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沉淀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32355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沉淀系统,属于污水沉淀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带有清泥装置的沉淀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柱状池体、贯通与池体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固定安装于池体内部的倾斜板、贯通连接于池体底端的排泥口、固定安装于排泥口的电磁阀,进水管深入池体部分的管身上开设有孔洞,沉淀室内固定安装有清泥装置。其具有沉淀效果好,泥沙排除干净的效果。

A High Efficiency Precipita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fficient sedimentation system,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ewage sedimentation, aiming at providing a sedimentation system with a sludge clearing device. The technical scheme points of the system include a columnar pond body, an inlet and outlet pipe through and through the pond body, an inclined plate fixed in the interior of the pond body, a sludge discharge outlet connected through the bottom end of the pond body, and an electromagnetic valve fixed in the sludge discharge outlet. A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tube body of the intake pipe going deep into the tank body part, and a mud cleaning device is fixed and installed in the settling chamber. It has good sedimentation effect and clean sediment removal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沉淀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沉淀
,特别涉及一种高效沉淀系统。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是指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处理污水时,由于原水含有的悬浮物偏高颗粒性物质较多,一般都需要通过预沉池进行预处理以达到初步沉降的目的,原有的预沉池要么体积太小,处理效果差,负荷低,要么体积过大,投资成本高,占地面积广,排泥繁琐,同时原来的预沉池在使用的过程中,原水在池体内停留的时间较短,沉降效果差,达到不预处理的目的。公告号为CN20521628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污水预沉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通过支撑脚支撑在地面上,在所述池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水管,在所述池体内设置有与进水管相互连通的布水管,在所述布水管下端的池体内设置有沉淀室,在所述池体的下端设置有与沉淀室相互连通的排泥口,在所述排泥口上设置有电磁阀,在所述布水管上端的池体内设置有上斜板和与上斜板相互配合的下斜板,在所述池体的上端内侧设置有溢流盘,在所述池体的一侧设置有与溢流盘相互连通的出水管。这种污水预沉系统通过在布水管上方的池体内增设两排斜板延长了原水在池体内的停留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污水沉降效果,但沉积于池底的泥沙会堆积在排泥口两侧侧壁上,长期使用后会造成池体堵塞等现象,影响沉淀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沉淀系统,具有沉淀效果好,泥沙排除干净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效沉淀系统,包括柱状池体、贯通与池体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固定安装于池体内部倾斜设置的排布水管、设置于排布水管下端的沉淀室、贯通连接于沉淀室底端的排泥口、固定安装于排泥口的电磁阀,所述沉淀室内固定安装有清泥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清泥装置的设置可以对堆积在池体底部的泥沙进行清理,防止池体内部泥沙堆积,从而提高污水沉淀效率。进一步的,所述池体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池体底部下凹呈斗状,所述排泥口设置于池体底部中心;所述清泥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池体底部的旋转式刮泥机,所述刮泥机包括固定连接于池体底部中心的转动轴、固定连接于转动轴的刮泥板一,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于电机一,所述电机一与转动轴之间固定连接有锥齿轮,所述锥齿轮包括锥齿轮一、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一固定套设在转动轴上,所述锥齿轮二固定连接于电机一的驱动轴上,所述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二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式刮泥机的设置使刮泥板一以转动轴为中心对池体底部进行清理,有利于池体底部的清理,防止泥沙堆积在池体底部影响沉淀效率。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与地面的连接处与排泥口之间设有向下倾斜的斜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斜面的设置使泥沙在重力作用下更容易从排泥口中排出。进一步的,所述刮泥板一与转动轴之间固定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包括螺纹杆一、螺纹杆二,所述螺纹杆一和螺纹杆二之间转动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两端的螺纹呈反向设置,所述螺纹杆二固定连接于刮泥板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管一与螺纹管二通过螺纹套筒反向螺纹连接,使得旋拧套筒时螺纹杆二与螺纹杆一之间的距离得以调整,从而调整刮泥板一的安装位置,防止刮泥板一与池体之间发生摩擦而影响旋转式刮泥机的刮泥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刮泥板一与转动轴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固定连接于转动轴和刮泥板一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的设置给安装板留有位置调整的空间,防止刮泥板二在转动的过程中与池体侧壁之间发生摩擦,从而影响旋转式刮泥机的刮泥效果。