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红光对焦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1792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5:59
一种双红光对焦模组,包括振镜底座、固定条和两个红光发生器,固定条的顶面对称设有两个凹槽,且凹槽的底部中心设有贯穿固定条的孔,每个凹槽上均罩盖有铜球端盖,凹槽与铜球端盖之间形成有球形旋转腔体;球形旋转腔体内设有可自由调整旋转角度的旋转铜球,两个红光发生器分别安装在两个旋转铜球中,且红光发生器的前端出射头从凹槽底部的孔伸出;铜球端盖上设有上下贯穿的调节螺丝,调节螺丝与铜球端盖接触配合以对红光发生器的出射角度进行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能够标定市场目前各种尺寸的场镜焦距,在满足用户加工不同类型的工件时,可快速调整焦距,尤其是红光发生器出现故障时,客户可自行将固定条的拆卸维护,非常的简单方便。

A Double Red Light Focusing Module

A double red light focusing module includes a galvanometer base, a fixing strip and two red light generators. The top of the fixing strip is symmetrically provided with two grooves, and the bottom center of the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holes through the fixing strip. Each groove is covered with a copper ball end cap, and a spherical rotating cavity is formed between the groove and the copper ball end cap. Copper ball and two red light generators are respectively installed in two rotating copper balls, and the front end of the red light generator shoots out from the hole at the bottom of the groove; the copper ball end cover is equipped with adjusting screw running through the top and bottom, and the adjusting screw is in contact with the copper ball end cover to locate the emitting angle of the red light generator. The utility model makes it possible to calibrate the focal length of field mirrors of various sizes in the market at present, and can quickly adjust the focal length when users process different types of work pieces, especially when the red light generator fails, the customer can disassemble and maintain the fixing strip by himself, which is very simple and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红光对焦模组
本技术涉及二维扫描振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红光对焦模组,以用于二维扫描振镜的激光焦距对焦。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市场上二维扫描振镜的激光焦距对焦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外置加装红光模组来实现对焦功能,该方式成本高,且需要额外加工零部件,还需要外接电源,所以费时费力,操作不便。另二种是集成简易的红光模组在二维扫描振镜上,该简易的红光模组所借助的是激光设备本身的红光来实现,其结构设计不够灵活,调整起来很费时间,而且调整过程中,需要松开至少六个螺丝来调整焦距所需要的位置,一般不熟练的用户很难把握,一旦红光模组出现故障,维修十分的麻烦,需要将整个产品拆卸下来更换,非常的耽误时间。且第二种方式虽然可适用于一般的场景,但对于外形较大的场景时,就失去了对焦的功能,如场镜尺寸大于Φ100mm时,红光模组的红光就被挡住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双红光对焦模组,以解决现有二维扫描振镜的激光焦距对焦所采用的红光模组,操作不便,不够灵活,且不便于维护等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红光对焦模组,包括振镜底座、固定条和两个红光发生器,所述固定条的顶面对称设有两个凹槽,且凹槽的底部中心设有贯穿固定条的孔,每个凹槽上均罩盖有铜球端盖,所述凹槽与铜球端盖之间形成有球形旋转腔体;所述球形旋转腔体内设有可自由调整旋转角度的旋转铜球,所述两个红光发生器分别安装在两个旋转铜球中,且红光发生器的前端出射头从凹槽底部的孔伸出;所述铜球端盖上设有上下贯穿的调节螺丝,所述调节螺丝与旋转铜球接触配合以对红光发生器的出射角度进行定位;所述固定条安装在振镜底座的底部面板上,并位于振镜底座的聚焦镜的侧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红光发生器发射出的红光光束为可见光,该红光光束的波段为650n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红光发生器从旋转铜球内伸出到外部的长度为3mm-5mm。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铜球端盖为环状,振镜底座上与铜球端盖相对应的区域设有避空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条通过卡扣或螺丝方式固定安装在振镜底座的底部面板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振镜底座的底部面板上还设有定位槽,所述固定条安装在所述定位槽中。