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衣帽间立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2135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3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衣帽间立柱,包括型材框,所述型材框包括有左边框与右边框,所述左边框与右边框为左右对称结构,所述左边框包括上边框与下边框,所述上边框与下边框为上下对称结构,所述上边框包括有竖直段,所述竖直段底侧设置有第一倾斜段,所述第一倾斜段朝远离所述竖直段一侧向下倾斜,所述第一倾斜段远离所述竖直段一端设置有水平段,所述水平段远离所述第一倾斜段一端向上设置有第二倾斜段,所述第二倾斜段远离所述水平段一端设置有过渡段,所述过渡段远离所述第二倾斜段一端向下设置有第三倾斜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得衣帽间拼接时更加方便,并且其内部容纳空间可根据需要随意调节其大小,更加方便。

A Cloakroom Colum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loakroom pillar, which comprises a profile frame, which comprises a left border and a right border. The left border and a right border are left-right symmetrical structures. The left border includes an upper border and a lower border. The upper border and a lower border are upper-lower symmetrical structures. The upper border includes a vertical segment. The bottom of the vertical segmen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inclined segment. The first inclined section inclines downward to one side far from the vertical section, the first inclined section is far from the vertical section and one end of the first inclined s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horizontal section, the horizontal section is far from the first inclined section and a second inclined section is upward, the second inclined section is far from the horizontal section and a transition section is arranged downward from the first end of the second inclined section. The three-inclined section of the utility model makes the splicing of clothes and hats more convenient, and its internal accommodation space can be adjusted at will according to the need, which is more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衣帽间立柱
本技术涉及一种衣帽间,尤其涉及一种衣帽间立柱。
技术介绍
衣帽间指的是在住宅居所当中,供家庭成员存储、收放、更衣和梳妆的专用空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几乎每个人都拥有几十件甚至更多的衣服,这些款式、质地不同的服装的累积,人们开始对其进行分类收纳,因此衣帽间正逐步成为每个家庭空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的衣帽间结构较为复杂,通过不同的板材组合而成,材料较多,产品加工精度高,成本较高,安装麻烦,并且由于衣帽间结构本身的限制,衣帽间的支撑杆或支撑板在加工时会预设槽孔,以供安装层板,这使得容纳空间不能随意改变,在使用时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衣帽间结构复杂,安装麻烦,并且衣帽间内的容纳空间不能随意改变,已经固定好不可再更改,使用体验较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衣帽间立柱,包括型材框,所述型材框包括有左边框与右边框,所述左边框与右边框为左右对称结构,所述左边框包括上边框与下边框,所述上边框与下边框为上下对称结构,所述上边框包括有竖直段,所述竖直段底侧设置有第一倾斜段,所述第一倾斜段朝远离所述竖直段一侧向下倾斜,所述第一倾斜段远离所述竖直段一端设置有水平段,所述水平段远离所述第一倾斜段一端向上设置有第二倾斜段,所述第二倾斜段远离所述水平段一端设置有过渡段,所述过渡段远离所述第二倾斜段一端向下设置有第三倾斜段,所述第一倾斜段与所述第二倾斜段、第三倾斜段相互平行。本技术提供一种衣帽间立柱,该立柱包括型材框,型材框包括有左边框与右边框,左边框与右边框为左右对称结构,左边框包括有上边框与下边框,上边框与下边框为上下对称结构,因此,型材框的上下、左右均为对称结构,上边框包括有竖直段,竖直段底侧设置有第一倾斜段,第一倾斜段朝远离竖直段一侧向下倾斜,第一倾斜段远离竖直段一端连接有水平段,水平段远离第一倾斜段一端向上连接有第二倾斜段,第二倾斜段远离水平段一端连接有过渡段,过渡段远离第二倾斜段一端向下设置有第三倾斜段,并且第一倾斜段与第二倾斜段、第三倾斜段相互平行,因此,根据此结构,第一倾斜段与第二倾斜段之间则设置有直槽,由于型材框的上下、左右均为对称结构,因此,型材框内设置有四个直槽,该直槽内可配合连接层板托架,在任意位置对层板托架进行定位,使得可随意改变衣帽间的容纳空间大小,并且组装方便,有效提高使用体验。