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卷曲及具备透气性能的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2615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卷曲及具备透气性能的枕头,包括枕体,枕体内填充有柔性填充材料,枕体包括上枕板及与上枕板相对应设置的下枕板,上枕板的顶部沿其纵向设置有多个散热槽,上枕板与下枕板之间通过支撑板连接且支撑板对上枕板和下枕板进行周向限定,支撑板沿其横向设置有多个与外部连通的横向孔道,支撑板沿其纵向设置有多个与外部连通的纵向孔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枕头能够防止卷曲,通气性和散热性好,冷却效果好,便于睡眠者保持其体温,而且根据睡眠者的不同睡姿,通过采用不同的柔性填充材料能够更好地支撑头部和颈部,并且便于睡眠者的脊柱对齐,从而提高了睡眠者的舒适度,改善了睡眠者的睡眠质量,产品应用范围广。

A pillow with anti-curling and air permeabilit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illow with anti-curling and air permeability, including a pillow body, which is filled with flexible filling material, a pillow body including an upper pillow board and a lower pillow board corresponding to the upper pillow board, a plurality of heat sinks are arranged along the top of the upper pillow board along its longitudinal direction, and the upper pillow board and the lower pillow board are connected by a supporting board, and the supporting board circumferentially limits the upper pillow board and the lower pillow board. The supporting plate has a plurality of transverse channels connected with the outside along its transverse direction, and the supporting plate has a plurality of longitudinal channels connected with the outside along its longitudinal direction. The pillow of the invention can prevent curling, has good ventilation and heat dissipation, good cooling effect, and is convenient for sleepers to maintain their body temperature. Moreover,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leeping postures of sleepers, different flexible filling materials can better support the head and neck, and facilitate the alignment of the spine of sleepers, thereby improving the comfort of sleepers and the sleep quality of sleepers. The product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卷曲及具备透气性能的枕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活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防卷曲及具备透气性能的枕头。
技术介绍
枕头,是一种睡眠工具,是人们为睡眠舒适而采用的填充物,主要为了保护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维持人们睡眠时正常的生理活动。传统的枕头由于在设计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从而产生通气性差、散热不便等问题,降低了使用者的舒适度,影响使用者的睡眠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枕头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防卷曲及具备透气性能的枕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卷曲及具备透气性能的枕头,包括枕体,枕体内填充有柔性填充材料,枕体包括上枕板及与上枕板相对应设置的下枕板,上枕板的顶部沿其纵向设置有多个散热槽,上枕板与下枕板之间通过支撑板连接且支撑板对上枕板和下枕板进行周向限定,支撑板沿其横向设置有多个与外部连通的横向孔道,支撑板沿其纵向设置有多个与外部连通的纵向孔道。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支撑板能够防止枕头产生卷曲,稳定性好,上枕板顶部的散热槽和支撑板的横向孔道和纵向孔道能够保持枕头与外部空气流通良好,通气性和散热性好,冷却效果好,便于睡眠者保持其体温,而且根据睡眠者的不同睡姿,通过采用不同的柔性填充材料能够更好地支撑头部和颈部,并且便于睡眠者的脊柱对齐,从而提高了睡眠者的舒适度,改善了睡眠者的睡眠质量,产品应用范围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板具有四个与上枕板和下枕板相配合的邻接面,其中包括两个较短的端面和两个较长的纵向面。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板包括分别与上枕板和下枕板相配合的两个基层,两个基层之间设置有形成多个横向孔道和多个纵向孔道的开孔结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开孔结构由多个依次沿纵向排布的第一筋条组成,多个第一筋条分别与两个基层相配合形成多个横向孔道,多个纵向孔道分别沿纵向穿过多个第一筋条。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开孔结构由多个沿横向和纵向交错排布的第二筋条组成,多个纵横交错排布的第二筋条分别与两个基层相配合形成多个横向孔道和多个纵向孔道。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枕体上设置有横幅和/或标签。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枕板内设置有内胆,柔性填充材料位于内胆的内部或同时位于内胆的内部和外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设置在内胆外部的柔性填充材料为泡沫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支撑板分别通过连接件与上枕板和下枕板连接。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件与上枕板和/或下枕板能够部分分离或完全分离。