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床头倾角可调的智能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21536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家具领域,它涉及一种床头倾角可调的智能床,包括床身和床板,床板上开设有空腔,空腔内设有床头板,床头板的两端对称开设有转动圆槽,床板上设有一端伸入转动圆槽内的圆管;圆管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床头板倾斜角度的紧固机构,紧固机构包括若干通道、滚珠、设置在圆管内用于同时驱动滚珠抵紧转动圆槽内壁的抵紧件。当床头板旋转至合适角度时,通过抵紧件同时驱动滑动嵌设在圆管周壁上的若干滚珠抵紧于转动圆槽的内壁上,从而固定了床头板的角度;相比于通过单个螺杆直接穿过床板单点抵紧床头板,该方案通过若干滚珠多点抵紧床头板,可以说有效地提高了床头板被固定后的稳定性。

An Intelligent Bed with Adjustable Head Inclina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urniture field, which relates to an intelligent bed with adjustable head inclination angle, including a bed and a bed plate. There are holes on the bed plate, a headboard is arranged in the cavity, two ends of the headboard are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rotating grooves, and one end of the bed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circular tube extending into the rotating groove; a fastening mechanism for fixing the headboard inclination angle is arranged on the circular tube, and a fastening mechanism package is provided.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channels, balls, and fasteners arranged in a circular tube for simultaneously driving balls to tighten the inner wall of a rotating groove. When the headboard rotates to an appropriate angle, the angle of the headboard is fixed by driving a number of balls sliding on the circumferential wall of the circular tube at the same time, so that the angle of the headboard is fixed. Compared with the single screw directly passing through the single point of the headboard to tighten the headboard, the program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headboard by tightening the headboard with several balls and tightening the headboard at multiple points. Later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床头倾角可调的智能床
本技术涉及家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床头倾角可调的智能床。
技术介绍
床是人们日常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之一,一般摆于卧室,供人睡卧的家具,目前在使用的床种类很多,而平板床是其中使用最多的种类之一,而且床头板的设计样式大多数都是相差不大,都是垂直于床板的固定设计。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可能有部分人群习惯在床上半躺着看电视、看书等,因而需要把头部倚靠在床头板上来保持一个较为舒适的姿势,但是由于大部分床头板皆为垂直设计,角度无法进行调节,因而即使在背下垫上枕头或靠枕,也会给人体头部和颈椎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不适,给实际使用带来较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床头倾角可调的智能床,具有可以调整床头板倾斜角度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床头倾角可调的智能床,包括床身和设置在床身一端的床板,所述床板朝向床身的一侧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床头板,所述床头板两端的表面上对称开设有转动圆槽,所述床板上对称设置有圆管,所述圆管的一端伸入转动圆槽内,即床头板绕圆管的轴线转动于空腔内;所述圆管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床头板旋转角度的紧固机构,所述紧固机构包括沿圆管径向开设在圆管周壁上的若干通道、滑动嵌设在通道中的滚珠、设置在圆管内用于同时驱动滚珠抵紧转动圆槽内壁的抵紧件,所述通道连通圆管的内壁和外壁;所述滚珠的表面穿出圆管的内壁和外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床头板能绕着圆管的轴线转动于空腔内,当床头板旋转至合适角度时,通过抵紧件同时驱动滑动嵌设在圆管周壁上的若干滚珠抵紧于转动圆槽的内壁上,从而固定了床头板的角度;相比于通过单个螺杆直接穿过床板单点抵紧床头板,该方案通过若干滚珠多点抵紧床头板,可以说有效地提高了床头板被固定后的稳定性;同时滚珠的设置,在旋转床头板时,将圆管与转动圆槽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减少了圆管与转动圆槽之间的摩擦力,方便了使用者旋转床头板。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紧件包括螺纹连接在圆管内壁上的转动杆、沿转动杆的周向开设在转动杆外周壁上的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到转动杆中轴线之间的距离沿远离转动圆槽的方向逐渐递增;所述转动杆远离转动圆槽的一端穿出床板并安装有转动圆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旋转转动圆盘,在螺纹的作用下,转动杆将朝靠近转动圆槽的方向移动,在转动杆移动的过程中,导向斜面与滚珠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小,最终导向斜面与滚珠抵接,转动杆继续移动过程中,导向斜面驱动滚珠抵紧转动圆槽的内壁,最终固定了床头板的倾斜角度;反之,通过反向旋转动圆盘,在螺纹的作用下,转动杆反向移动,则导向斜面与滚珠之间的间距逐渐变大,最终滚珠与转动圆槽内壁的抵紧关系消失,床头板既可以绕着圆管的轴线转动,即可重新调整床头板的倾斜角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圆盘上偏心设置有握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可以通过单手连续的旋转转动圆盘来带动转动杆转动;相比于转动圆盘,这种旋转转动杆的效率更高,提高了操作者操作的便捷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握柄的外周壁上设置有防滑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滑套的设置,可以增加手部与握柄之间的摩擦力,更方便了操作者通过握柄旋转转动圆盘。