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雷子龙专利>正文

一种载物骑行的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2999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载物骑行的自行车,包括车架、设置于车架上的车把、前车轮、后车轮、车座及车筐,车架包括位于车座下方的座管和设置于座管与车把之间的下管,座管与下管形成V型架结构,V型架结构内设置有载物袋,载物袋一侧与下管铰接、另一侧借助固定组件与座管固连,车筐借助安装座设置于车架上并位于后车轮的上方,该自行车充分利用了车架上的可载物的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同时减少了车把过沉导致平衡难以掌握自行车摔倒的发生。

A bicycle for carrying good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icycle for carrying goods cycling,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handlebar arranged on the frame, a front wheel, a rear wheel, a seat and a basket. The frame comprises a seat tube located under the seat and a lower tube arranged between the seat tube and the handlebar. The seat tube and the lower tube form a V-frame structure. The V-frame structure is provided with a load bag, one side of the carrier bag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lower tube, and the other side is supported by the help of the seat tube. Fixed components are fixed with seat tube. Basket is set on the frame and above the rear wheel by means of mounting seat. The bicycle makes full use of the space available on the frame, improves the space utilization rate, and reduces the occurrence of bicycle fall caused by overweight handleba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物骑行的自行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具体地说是一种载物骑行的自行车。
技术介绍
自行车不仅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更是载物的便利工具。现有的自行车的车筐多是安装在车把下方,只在自行车上设置一个车筐导致了自行车载物空间的利用率低。另一方面,当车筐内承载的物品较沉时造成车把偏沉,严重影响自行车保持骑行及拐弯时的平衡性,容易造成骑行者摔倒。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载物骑行的自行车,增加了自行车的载物空间,具有更高的实用性。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载物骑行的自行车,包括车架、设置于车架上的车把、前车轮、后车轮、车座及车筐,关键在于,所述的车架包括位于车座下方的座管和设置于座管与车把之间的下管,座管与下管形成V型架结构,V型架结构内设置有载物袋,载物袋一侧与V型架结构铰接、另一侧借助固定组件与V型架结构固连。所述的载物袋包括柔性袋体及一组设置于柔性袋体内侧并与柔性袋体固连的侧骨架,所述的柔性袋体的侧壁呈风琴状折叠于相邻两侧骨架之间。所述的载物袋与下管铰接并借助固定组件与座管固连。所述的车筐借助安装座设置于车架上并位于后车轮的上方。所述的安装座包括位于车筐两端的竖板,所述的车筐两端分别与竖板铰接设置,该铰接处距车筐顶部的距离L小于车筐高度H的1/2倍。所述的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V型架结构上的公扣和设置于载物袋上与公扣配套设置的母扣,母扣上与公扣卡接的侧壁上设置有橡胶层。所述的公扣为横向设置且端部开口的梯形筐,所述的母扣与公扣的内腔形状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自行车的座管和下管形成V型架结构,在V型架结构的空间内增设了载物袋,将自行车上的空间充分利用进行载物,增加了自行车的载物能力,且将在载物袋设置在V型架结构上,进行载物时只是增加了车身的重量,不会影响对车把方向的控制,减小对骑行时自行车平衡的影响。载物袋一侧与V型架结构铰接,若骑行者身高较小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不便于从自行车后方跨坐在车座上时,可打开固定组件,通过旋转载物袋将V型架结构的空间露出,便于骑行者进行上、下,骑行者上车或下车后将载物袋旋转至初始位置借助固定组件固定即可。