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取样的地下管线监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4506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速取样的地下管线监测仪,包括发射机、信号夹和地针,地针包括动力箱以及动力箱底部垂直安装的支撑管,动力箱内安装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驱动轴与地下深入杆连接,地下深入杆由支撑管内部穿出并在穿出端设置有尖端结构的钻头,动力箱底部于地下深入杆内安装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下端连接探测杆,信号夹包括手柄和两个凹陷面相对安装的半弧形结构的夹持环,夹持环一端设置有紧固板,两个夹持环的紧固板之间穿入第一紧固螺杆,其中一个夹持环中部垂直插入第二紧固螺杆,第二紧固螺杆在夹持环凹面内的一端连接弧形结构的第一夹持片,另一个夹持环凹面内固定有与第一夹持片对称的第二夹持片。

A Rapid Sampling Underground Pipeline Moni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apid sampling underground pipeline monitoring instrument, which comprises a transmitter, a signal clamp and a ground needle. The ground needle comprises a power box and a supporting pipe vertically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f the power box. A rotating motor is installed in the power box. The driving shaft of the rotating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underground deep rod. The underground deep rod is penetrated from the inner part of the supporting pipe and a drill bit with a pointed structure is arranged at the end of the penetrating pipe. The bottom of the power box is installed with an electric telescopic rod in the underground deep rod,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electric telescopic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detection rod. The signal clamp includes a clamping ring of a semi-arc structure with a handle and two depressed surfaces installed opposite to each other. A fastening plate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clamping ring, and a first fastening screw is inserted between the fastening plates of the two clamping rings. The middle part of the clamping ring is vertically inserted with the second fastening screw and the second fastening screw is fixed The fixed screw connects the first clamping plate of the arc structure at one end of the concave surface of the clamping ring, and the second clamping plate symmetrical to the first clamping plate is fixed in the concave surface of the clamping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取样的地下管线监测仪
本技术涉及地下管线探测
,尤指一种快速取样的地下管线监测仪。
技术介绍
地下管线探测仪能在不破坏地面覆土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探测出地下自来水管道、金属管道、电缆等的位置、走向、深度及钢质管道防腐层破损点的位置和大小。是自来水公司、煤气公司、铁道通信、工矿、基建单位改造、维修、普查地下管线的必备仪器之一。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探测金属管线、电或光缆,以及一些带有金属标志线的非金属管线,这类简称管线探测仪,其探测速度快、简单直观、操作方便、精确度高,但是探测非金属管线时,必须借助非金属探头,这种方法使用起来比较费力,需要侵入管线内部;另一类是利用电磁波探测所有材质的地下管线,也可用于地下掩埋物体的查找,俗称雷达,也被称为管线雷达,能探测所有材质的管线,但是对环境要求较高,测深能力较差,难查埋深较深的管线,对操作者素质和经验要求高。任何仪器都不是完美的,需要配合使用才能发挥它们的极致,选择何种地下管线探测仪,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实际要素,再进行抉择。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地下管线探测仪的地针插入表面以内比较费力,尤其是在插入干燥地面时,地针难以深入的插入地面,容易导致地针歪倒,从而影响检测数据的精准度和取样检测的速度;并且在地下管线探测仪的信号夹夹持管线的过程中,由于管线的尺寸不同,对于较细的管线信号夹存在夹持不稳固的情况,容易造成信号传输不稳定,影响探测的准确性和取样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地下管线探测仪在使用过程中,地针插入表面以内比较费力,对于较细的管线信号夹存在夹持不稳固的情况,现提供一种快速取样的地下管线监测仪,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快速取样的地下管线监测仪,包括发射机、信号夹和地针,发射机上设置有显示屏,信号夹与发射机之间通过信号输出线连接,地针与发射机之间通过信号线连接;地针包括动力箱以及动力箱底部垂直安装的支撑管,支撑管为两端开口结构,支撑管底部安装有中空结构的固定圆盘,动力箱内安装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驱动轴与地下深入杆连接,地下深入杆由支撑管内部穿出并在穿出端设置有尖端结构的钻头,动力箱底部于地下深入杆内安装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下端连接探测杆,探测杆下端设置有尖端结构的探测头,探测杆上连接有信号连接线,信号连接线沿地下深入杆穿入动力箱,再从动力箱一侧穿出并设置有连接端口,信号线与连接端口连接;信号夹包括手柄和两个凹陷面相对安装的半弧形结构的夹持环,夹持环与手柄连接处安装有转轴,夹持环远离手柄的一端设置有平行于手柄向外延伸的紧固板,两个夹持环的紧固板之间穿入第一紧固螺杆,其中一个夹持环中部垂直插入第二紧固螺杆,第二紧固螺杆在夹持环凹面内的一端连接弧形结构的第一夹持片,另一个夹持环凹面内固定有与第一夹持片对称的第二夹持片,第二夹持片与夹持环之间连接有金属导杆。