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产士助产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2282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助产士助产架,包括台面,所述台面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调节仓,所述第二调节仓内部的两端皆设置有丝杆轴,所述台面的两侧皆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丝杆轴的侧壁上设置有丝杆螺母,且丝杆螺母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台面两端的中间位置处铰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两端的中间位置与连接板远离丝杆螺母的一端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通过固定螺栓、螺纹孔、支撑杆、连接座、滑动轮和滑轨的相互配合,对产妇腿部撑开的位置进行调节和固定,通过支撑架、支撑杆和绑带的相互配合,可以对脚垫的高度进行调节和固定,确保产妇采用正确的姿势进行分娩,避免因生产姿势不对,导致婴儿呼吸不畅,造成婴儿的夭折。

A midwife midwifery stan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idwifery midwifery shelf, which comprises a mesa, a second regulating bin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mesa, a screw shaft is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inner part of the second regulating bin, a telescopic rod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mesa, a screw nut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screw shaft, and a connecting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screw nut, and the middle of the two ends of the mesa. An adjusting plate is articulated at the position, and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two ends of the adjusting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away from the screw nut. The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adjusts and fixes the position of the puerpera's legs by the mutual cooperation of fixed bolts, threaded holes, supporting rods, connecting seats, sliding wheels and sliding rails, and adjusts and fixes the height of the foot pad by the mutual cooperation of the support frame, supporting rods and binding bands, so as to ensure that the puerpera delivers in the correct posture and avoid the miscarriage of the production posture. Causes the baby to breathe not smoothly, causes the baby to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助产士助产架
本技术涉及妇产科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助产士助产架。
技术介绍
在产妇分娩时,为了保证产妇顺利产下婴儿,避免因生产姿势不对,导致婴儿呼吸不畅,造成婴儿的夭折,助产士会引导产妇采用正确的姿势进行分娩,需要求产妇双腿一直撑开,且现有操作都是医务人员一直帮助产妇固定腿部姿势,医护人员工作量过重,且孕妇撑开的角度和躺着的姿势不对,也会带来极大的疼痛感,且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脱力的情况,严重时会造成产妇难产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助产士助产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助产士助产架,包括台面,所述台面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调节仓,所述第二调节仓内部的两端皆设置有丝杆轴,所述台面的两侧皆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丝杆轴延伸出第二调节仓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把手,所述丝杆轴的侧壁上设置有丝杆螺母,且丝杆螺母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台面两端的中间位置处铰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两端的中间位置与连接板远离丝杆螺母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台面两端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杆,且伸缩杆与调节板远离台面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台面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接产槽,且接产槽顶部的两端设置有推拉板,所述台面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台面远离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板,且第一支撑板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调节仓,所述第一调节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滑轨,且滑轨上设置有两组滑动轮,所述滑动轮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两侧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一调节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上设置有与螺纹孔相互设配的第一固定螺栓,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连接座的顶部设置有贯穿第二通孔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侧设置有脚垫,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半环形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内侧的底端设置有握杆组件。优选的,所述握杆组件包括滑块、握杆、第二固定螺栓和滑杆,所述滑杆位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内侧的底端,所述滑杆的侧壁上设置有滑块,且滑块上设置有握杆,所述滑块内部设置有定位孔,且定位孔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螺栓。优选的,所述握杆侧壁的顶部设置有柔性缓冲层。优选的,所述转动把手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所述脚垫的两端设置有绑带。优选的,所述推拉板的外侧设置有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助产士助产架通过连接板、调节板、伸缩杆、转动把手、丝杆螺母和丝杆轴的相互配合,对产妇的背部进行调节和支撑,使得产妇生产时更加舒适,通过半环形支撑架对产妇腿部进行支撑,然后通过固定螺栓、螺纹孔、支撑杆、连接座、滑动轮和滑轨的相互配合,对产妇腿部撑开的位置进行调节和固定,通过支撑架、支撑杆和绑带的相互配合,可以对脚垫的高度进行调节和固定,确保产妇采用正确的姿势进行分娩,避免因生产姿势不对,导致婴儿呼吸不畅,造成婴儿的夭折,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且装置设置有握杆,产妇可通过紧握握杆进行用力,避免产妇在生产时出现脱力,装置设置有接产槽,可临时对婴儿进行放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A的放大图。