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芳纶纤维运输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6068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芳纶纤维运输带,包括传送带,所述传送带材料由芳纶纤维经改性处理后与橡胶混炼制得;传送带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辊筒与第二辊筒,所述第一辊筒位于第二辊筒的前侧,所述第一辊筒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贯穿有支撑腿,所述第一皮带轮的外表面设置有传动皮带,所述传动皮带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使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具备铺平压板角度可调的优点,有效的防止物料掉落传送带,保护物料不受损坏,同时减少人工劳动力度,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

A kind of aramid fiber conveyor bel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aramid fiber conveyor belt, which comprises a conveyor belt, the material of which is made by blending aramid fiber with rubber after modificati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conveyor belt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roller and a second roller, the first roller is located at the front side of the second roller, the two sides of the first roller are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a first rotating shaft, and the outer side of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The surface is fixed with a first belt pulley, one end of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runs through a supporting leg,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first belt pulley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mission belt, the other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belt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belt pulley, the internal fixed connection of the second belt pulley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and one end of the rotating shaft is fixed with a motor. By setting a series of structures, the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adjustable angle of the paving plate, effectively preventing material from falling off the conveyor belt, protecting material from damage, reducing labor intensity and improving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芳纶纤维运输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输带装置
,具体为一种芳纶纤维运输带。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传送带装置是日常工厂工作不可缺少的装置,且优点为节省大量人工劳动力度,对产品实现流水线作业,现有芳纶纤维制作而成的运输带被广泛的应用,因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和耐高温、耐酸耐碱、重量轻等优良性能,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抗老化性能,具有很长的生命周期,但是在传统使用过程中对物料进行运输时,由于物料倾倒在运输带的中间部位,造成物料堆叠,需要人工进行铺平运输,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由于芳纶材料具有绝缘特性,当运输一些较为精密的电子元件时,因摩擦产生的静电无法被释放,从而对电子元件造成一定的损伤。浸胶芳纶短纤维作为一种骨架材料分散到橡胶组分中,解决了芳纶短纤维在橡胶中分散不好的问题,同时提高了所有的性能。其中包括大幅度提高了原本较低的张力模量,同时耐磨损、耐刺穿和抗拉能力也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另外,动态疲劳度、能量损失和压坯强度也得到了少量提高。浸胶芳纶短纤维必须的添加分量极少于其他纤维产品,因此也减少了不利影响,如毛细作用和渗透作用。但是,由于芳纶纤维其具有很高的取向度和洁净度,并且没有无定形区,而分子链段中有大量苯环,位阻较大,因此酰胺基团较难与其他原子或基团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对于芳纶纤维表面进行粘合浸渍处理比较困难。基于此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芳纶纤维的表面粘合改性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验,公司经过多年在聚酯纤维表面预处理生产和开发的基础上,采用先活化再RFL增粘的二浴法浸渍处理技术,不仅在第一浴的纤维表面活化预处理技术上进行改进,更在第二浴的RFL增粘处理配方和工艺方面进行了创新改造,可满足不同橡胶基体的粘合要求。目前进入工业化应用的芳纶/橡胶复合材料的芳纶纤维表面处理常采用乳胶、等离子、磷酸腐蚀纤维表面后采用偶联剂的表面处理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主要以物理的方式改善基体橡胶材料与芳纶的界面粘接,因此界面粘接强度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纤维的分散则是行业的又一技术难题,若为使纤维分散均匀而过度混炼,将导致纤维长度过度减小、橡胶分子量下降,使性能劣化;若纤维长度长但分散不均同样也得不到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专利技术人经过多年在聚酯纤维表面预处理生产和开发的基础上,对纤维表面活化预处理技术上进行改进,可满足不同橡胶基体的增强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芳纶纤维运输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芳纶纤维运输带,所述传送带材料由芳纶纤维经改性处理后与橡胶混炼制得,其中的改性处理步骤包括:A:一浴;B:首次烘干;C:二浴;D:二次烘干;其中:所述步骤A中采用水溶剂型的高活性反应的异氰酸酯进行预浸胶;步骤C中采用RFL浸渍液进行浸渍,所述RFL浸渍液的配方是:RF树脂:重量份420.6份;软水:重量份95.2份;VP胶乳40%:重量份484.2份;其中RF树脂的配方为:软水:重量份425.6份;氢氧化钠7%:重量份16份;间苯二酚固体:重量份22份;甲醛38%:重量份13份;其具体的工作步骤包括:S1:将芳纶原丝用放线架平滑的放出,保持不松散、不上捻;S2:通过分线梳到达第一组牵伸棍,通过导辊进入第一胶槽进行一浴;一浴选用苯酚封闭的多异氰酸酯,具体包括步骤一:用异氰酸酯在50~15℃温度下浸渍芳纶纤维1~3小时,洗净烘干;步骤二:再用质量百分比浓度为6~18%的环氧树脂的丙酮溶液在常温下浸渍芳纶纤维2.5~4小时,烘干后即完成了对芳纶的表面改性;S3:进入第一层烘箱烘干,烘干温度为105℃,烘干时间为3小时;S4:经过第二组牵伸辊进入第二层烘箱进行230℃高温固化;S5:然后经过第三组牵伸辊进入第二胶槽进行二浴;用制得的RFL浸胶液在19℃温度下浸渍芳纶纤维3.2小时;S6:通过第三层烘干;烘干温度为85℃,时间是为2.5小时;S7:进行第四层高温反应后制得改性纤维。