该自行车充分利用了空间进行载物且不影响正常的骑行,骑行过程中平衡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局部A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车架,2、车把,3、前车轮,4、后车轮,5、车座,6、车筐,7、座管,8、下管,9、载物袋,10、柔性袋体,11、侧骨架,12、安装座,13、公扣,14、母扣,15、橡胶层。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载物骑行的自行车,包括车架1、设置于车架1上的车把2、前车轮3、后车轮4、车座5及车筐6,关键是,所述的车架1包括位于车座5下方的座管7和设置于座管7与车把2之间的下管8,座管7与下管8形成V型架结构,V型架结构内设置有载物袋9,载物袋9一侧与V型架结构铰接、另一侧借助固定组件与V型架结构固连。具体实施例,如图1-2所示,初始时,载物袋9设置在V型架结构内,载物袋9的左侧与下管8铰接、右侧借助固定组件与座管7固连。将固定组件打开,将载物袋9沿载物袋9与下管8铰接处的铰接轴旋转,载物袋9转至车架1前端的一侧,将V型架结构腾空,不影响骑行者的正常上下。骑行者坐在车座5上或下车后旋转载物袋9至初始位置利用固定组件锁紧固定,不影响自行车的正常骑行且不会占据自行车两侧多余的空间。载物袋9包括柔性袋体10及一组设置于柔性袋体10内侧并与柔性袋体10固连的侧骨架11,侧骨架11对柔性袋体10其支撑作用,使柔性袋体10保持一定的形状,且载物袋9上用于与V型架结构铰接、固连的构件均与侧骨架11固连,连接稳定性好,柔性袋体10的侧壁呈风琴状折叠于相邻两侧骨架11之间,侧骨架11上下两端均设置有固定架,当放置的物品较多时,物品将风琴状的柔性袋体10撑开,柔性袋体10具有可变容积。载物袋9与座管7之间的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座管7上的公扣13和设置于载物袋9上与公扣13配套设置的母扣14,母扣14上与公扣13卡接的侧壁上设置有橡胶层15,公扣13为横向设置且端部开口的梯形筐,母扣14与公扣13的内腔形状相同,通过旋转载物袋9使母扣14进入公扣13的内腔中,橡胶层15受到挤压,增大母扣14与公扣13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将载物袋9与座管7实现固定,打开时对载物袋9施压,使载物袋9发生旋转,母扣14脱离公扣13,该固定组件结构简单,固定、打开方便快捷。该自行车上的车筐6是借助安装座12设置在位于后车轮4上方的车架1上的,装载物品时不会使车把2偏沉,避免了因车筐6在车把2上设置时载物过程中造成的自行车平衡性差的情况的发生。安装座12包括位于车筐6两端的竖板,车筐6两端分别与竖板铰接设置,该铰接处距车筐6顶部的距离L小于车筐6高度H的1/2倍,本实施例中优选L=1/3H,车筐6的重心低于该铰接处的铰接轴轴线,便于车筐6始终保持竖直向下的状态,自行车转弯、颠簸或偏斜时能有有效防止车筐6内的物品掉落。车筐6为横躺的圆筒状,晃动甩出时不会对经过的人或物进行尖锐的碰撞。车筐6的高度低于车座5的高度,车筐6与载物袋9的重心均在车座5的下方,极大减少了人骑自行车时载物对车身及车把的平衡性的影响,即使车筐6与载物袋9产生晃动,自行车也不易摔倒。载物袋9上端、车筐6上端分别设置有盖子,盖子借助粘扣与载物袋9的本体、车筐6的本体固定,进一步防止自行车颠簸时载物袋9、车筐6内承载的物品撒落。本技术涉及的自行车充分利用了车架上的可载物的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同时减少了车把重心失衡造成的自行车摔倒的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物骑行的自行车,包括车架(1)、设置于车架(1)上的车把(2)、前车轮(3)、后车轮(4)、车座(5)及车筐(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1)包括位于车座(5)下方的座管(7)和设置于座管(7)与车把(2)之间的下管(8),座管(7)与下管(8)形成V型架结构,V型架结构内设置有载物袋(9),载物袋(9)一侧与V型架结构铰接、另一侧借助固定组件与V型架结构固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物骑行的自行车,包括车架(1)、设置于车架(1)上的车把(2)、前车轮(3)、后车轮(4)、车座(5)及车筐(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1)包括位于车座(5)下方的座管(7)和设置于座管(7)与车把(2)之间的下管(8),座管(7)与下管(8)形成V型架结构,V型架结构内设置有载物袋(9),载物袋(9)一侧与V型架结构铰接、另一侧借助固定组件与V型架结构固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物骑行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物袋(9)包括柔性袋体(10)及一组设置于柔性袋体(10)内侧并与柔性袋体(10)固连的侧骨架(11),所述的柔性袋体(10)的侧壁呈风琴状折叠于相邻两侧骨架(1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物骑行的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物袋(9)与下管(8)铰接并借助固定组件与座管(7)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子龙
申请(专利权)人:雷子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