立架2及三组滚轮3,三组所述滚轮3包括一组导轨端面滚轮4及两组导轨侧面滚轮5,所述立架2垂直安装于所述基座1的顶面上,所述导轨端面滚轮4的一侧设置于所述立架2内部,两组所述导轨侧面滚轮5分别设置于所述导轨端面滚轮4的两侧,所述导轨端面滚轮4及两组导轨侧面滚轮5之间构成导轨运行通道6;所述导轨侧面滚轮垂直于所述导轨端面滚轮设置;其中,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两组导轨侧面滚轮的外缘面分别抵在导轨7两侧的侧面上,而导轨端面滚轮的外缘面则抵在导轨的端面上,这样利用三组滚轮卡住导轨,防止电梯在移动过程中出现晃动,而且在电梯移动过程中保证移动的顺畅性。参见图1、2所示,所述基座1的顶面上设有三组立板8,每组所述滚轮3经一L型板9与一组所述立板8转动相连;所述L型板9包括横板10及竖板11,所述竖板11的底部与所述横板10的内端相连,所述滚轮3的侧部经转轴12与所述竖板11的中部转动相连,所述竖板11的底部经连轴13与所述立板8转动相连;所述竖板11的顶部设有一通孔14,所述通孔14内安装有一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端部与所述立架相连;所述横板10的外端设有一螺孔,所述螺孔内螺接有一限位螺栓15,所述限位螺栓15底部的螺头16设置于所述横板的正下方,且所述螺头的底部抵于所述基座的顶面上。参见图1、2所示,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17、调节螺母18及弹簧19,所述调节杆的内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立架相连,所述调节杆的外缘面上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螺母螺接于所述调节杆外端,且所述调节螺母设置于所述竖板的外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调节杆上,所述弹簧的内端抵于所述竖板的外侧面上,所述弹簧的外端抵于所述调节螺母的内端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滚轮经过转轴转动安装在L型板的中部上方,而L型杆的竖板底部与立板转动连接,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弹簧会推动L型杆围绕着连轴转动,也就是滚轮的外缘面靠近并紧贴在导轨的侧壁或端面上,这样保证在电梯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导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凹凸不平处,为了保证在电梯运行过程中滚轮会贴合在导轨表面上,这样弹簧能够推动滚轮贴合在导轨平面上。同时,为了防止导轨表面存在凸起,滚轮在快速滚动且经过凸起的时候,滚轮出现跳动,也就是滚轮完全脱离导轨的表面,而且脱离非常远,通过设置限位螺栓,能够对L型板的转动角度进行一定的限位,防止滚轮跳动距离过远而脱离导轨,保证轿厢与导轨之间的限位,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参见图1、2所示,所述调节杆17上还套设有一环形弹性圈20,所述环形弹性圈设置于所述竖板的内侧。通过环形弹性圈的设置,这样能够对弹簧进行一定的限位,防止滚轮抵在导轨表面上面的力度过大,从而电梯在上下运行过程中增大阻力,这样能够减小电梯上下运行的阻力,保证电梯使用的安全性,也更加节能。参见图1、2所示,所述基座1顶面上设有三组凸起21,每组凸起设置于每根所述限位螺栓的正下方,每组所述限位螺栓底部的螺头抵于对应一组所述凸起的顶面上。所述凸起21的顶面上设有弹性缓冲层22。通过凸起及弹性缓冲层的设置,这样能够防止限位螺栓直接与基座的刚性碰撞,防止对基座的损坏,有效延长使用寿命。参见图1、2所示,所述限位螺栓15上螺接有两个限位螺母23,一个所述限位螺栓的底面抵于所述横板的顶面上,另外一个所述限位螺母的顶面抵于所述横板的底面上。这样能够保证限位螺栓位置的稳定性。其中,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滚轮导靴,包括基座、安装于基座上的立架及三组滚轮,三组所述滚轮包括一组导轨端面滚轮及两组导轨侧面滚轮,所述立架垂直安装于所述基座的顶面上,所述导轨端面滚轮的一侧设置于所述立架内部,两组所述导轨侧面滚轮分别设置于所述导轨端面滚轮的两侧,所述导轨端面滚轮及两组导轨侧面滚轮之间构成导轨运行通道;所述导轨侧面滚轮垂直于所述导轨端面滚轮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顶面上设有三组立板,每组所述滚轮经一L型板与一组所述立板转动相连;所述L型板包括横板及竖板,所述竖板的底部与所述横板的内端相连,所述滚轮的侧部经转轴与所述竖板的中部转动相连,所述竖板的底部经连轴与所述立板转动相连;所述竖板的顶部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一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端部与所述立架相连;所述横板的外端设有一螺孔,所述螺孔内螺接有一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底部的螺头设置于所述横板的正下方,且所述螺头的底部抵于所述基座的顶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滚轮导靴,包括基座、安装于基座上的立架及三组滚轮,三组所述滚轮包括一组导轨端面滚轮及两组导轨侧面滚轮,所述立架垂直安装于所述基座的顶面上,所述导轨端面滚轮的一侧设置于所述立架内部,两组所述导轨侧面滚轮分别设置于所述导轨端面滚轮的两侧,所述导轨端面滚轮及两组导轨侧面滚轮之间构成导轨运行通道;所述导轨侧面滚轮垂直于所述导轨端面滚轮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顶面上设有三组立板,每组所述滚轮经一L型板与一组所述立板转动相连;所述L型板包括横板及竖板,所述竖板的底部与所述横板的内端相连,所述滚轮的侧部经转轴与所述竖板的中部转动相连,所述竖板的底部经连轴与所述立板转动相连;所述竖板的顶部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一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端部与所述立架相连;所述横板的外端设有一螺孔,所述螺孔内螺接有一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底部的螺头设置于所述横板的正下方,且所述螺头的底部抵于所述基座的顶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滚轮导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杆、调节螺母及弹簧,所述调节杆的内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立架相连,所述调节杆的外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建忠杨纪明朱胜军莫芷莘
申请(专利权)人:克莱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