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泉专利>正文

一种可为车内加湿的行车记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4525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为车内加湿的行车记录仪,包括仪器壳、加湿口、饱和蒸汽入口、加湿阀门、冷凝水出口、前置红外灯、补光灯、lens镜头、喇叭、AV输出、USB输出、TF卡槽、HDMI输出、复位键、开关机键、模式键、蒸发室、干燥室、弯管总成、折流板、喷管总成,前置红外灯的顶部设置有补光灯,仪器壳的内部设置有蒸发室,蒸发室的内部设置有干燥室,干燥室的一侧设置有折流板,折流板与弯管总成的一端连接,弯管总成的另一端与喷管总成连接,喷管总成的顶部设置有饱和蒸汽入口,干燥室的顶部设置有加湿阀门,蒸发室的底部设置有冷凝出水口,使车内不会相当干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为车内加湿的行车记录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车记录仪,具体涉及一种可为车内加湿的行车记录仪,属于车载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行车记录仪即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资讯的仪器。安装行车记录仪后,能够记录汽车行驶全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喜欢自驾游的人,还可以用它来记录征服艰难险阻的过程。开车时边走边录像,同时把时间、速度、所在位置都记录在录像里,相当“黑匣子”。也可在家用作DV拍摄生活乐趣,或者作为家用监控使用。平时还可以做停车监控,安装行车记录仪,视频资料不可以裁剪,如果裁剪,在责任事故发生后则无法提供帮助。也是为了防止现在社会那些不可避免的碰瓷行为。传统的行车记录仪一般结构简单,但车内由于有空调并且空间狭窄,很容易出现干燥的问题,但现有的行车记录仪很难克服上述问题,故提供一种可为车内加湿的行车记录仪。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的现有的行车记录仪不能给车内加湿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为车内加湿的行车记录仪。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为车内加湿的行车记录仪,包括仪器壳、加湿口、饱和蒸汽入口、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为车内加湿的行车记录仪,包括仪器壳(1)、加湿口(2)、饱和蒸汽入口(3)、加湿阀门(4)、冷凝水出口(5)、前置红外灯(6)、补光灯(7)、lens镜头(8)、喇叭(9)、AV输出(10)、USB输出(11)、TF卡槽(12)、HDMI输出(13)、复位键(14)、开关机键(15)、模式键(16)、蒸发室(17)、干燥室(18)、弯管总成(19)、折流板(20)、喷管总成(21),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壳(1)的表面设置有所述加湿口(2),所述仪器壳(1)的表面设置有所述lens镜头(8),所述lens镜头(8)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喇叭(9),所述lens镜头(8)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前置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为车内加湿的行车记录仪,包括仪器壳(1)、加湿口(2)、饱和蒸汽入口(3)、加湿阀门(4)、冷凝水出口(5)、前置红外灯(6)、补光灯(7)、lens镜头(8)、喇叭(9)、AV输出(10)、USB输出(11)、TF卡槽(12)、HDMI输出(13)、复位键(14)、开关机键(15)、模式键(16)、蒸发室(17)、干燥室(18)、弯管总成(19)、折流板(20)、喷管总成(21),其特征在于,所述仪器壳(1)的表面设置有所述加湿口(2),所述仪器壳(1)的表面设置有所述lens镜头(8),所述lens镜头(8)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喇叭(9),所述lens镜头(8)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前置红外灯(6),所述前置红外灯(6)的顶部设置有所述补光灯(7),所述仪器壳(1)的内部设置有所述蒸发室(17),所述蒸发室(17)的内部设置有所述干燥室(18),所述干燥室(18)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折流板(20),所述折流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泉
申请(专利权)人:李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