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夹持和使用的氧气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4966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夹持和使用的氧气管,包括通氧主管,至少有一个鼻侧通氧体与所述通氧主管连通,所述鼻侧通氧体至少与鼻梁夹持固定构件连接;所述鼻侧通氧体至少给一个鼻孔通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便夹持和使用的氧气管,通过缓冲氧气管的可以任意组合和伸缩的结构变化,能满足各类人群对氧气管的使用需求,实用性更强。

A convenient oxygen pipe for clamping and us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xygen trachea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clamping and using, including an oxygen permeator. At least one nasal oxygen permea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oxygen permeator, and the nasal oxygen permeator is connected with at least a fixed member of the nasal bridge clamping. The nasal oxygen permeator provides oxygen permeation to at least one nostril. The oxygen trachea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to clamp and use, and can be arbitrarily combined and expanded by the buffer oxygen trachea to meet the needs of various groups of people for the use of the oxygen trachea, with stronger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夹持和使用的氧气管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夹持和使用的氧气管。
技术介绍
传统氧气管的佩戴方式为将佩戴管道绕头围一周进行固定,对于昏迷病人来说易形成导管压疮,对于清醒的病人,在左右侧身时管道压在脸颊影响舒适度;另外,对于氧流量过大或更换新的湿化瓶后,在开启氧气的初始阶段,蒸馏水易吹到患者的鼻孔引起不适。另外,由于氧气管塞入鼻腔部位的横向长度不能调节,对于儿童病人,往往由于氧气管的大小不合适,造成通氧不充分。在“2015204793638”一种可调节氧气管中给出了一种长度能够变化的氧气管,其解决的方式是将氧气管的横管做成可压缩和伸长的波纹管的结构,并分区进行区分,但是实际使用中,由于分区仅用薄膜限制,很容易损坏,而且对于某些特殊的病人,氧气管的使用还是不够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夹持和使用的氧气管,真正的实现灵活使用、方便佩戴。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方便夹持和使用的氧气管,包括通氧主管,至少有一个鼻侧通氧体与所述通氧主管连通,所述鼻侧通氧体至少与鼻梁夹持固定构件连接;所述鼻侧通氧体至少给一个鼻孔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夹持和使用的氧气管,包括通氧主管(1),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鼻侧通氧体与所述通氧主管(1)连通,所述鼻侧通氧体至少与鼻梁夹持固定构件(3)连接;所述鼻侧通氧体至少给一个鼻孔通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夹持和使用的氧气管,包括通氧主管(1),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鼻侧通氧体与所述通氧主管(1)连通,所述鼻侧通氧体至少与鼻梁夹持固定构件(3)连接;所述鼻侧通氧体至少给一个鼻孔通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夹持和使用的氧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鼻侧通氧体包括依次连通的通氧分管、缓冲通氧管和鼻管,所述的缓冲通氧管的至少一个端部设置连接头或连接口,鼻管设置在缓冲通氧管上,在鼻管与连接头或连接口之间的缓冲通氧管上设置伸缩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夹持和使用的氧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口为凹陷体,所述的连接头为与所述凹陷体配合插接的凸起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夹持和使用的氧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鼻侧通氧体包括第一鼻侧通氧体(2)和第二鼻侧通氧体(4),第一鼻侧通氧体(2)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分管(21)、第一缓冲氧气管(22)和第一鼻管(23),第二鼻侧通氧体(4)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二分管(41)、第二缓冲氧气管(42)和第二鼻管(43);第一缓冲氧气管(22)上由一端到另一端依次设置第一鼻管(23)和第一口端伸缩段(221),第一连接口(222)设置在第一缓冲氧气管(22)的第一口端伸缩段(221)所在的端部;第二缓冲氧气管(42)上由一端到另一端依次设置第二鼻管(43)和第二头端伸缩段(421),第二连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冬娟周琴卢迎王立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