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线轮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2533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渔线轮座,能够使钓鱼者更容易抓握且更确实地固持。该渔线轮座具有经氨基甲酸酯涂敷的树脂制轮座主体。轮座主体具有供载置钓鱼用渔线轮的脚的轮座面。在轮座面的前方设置着固定罩及前侧部位。第1曲面隔着轮座面而在两侧延伸设置到轮座主体的背侧。在第1曲面的前侧设置着第2曲面。第2曲面隔着前侧部位而配置在两侧,延伸设置到轮座主体的背侧。在第1曲面及第2曲面的边界形成着棱线,两者不连续。在第1曲面及第2曲面形成着多个凸条。各凸条以特定的间距并排设置,向后方延伸。

Fishing line wheel sea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ishing line wheel seat, which can make the fisherman grasp more easily and fix more firmly. The fishing line wheel seat has a resin wheel seat body coated with carbamate. The main body of the wheel seat has a wheel seat surface for carrying the feet of the fishing line wheel for fishing. A fixed cover and a front part are arranged in front of the wheel seat face. The first surface extends to the back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wheel seat across the wheel seat surface on both sides. The second surface is set at the front of the first surface. The second surface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across the front part and extends to the back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wheel seat. The edges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surfaces are formed, and they are not continuous. A number of convex bars are formed on the first and second surfaces. Each convex bar is arranged side by side with a specified spacing and extends to the r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渔线轮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卸自如地保持钓鱼用渔线轮的渔线轮座的构造。
技术介绍
除所谓长竿以外,钓竿一般具备用来安装钓鱼用渔线轮的渔线轮座。渔线轮座兼作用来供钓鱼者握持钓竿的握把。钓鱼者通过握持渔线轮座来操作钓竿,而进行钓钩组件的抛投、线的调整、上钩的鱼的取得等。为了让钓鱼者按照意愿来操作钓竿,要求兼作握把的渔线轮座能够确实地固持。因此,一直以来对渔线轮座施加有各种改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非专利文献1)。
技术介绍
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3-11642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3-46584号公报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2017禧玛诺钓具目录p91~p92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如所述各专利文献等所例示,以往对渔线轮座施加的改良,是通过研究渔线轮座的外形形状而变得容易抓握,以及通过研究渔线轮座的表面性状而进行防滑。但是,即使基于以往的改良,也仍未完成理想的渔线轮座,期望进一步的改良。本专利技术是基于该背景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渔线轮座,其对于钓鱼者来说能够容易抓握且确实地固持。解决问题的手段(1)本专利技术的渔线轮座具有供竿坯件在轴向上插通的筒状轮座主体,在该轮座主体的周面的特定部位形成供载置钓鱼用渔线轮的轮座面,并且在该轮座面的所述轴向一侧,以覆盖该轮座面的端部的方式一体地隆起形成着固定罩。该渔线轮座具备:一对第1曲面,以延续于所述轮座面沿所述轴向的一对侧缘而转入至所述轮座主体的周面中所述特定部位的径向相反侧的方式延伸设置;一对第2曲面,以如下方式延伸设置,也就是说,延续于所述轮座主体从所述固定罩延伸至所述轴向一端的部位的一对侧缘,转入至所述轮座主体的周面中所述特定部位的径向相反侧,并且在与所述第1曲面的边界形成从所述固定罩朝所述轴向另一方向且所述特定部位的径向相反侧延伸的棱线;以及多个凸条或凹条,在所述第1曲面或第2曲面的至少一个曲面上以相对于所述轴向另一方向呈锐角交叉的方式并排设置。根据该构成,所述轮座面在轮座主体的周面的特定部位(以下,在本说明书中称为“轮座正面部”)载置并固定钓鱼用渔线轮的脚。在该状态下,钓鱼者用手握持轮座主体。钓鱼者手部的鱼际抵接在与轮座正面部为径向相反侧的面(以下,在本说明书中称为“轮座背面部”)。钓鱼者的食指或中指从第2曲面的一侧转入轮座正面部而到达第2曲面的另一侧。钓鱼者的中指或无名指及小指从第1曲面的一侧转入轮座正面部而到达第1曲面的另一侧。因为在该第1曲面与第2曲面的边界形成着棱线,所以第1曲面及第2曲面以棱线为界而不连续。因此,第1曲面及第2曲面与钓鱼者的各手指(五指)的配置吻合,钓鱼者能够使各手指无不适感地抵接在第1曲面及第2曲面。在所述第1曲面或第2曲面形成着多个凸条或凹条。例如在实钓中,钓鱼者在打开钓鱼用渔线轮的导环的状态下待机时,有用拇指及食指夹持轮座主体的情况。在该情况下,拇指及食指按压至第2曲面,各手指与所述凸条或凹条接触。