进一步的,所述转动轴与弹簧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位于弹簧的容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的设置防止刮泥板一在转动的过程中受摩擦等阻力的影响,导致弹簧发生剧烈形变,有利于旋转式刮泥机运行稳定。进一步的,所述池体的横截面呈方形设置,所述排泥口设置于池体底部两侧;所述清泥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池体内部的滑动式清泥机,所述滑动式清泥机设置于排布管道下方,所述滑动式清泥机包括固定连接于池体侧壁的滑轨、滑动连接于支撑轴的刮泥板二,所述滑轨内部固定连接有丝杠轴,所述丝杠轴沿滑轨的成都方向设置,所述丝杠轴的两端转动连接于池体侧壁,所述丝杠轴上转动连接有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螺母与刮泥板二固定连接,所述丝杠轴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二,所述丝杠轴与电机二的驱动轴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式清泥机在滑动过程中,刮泥板二将堆积于池体内部的泥沙进行清理至池体侧边的排泥口,有利于池体底面的清洁,有利于提高污水的沉淀效率。进一步的,所述刮泥板一和刮泥板二使用橡胶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泥板一和刮泥板采用橡胶材质,防止刮泥板一和刮泥板二在对池体底部进行清理的过程中对池体内壁产生刮痕,破坏池体结构。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清泥装置的设置,能够起到对堆积在池体底部的泥沙进行清洁,提高污水沉淀的效率;2.通过弹簧、螺纹管的设置,能够起到调整刮泥板的位置,提高刮泥效率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体现实施例1中沉淀系统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用于体现实施例1中沉淀系统整体结构剖面图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示意图;图4是用于体现实施例2中沉淀系统整体结构剖面图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处放大图示意图;图6是用于体现实施例3中沉淀系统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7是用于体现实施例3中沉淀系统内部结构的示意图图8是图7中C处放大图示意图。图中,1、池体;2、进水管;3、出水管;4、倾斜板;41、上斜板;42、下斜板;5、排泥口;6、电磁阀;7、清泥装置;71、旋转式刮泥机;711、转动轴;712、刮泥板一;72、滑动式清泥机;721、滑轨;722、刮泥板二;8、电机一;9、锥齿轮;91、锥齿轮一;92、锥齿轮二;10、斜面;11、螺纹杆;111、螺纹杆一;112、螺纹杆二;12、螺纹套筒;13、弹簧;14、丝杠轴;15、丝杠螺母;16、电机二;18、导向杆;19、孔洞。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高效沉淀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柱状池体1、贯通与池体1的进水管2和出水管3、固定安装于池体1内部的倾斜板4、贯通连接于池体1底端的排泥口5、固定安装于排泥口5的电磁阀6,池体1内部固定安装有清泥装置7。其中进水管2与出水管3分别位于池体两侧,进水管2的管口位于池体1侧壁的底端,出水管3的管口位于池体1侧壁的上端,进水管2深入池体1内部的管身上开设有孔洞19,污水从进水管2进入池体1,流经倾斜板4从出水管3中流出,清泥装置7的设置可以对堆积在池体1底部的泥沙进行清理,防止池体1内部泥沙堆积,从而提高污水沉淀效率。如图1所示,倾斜板4固定连接于池体1侧壁,其中倾斜板4包括上斜板41和与上斜板41匹配连接的下斜板42,上斜板41与下斜板42之间形成90-180度夹角,污水经过上斜板41与下斜板42流入池体1内部。上斜板41与下斜板42的设置有利于减缓水流流速,使污水沉淀更为彻底。如图2所示,池体1的横截面为圆形,清泥装置7包括固定连接于池体1底部的旋转式刮泥机71,刮泥机包括固定连接于池体1底部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柱状池体(1)、贯通与池体(1)的进水管(2)和出水管(3)、固定安装于池体(1)内部的倾斜板(4)、贯通连接于池体(1)底端的排泥口(5)、固定安装于排泥口(5)的电磁阀(6),进水管(2)深入池体部分的管身上开设有孔洞(19),所述池体(1)内固定安装有清泥装置(7),所述池体(1)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排泥口(5)设置于池体(1)底部中心;所述清泥装置(7)包括固定连接于池体(1)底部的旋转式刮泥机(71),所述旋转式刮泥机(71)包括固定连接于池体(1)底部中心的转动轴(711)、固定连接于转动轴(711)的刮泥板一(712),所述转动轴(711)固定连接于电机一(8),所述电机一(8)与转动轴(711)之间固定连接有锥齿轮(9),所述锥齿轮(9)包括锥齿轮一(91)、锥齿轮二(92),所述锥齿轮一(91)固定套设在转动轴(711)上,所述锥齿轮二(92)固定连接于电机一(8)的驱动轴上,所述锥齿轮一(91)与锥齿轮二(92)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沉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柱状池体(1)、贯通与池体(1)的进水管(2)和出水管(3)、固定安装于池体(1)内部的倾斜板(4)、贯通连接于池体(1)底端的排泥口(5)、固定安装于排泥口(5)的电磁阀(6),进水管(2)深入池体部分的管身上开设有孔洞(19),所述池体(1)内固定安装有清泥装置(7),所述池体(1)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排泥口(5)设置于池体(1)底部中心;所述清泥装置(7)包括固定连接于池体(1)底部的旋转式刮泥机(71),所述旋转式刮泥机(71)包括固定连接于池体(1)底部中心的转动轴(711)、固定连接于转动轴(711)的刮泥板一(712),所述转动轴(711)固定连接于电机一(8),所述电机一(8)与转动轴(711)之间固定连接有锥齿轮(9),所述锥齿轮(9)包括锥齿轮一(91)、锥齿轮二(92),所述锥齿轮一(91)固定套设在转动轴(711)上,所述锥齿轮二(92)固定连接于电机一(8)的驱动轴上,所述锥齿轮一(91)与锥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宇施长胜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晨睿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