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两个红光发生器分别与连接振镜底座的二维扫描振镜供电系统电连接,所述固定条上还设有微型开关,所述微型开关连接在红光发生器与二维扫描振镜供电系统的电路中以控制红光发生器的开或关。本技术的双红光对焦模组可以达到如下有益效果:1)维护方便,当红光发生器出现故障了,客户不需要拆卸二维扫描振镜,就可以将红光发生器换下来;2)两束红光集成在二维扫描振镜中,不需要外置红光和供电系统;3)两束红光调整非常灵活,方便,满足激光焦距对焦的使用要求,省时省力;4)可适用于任何尺寸的场镜,均不会影响红光模组的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双红光对焦模组提供的一实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固定条的整体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双红光对焦模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图中:1、振镜底座,2、红光发生器,3、旋转铜球,4、固定条,5、微型开关,6、聚焦镜,7、工件,8、调节螺丝,9、铜球端盖,10、固定螺丝。本技术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较佳实施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至图4所示,双红光对焦模组包括振镜底座1、固定条4和两个红光发生器2,所述固定条4的顶面对称设有两个凹槽,且凹槽的底部中心设有贯穿固定条4的孔,每个凹槽上均罩盖有铜球端盖9,所述凹槽与铜球端盖9之间形成有球形旋转腔体;所述球形旋转腔体内设有可自由调整旋转角度的旋转铜球3,所述两个红光发生器2分别安装在两个旋转铜球3中,且红光发生器2的前端出射头从凹槽底部的孔伸出;所述铜球端盖9上设有上下贯穿的调节螺丝8,所述调节螺丝8与旋转铜球3接触配合以对红光发生器2的出射角度进行定位,该调节螺丝8的数量为两个,当松开一个调节螺丝8时旋转铜球3即可进行旋转调节,两个条件螺丝均固定时,从而对旋转铜球3进行定位;所述固定条4安装在振镜底座1的底部面板上,并位于振镜底座1的聚焦镜6的侧面。本专利技术的双红光对焦模组在使用过程,通过可旋转的旋转铜球3带动红外发生器进行角度旋转,当调整两束红光发生器2发出来的可见光重合时,即为工件7和聚焦镜6(场镜)的焦距,达到对二维扫描振镜的激光焦距对焦。当调整好后,通过调节螺丝8锁紧两个旋转铜球3,即可实现定位。具体实施中,所述红光发生器2发射出的红光光束为可见光,该红光光束的波段为650nm。具体实施中,所述红光发生器2从旋转铜球3内伸出到外部的长度为3mm-5mm。具体实施中,由于铜球端盖9为凸起部分,所述铜球端盖9为环状,振镜底座1上与铜球端盖9相对应的区域设有避空位,以便于振镜底座1与固定条4的安装配合,另外,通过该避空位可延伸到振镜底座1的腔体内,以使红光发生器2的连接线路顺利与振镜底座1内的线路相连接。具体实施中,所述固定条4通过卡扣或螺丝方式固定安装在振镜底座1的底部面板上,所述振镜底座1的底部面板上还设有定位槽,所述固定条4安装在所述定位槽中,该实施例中,采用螺丝固定时,固定条4的左右两侧各通过一个固定螺丝10即可实现与振镜底座1的稳固连接,使得拆卸方便,便于维修及组装。具体实施中,所述两个红光发生器2分别与连接振镜底座1的二维扫描振镜供电系统电连接,所述固定条4上还设有微型开关5,所述微型开关5连接在红光发生器2与二维扫描振镜供电系统的电路中以控制红光发生器2的开或关。本技术的双红光对焦模组通过将安装有一对可自由调节红光发生器2角度的固定板直接安装在振镜底座1的底部面板上,固定条4的顶面对称设有两个凹槽,且凹槽的底部中心设有贯穿固定条4的孔,每个凹槽上均罩盖有铜球端盖9,凹槽与铜球端盖9之间形成有球形旋转腔体,该球形旋转腔体内设有可自由调整旋转角度的旋转铜球3,两个红光发生器2分别安装在两个旋转铜球3中,且红光发生器2的前端出射头从凹槽底部的孔伸出,铜球端盖9上设有上下贯穿的调节螺丝8,所述调节螺丝8与旋转铜球3接触配合以对红光发生器2的出射角度进行定位,使得其能够标定市场目前大小尺寸的场镜焦距,可满足用户加工不同类型的零部件和产品时,可快速调整焦距,尤其是红光发生器2出现故障时,客户可自行将固定条4的拆卸下来进行维护,非常的简单。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可以对本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而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红光对焦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振镜底座、固定条和两个红光发生器,所述固定条的顶面对称设有两个凹槽,且凹槽的底部中心设有贯穿固定条的孔,每个凹槽上均罩盖有铜球端盖,所述凹槽与铜球端盖之间形成有球形旋转腔体;所述球形旋转腔体内设有可自由调整旋转角度的旋转铜球,所述两个红光发生器分别安装在两个旋转铜球中,且红光发生器的前端出射头从凹槽底部的孔伸出;所述铜球端盖上设有上下贯穿的调节螺丝,所述调节螺丝与旋转铜球接触配合以对红光发生器的出射角度进行定位;所述固定条安装在振镜底座的底部面板上,并位于振镜底座的聚焦镜的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红光对焦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振镜底座、固定条和两个红光发生器,所述固定条的顶面对称设有两个凹槽,且凹槽的底部中心设有贯穿固定条的孔,每个凹槽上均罩盖有铜球端盖,所述凹槽与铜球端盖之间形成有球形旋转腔体;所述球形旋转腔体内设有可自由调整旋转角度的旋转铜球,所述两个红光发生器分别安装在两个旋转铜球中,且红光发生器的前端出射头从凹槽底部的孔伸出;所述铜球端盖上设有上下贯穿的调节螺丝,所述调节螺丝与旋转铜球接触配合以对红光发生器的出射角度进行定位;所述固定条安装在振镜底座的底部面板上,并位于振镜底座的聚焦镜的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红光对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发生器发射出的红光光束为可见光,该红光光束的波段为650n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梓荣曹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智博泰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