该凸条或凹条相对于所述轴向的另一方向呈锐角交叉,因此对钓鱼者的手发挥有效的防滑效果。(2)形成在所述第2曲面的凸条或凹条优选沿所述棱线并排设置。在该构成中,更有效地防止中指、无名指及小指的打滑。在所述凸条或凹条沿着所述棱线的情况下发挥高防滑效果的原因虽不明确,但人的手是肉体的一部分,就物性来说极其柔软,因此当钓鱼者握持轮座主体时,手或手指的表面会没入凸条或凹条中。在该情况下,认为只要所述凸条或凹条以沿着所述棱线的方式延伸,就会变得更不易打滑。(3)所述凸条或凹条的宽度及间距优选分别为0.1mm~0.5mm、0.5mm~5.0mm。如果凸条或凹条为这种尺寸,那么当钓鱼者握持轮座主体时,手或手指的表面会更确实地没入凸条或凹条中。(4)所述轮座主体的周面中与所述特定部位为径向相反侧的面优选朝径向外侧鼓出的曲面。在该构成中,轮座背面部隆起。因此,钓鱼者手部的鱼际更确实地抵接并稳定地支撑在轮座背面部。也就是说,对于钓鱼者来说,更容易抓握轮座主体。(5)优选在朝所述径向外侧鼓出的曲面与所述第2曲面的边界形成着从所述轴向一端向另一端曲线延伸的槽。在该构成中,钓鱼者握持轮座主体时,所谓的手掌没入所述槽中,而发挥出更高的防滑效果。(6)所述轮座主体优选经氨基甲酸酯涂料涂布。在该构成中,维持所述防滑效果并且对于钓鱼者来说抓握的舒适感提升。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以轮座背面部为基准分别对称地配置着一对第1曲面及第2曲面,钓鱼者能够无不适感地简单且确实地抓握轮座主体。并且,形成在第1曲面或第2曲面的凸条或凹条发挥有效的防滑效果,因此在实钓中钓鱼者握住钓竿的手不会轻易打滑。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渔线轮座10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轮座主体12的放大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轮座主体12的放大立体图。图4A、图4B、图4C、图4D分别是表示轮座主体12的侧面、背面、侧面、正面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紧固螺母16的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可动罩15的放大立体图。图7A、图7B分别是图6中的A箭视图和B箭视图。图8是图6中的VIII-VIII截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0:渔线轮座11:竿坯件12:轮座主体13:固定环14:固定罩15:可动罩16:紧固螺母17:轮座面18:第1曲面19:第2曲面20:轴向21:中心轴24:握持筒25:螺合筒26:轮座正面部27:轮座背面部28:侧缘29:侧缘30:前侧部位31:棱线32:凸条33:圆筒部36:公螺纹37:侧缘38:槽39:槽40:槽41:槽44:开口45: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适当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本实施方式只不过是本专利技术的渔线轮座的一形态,当然也可在不变更本专利技术主旨的范围内变更实施形态。1.概略及要点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渔线轮座10的外观立体图。该图表示渔线轮座10安装在构成钓竿的竿坯件11的状态。该渔线轮座10安装在所述竿坯件11,固定钓鱼用渔线轮的脚。渔线轮座10具有轮座主体12及固定环13,是所谓螺旋轮座型。固定环13具有紧固螺母16及可动罩15。紧固螺母16螺合在轮座主体12,通过旋转而在轴向20(沿竿坯件11的中心轴21的方向)上滑动。可动罩15及紧固螺母16沿轴向20并排设置。可动罩15以轴向20为中心而旋动自如地连结在紧固螺母16,且经由未图示的止转构造而与轮座主体12卡合。因此,如果对紧固螺母16进行旋转操作,那么可动罩15会被限制随紧固螺母16一起旋转,并且在轴向20上滑动。在轮座主体12设置着固定罩14。固定罩14与可动罩15对向。如果操作紧固螺母16,那么可动罩15会在轴向20上滑动,相对于固定罩14而相对地接触分离。钓鱼用渔线轮的脚在抵接于轮座面17的状态下由固定罩14及可动罩15夹持。钓鱼者在实钓中握持安装着钓鱼用渔线轮的渔线轮座10,操作钓竿。此时,钓鱼者的手指以缠绕在轮座主体12的周面的方式抵接。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渔线轮座10的特征之处在于如下方面,也就是如该图所示,在轮座主体12的第1曲面18及第2曲面19并排设置着多个凸条32。通过设置该凸条32,在实钓时的各种场面中,钓鱼者的手毫无不适感地适应渔线轮座10且发挥高防滑效果。2.轮座主体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渔线轮座,其具有供竿坯件在轴向上插通的筒状轮座主体,在该轮座主体的周面的特定部位形成供载置钓鱼用渔线轮的轮座面,并且在该轮座面的所述轴向一侧,以覆盖该轮座面的端部的方式一体地隆起形成着固定罩,且具备:一对第1曲面,以延续于所述轮座面沿所述轴向的一对侧缘而转入至所述轮座主体的周面中所述特定部位的径向相反侧的方式延伸设置;一对第2曲面,以如下方式延伸设置,也就是说,延续于所述轮座主体从所述固定罩延伸至所述轴向一端的部位的一对侧缘,转入至所述轮座主体的周面中所述特定部位的径向相反侧,并且在与所述第1曲面的边界形成从所述固定罩朝所述轴向另一方向且所述特定部位的径向相反侧延伸的棱线;以及多个凸条或凹条,在所述第1曲面或第2曲面的至少一个曲面上,以相对于所述轴向另一方向呈锐角交叉的方式并排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2.01 JP 2017-2321851.一种渔线轮座,其具有供竿坯件在轴向上插通的筒状轮座主体,在该轮座主体的周面的特定部位形成供载置钓鱼用渔线轮的轮座面,并且在该轮座面的所述轴向一侧,以覆盖该轮座面的端部的方式一体地隆起形成着固定罩,且具备:一对第1曲面,以延续于所述轮座面沿所述轴向的一对侧缘而转入至所述轮座主体的周面中所述特定部位的径向相反侧的方式延伸设置;一对第2曲面,以如下方式延伸设置,也就是说,延续于所述轮座主体从所述固定罩延伸至所述轴向一端的部位的一对侧缘,转入至所述轮座主体的周面中所述特定部位的径向相反侧,并且在与所述第1曲面的边界形成从所述固定罩朝所述轴向另一方向且所述特定部位的径向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口一真菅沼信广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