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床板两端的外表面上均沿圆管的周向开设有贯通的弧形槽,所述床头板的两端上对称设置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把手滑动连接于弧形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把手的设置一来方便了使用者对床头板角度的调整;二来相比于直接通过旋转床头板,该方法增大了床头板角度调整的范围。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把手上设置有用于进一步固定床头板角度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沿圆管的周向均匀开设在床板两端外表面上的若干螺纹槽、固定设置在转动把手上的连接板、开设在连接板上且在连接板转动过程中正对螺纹槽的通孔、穿过通孔并与螺纹槽螺纹连接的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床头板旋转至合适角度后,将螺栓穿过通孔并与相对应的螺纹槽螺纹连接,将连接板抵紧于床板上,固定了转动把手的位置,即固定了床头板的倾斜角度;在紧固机构的固定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了床头板的稳固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的形状设置为圆弧形,所述通孔的两端到圆管的中轴线的距离相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形的设置,增大了通孔的面积,避免了当床头板转动至合适角度时,通孔和螺纹槽的位置没对准,导致螺栓无法穿过连接板与螺纹槽螺纹连接;圆弧形的通孔,方便了使用者对床头板倾斜角度的固定。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栓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垫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垫片的设置,增大了螺栓与连接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一来增加螺栓与连接板之间的摩擦力,减少了连接板相对螺栓发生滑动的概率,使螺栓对连接板的紧固效果更好;二来可以减少了螺栓对连接板的压强,减少了螺栓拧紧后对连接板造成的损伤,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槽的槽口处开设倒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倒角的设置增大了螺纹槽槽口的面积,同时倾斜的倒角面对螺栓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使螺栓不需要和螺纹槽对地很准才能进行旋转,方便了操作者的操作。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床头板的角度可以调整至任意倾斜角度;2、紧固机构中的滚珠不仅起紧固床头板角度的作用,还减少了圆管与转动圆槽之间的摩擦力,方便了使用者对床头板角度的调整;3、固定机构在紧固机构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对床头板的角度进行固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中紧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A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的B部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床身;2、床板;3、空腔;4、床头板;5、转动圆槽;6、圆管;7、弧形槽;8、转动把手;9、紧固机构;91、通道;92、滚珠;93、抵紧件;931、转动杆;932、导向斜面;10、转动圆盘;11、握柄;12、防滑套;13、固定机构;131、螺纹槽;132、连接板;133、通孔;134、螺栓;14、倒角;15、垫片;16、环边。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一种床头倾角可调的智能床,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床身1和固定设置在床身1一端的床板2,床板2朝向床身1的一侧开设有空腔3,空腔3内设有床头板4,床头板4两端的表面上对称开设有转动圆槽5;床板2的两端上设置有圆管6,圆管6的一端伸入伸入转动圆槽5内,圆管6的轴线和转动圆槽5的轴线重合,圆管6的另一端穿出床板2,圆管6穿出床板2一端的外周壁上固定连接有环边16,环边16与床板2相抵接,通过螺钉将环边16固定设置于床板2上,则床头板4可以绕圆管6的轴线转动于空腔3内。如图2和图3所示,在床板2两端的外表面上沿圆管6的周向开设有弧形槽7,弧形槽7连通空腔3;床头板4的两端固定设置有转动把手8,转动把手8滑动连接于弧形槽7内,通过转动把手8的设置,可以更加方便了使用者去调整床头板4的倾斜角度。如图4所示,圆管6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床头板4旋转角度的紧固机构9,紧固机构9包括沿圆管6的径向均匀开设在圆管6周壁上的若干通道91、滑动嵌设在通道91中的滚珠92、设置在圆管6内用于同时驱动滚珠92抵紧转动圆槽5内壁的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床头倾角可调的智能床,包括床身(1)和设置在床身(1)一端的床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2)朝向床身(1)的一侧开设有空腔(3),所述空腔(3)内设置有床头板(4),所述床头板(4)两端的表面上对称开设有转动圆槽(5),所述床板(2)上对称设置有圆管(6),所述圆管(6)的一端伸入转动圆槽(5)内,即床头板(4)绕圆管(6)的轴线转动于空腔(3)内;所述圆管(6)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床头板(4)旋转角度的紧固机构(9),所述紧固机构(9)包括沿圆管(6)径向开设在圆管(6)周壁上的若干通道(91)、滑动嵌设在通道(91)中的滚珠(92)、设置在圆管(6)内用于同时驱动滚珠(92)抵紧转动圆槽(5)内壁的抵紧件(93),所述通道(91)连通圆管(6)的内壁和外壁;所述滚珠(92)的表面穿出圆管(6)的内壁和外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床头倾角可调的智能床,包括床身(1)和设置在床身(1)一端的床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2)朝向床身(1)的一侧开设有空腔(3),所述空腔(3)内设置有床头板(4),所述床头板(4)两端的表面上对称开设有转动圆槽(5),所述床板(2)上对称设置有圆管(6),所述圆管(6)的一端伸入转动圆槽(5)内,即床头板(4)绕圆管(6)的轴线转动于空腔(3)内;所述圆管(6)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床头板(4)旋转角度的紧固机构(9),所述紧固机构(9)包括沿圆管(6)径向开设在圆管(6)周壁上的若干通道(91)、滑动嵌设在通道(91)中的滚珠(92)、设置在圆管(6)内用于同时驱动滚珠(92)抵紧转动圆槽(5)内壁的抵紧件(93),所述通道(91)连通圆管(6)的内壁和外壁;所述滚珠(92)的表面穿出圆管(6)的内壁和外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床头倾角可调的智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件(93)包括螺纹连接在圆管(6)内壁上的转动杆(931)、沿转动杆(931)的周向开设在转动杆(931)外周壁上的导向斜面(932),所述导向斜面(932)到转动杆(931)中轴线之间的距离沿远离转动圆槽(5)的方向逐渐递增;所述转动杆(931)远离转动圆槽(5)的一端穿出床板(2)并安装有转动圆盘(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床头倾角可调的智能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圆盘(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江生
申请(专利权)人:顾家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