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会军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穿刺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4880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5 0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穿刺定位装置,包括导轨和平行于导轨的穿刺针,导轨上滑动设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底座和夹板,底座呈由水平段和垂直段构成的“L”形结构,底座的水平段上垂直设有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确定入针点、入针角度和穿刺距离,进行精确的人体介入治疗,避免了传统凭经验穿刺产生的误差,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精确度,使用方便,安全高效。

A Puncture Positioning Device fo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uncture positioning device for interventional therapy, which comprises a guide rail and a puncture needle parallel to the guide rail. A clamping mechanism is sliding on the guide rail. The clamp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base and a splint. The base is an L-shaped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a horizontal section and a vertical section, and a baffle is vertically arranged on the horizontal section of the base. The utility model can determine the needle insertion point, needle insertion angle and puncture distance, carry out accurate human body interventional therapy, avoid the error caused by traditional experience puncture,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and accuracy of operation, and is convenient to use, safe and effic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穿刺定位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穿刺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穿刺介入治疗过程中,由于CT机无法实时动态观察穿刺针走行情况,医生大多依靠记忆或对照静态图像主观判断穿刺角度,因此,对角度的精确性把握难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穿刺定位装置,可以确定入针点、入针角度和穿刺距离,进行精确的人体介入治疗,避免了传统凭经验穿刺产生的误差,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精确度,使用方便,安全高效。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穿刺定位装置,包括导轨和平行于导轨的穿刺针,导轨上滑动设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底座和夹板,底座呈由水平段和垂直段构成的“L”形结构,底座的水平段上垂直设有挡板,挡板与底座的垂直段相平行,夹板设于挡板和底座的垂直段之间,底座上还设有调节杆,调节杆一端连接至夹板,另一端垂直穿过挡板并与挡板螺纹连接,底座的垂直段内侧向内嵌入设有凹槽,凹槽沿底座长度方向设置且其纵截面与穿刺针的纵截面相适应,导轨后端还设有第一量角器,第一量角器的直边与穿刺针相平行,第一量角器的直边中点上转动设有第一指针,所述穿刺针上还设有刻度线。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导向板,导向板为带开口的框状结构,导向板开口处两端与底座的水平段相固接,并形成限位空间,夹板可在限位空间中做左右往复运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旋转杆和连接座,旋转杆前端与导轨相铰接,旋转杆后端与连接座转动连接,导轨上还设有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第一支杆向上垂直于导轨设置,第二支杆向左侧或者右侧垂直于导轨设置,第一支杆另一端设有第一激光灯,第二支杆另一端设有第二激光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支杆端部和第二支杆端部均铰接设有卡座,所述第一激光灯和第二激光灯卡合入卡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旋转杆包括连接杆和圆杆,连接杆前端与导轨相铰接,连接杆连接至圆杆,圆杆另一端连接至连接座,连接座前部侧壁设有与圆杆同心的第二量角器,圆杆上还设有第二指针,第二指针位于圆杆半径的延长线上且紧贴第二量角器设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立架,连接座设于所述立架上并可沿立架上下滑动,所述立架底端设有支撑座,支撑座上设有供电机构,第一激光灯和第二激光灯通过导线连接至供电机构,支撑座底部还设有万向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导轨上设有滑块,底座与滑块相固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激光灯和第二激光灯均为一字型激光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可以确定入针点、入针角度和穿刺距离,进行精确的人体介入治疗,避免了传统凭经验穿刺产生的误差,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精确度,使用方便,安全高效,具体如下:(1)、本技术可以预制穿刺路径:根据CT扫描图,确定病灶点位置,从而确定入针点、入针