传送带结构如下:所述传送带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辊筒与第二辊筒,所述第一辊筒位于第二辊筒的前侧,所述第一辊筒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转动轴的一端贯穿有支撑腿,所述第一皮带轮的外表面设置有传动皮带,所述传动皮带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支撑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内部贯穿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铺平压板,所述挡板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所述限位环的外表面上端贯穿有限位螺栓,所述传送带的内部设置有金属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通过传送带运输电子产品元器件时,电子产品器件与传送带表面的金属丝接触,从而使电子产品器件产生的静电电荷被传导至金属线中,金属线与第一辊筒、第二辊筒接触,然后通过支撑腿内部导杆接地,从而使静电电荷释放,保护电子元器件不受损坏,同时金属线有效的增加传送带的强度,减少传送带在长时间使用后磨损断裂,较好的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为装置长时间使用提供保障。优选的,所述限位环的外表面上端靠近限位螺栓的位置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限位螺栓与螺纹孔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螺栓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用于固定限位环内部第二转动轴的旋转角度。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轴的数量为两个,且其以铺平压板的中心为中点对称排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铺平压板的中心为中点对称排布的第二转动轴用于固定铺平压板在挡板上的位置。优选的,所述第二辊筒的两侧也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支撑腿活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二转动轴与支撑腿活动连接,使第一辊筒与第二辊筒在传送带的作用下同时转动,实现对产品传送运输。优选的,所述限位环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转动轴的横截面积,所述限位环与第二转动轴活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环与第二转动轴活动连接,使用者通过旋转铺平压板并由限位螺栓固定,实现对产品物料铺平运输传送。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的内部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金属线,所述电机远离转轴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导线,导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电机的输入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子产品器件与传送带表面的金属丝接触,从而使电子产品器件产生的静电电荷被传导至金属线中,金属线与第一辊筒、第二辊筒接触,然后通过支撑腿内部导杆接地,从而使静电电荷释放,保护电子元器件。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支撑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挡板,挡板的内部贯穿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铺平压板,挡板的一侧外表面设置限位环,限位环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转动轴,限位环的外表面上端贯穿有限位螺栓,使用者根据传送带上运输物料的大小规格,利用第二转动轴在限位环的内部旋转至适宜的角度,然后调节铺平压板与传送带表面的间距,并在限位螺栓与螺纹孔的螺纹连接下,使限位螺栓固定第二转动轴的位置,从而固定铺平压板在传送带上的高度,实现了铺平压板角度可调的优点,有效的防止物料掉落传送带,保护物料不受损坏,同时减少人工劳动力度,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2、通过在传送带的内部等距离设置有若干个金属线,金属线裸露在传送带表面,当使用者通过传送带运输电子产品元器件时,电子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芳纶纤维运输带,包括传送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辊筒(3)与第二辊筒(5),所述第一辊筒(3)位于第二辊筒(5)的前侧,所述第一辊筒(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6),所述第一转动轴(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11),所述第一转动轴(6)的一端贯穿有支撑腿(4),所述第一皮带轮(11)的外表面设置有传动皮带(8),所述传动皮带(8)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皮带轮(12),所述第二皮带轮(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9),所述支撑腿(4)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挡板(2),所述挡板(2)的内部贯穿有第二转动轴(13),所述第二转动轴(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铺平压板(10),所述挡板(2)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限位环(7),所述限位环(7)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转动轴(13),所述限位环(7)的外表面上端贯穿有限位螺栓(14),所述传送带(1)的内部设置有金属线(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芳纶纤维运输带,包括传送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1)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辊筒(3)与第二辊筒(5),所述第一辊筒(3)位于第二辊筒(5)的前侧,所述第一辊筒(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6),所述第一转动轴(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11),所述第一转动轴(6)的一端贯穿有支撑腿(4),所述第一皮带轮(11)的外表面设置有传动皮带(8),所述传动皮带(8)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皮带轮(12),所述第二皮带轮(1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9),所述支撑腿(4)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挡板(2),所述挡板(2)的内部贯穿有第二转动轴(13),所述第二转动轴(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铺平压板(10),所述挡板(2)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限位环(7),所述限位环(7)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转动轴(13),所述限位环(7)的外表面上端贯穿有限位螺栓(14),所述传送带(1)的内部设置有金属线(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芳纶纤维运输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材料由芳纶纤维经改性处理后与橡胶混炼制得,其中的改性处理步骤包括:A:一浴;B:首次烘干;C:二浴;D:二次烘干;其中:所述步骤A中采用水溶剂型的高活性反应的异氰酸酯进行预浸胶;步骤C中采用RFL浸渍液进行浸渍,所述RFL浸渍液的配方是:RF树脂:重量份420.6份;软水:重量份95.2份;VP胶乳40%:重量份484.2份;其中RF树脂的配方为:软水:重量份425.6份;氢氧化钠7%:重量份16份;间苯二酚固体:重量份22份;甲醛38%:重量份13份;其具体的工作步骤包括:S1:将芳纶原丝用放线架平滑的放出,保持不松散、不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常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中维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