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芩连微丸的制备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5518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制剂领域,主要涉及一种葛根芩连微丸的制备技术,这种葛根芩连微丸也可起辅助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和迟释制剂的服用,该微丸最明显的特点是含有葛根芩连的酸碱成分,还含有药学上可接受的矫味剂和助悬剂。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Gegen Qinlian Pellets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and mainly relates to the preparation technology of Gegen Qinlian pellets, which can also be used as auxiliary sustained-release preparations, controlled-release preparations and late-release preparations. The most obvious feature of the pellets is that they contain acid-base components of Gegen Qinlian, as well as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flavor modifiers and suspension aid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葛根芩连微丸的制备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制剂领域,主要涉及一种葛根芩连微丸,这种微丸可以包含药物,也可起辅助缓释制剂、控释制剂和迟释制剂的服用,最明显的特点是该微丸含有葛根芩连的酸碱成分,还含有药学上可接受的矫味剂和助悬剂。
技术介绍
药物葛根芩连技术是指在药物制剂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碳酸盐和有机酸作为葛根芩连成分,服用后遇水后产生气体而调节释药行为的一种技术。随着药用高分子材料和制剂技术的发展,葛根芩连技术在释药系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但应用于普通葛根芩连片、葛根芩连颗粒,而且还应用于胃内漂浮制剂、渗透泵及脉冲释药等缓释系统的研究中。葛根芩连技术同样也应用包衣的微丸中,有文献用葛根芩连技术来减小微丸的密度,使之长期漂浮在胃中而释药,从而起到更好的治疗作用。可采用微晶纤维素和茶碱制备了丸芯,再对该含药丸芯进行二层包衣,其中外层用PEG-6000作为增塑剂,以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作为气体滞留层。该药丸进入体内后胃酸通过气体滞留层渗透到内层的葛根芩连层与胃酸中的水使酸碱反应发生,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被气体滞留层的膜滞留,整个系统装置膨胀小于胃酸的密度而漂浮在胃中(Srisagul等,2006,Inter.J.Pharm,324:136)。在专利技术申请号为201010017940.3的专利技术专利中,阐述了一种微丸,目的是辅助调释微丸或颗粒的使用,能够在水中较迅速崩散、释放出助悬剂、矫味剂、色素、香精等辅料,形成一个混悬的稳定体系,调释含药微丸能够在其中混悬一定时间,这样就极大的方便的老人、儿童和不方便吞咽病人使用缓释制剂,起到低药量、平稳血药浓度、服用次数少,降低副作用。经过本专利技术人再次研究,经过大量试验,发现了微丸中含有酸碱葛根芩连剂能使微丸更快的崩散,快速形成一种具有色、香、味和一定粘度的液体,该葛根芩连微丸含有葛根芩连的酸碱成分,还含有助悬剂或矫味剂,可含有或不含有药学上可接受的崩解剂、色素、香精、粘合剂组成,由于葛根芩连成分的快速崩解,其他辅料在快速分散而溶解能形成一个色、香、味俱全,并具有一定的粘度的液体,起到矫味、助悬和稳定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葛根芩连微丸,主要目的是作为药物的载体或辅助调释微丸或颗粒的使用,能够在水中迅速崩散、释放出助悬剂、矫味剂、色素、香精等辅料,形成一个有利于混悬剂的稳定体系,调释的微丸(含有药物)能够在该溶液中混悬一定时间,这样就极大地方便老人、儿童和不方便吞咽病人方便地服用缓释制剂,起到降低服用剂量、平稳血药浓度、减少服用次数和降低副作用等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显著特点是在微丸中制备中的采用了葛根芩连的酸碱成分、矫味剂和助悬剂,可以是葛根芩连的酸碱成分和矫味剂、助悬剂中任意一者的组成。这根据辅助微丸的密度、释放要求和视调释微丸、颗粒悬浮的粘度而定。葛根芩连的酸碱成分,这点为药学工作者所熟知,包括有机酸和碳酸盐组成,通过两者遇水发生酸碱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起到葛根芩连作用。常用的有机酸为柠檬酸、抗坏血酸、富马酸等,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的是柠檬酸和抗坏血酸。常用的碳酸盐为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碳酸盐常用的有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镁、优选的为碳酸钠和碳酸钾,优选的碳酸氢盐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钾,作为酸碱葛根芩连成分,酸和碱的比例应该是两者发生化学反应的摩尔比,这样酸碱反应进行更为彻底,这点为药学工作者所熟知,只有两者达到了一定摩尔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才会最多,能实现较好的葛根芩连效果。