另外,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凡未作特别说明的,均可通过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手段来实现本技术方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卷曲及具备透气性能的枕头的侧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卷曲及具备透气性能的枕头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防卷曲及具备透气性能的枕头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板结构一的局部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支撑板结构三的局部示意图。附图中标号说明,枕体1,柔性填充材料11,上枕板12,散热槽121,下枕板13,支撑板14,基层140,端面141,纵向面142,开孔结构143,第一筋条1431,第二筋条1432,横向孔道144,纵向孔道145,连接件15,横幅16,标记161,标签17,内胆18,泡沫层19。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纵向”、“横向”、“顶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一种防卷曲及具备透气性能的枕头,如图1~3所示,包括枕体1,枕体1内填充有柔性填充材料11,枕体1包括上枕板12及与上枕板12相对应设置的下枕板13,柔性填充材料11分别位于上枕板12和下枕板13的内部,上枕板12的顶部沿其纵向设置有多个散热槽121,上枕板12与下枕板13之间通过支撑板14连接,并且支撑板14对上枕板12和下枕板13进行周向限定,支撑板14通常可以采用熔合、缝合、系紧、连接件15等方式分别与上枕板12与下枕板13连接,支撑板14沿其横向设置有多个与外部连通的横向孔道144,支撑板14沿其纵向设置有多个与外部连通的纵向孔道145,横向孔道144和纵向孔道145可以是圆形、平行四边形、矩形、三角形或其它形状,上枕板12和下枕板13的尺寸和形状能够接纳使用者的颈部和头部,从而为使用者的颈部和头部提供支撑。枕体1内可以具有不同的柔性填充材料11,柔性填充材料11可以是聚酯纤维的混合物等,以便实现不同等级的支撑与柔软度。当枕头用于俯卧睡姿时,柔性填充材料11可以采用微纤维;当枕头用于仰卧睡姿时,柔性填充材料11可以采用复合物和空心光滑纤维的混合物;当枕头用于侧卧睡姿时,柔性填充材料11可以采用簇状或球状的纤维;根据具体的需求,柔性填充材料11也可以是其他适合的材料。此外,记忆泡沫和乳胶也可以作为柔性填充材料11应用在枕头中,记忆泡沫和乳胶可以是各种组合方式,也可以和上述其他材料组合使用。上枕板12和下枕板13可以采用各种材料制成,优选各种类型的纺织品。优选地,上枕板12和下枕板13由吸湿排汗织物制成,比如聚酯织物、人造丝、尼龙或氨纶混纺织物等,拉伸性能好,便于水分分散和散热,从而冷却头部和身体。此外,上枕板12和下枕板13的内部可以设置冷却材料,冷却材料可以是硅或聚醚形成的凝胶层、陶瓷、氯丁橡胶等,以便实现传热和调温功能,而且根据不同冷却材料的性质和稳定性,冷却材料也可以设置上枕板12和下枕板13的外部。枕体1可以具有各种形状,优选地,枕体1具有较高的中间部位,通过柔性填充材料11的填充能够提供枕体1所需的各种形状,上枕板12和下枕板13通常可以在相反的方向上呈凸弧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支撑板14能够防止枕头产生卷曲,稳定性好,上枕板12顶部的散热槽121和支撑板14的横向孔道144和纵向孔道145能够保持枕头与外部空气流通良好,通气性和散热性好,冷却效果好,便于睡眠者保持其体温,而且根据睡眠者的不同睡姿,通过采用不同的柔性填充材料11能够更好地支撑头部和颈部,并且便于睡眠者的脊柱对齐,从而提高了睡眠者的舒适度,改善了睡眠者的睡眠质量,产品应用范围广。优选地,支撑板14通常是平的,支撑板14具有足够的宽度以将上枕板12与下枕板13分开,空气能够通过支撑板14的横向孔道144和纵向孔道145进行流通,从而支撑板14在上枕板12与下枕板13之间围绕枕体1形成了通气区。当上枕板12和下枕板13受到压力和/或热量时,通过支撑板14的横向孔道144和纵向孔道145能够实现枕体1的内部通风,枕体1的内部通风能够增强使用者的舒适度。优选地,支撑板14与上枕板12和下枕板13周向限定区域通常大致为矩形,这样支撑板14具有四个与上枕板12和下枕板13相配合的矩形邻接面,其中包括两个较短的端面141和两个较长的纵向面142,端面141即横向面。此外,根据具体实际情况,支撑板14与上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卷曲及具备透气性能的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枕体(1),所述枕体(1)内填充有柔性填充材料(11),所述枕体(1)包括上枕板(12)及与所述上枕板(12)相对应设置的下枕板(13),所述上枕板(12)的顶部沿其纵向设置有多个散热槽(121),所述上枕板(12)与所述下枕板(13)之间通过支撑板(14)连接且所述支撑板(14)对所述上枕板(12)和所述下枕板(13)进行周向限定,所述支撑板(14)沿其横向设置有多个与外部连通的横向孔道(144),所述支撑板(14)沿其纵向设置有多个与外部连通的纵向孔道(14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卷曲及具备透气性能的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枕体(1),所述枕体(1)内填充有柔性填充材料(11),所述枕体(1)包括上枕板(12)及与所述上枕板(12)相对应设置的下枕板(13),所述上枕板(12)的顶部沿其纵向设置有多个散热槽(121),所述上枕板(12)与所述下枕板(13)之间通过支撑板(14)连接且所述支撑板(14)对所述上枕板(12)和所述下枕板(13)进行周向限定,所述支撑板(14)沿其横向设置有多个与外部连通的横向孔道(144),所述支撑板(14)沿其纵向设置有多个与外部连通的纵向孔道(14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卷曲及具备透气性能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4)具有四个与所述上枕板(12)和所述下枕板(13)相配合的邻接面,其中包括两个较短的端面(141)和两个较长的纵向面(14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卷曲及具备透气性能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4)包括分别与所述上枕板(12)和所述下枕板(13)相配合的两个基层(140),两个所述基层(140)之间设置有形成多个所述横向孔道(144)和多个所述纵向孔道(145)的开孔结构(14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卷曲及具备透气性能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结构(143)由多个依次沿纵向排布的第一筋条(1431)组成,多个所述第一筋条(1431)分别与两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仁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顾乐仕生活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