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电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2248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用电刀,其包括:外鞘管,外鞘管的一端设有手柄座,手柄座具有管接头;手柄,滑动设于手柄座上,在手柄上设有通电接头;依次相连且可导电的导管、牵引绳和圈套环,穿设在外鞘管内;牵引绳上套设有外周面带凸起机构的星形管,且星形管的两端均与牵引绳通过固定件密封固定相连,星形管的最大外径小于所述外鞘管的内径;电凝电极,固设在所述外鞘管靠近外鞘管的另一端的内壁上,当圈套环缩入外鞘管中可与所述电凝电极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提高了手柄作接近外鞘管的运动时,圈套环可从所述外鞘管的另一端稳定伸出,而且实现了一种带注射功能的电刀。

Medical electric knif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edical electric knife, which comprises: an outer sheath tube, one end of the outer sheath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handle seat, and the handle seat has a pipe joint; a handle, sliding on the handle seat, is provided with an electrified joint on the handle; a conductive tube, a traction rope and a ring are connected in turn, and are arranged in the outer sheath tube; a star-shaped tube with a convex mechanism is sleeved on the traction rope, and a star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traction rope. Both ends of the shape tub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traction rope through the fixture, and the maximum outer diameter of the star tube is smaller than the inner diameter of the outer sheath tube; the electrocoagulation electrode is fix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outer sheath tube near the other end of the outer sheath tube, and can be contacted with the electrocoagulation electrode when the ring ring is retracted into the outer sheath tube. The utility model not only improves that when the handle moves close to the outer sheath tube, the ring can stably extend from the other end of the outer sheath tube, but also realizes an electric knife with inject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电刀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消化道、呼吸道息肉或肿瘤粘膜切除或剥离的医用电刀。
技术介绍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治疗手段,也是临床应用前景很好的技术,让更多的早期消化道癌能够在内镜下一次性完全切除,免除了开腹手术的痛苦和器官的切除。ESD与剖腹手术以及以往EMR(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等内镜治疗方法比较,具有创伤小,患者可接受多个部位多次治疗,使医生获得完整的组织病理标本以供分析,对于面积较大且形态不规则或合并溃疡、瘢痕的肿瘤进行96%以上的切除率、以减少复发概率等优点。常规的ESD手术过程,需要进行切除范围标记、注射隆起、粘膜切开剥离、止血等操作。操作过程需要到各种类型器械,例如DullKnife、ITKnife、HookKnife、注射针、止血夹、热活检钳等,总费用较高。并且,手术过程中需要频繁更换各类器械,手术时间较长。中国专利:一种医用电切和电凝装置(201510506373.0)、一种旋转型电切和电凝装置(201610423834.2),提出了可用于电切、电凝、边缘电切电凝的技术,其内的牵引绳和外鞘管之间间隙较大,容易引起圈套环头端伸出不稳定,在实施边缘电切电凝技术时,容易造成操作失误。另外,虽然其可以部分替代现有各器械进行切除范围标记、粘膜切开剥离、止血的操作,但不能实现注射隆起功能,因此术中仍需交换注射针等器械进行注射隆起的操作。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完整、独立完成ESD手术操作的器械,并且确保手术过程稳定,以降低手术费用、减少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电刀,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实施边缘电切电凝技术时,圈套环伸出不稳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用电刀,其包括:外鞘管,外鞘管的一端设有手柄座,手柄座具有与外鞘管内相通的贯穿孔以及与贯穿孔侧向相通的管接头;手柄,滑动设于手柄座上,在手柄上设有通电接头;依次相连且可导电的导管、牵引绳和圈套环,穿设在外鞘管内;导管经所述贯穿孔内穿出与手柄上的所述通电接头相连;当手柄作接近或远离外鞘管的运动时,带动圈套环从所述外鞘管的另一端伸出或缩入外鞘管中;所述手柄座内供所述导管穿出处设有将贯穿孔密封的密封装置;所述牵引绳上套设有外周面带凸起机构的星形管,且星形管的两端均与牵引绳通过固定件密封固定相连,星形管的最大外径小于所述外鞘管的内径;电凝电极,固设在所述外鞘管靠近外鞘管的另一端的内壁上,当圈套环缩入外鞘管中可与所述电凝电极接触。所述外鞘管的另一端插设有保护管,保护管外露于外鞘管的部分为锥形段,保护管位于外鞘管内的部分为圆柱段。优选的,所述保护管的最大外径与所述外鞘管的外径相同。优选的,所述保护管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外鞘管内壁紧配合的凸起。优选的,所述保护管的外表面为非光滑平面。优选的,所述管接头连接注射器,所述管接头的内腔、贯穿孔和外鞘管内腔形成注射液通道。优选的,所述管接头连接装有惰性气体的气源,所述管接头的内腔、贯穿孔和外鞘管内腔形成气体通道。