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4920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产床,包括床体、两组收纳杆装置和对接装置,收纳杆装置包括收纳腔、握杆、折叠杆、升降杆和产床;升降杆、折叠杆和握杆可收缩并全部进入到收纳腔;升降杆于收纳腔内上下伸缩;升降杆同折叠杆之间和折叠杆同握杆之间均通过产床进行弯折;对接装置用于两个握杆对接并保持同轴。抓握杆可以折叠并通过收纳腔进行收拢,在需要使用抓握杆时可以对握杆进行快速的对接,通过对接装置将两个握杆进行稳定的对接,实现抓握杆的快速组装,并且抓握杆可收纳完全不会额外占用产房的空间。

A Birth Be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roduction bed, which comprises a bed body, two sets of receiving rod devices and docking devices. The receiving rod device comprises a receiving chamber, a grip rod, a folding rod, a lifting rod and a production bed; the lifting rod, a folding rod and a gripping rod can shrink and all enter the receiving chamber; the lifting rod can expand up and down in the receiving chamber; the lifting rod enters through the production bed between the lifting rod and the folding rod and the gripping rod. Line bending; docking device is used for two grip bars to dock and keep coaxial. The grip rod can be folded and closed through the receiving chamber. When the grip rod needs to be used, the grip rod can be quickly docked. The two grip rods can be stably docked by the docking device, which realizes the rapid assembly of the grip rod, and the grip rod can be accommodated without taking up any extra space in the production r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床
本技术涉及产床,具体为一种产床。
技术介绍
自由体位接产目前在我国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分娩趋势,是指产妇在接产过程中自由选择感觉舒适的体位(半卧、坐、趴、跪、蹲、站、走等姿势),采取符合生理并能缓解疼痛或不适的体位,在助产士指导和助产工具的帮助下,使全身放松、情绪稳定,从而促进自然分娩。产妇在不同的接产体位接产需要运用不同的助产工具。其中,坐位接产是自然分娩中产妇采用的较多的生产体位。坐位又分为半坐位和坐位,其中半坐位时产妇坐着,躯干和床成45°以上的角度,产妇在采用半坐位时,双腿腿根应与床架构成直角,膝盖也应弯曲为直角,采用半坐位能保证产妇体内胎儿得到充足的供氧量并且使产妇感到轻松。产妇在采用坐位时坐在床、椅子、凳子或者分娩球上。半坐位和坐位的实际适用根据产妇的产程、产妇的身体和胎儿的具体状况进行更换。本技术人,于2017年11月30日申请了一篇专利号为201711237561.3,该专利保护一种侧卧位接产床,目前这种产床在使用时会用到一根抓握杆51用于产妇手部的抓握和固定,抓握杆51的缺点是,收纳不便即在抓握杆不需要使用时,产房管理人员需要安排一个空间用于存放抓握杆,同时在需要使用抓握杆时,又要将抓握杆从仓库位置取出,搬运不方便,寻找还会浪费时间。目前技术人认为,可以通过弯转折叠的方式实现抓握杆的收拢,但是如何在取出时完成正确稳定的对接,是本申请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产床,抓握杆可以折叠并通过收纳腔进行收拢,在需要使用抓握杆时可以对握杆进行快速的对接,通过对接装置将两个握杆进行稳定的对接,实现抓握杆的快速组装,并且抓握杆可收纳完全不会额外占用产房的空间。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产床,包括床体、两组收纳杆装置和对接装置,收纳杆装置包括收纳腔、握杆、折叠杆、升降杆和产床;升降杆、折叠杆和握杆可收缩并全部进入到收纳腔;升降杆于收纳腔内上下伸缩;升降杆同折叠杆之间和折叠杆同握杆之间均通过产床进行弯折;对接装置用于两个握杆对接并保持同轴。