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平段底侧向下设置有限位段。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边框与所述下边框的连接处内侧设置有C型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平段与所述第二倾斜段的连接处为倒圆角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倾斜段的顶侧与所述水平段的顶侧、第二倾斜段的底侧均设置有缓冲垫层。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还可在型材框上安装不同的组件,以对立柱进行拓展,功能更加多样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竖直段、2-第一倾斜段、3-水平段、4-第二倾斜段、5-过渡段、6-第三倾斜段、7-限位段、8-C型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参照图1,一种衣帽间立柱,包括型材框,所述型材框包括有左边框与右边框,所述左边框与右边框为左右对称结构,所述左边框包括上边框与下边框,所述上边框与下边框为上下对称结构,所述上边框包括有竖直段1,所述竖直段1底侧设置有第一倾斜段2,所述第一倾斜段2朝远离所述竖直段1一侧向下倾斜,所述第一倾斜段2远离所述竖直段1一端设置有水平段3,所述水平段3远离所述第一倾斜段2一端向上设置有第二倾斜段4,所述第二倾斜段4远离所述水平段3一端设置有过渡段5,所述过渡段5远离所述第二倾斜段4一端向下设置有第三倾斜段6,所述第一倾斜段2与所述第二倾斜段4、第三倾斜段6相互平行。由上述可知,本技术提供一种衣帽间立柱,该立柱包括型材框,型材框包括有左边框与右边框,左边框与右边框为左右对称结构,左边框包括有上边框与下边框,上边框与下边框为上下对称结构,因此,型材框的上下、左右均为对称结构,上边框包括有竖直段1,竖直段1底侧设置有第一倾斜段2,第一倾斜段2朝远离竖直段1一侧向下倾斜,第一倾斜段2远离竖直段1一端连接有水平段3,水平段3远离第一倾斜段2一端向上连接有第二倾斜段4,第二倾斜段4远离水平段3一端连接有过渡段5,过渡段5远离第二倾斜段4一端向下设置有第三倾斜段6,并且第一倾斜段2与第二倾斜段4、第三倾斜段6相互平行,因此,根据此结构,第一倾斜段2与第二倾斜段4之间则设置有直槽,由于型材框的上下、左右均为对称结构,因此,型材框内设置有四个直槽,该直槽内可配合连接层板托架,在任意位置对层板托架进行定位,使得可随意改变衣帽间的容纳空间大小,并且组装方便,有效提高使用体验。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水平段3底侧向下设置有限位段7,由于上边框与下边框为上下对称结构,左边框与右边框为左右对称结构,因此,型材框内则有四条限位段7,形成矩形限位框,在限位框内可安装角码,用以拼接衣帽间立柱。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上边框与所述下边框的连接处内侧设置有C型槽8,由于左边框与右边框为左右对称结构,则型材框内部共有两个C型槽8,C型槽8用于打入螺丝,可在衣帽间立柱的两端添加组件,方便固定,可拓展性强。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水平段3与所述第二倾斜段4的连接处为倒圆角结构,倒圆角结构一方面可方便型材框脱模,另一方面可方便插入层板托架时更容易配合,层板托架贴合倒圆角结构处,不容易发生对型材框内部造成刮损等现象。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倾斜段4的顶侧与所述水平段3的顶侧、第二倾斜段4的底侧均设置有缓冲垫层,缓冲垫层可加紧插入直槽内的层板托架与直槽的配合,在层板托架受外力对直槽内部挤压时,也会容易使型材框变形,起到进一步的保护作用。以上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衣帽间立柱,包括型材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框包括有左边框与右边框,所述左边框与右边框为左右对称结构,所述左边框包括上边框与下边框,所述上边框与下边框为上下对称结构,所述上边框包括有竖直段(1),所述竖直段(1)底侧设置有第一倾斜段(2),所述第一倾斜段(2)朝远离所述竖直段(1)一侧向下倾斜,所述第一倾斜段(2)远离所述竖直段(1)一端设置有水平段(3),所述水平段(3)远离所述第一倾斜段(2)一端向上设置有第二倾斜段(4),所述第二倾斜段(4)远离所述水平段(3)一端设置有过渡段(5),所述过渡段(5)远离所述第二倾斜段(4)一端向下设置有第三倾斜段(6),所述第一倾斜段(2)与所述第二倾斜段(4)、第三倾斜段(6)相互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衣帽间立柱,包括型材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材框包括有左边框与右边框,所述左边框与右边框为左右对称结构,所述左边框包括上边框与下边框,所述上边框与下边框为上下对称结构,所述上边框包括有竖直段(1),所述竖直段(1)底侧设置有第一倾斜段(2),所述第一倾斜段(2)朝远离所述竖直段(1)一侧向下倾斜,所述第一倾斜段(2)远离所述竖直段(1)一端设置有水平段(3),所述水平段(3)远离所述第一倾斜段(2)一端向上设置有第二倾斜段(4),所述第二倾斜段(4)远离所述水平段(3)一端设置有过渡段(5),所述过渡段(5)远离所述第二倾斜段(4)一端向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荣水张伟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宅可丽集成装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