角度和穿刺距离,预判穿刺路径;将患者平躺于手术台,将导轨置于人体左侧或者右侧,导轨指向入针点且垂直于人体高度方向;调节导轨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使得第一指针和导轨之间的夹角与入针角度一致,同时,设置第一量角器,本实施例中优选量角器的0度刻度线位于180度刻度线前方,使得第一指针在第一量角器上指向的角度即为入针角度;操作时,推动夹持机构,使得穿刺针沿着导轨向下滑动,直至到达入针点,介入人体,到达病灶点;(2)、本技术设置激光灯的作用是:穿刺手术前,将穿刺针向下推动,并调整第一激光灯和第二激光灯呈现的十字形的交点,使得交点位于穿刺的延长线上,设置后固定第一激光灯和第二激光灯的位置,位置固定后,在穿刺手术中,打开激光灯,将产生的十字形的交点对准前述确定的入针点,推动夹持机构,使得穿刺针可以朝向十字形的交点滑动,起到导向作用;(3)、本技术设置第二量角器,其可以用于校准穿刺针向头向足的摆动偏差,当第二指针指向第二量角器中央90度位置时,代表穿刺针与CT扫描图的穿刺点、病灶点位于同一平面内;另外,当实际操作中,穿刺路径上有不能触碰的人体器官等时,穿刺针需要绕开后再继续穿刺,可以根据第二量角器的摆动角度,确定其在向头向足的偏移角度,进行适时调整,提高了灵活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本技术导轨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夹持机构和穿刺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夹持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夹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调节杆和夹板未示出;图中标记为:1、导轨;11、穿刺针;12、第一量角器;121、第一指针;13、滑块;2、夹持机构;21、底座;211、凹槽;22、导向板;23、挡板;24、调节杆;241、夹板;31、第一激光灯;311、第一支杆;32、第二激光灯;321、第二支杆;33、卡座;4、旋转杆;41、连接杆;42、圆杆;421、第二量角器;422、第二指针;5、连接座;6、立架;7、供电机构;8、支撑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有”、“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现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点。参见图1和图2,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穿刺定位装置,包括导轨1和平行于导轨1的穿刺针11,导轨上1滑动设有夹持机构2,导轨1后端还设有第一量角器12,第一量角器12的直边与穿刺针11相平行,第一量角器12的直边中点上转动设有第一指针121,夹持机构2用于固定穿刺针11,导轨1上设有滑块13,底座21与滑块13相固接,穿刺针11上设有刻度线,推动夹持机构2即可使得穿刺针11沿导轨向下运动介入人体,进行穿刺治疗。运用于介入治疗时,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1)、预制穿刺路径:根据CT扫描图,确定病灶点位置,从而确定入针点、入针角度和穿刺距离,预判穿刺路径;(2)、设备调节将患者平躺于手术台,将导轨置于人体左侧或者右侧,导轨指向入针点且垂直于人体高度方向;调节导轨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使得第一指针121和导轨1之间的夹角与入针角度一致,同时,设置第一量角器12,本实施例中优选量角器的0度刻度线位于180度刻度线前方,使得第一指针121在第一量角器12上指向的角度即为入针角度;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穿刺距离直接预制对应长度的穿刺针,也可以是具有刻度线的穿刺针,通过刻度线判断穿刺距离;(3)、介入治疗操作时,推动夹持机构2,使得穿刺针11沿着导轨1向下滑动,直至到达入针点,介入人体,到达病灶点。结合前述,入针点和入针角度的确定方法为:(1)、在人体贴标记性栅栏,进行CT扫描,获得CT扫描图;(2)、选取CT扫描图,确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和平行于导轨的穿刺针,导轨上滑动设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底座和夹板,底座呈由水平段和垂直段构成的“L”形结构,底座的水平段上垂直设有挡板,挡板与底座的垂直段相平行,夹板设于挡板和底座的垂直段之间,底座上还设有调节杆,调节杆一端连接至夹板,另一端垂直穿过挡板并与挡板螺纹连接,底座的垂直段内侧向内嵌入设有凹槽,凹槽沿底座长度方向设置且其纵截面与穿刺针的纵截面相适应,导轨后端还设有第一量角器,第一量角器的直边与穿刺针相平行,第一量角器的直边中点上转动设有第一指针,所述穿刺针上还设有刻度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介入治疗的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和平行于导轨的穿刺针,导轨上滑动设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底座和夹板,底座呈由水平段和垂直段构成的“L”形结构,底座的水平段上垂直设有挡板,挡板与底座的垂直段相平行,夹板设于挡板和底座的垂直段之间,底座上还设有调节杆,调节杆一端连接至夹板,另一端垂直穿过挡板并与挡板螺纹连接,底座的垂直段内侧向内嵌入设有凹槽,凹槽沿底座长度方向设置且其纵截面与穿刺针的纵截面相适应,导轨后端还设有第一量角器,第一量角器的直边与穿刺针相平行,第一量角器的直边中点上转动设有第一指针,所述穿刺针上还设有刻度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介入治疗的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还设有导向板,导向板为带开口的框状结构,导向板开口处两端与底座的水平段相固接,并形成限位空间,夹板可在限位空间中做左右往复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介入治疗的穿刺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杆和连接座,旋转杆前端与导轨相铰接,旋转杆后端与连接座转动连接,导轨上还设有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第一支杆向上垂直于导轨设置,第二支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会军高斌
申请(专利权)人:杨会军高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