优选的,所述握杆分为第一握杆和第二握杆,所述对接装置包括内对接机构和外对接机构,-内对接机构包括对接板和插槽,所述对接板位于第一握杆用于对接的端部,插槽位于第二握杆用于对接的端部,插槽内设有可弹性伸缩的插块,对接板表面还设有同插块配合的插孔;当第一握杆和第二握杆同轴对接时,对接板插入到插槽中,对接板挤压插块使插块收缩,并使插块进入到插孔内;-外对接机构还包括对接管和外螺纹,所述对接管滑动套接于第一握杆,对接管朝向第二握杆的一端设有内螺纹,外螺纹位于第二握杆;当第一握杆和第二握杆同轴对接时,对接管同时套接于第一握杆和第二握杆外表面,外螺纹与内螺纹啮合,对接管位于第一握杆和第二握杆的对接处,内对接机构位于对接管内侧;产床包括限位结构,升降杆包括旋转通孔,折叠杆包括转轴,转轴枢接于旋转通孔内,折叠杆相对于升降杆翻折活动;限位结构包括卡槽、限位杆、活动槽和限位槽;-卡槽位于升降杆上,卡槽位于旋转通孔外周,卡槽与旋转通孔中部空腔连通;-活动槽位于转轴外周边缘的内侧,限位槽位于转轴外周边缘的外侧,活动槽和限位槽之间设有连通的空腔,所述限位杆通过空腔在活动槽和限位槽之间移动;-所述限位槽至转轴的轴心距离等于卡槽至转轴的轴心距离;当限位杆位于活动槽内时,所述限位杆位于旋转通孔内侧的转轴;产床处于活动状态,折叠杆相对升降杆任意折叠活动;当限位杆位于限位槽内时,所述限位杆同时穿过折叠杆的限位槽和升降杆的卡槽;产床处于限位状态,折叠杆相对升降杆角度固定。优选的,所述对接装置共包括两个内对接机构,两个内对接机构分别位于第一握杆和第二握杆用于对接的端部,两个内对接机构中心对称设置在同一根握杆上;在同一根握杆上,对接板和插槽至握杆中心距离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一握杆/第二握杆上设有用于插块收缩的解锁钮,所述解锁钮与插块联动活动。优选的,当对接管啮合在外螺纹处时,所述解锁钮位于对接管内。优选的,所述解锁钮和插块下面均设有用于复位的弹性件。优选的,所述插块外端与插槽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对接板设有用于卡入间隙将插块挤压压缩的斜面。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多个卡槽,卡槽沿着旋转通孔的圆心等距圆周排列。优选的,所述升降杆包括插接板,旋转通孔和卡槽均位于插接板;包括折叠杆插接槽,转轴位于插接槽内,插接板插入插接槽,插接板表面紧贴插接槽;插接板表面设有定位滚珠,插接槽贴合的表面设有定位槽,当限位槽与卡槽重叠时,定位滚珠嵌入到定位槽内。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两端设有限位钮,折叠杆设有用于限位钮在活动槽和限位槽之间伸缩活动的凹槽,凹槽和限位钮设有用于限位杆复位至限位槽内的复位件。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产床,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采用本技术的产床,升降杆、折叠杆和握杆通过对接装置的对接可以组合形成抓握杆,通过折叠机构实现升降杆、折叠杆和握杆之间的角度的调节和固定,对接机构则是使得两组握杆之间可以对接在一起,最终构成一个完成的抓握杆,以供产妇在接产时所用。二、在抓握杆不使用时,可以将抓握杆收拢进入到收纳腔内,在拆卸过程中无需搬运和另外寻找空间进行存储。收纳腔设置在产床的两侧,无需搬运,与产床容纳为一体。在需要使用时通过取出并进行折叠固定角度,最后通过对接装置固定握杆完成快速组装,装卸快捷,可以通过助产人员按照产妇的具体情况以提供和组装抓握杆,满足临床所需。收纳腔可以完全收纳升降杆、折叠杆和握杆,因此不会过多的占用产房的空间,也无需另寻存储空间用来放置抓握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产床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第一握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第二握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中对接装置的对接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中对接装置的对接示意图(完成对接状态);图6为本实施例中对接装置的对接示意图;图7为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实施例中第二握杆的剖视图;图9为本实施例中第二握杆的剖视图;图10为实施例中折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中折叠