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槽式洗碗机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222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槽式洗碗机排水结构,包括洗碗机本体、排水管与U形管,所述洗碗机本体底端的排水阀口通过法兰与底端的排水管对接相连,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套管、疏水管、U形管、二通转接管、滤网的设计使得进入到排水管废水的杂质与纤维物等被拦截在套管与U形管里侧滤网内能够有效的防止对下端的下水管道造成相应的堵塞,同时套管与排水管的套接设计、U形管与第一疏水管、输送管的套接设计使得当出现相应的堵塞时便于进行相应的清理也方便对里侧的第一滤网与第二滤网进行相应的更换减少对管体的伤害,第一疏水管与第二疏水管双重设计能够有效的增强排水速度提升用户的舒适体验,结构设计紧密合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适合推广。

Drainage structure of sink dishwash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rainage structure of a sink dishwasher, which comprises a dishwasher body, a drainage pipe and a U-shaped pipe. The drainage valve opening at the bottom of the dishwasher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ainage pipe at the bottom through a flange. The utility model intercepts impurities and fibers entering the drainage pipe wastewater through the design of casing, drainage pipe, U-shaped pipe, two-way transfer pipe and filter net. At the same time, the socket design of the casing and drainage pipe, the socket design of the U-shaped pipe and the first drain pipe, and the socket design of the conveyor pipe make it easy to clean up when the corresponding blockage occurs, and also facilitate the corresponding replacement of the first filter and the second filter in the inner side to reduce the injury to the pipe body. The double design of the first drain pipe and the second drain pipe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drainage speed and enhance the user's comfortable experience. The structure design is compact and reasonable, and it has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is suitable for promo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槽式洗碗机排水结构
本技术属于洗碗机设备
,具体涉及水槽式洗碗机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洗碗机是自动清洗碗、筷、盘、碟、刀、叉等餐具的设备。在市面上的全自动洗碗机可以分为家用和商用两类,家用全自动洗碗机只适用于家庭,主要有柜式、台式及水槽一体式,由于水槽式洗碗机由于在安装时无需进行相应的改水与改电操作因为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目前水槽式洗碗机的排水结构多是以排水管与下端的下水道管口对接对相应的废水进行相应的排除。这样的排水结构存在以下缺陷:1、水槽式洗碗机在对餐具清理后相应的颗粒物与纤维物等杂物沿排水管直接进入下水道管体容易致使下水道堵塞。2、在发生堵塞时不易进行相应的清理,由相应的疏通人员进行疏通时难免会对管体造成相应的损坏影响相应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槽式洗碗机排水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槽式洗碗机排水结构,包括洗碗机本体、排水管与U形管,所述洗碗机本体底端的排水阀口通过法兰与底端的排水管对接相连,所述排水管底端螺纹套接有套管,所述排水管边侧螺纹对接有第一疏水管与第二疏水管,所述第一疏水管末端上侧与第二疏水管末端下侧通过连管对接相连,所述连管与第一疏水管以及第二疏水管的连接处均套接有第一流管法兰,所述第一疏水管底端通过二通转接头与底侧的U形管对接相连,所述U形管通过二通转接头与边侧的输送管对接相连,所述U形管左端与二通转接头里端交接处嵌接有第一滤网,所述输送管左端通过第二流管法兰与边侧的排水软管对接相连,所述排水软管与底端的下水道接口对接相连。优选的,所述排水管底端里侧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边侧的卡块活动相连,所述卡块焊接固定在第二滤网的边侧两端。优选的,所述套管底端里侧留设有凸块且凸块的截面直径小于排水管的截面直径,所述套管内壁边侧留设有凸槽。优选的,所述U形管的截面长度不低于7cm且U形管的管径与第一疏水管与第二疏水管的管径长度一致。优选的,所述第一疏水管与第二疏水管的规格长度一致且第一疏水管与第二疏水管的管径长度均低于排水管的管径长度。