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外辐射电磁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3689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外辐射电磁炉,由塑料外壳、导电层、微晶面板、接触片、电磁炉工作电路及保护地线组成,其特征在于:接触片一端与微晶面板外表面相应位置相连接,另一端与保护地线相连接,保护地线另与导电层相连接,当电磁炉内部电子电路产生电磁辐射就可以用导电层进行屏蔽吸收,并通过电源线中的地线进行泄放消除,同样电磁炉外置锅具感应的电磁辐射也可通过保护地线进行消除,最终达到消除电磁炉工作时外泄电磁辐射的目的。

Electromagnetic oven without external radi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lectromagnetic oven without external radiation, which is composed of plastic shell, conductive layer, microcrystalline panel, contact plate, working circui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oven and protective ground wire.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as follows: one end of the contact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the external surface of the microcrystalline panel,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protective ground wire, and the protective ground wir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ductive layer, when the internal electronic circuit of the electromagnetic oven generates electromagnetism. Radiation can be shielded and absorbed by conductive layer, and can be released and eliminated through the wires in the power line. Similarly, th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duced by the external cooker of the electromagnetic oven can be eliminated by protecting the ground wire, and finally the purpose of eliminating the leakage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electromagnetic oven can be achie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外辐射电磁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屏蔽降低或消除电器设备电磁辐射的领域,尤其是一种能将电磁辐射进行屏蔽吸收并通过电源中的接地线进行消除的无外辐射电磁炉的消辐射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电磁炉因其热效率高而成为家电新秀进入了千家万户。其工作原理是:将交流电源经过整流器转换为直流电,又经高频电力转换器使直流电变为20-30KHZ的高频交流电,再将高频交流电加在扁平空心螺旋状的电磁感应线圈上,由此产生高频交变磁场,其磁力线穿透炉具壳体上方设置的耐热承托面板而作用于放置在该承托面板上的金属锅,在金属锅体底部因电磁感应而产生强大的涡流,涡流克服锅底的内阻产生热源。也就是说只要电磁炉工作就必然会有20-30KHZ的高频和220V的低频叠加在一起的强辐射源。电磁炉的电磁辐射会对近距离接触电磁炉的人体会造成不利影响,为此研发人员提出了许多技术方案以解决电磁辐射问题。例如,在2006年10月18日公告专利号ZL200620012610.4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电磁炉的防电磁辐射结构”,其技术方案是在电磁炉壳内设有导电吸波层,并能将电磁炉辐射屏蔽后通过耦合器耦合到电源线进行消除。这种结构的电磁炉只能解决电磁炉本体的电磁辐射问题,解决不了外置锅具感应的电磁辐射问题。在2006年11月1日公告专利号ZL200520063672.3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电磁炉用防电磁泄漏结构”,其技术方案是在电磁炉炉面面板上打孔,并设有一金属装置能与锅具相接触,该金属装置另一端连接到电源地线上。这种技术可以解决外置锅具感应的电磁辐射问题,但是解决不了电磁炉本体的电磁辐射问题。在2010年1月13日公开了本人专利技术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号ZL200710109398.2专利技术名称为“无辐射电磁炉的消辐射装置”,在该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辐射电磁炉的消辐射装置,由外壳下盖、外壳上盖、支撑面板、烹饪锅体、锅体触垫、辐射吸收层、电磁转换工作电路及电源地线组成,其特征在于:辐射吸收层连接锅体触垫再和电源线中的地线相连接,烹饪锅体充分接触到锅体触垫并且通过锅体触垫和辐射吸收层形成一个完整的屏蔽罩体。该技术是将烹饪锅体、锅体触垫、辐射吸收层、电源地线串联了起来,如图所示辐射吸收层一端接锅体触垫,另一端接电源地线,这样的接线方式不但因辐射吸收层阻值较大使消除锅体辐射的效果差,而且接线工艺复杂安全系数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电磁炉技术不能理想屏蔽消除电磁辐射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同时消除电磁炉炉体外泄电磁辐射和电磁炉锅具感应电磁辐射的无外辐射电磁炉。利用该技术不但方法简单,成本低廉而且消除辐射效果好。本专利技术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外辐射电磁炉,由塑料外壳、导电层、微晶面板、接触片、电磁炉工作电路及保护地线组成,其特征在于:接触片一端与微晶面板外表面相应位置相连接,另一端与保护地线相连接,保护地线另与导电层相连接。所述的导电层是在塑料外壳内壁贴附的导电材料,所用材料为金属喷涂材料、导电膜层、导电涂料、导电炭浆等导电材料。所述的接触片是一种表面能导电的金属材料,例如不锈钢、铝片、铜片或在材料外表镀导电涂层,并且固定在微晶面板对应使用锅具的位置上。所述的保护地线采用三芯电源线中的地线或另单独设有接地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消除辐射效果好、通用性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塑料外壳,2、导电层,3、微晶面板,4、接触片,5、电磁炉工作电路,6、保护地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原理示意图和结构示意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一种无外辐射电磁炉的原理示意图,主要包括:塑料外壳(1),导电层(2),微晶面板(3),接触片(4),电磁炉工作电路(5),保护地线(6)。在附图中,接触片(4)一端与微晶面板(3)外表面相应位置相连接,另一端与保护地线(6)相连接,保护地线(6)另与导电层(2)相连接。当电磁炉工作时可通过这2个独立消除电磁辐射电路,同时将电磁炉炉体产生的电磁辐射和锅具感应的电磁辐射通过保护地线(6)进行消除。图2是根据图1的工作原理而设计的一种无外辐射电磁炉的结构示意图,由塑料外壳(1),导电层(2),微晶面板(3),接触片(4),电磁炉工作电路(5),保护地线(6)组成一个完整的无外辐射电磁炉,其中塑料外壳(1)用塑料材料制作,导电层(2)是贴附在塑料外壳(1)内侧的导电材料,所用材料为金属喷涂材料、导电膜层、导电涂料、导电炭浆等导电材料中的一种,并与保护地线(6)相连接;保护地线(6)采用三芯电源线中的地线或另单独设置接地线;接触片(4)是一种表面能导电的金属材料,电阻值越小越好,例如不锈钢、铝片、铜片或在材料外表镀导电涂层,要固定在微晶面板(3)对应使用锅具的位置上,并要求要与放置的锅具小电阻接触,接触片(4)直接与保护地线(6)相连接。通过以上组合,当电磁炉工作时可通过由贴附在塑料外壳(1)上的导电层(2)连接保护地线(6)和由接触片(4)连接保护地线(6),这2个独立消除电磁辐射电路,同时将电磁炉炉体产生的电磁辐射和与接触片(4)接触的锅具感应的电磁辐射都通过保护地线(6)进行消除。最终达到完全消除电磁炉工作时对外泄放电磁辐射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外辐射电磁炉,由塑料外壳、导电层、微晶面板、接触片、电磁炉工作电路及保护地线组成,其特征在于:接触片一端与微晶面板外表面相应位置相连接,另一端与保护地线相连接,保护地线另与导电层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外辐射电磁炉,由塑料外壳、导电层、微晶面板、接触片、电磁炉工作电路及保护地线组成,其特征在于:接触片一端与微晶面板外表面相应位置相连接,另一端与保护地线相连接,保护地线另与导电层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外辐射电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层是在塑料外壳内壁贴附的导电材料,所用材料为金属喷涂材料、导电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翔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富帅无辐射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