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中折叠机构的剖视图;图13为图1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活动状态);图14为图1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锁定状态);图15为实施例中复位件在限位杆和折叠杆之间的连接示意图;图16为实施例中折叠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实施例中产床抓握杆折叠收拢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升降杆;10、旋转通孔;11、卡槽;12、定位滚珠;2、折叠杆;20、转轴;21、活动槽;22、限位槽;3、握杆;3a、第一握杆;3b、第二握杆;30、插槽;300、插块;31、对接板;310、插孔;4、对接装置;40、外螺纹;41、对接管;5、收纳腔;6、限位钮;60、限位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17所示的产床,包括床体、两组收纳杆装置和对接装置4,收纳杆装置包括收纳腔5、握杆3、折叠杆2、升降杆1和折叠机构;升降杆1、折叠杆2和握杆3可收缩并全部进入到收纳腔5;升降杆1于收纳腔5内上下伸缩;升降杆1同折叠杆2之间和折叠杆2同握杆3之间均通过折叠机构进行弯折;对接装置4用于两个握杆3对接并保持同轴。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握杆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产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两组收纳杆装置和对接装置(4),收纳杆装置包括收纳腔(5)、握杆(3)、折叠杆(2)、升降杆(1)和产床;升降杆(1)、折叠杆(2)和握杆(3)可收缩并全部进入到收纳腔(5);升降杆(1)于收纳腔(5)内上下伸缩;升降杆(1)同折叠杆(2)之间和折叠杆(2)同握杆(3)之间均通过产床进行弯折;对接装置(4)用于两个握杆(3)对接并保持同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两组收纳杆装置和对接装置(4),收纳杆装置包括收纳腔(5)、握杆(3)、折叠杆(2)、升降杆(1)和产床;升降杆(1)、折叠杆(2)和握杆(3)可收缩并全部进入到收纳腔(5);升降杆(1)于收纳腔(5)内上下伸缩;升降杆(1)同折叠杆(2)之间和折叠杆(2)同握杆(3)之间均通过产床进行弯折;对接装置(4)用于两个握杆(3)对接并保持同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产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杆(3)分为第一握杆(3a)和第二握杆(3b),所述对接装置(4)包括内对接机构和外对接机构,-内对接机构包括对接板(31)和插槽(30),所述对接板(31)位于第一握杆(3a)用于对接的端部,插槽(30)位于第二握杆(3b)用于对接的端部,插槽(30)内设有可弹性伸缩的插块(300),对接板(31)表面还设有同插块(300)配合的插孔(310);当第一握杆(3a)和第二握杆(3b)同轴对接时,对接板(31)插入到插槽(30)中,对接板(31)挤压插块(300)使插块(300)收缩,并使插块(300)进入到插孔(310)内;-外对接机构还包括对接管(41)和外螺纹(40),所述对接管(41)滑动套接于第一握杆(3a),对接管(41)朝向第二握杆(3b)的一端设有内螺纹,外螺纹(40)位于第二握杆(3b);当第一握杆(3a)和第二握杆(3b)同轴对接时,对接管(41)同时套接于第一握杆(3a)和第二握杆(3b)外表面,外螺纹(40)与内螺纹啮合,对接管(41)位于第一握杆(3a)和第二握杆(3b)的对接处,内对接机构位于对接管(41)内侧;产床包括限位结构,升降杆(1)包括旋转通孔(10),折叠杆(2)包括转轴(20),转轴(20)枢接于旋转通孔(10)内,折叠杆(2)相对于升降杆(1)翻折活动;限位结构包括卡槽(11)、限位杆(60)、活动槽(21)和限位槽(22);-卡槽(11)位于升降杆(1)上,卡槽(11)位于旋转通孔(10)外周,卡槽(11)与旋转通孔(10)中部空腔连通;-活动槽(21)位于转轴(20)外周边缘的内侧,限位槽(22)位于转轴(20)外周边缘的外侧,活动槽(21)和限位槽(22)之间设有连通的空腔,所述限位杆(60)通过空腔在活动槽(21)和限位槽(22)之间移动;-所述限位槽(22)至转轴(20)的轴心距离等于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临李益民陆俊宁丽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