优选的,所述手柄座内设有与所述贯穿孔相通的密封腔,所述密封装置置于所述密封腔内,密封装置由多个O形密封圈并排而成,且所有密封圈通过压块定位在密封腔内。优选的,所述压块为非金属材料,通过涂胶、超声焊接、铆接或压接的方式与所述手柄座固定。优选的,所述凸起机构为多条沿所述星形管外表面轴向延伸的凸条。优选的,所述手柄座上设有绕所述贯穿孔轴线旋转的转轮,所述导管与转轮相连,在转轮的带动下所述导管、牵引绳和所述圈套环转动。优选的,所述圈套环为由一根不锈钢或镍钛丝形成;或为由一根不锈钢加镍钛材料复合而成的丝形成。优选的,所述圈套环为由多股不锈钢或镍钛编织丝形成;或为由多股不锈钢加镍钛材料复合而成的编织丝形成。优选的,所述星形管为由PP、PTFE、PE或PA材料制成。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医用电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牵引绳外固定套设星形管,以此通过星形管的外周凸起消除牵引绳和外鞘管间的间隙,使其与外鞘管间的间隙缩小,提高牵引绳在外鞘管内轴向移动的稳定性,也就提高了手柄作接近外鞘管的运动时,圈套环可从所述外鞘管的另一端稳定伸出,确保手术过程中器械的稳定性,提高手术安全性;通过设置头部为锥形的保护管,使得保护管的头端容易插入组织开口中进行后续操作。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医用电刀示意图。图2显示为图1中K处局部放大图。图3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医用电刀中圈套环收回在外鞘管中的局部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医用电刀中圈套环部分伸出的局部示意图。图5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密封装置示意图。图6、7、8显示为星形管的几种实施例截面图。图9显示为电凝电极的示意图。图10-13显示为保护管的几种实施例图。图14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手柄座的一实施例图。元件标号说明1.圈套环,101.伸出端,2.连接管,3.保护管,301.圆柱段,302.锥形段,303.凸勾,304.凸点,4.外鞘管,5.电凝电极,501.弹簧管,502.引脚,6.牵引绳,7.手柄座,701.贯穿孔,702.转轮槽,703.密封腔,8.密封装置,9.导管,10.管接头,100.管接头的内腔,11.通电接头,12.手柄,13.高频电源,14.注射器,16.转轮,161.转轮近端面,162.转轮远端面,17.固定件,18.星形管,19.O型密封圈,20.压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1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中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用电刀,其包括:外鞘管4,外鞘管4的一端设有手柄座7,见图5所示,手柄座7具有与外鞘管4内相通的贯穿孔701以及与贯穿孔侧向相通的管接头10,本实施例中管接头的内腔100与贯穿孔701垂直贯通;手柄12,滑动设于手柄座7上,在手柄12上设有通电接头11;依次相连且可导电的导管9、牵引绳6和圈套环1,穿设在外鞘管4内;导管9经所述贯穿孔701从手柄座7内穿出与手柄12上的所述通电接头11相连;当手柄12作接近或远离外鞘管4的运动时,带动圈套环1从所述外鞘管4的另一端伸出或缩入外鞘管4中;所述手柄座7内供所述导管9穿出处设有将贯穿孔701密封的密封装置8;所述牵引绳6上套设有外周面带凸起机构的星形管18,见图2所示,且星形管18的两端均与牵引绳6通过固定件17密封固定相连,星形管18的最大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电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鞘管,外鞘管的一端设有手柄座,手柄座具有与外鞘管内相通的贯穿孔以及与贯穿孔侧向相通的管接头;手柄,滑动设于手柄座上,在手柄上设有通电接头;依次相连且可导电的导管、牵引绳和圈套环,穿设在外鞘管内;导管经所述贯穿孔内穿出与手柄上的所述通电接头相连;当手柄作接近或远离外鞘管的运动时,带动圈套环从所述外鞘管的另一端伸出或缩入外鞘管中;所述手柄座内供所述导管穿出处设有将贯穿孔密封的密封装置;所述牵引绳上套设有外周面带凸起机构的星形管,且星形管的两端均与牵引绳通过固定件密封固定相连,星形管的最大外径小于所述外鞘管的内径;电凝电极,固设在所述外鞘管靠近外鞘管的另一端的内壁上,当圈套环缩入外鞘管中可与所述电凝电极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电刀,其特征在于,包括:外鞘管,外鞘管的一端设有手柄座,手柄座具有与外鞘管内相通的贯穿孔以及与贯穿孔侧向相通的管接头;手柄,滑动设于手柄座上,在手柄上设有通电接头;依次相连且可导电的导管、牵引绳和圈套环,穿设在外鞘管内;导管经所述贯穿孔内穿出与手柄上的所述通电接头相连;当手柄作接近或远离外鞘管的运动时,带动圈套环从所述外鞘管的另一端伸出或缩入外鞘管中;所述手柄座内供所述导管穿出处设有将贯穿孔密封的密封装置;所述牵引绳上套设有外周面带凸起机构的星形管,且星形管的两端均与牵引绳通过固定件密封固定相连,星形管的最大外径小于所述外鞘管的内径;电凝电极,固设在所述外鞘管靠近外鞘管的另一端的内壁上,当圈套环缩入外鞘管中可与所述电凝电极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电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管的另一端插设有保护管,保护管外露于外鞘管的部分为锥形段,保护管位于外鞘管内的部分为圆柱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电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管的最大外径与所述外鞘管的外径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电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管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外鞘管内壁紧配合的凸起。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电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管的外表面为非光滑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电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连接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平红蔡明琰孙曙朱凤磊黎洁张忠民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乐奥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