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的空气电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5677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穿戴的空气电离装置,包括主体外壳、空气电离部分、充电电路和锂电池。所述空气电离部分包括三极管、振荡电路、升压变压器、整流电路和碳纤维材质的释放装置。所述锂电池的输出电压通过三极管后,进入振荡电路,然后依次进入升压变压器的初级和次级,升高后的电压经过整流电路后传导至碳纤维材质的释放装置上,电离周围的普通空气。被电离后的空气产生带有负电荷的离子,与空气中的颗粒物及微生物结合,起到降尘及杀菌的效果。所述装置还可以与夹扣托相组装,给使用者多一种佩戴方式。

A Wearable Air Ioniza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wearable air ioniz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shell, an air ionization part, a charging circuit and a lithium battery. The air ionization part comprises a triode, an oscillating circuit, a boost transformer, a rectifying circuit and a release device made of carbon fiber. The output voltage of the lithium battery passes through the triode, enters the oscillating circuit, and then enters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tages of the boost transformer in turn. The increased voltage passes through the rectifier circuit and is transmitted to the carbon fiber material release device, ionizing the surrounding ordinary air. The ionized air produces ions with negative charges, which combine with particulate matter and microorganisms in the air to reduce dust and kill bacteria. The device can also be assembled with a clamping bracket to provide users with an additional wearing m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穿戴的空气电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穿戴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空气电离技术改善周围环境的可穿戴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日益深入,空气污染的问题也日渐突出,人们对净化空气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目前,随着空气净化器和新风装置的日益普及,在室内呼吸到干净和安全的空气基本上已经没有问题,可是,人们也逐渐意识到,这样的解决方案限制了人们的出行,似乎出门就意味着必须呼吸不健康的空气。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穿戴的,利用空气电离技术改善周围空气质量的装置。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穿戴的空气电离装置,包括主体外壳、空气电离部分、充电电路和锂电池。所述空气电离部分包括一个三极管、由电感和电容组成的振荡电路、升压变压器、整流电路和碳纤维材质的释放装置。所述锂电池的输出电压通过三极管放大后,进入振荡电路,然后依次进入升压变压器的初级和次级,使得电压升高,升高后的电压经过整流电路后传导至碳纤维材质的释放装置上,高电压在碳纤维束的顶端形成静电云,电离周围的普通空气。进一步,所述的充电电路一端连接锂电池,一端连接Type-C接口,用于给锂电池充电。进一步,所述外壳上有挂绳扣设计,可栓挂绳,外壳也可通过卡扣与托相连,托上有夹扣设计,便于穿戴。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高电压产生的静电电离普通空气,空气被电离后产生带有负电荷的离子,这些离子因自带电荷,从而具有吸附能力,会主动吸附在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上,这些颗粒物因为吸附的带电离子越来越多,而导致质量变大,因为重力的原理而下落,从而起到了降尘的作用。其次,根据相同的原理,带电荷的离子如果吸附在悬浮的微生物或病毒上,离子的电荷会破坏这些微生物或病毒的蛋白质,使得这些微生物或病毒失去活性甚至死亡,起到了杀菌消毒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夹扣托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穿戴的空气电离装置,如图1,包括装置的主体外壳(1),以及主体外壳(1)上的电源开关(2)、Type-C接口(3)、挂绳扣(4)、空气进出口(5)、工作指示灯(6)。外壳主体内包括可充电的锂电池,由一个三极管、电感和电容组成的振荡电路,升压变压器,整流电路和碳纤维材质的释放装置组成的电离装置部分和充电电路。所述锂电池的输出电压通过三极管放大后,进入振荡电路,然后依次进入升压变压器的初级和次级,使得电压升高,升高后的电压经过整流电路后传导至碳纤维材质的释放装置上,高电压在碳纤维束的顶端形成静电云,电离周围的普通空气。碳纤维为炭纤维束,因为炭纤维束上带有负电荷的静电,根据同性相斥的原理,炭纤维束会微微张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电离效率。空气被电离后产生带有负电荷的离子,这些离子因自带电荷,从而具有吸附能力,会主动吸附在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上,这些颗粒物因为吸附的带电离子越来越多,而导致质量变大,因为重力的原理而下落,从而起到了降尘的作用。其次,根据相同的原理,带电荷的离子如果吸附在悬浮的微生物或病毒上,离子的电荷会破坏这些微生物或病毒的蛋白质,使得这些微生物或病毒失去活性甚至死亡,起到了杀菌消毒的作用。所述的Type-C接口为充电口,用于连接充电线。所述挂绳扣可用于栓挂绳,便于使用者佩戴。所述空气进出口,便于普通空气进入装置被电离,同时也方便被电离后的离子向外扩散。所述工作指示灯为双色发光二极管,在正常工作时,为绿色呼吸闪烁;缺电时,为红色呼吸闪烁;充电时,为红色间歇闪烁;满电时,为绿色常亮。不同的颜色和点亮方式,可帮助使用者区分装置的不同状态。如图2的夹扣托可与主体外壳相组装,给使用者除了挂绳以外多了一种佩戴方式的选择。以上原文中的实施例仅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未涉及的技术均可通过现有的技术加以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穿戴的空气电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外壳(1),以及主体外壳(1)上的电源开关(2)、Type‑C接口(3)、挂绳扣(4)、空气进出口(5)、工作指示灯(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的空气电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外壳(1),以及主体外壳(1)上的电源开关(2)、Type-C接口(3)、挂绳扣(4)、空气进出口(5)、工作指示灯(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电离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外壳(1)内包括可充电的锂电池,由三极管、电感和电容组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畅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市康特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