图中:1、第一支撑板;2、第一调节仓;3、第一固定螺栓;4、脚垫;5、支撑架;6、半环形支撑架;7、支撑杆;8、推拉板;9、接产槽;10、连接板;11、调节板;12、伸缩杆;13、转动把手;14、台面;15、第二支撑板;16、滑块;17、握杆;18、第二固定螺栓;19、滑杆;20、丝杆螺母;21、丝杆轴;22、第二调节仓;23、第一通孔;24、滑轨;25、连接座;26、滑动轮;27、第二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助产士助产架,包括台面14,台面14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调节仓22,第二调节仓22内部的两端皆设置有丝杆轴21,带动丝杆螺母20进行移动,台面14的两侧皆设置有伸缩杆12,丝杆轴21延伸出第二调节仓22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把手13,丝杆轴21的侧壁上设置有丝杆螺母20,且丝杆螺母20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板10,台面14两端的中间位置处铰接有调节板11,对产妇的背部进行支撑,调节板11两端的中间位置与连接板10远离丝杆螺母20的一端相互连接,台面14两端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杆12,且伸缩杆12与调节板11远离台面14的一端相互连接,台面14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接产槽9,对婴儿进行临时收纳,且接产槽9顶部的两端设置有推拉板8,台面14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板15,台面14远离第二支撑板1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且第一支撑板1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调节仓2,第一调节仓2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滑轨24,且滑轨24上设置有两组滑动轮26,滑动轮26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座25,连接座25的两侧设置有螺纹孔,第一调节仓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通孔23,且第一通孔23上设置有与螺纹孔相互设配的第一固定螺栓3,对连接座25进行固定,第一支撑板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通孔27,连接座25的顶部设置有贯穿第二通孔27的支撑杆7,支撑杆7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撑架5,支撑架5的一侧设置有脚垫4,对产妇脚部进行支撑,支撑杆7的顶部设置有半环形支撑架6,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15内侧的底端设置有握杆组件。在本实施中,握杆组件包括滑块16、握杆17、第二固定螺栓18和滑杆19,滑杆19位于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15内侧的底端,滑杆19的侧壁上设置有滑块16,且滑块16上设置有握杆17,避免产妇在生产时出现脱力的现象,滑块16内部设置有定位孔,且定位孔内部设置有第二固定螺栓18,对滑块16进行固定,握杆17侧壁的顶部设置有柔性缓冲层,增加手感,转动把手13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防止滑脱,脚垫4的两端设置有绑带,对脚部固定,推拉板8的外侧设置有把手,便于推拉。工作原理:操作时,产妇需躺在台面14上,通过转动转动把手13,从而使丝杆轴21进行转动,带动丝杆螺母20进行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板10,在连接板10的带动下,伸缩杆12处于拉伸状态,从而将调节板11调节至合适的角度,对产妇的背部进行支撑,然后将产妇腿部置于半环形支撑架6的顶部,然后通过拉动支撑杆7,支撑杆7带动连接座25,连接座25带动滑动轮26在滑轨24上滑动,从而将半环形支撑架6调节至合适位置,将第一固定螺栓3插入螺纹孔内部,对连接座25进行固定,然后通过使支撑架5在支撑杆7上滑动,从而将脚垫4调节至合适高度,从而对产妇脚部进行支撑,并通过绑带对产妇脚部进行固定,然后可拉开推拉板8,通过接产槽9对婴儿进行临时收纳,且装置设置有握杆17,且通过滑块16和滑杆19的相互滑动,将握杆17调节至合适位置,通过第二固定螺栓18和定位孔的相互配合,对滑块16进行固定,生产时,产妇可以手紧握握杆17,对其用力,且装置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助产士助产架,包括台面(14),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14)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调节仓(22),所述第二调节仓(22)内部的两端皆设置有丝杆轴(21),所述台面(14)的两侧皆设置有伸缩杆(12),所述丝杆轴(21)延伸出第二调节仓(22)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把手(13),所述丝杆轴(21)的侧壁上设置有丝杆螺母(20),且丝杆螺母(20)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板(10),所述台面(14)两端的中间位置处铰接有调节板(11),所述调节板(11)两端的中间位置与连接板(10)远离丝杆螺母(20)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台面(14)两端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杆(12),且伸缩杆(12)与调节板(11)远离台面(14)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台面(14)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接产槽(9),且接产槽(9)顶部的两端设置有推拉板(8),所述台面(14)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板(15),所述台面(14)远离第二支撑板(1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且第一支撑板(1)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调节仓(2),所述第一调节仓(2)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滑轨(24),且滑轨(24)上设置有两组滑动轮(26),所述滑动轮(26)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座(25),所述连接座(25)的两侧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一调节仓(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通孔(23),且第一通孔(23)上设置有与螺纹孔相互设配的第一固定螺栓(3),所述第一支撑板(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通孔(27),所述连接座(25)的顶部设置有贯穿第二通孔(27)的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的侧壁上设置有支撑架(5),所述支撑架(5)的一侧设置有脚垫(4),所述支撑杆(7)的顶部设置有半环形支撑架(6),所述第一支撑板(1)和第二支撑板(15)内侧的底端设置有握杆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产士助产架,包括台面(14),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面(14)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调节仓(22),所述第二调节仓(22)内部的两端皆设置有丝杆轴(21),所述台面(14)的两侧皆设置有伸缩杆(12),所述丝杆轴(21)延伸出第二调节仓(22)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把手(13),所述丝杆轴(21)的侧壁上设置有丝杆螺母(20),且丝杆螺母(20)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板(10),所述台面(14)两端的中间位置处铰接有调节板(11),所述调节板(11)两端的中间位置与连接板(10)远离丝杆螺母(20)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台面(14)两端的一侧设置有伸缩杆(12),且伸缩杆(12)与调节板(11)远离台面(14)的一端相互连接,所述台面(14)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接产槽(9),且接产槽(9)顶部的两端设置有推拉板(8),所述台面(14)底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板(15),所述台面(14)远离第二支撑板(1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板(1),且第一支撑板(1)内部的顶端设置有第一调节仓(2),所述第一调节仓(2)内部的底端设置有滑轨(24),且滑轨(24)上设置有两组滑动轮(26),所述滑动轮(26)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座(25),所述连接座(25)的两侧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第一调节仓(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妮妮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