一般来说,同样重量的枸橼酸和碳酸氢钠混合物的摩尔比两者为1∶3时,反应完全,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多,同样重量的枸橼酸和碳酸钠混合物的摩尔比两者为2∶3时,酸碱反应完全,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多,不再赘述。实际上为了加快葛根芩连酸碱化学反应的发生,或是根据口味的需要,也可将葛根芩连成分中酸或碱量会过量一些,促使酸碱反应更快更彻底的进行,以期实现更好的葛根芩连效果。葛根芩连的酸碱成分的用量对微丸成型和崩散的速度有很大的影响,试验发现当葛根芩连酸碱成分用量在2%~60%之间,能够达到既成型又可保证快速崩散的要求,优选试验证明酸碱葛根芩连成分的用量在10%~35%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本法明同时也提供一种制备葛根芩连微丸的组合配方,同时也包括制备微丸时的采用使微丸成型的辅料淀粉、蔗糖和微晶纤维素,淀粉、蔗糖和微晶纤维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是任一成型辅料组成或任意成型辅料的组合。这主要是根据所需微丸的密度、表面性质和采用的不用制备工艺而定。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葛根芩连微丸配方,根据需要可加入或不加入药学中可接受的矫味剂、香精和色素改变形成混悬剂溶液的色泽和口味,使之符合病患的口味,增加了服药的顺应性。崩解剂是用于固体片剂或胶囊中,通过吸收水分膨胀使片剂或胶囊迅速崩散而使药物迅速释放出来的辅料,在本专利技术中,崩解剂可以加入或不加入,加入崩解剂可使微丸崩散的速度加快。优选的崩解剂为羧甲基淀粉钠、羧甲基淀粉钙、交联聚维酮、低取代羟丙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微晶纤维素、淀粉,当然微晶纤维素和淀粉同时也起到成型作用,优选的用量在3%~8%,本专利技术中崩解剂可以加入也可以不加入,加入了崩解剂制备的微丸,其在溶液中崩解的效果也好于同配方不加崩解剂的微丸。当葛根芩连微丸和含药调释微丸一起服用时,葛根芩连微丸很快崩散形成有一定粘度、颜色和香味的液体,含药调释微丸分散在其中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混悬体系,当混悬体系在长时间静置,含药调释的微丸会逐渐沉降到容器底部,为了使悬浮的含药微丸不很快下沉,本专利技术的葛根芩连微丸中加入了助悬剂,通过葛根芩连微丸的崩解迅速分散在溶液中,溶液具有一定的粘度,同时也增加了微丸在混悬液中的稳定性在本专利技术中助悬剂可以选自树胶类,如阿拉伯胶、西黄胶、瓜儿树胶、果胶。也可选自植物黏液类,海藻酸钠、琼脂,也可选自明胶,也可选自是纤维素类衍生物,如羧甲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钙、羟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优选的助悬剂为纤维素的衍生物,如羧甲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钙、羟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这些助悬剂的用量根据其种类、聚合度、分子量的不同有较大差别。一般来说其用量在1%~40%之间。优选的用量在5%~30%之间。值得一提的是,助悬剂用量不同,可以改变最终制备成品的密度,使之适合和市售调释微丸使用,提高混合的均匀性。在制备微丸过程中淀粉、蔗糖、微晶纤维素可起到成型作用,我们这里称之为成型辅料。淀粉是由多个葡萄糖分子缩合而成的多糖聚合物。主要为玉米淀粉,药学中常用来作为填充剂、崩解剂和粘合剂。微晶纤维素包括药物上使用可接受的微晶纤维素以及微晶纤维素和其他的辅料组成的预混型辅料。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主药成型的材料,其用量达到20~90%。优选的30%~50%。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微丸中,粘合剂(药学使用的统称)为含粘合剂的无水乙醇溶液或是含量大于80%的乙醇溶液,粘合剂的用量在1%-20%,优选的浓度为3%-8%。粘合剂的使用在这些制备过程是必须的,如:离心制粒机制备微丸、包衣锅制备微丸、流化床制备微丸。粘合剂的使用方法和方案不局限于上述的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粘合剂包括聚维酮类、羟丙基纤维素、羧甲纤维素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等纤维素衍生物,其用量在1%-30%,优选的量在2.5%-30%之间,这些粘合剂的使用量可根据工艺不同来调整。制备微丸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葛根芩连微丸,含有葛根芩连的酸碱成分和药学上可接受的矫味剂、助悬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葛根芩连微丸,含有葛根芩连的酸碱成分和药学上可接受的矫味剂、助悬剂。2.权利要求1所述葛根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淑清牛清玲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修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