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钻头的切面夹角与探测头的切面夹角大小相等。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动力箱上于连接端口处设置有防护盖,防护盖与动力箱通过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切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的弧度与夹持环的弧度相同。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动力箱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分别与旋转电机、电动伸缩杆的动力系统连接。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地针内设置地下深入杆,在旋转电机的驱动下快速深入地面内,提高取样速度;通过在信号夹上增加两个紧固装置,不仅夹持稳固,而且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管线,适用范围广,提高测量精准度。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地针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信号夹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工作台;2、空腔;3、送料传送装置;4、第一驱动电机;5、收集传送装置;6、第三驱动电机;7、支撑柱;8、限位导向板;9、夹紧部;10、电动伸缩杆;11、滑块;12、滑槽;13、压力传感器;14、切割部;15、切割机构;16、切割链带;17、齿轮轴;18、气缸;19、第二驱动电机;20、传送链带。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快速取样的地下管线监测仪,包括发射机1、信号夹4和地针6,发射机1上设置有显示屏2,信号夹4与发射机1之间通过信号输出线3连接,地针6与发射机1之间通过信号线5连接;地针6包括动力箱7以及动力箱7底部垂直安装的支撑管8,支撑管8为两端开口结构,支撑管8底部安装有中空结构的固定圆盘17,动力箱7内安装旋转电机9,旋转电机9的驱动轴与地下深入杆10连接,地下深入杆10由支撑管8内部穿出并在穿出端设置有尖端结构的钻头11,动力箱7底部于地下深入杆10内安装电动伸缩杆12,电动伸缩杆12下端连接探测杆13,探测杆13下端设置有尖端结构的探测头14,探测杆13上连接有信号连接线15,信号连接线15沿地下深入杆10穿入动力箱7,再从动力箱7一侧穿出并设置有连接端口28,信号线5与连接端口28连接;信号夹4包括手柄19和两个凹陷面相对安装的半弧形结构的夹持环20,夹持环20与手柄19连接处安装有转轴21,夹持环20远离手柄19的一端设置有平行于手柄19向外延伸的紧固板22,两个夹持环20的紧固板22之间穿入第一紧固螺杆23,其中一个夹持环20中部垂直插入第二紧固螺杆24,第二紧固螺杆24在夹持环20凹面内的一端连接弧形结构的第一夹持片25,另一个夹持环20凹面内固定有与第一夹持片25对称的第二夹持片26,第二夹持片26与夹持环20之间连接有金属导杆27。进一步的,钻头11的切面夹角与探测头14的切面夹角大小相等,便于增大探测头14与钻头11的接触面积,增加探测的精准度;动力箱7上于连接端口28处设置有防护盖16,防护盖16与动力箱7通过螺纹连接;切第一夹持片25和第二夹持片26的弧度与夹持环20的弧度相同;动力箱7上设置有控制面板18,控制面板18分别与旋转电机9、电动伸缩杆12的动力系统连接。工作原理:使用时,地针6内设置地下深入杆10,在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取样的地下管线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机(1)、信号夹(4)和地针(6),发射机(1)上设置有显示屏(2),信号夹(4)与发射机(1)之间通过信号输出线(3)连接,地针(6)与发射机(1)之间通过信号线(5)连接;地针(6)包括动力箱(7)以及动力箱(7)底部垂直安装的支撑管(8),支撑管(8)为两端开口结构,支撑管(8)底部安装有中空结构的固定圆盘(17),动力箱(7)内安装旋转电机(9),旋转电机(9)的驱动轴与地下深入杆(10)连接,地下深入杆(10)由支撑管(8)内部穿出并在穿出端设置有尖端结构的钻头(11),动力箱(7)底部于地下深入杆(10)内安装电动伸缩杆(12),电动伸缩杆(12)下端连接探测杆(13),探测杆(13)下端设置有尖端结构的探测头(14),探测杆(13)上连接有信号连接线(15),信号连接线(15)沿地下深入杆(10)穿入动力箱(7),再从动力箱(7)一侧穿出并设置有连接端口(28),信号线(5)与连接端口(28)连接;信号夹(4)包括手柄(19)和两个凹陷面相对安装的半弧形结构的夹持环(20),夹持环(20)与手柄(19)连接处安装有转轴(21),夹持环(20)远离手柄(19)的一端设置有平行于手柄(19)向外延伸的紧固板(22),两个夹持环(20)的紧固板(22)之间穿入第一紧固螺杆(23),其中一个夹持环(20)中部垂直插入第二紧固螺杆(24),第二紧固螺杆(24)在夹持环(20)凹面内的一端连接弧形结构的第一夹持片(25),另一个夹持环(20)凹面内固定有与第一夹持片(25)对称的第二夹持片(26),第二夹持片(26)与夹持环(20)之间连接有金属导杆(2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取样的地下管线监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射机(1)、信号夹(4)和地针(6),发射机(1)上设置有显示屏(2),信号夹(4)与发射机(1)之间通过信号输出线(3)连接,地针(6)与发射机(1)之间通过信号线(5)连接;地针(6)包括动力箱(7)以及动力箱(7)底部垂直安装的支撑管(8),支撑管(8)为两端开口结构,支撑管(8)底部安装有中空结构的固定圆盘(17),动力箱(7)内安装旋转电机(9),旋转电机(9)的驱动轴与地下深入杆(10)连接,地下深入杆(10)由支撑管(8)内部穿出并在穿出端设置有尖端结构的钻头(11),动力箱(7)底部于地下深入杆(10)内安装电动伸缩杆(12),电动伸缩杆(12)下端连接探测杆(13),探测杆(13)下端设置有尖端结构的探测头(14),探测杆(13)上连接有信号连接线(15),信号连接线(15)沿地下深入杆(10)穿入动力箱(7),再从动力箱(7)一侧穿出并设置有连接端口(28),信号线(5)与连接端口(28)连接;信号夹(4)包括手柄(19)和两个凹陷面相对安装的半弧形结构的夹持环(20),夹持环(20)与手柄(19)连接处安装有转轴(21),夹持环(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源远水利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