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技术通过套管、疏水管、U形管、二通转接管、滤网的设计使得进入到排水管废水的杂质与纤维物等被拦截在套管与U形管里侧滤网内能够有效的防止对下端的下水管道造成相应的堵塞,同时套管与排水管的套接设计、U形管与第一疏水管、输送管的套接设计使得当出现相应的堵塞时便于进行相应的清理也方便对里侧的第一滤网与第二滤网进行相应的更换减少对管体的伤害,第一疏水管与第二疏水管双重设计能够有效的增强排水速度提升用户的舒适体验,结构设计紧密合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适合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套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U形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洗碗机本体、2法兰、3排水管、4套管、5第一疏水管、6连管、7第一流管法兰、8第二疏水管、9U形管、10二通转接头、11输送管、12第二流管法兰、13排水软管、14滑槽、15第二滤网、16卡块、17凸块、18第一滤网、19凸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水槽式洗碗机排水结构,包括洗碗机本体1、排水管3与U形管9,所述洗碗机本体1底端的排水阀口通过法兰2与底端的排水管3对接相连,所述排水管3底端螺纹套接有套管4,所述排水管3边侧螺纹对接有第一疏水管5与第二疏水管8,所述第一疏水管5与第二疏水管8均为PVC管,所述第一疏水管5末端上侧与第二疏水管8末端下侧通过连管6对接相连,所述连管6与第一疏水管5以及第二疏水管8的连接处均套接有第一流管法兰7,所述第一疏水管5底端通过二通转接头10与底侧的U形管9对接相连,所述U形管9通过二通转接头10与边侧的输送管11对接相连,所述U形管9左端与二通转接头10里端交接处嵌接有第一滤网18,所述输送管11左端通过第二流管法兰12与边侧的排水软管13对接相连,所述排水软管13与底端的下水道接口对接相连。具体的,所述排水管3底端里侧内壁开设有滑槽14,所述滑槽14与边侧的卡块16活动相连,所述卡块16焊接固定在第二滤网15的边侧两端。具体的,所述套管4底端里侧留设有凸块17且凸块17的截面直径小于排水管3的截面直径,所述套管4内壁边侧留设有凸槽19,凸槽19贴合排水管3底部配合排水管3边侧的滑槽14对第二滤网15进行相应的固定。具体的,所述U形管9的截面长度不低于7cm且U形管9的管径与第一疏水管5与第二疏水管8的管径长度一致。具体的,所述第一疏水管5与第二疏水管8的规格长度一致且第一疏水管5与第二疏水管8的管径长度均低于排水管3的管径长度。该技术在使用时,相应的洗碗机本体1所产生的废水沿排水管3流向底端的套管4,相应废水中的较大颗粒物与沉积物被拦截在套管4底侧上端的第一滤网18上,如使用者在对洗碗机的溢水口进行相应的清理时有相应的物品如戒指等沿上端的阀口掉入排水管3之中可以直接的打开套管4进行相应的取回并及时的对里侧的杂物进行清理使得排水管3不易出现相应的堵塞,相应废水在被底端的套管4拦截后流向边侧的第一疏水管5与第二疏水管8,废水沿第一疏水管5通过二通转接头10进入到U形管9当中,流入第二疏水管8的废水在经由连管6后通过第一疏水管5进入到U形管9当中,提升了相应的排水速度,废水之中的纤维物与颗粒物会沉积在U形管9的底端,如出现相应的堵塞情况时可以可以将二通转接头10连同U形管9直接取出对其进行相应的清理,废水经过U形管9与二通转接头10结合处的第二滤网15后进入到输送管11之中再由排水软管进入到下水道之中,结构设计紧密合理,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适合推广。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槽式洗碗机排水结构,包括洗碗机本体(1)、排水管(3)与U形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洗碗机本体(1)底端的排水阀口通过法兰(2)与底端的排水管(3)对接相连,所述排水管(3)底端螺纹套接有套管(4),所述排水管(3)边侧螺纹对接有第一疏水管(5)与第二疏水管(8),所述第一疏水管(5)末端上侧与第二疏水管(8)末端下侧通过连管(6)对接相连,所述连管(6)与第一疏水管(5)以及第二疏水管(8)的连接处均套接有第一流管法兰(7),所述第一疏水管(5)底端通过二通转接头(10)与底侧的U形管(9)对接相连,所述U形管(9)通过二通转接头(10)与边侧的输送管(11)对接相连,所述U形管(9)左端与二通转接头(10)里端交接处嵌接有第一滤网(18),所述输送管(11)左端通过第二流管法兰(12)与边侧的排水软管(13)对接相连,所述排水软管(13)与底端的下水道接口对接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槽式洗碗机排水结构,包括洗碗机本体(1)、排水管(3)与U形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洗碗机本体(1)底端的排水阀口通过法兰(2)与底端的排水管(3)对接相连,所述排水管(3)底端螺纹套接有套管(4),所述排水管(3)边侧螺纹对接有第一疏水管(5)与第二疏水管(8),所述第一疏水管(5)末端上侧与第二疏水管(8)末端下侧通过连管(6)对接相连,所述连管(6)与第一疏水管(5)以及第二疏水管(8)的连接处均套接有第一流管法兰(7),所述第一疏水管(5)底端通过二通转接头(10)与底侧的U形管(9)对接相连,所述U形管(9)通过二通转接头(10)与边侧的输送管(11)对接相连,所述U形管(9)左端与二通转接头(10)里端交接处嵌接有第一滤网(18),所述输送管(11)左端通过第二流管法兰(12)与边侧的排水软管(13)对接相连,所述排水软管(13)与底端的下水道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陈勇曾巍李飞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品冠智能洗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