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微镜移动载物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1791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5: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微镜移动载物台,包括上平台和位于上平台下方的下平台,上平台的中部设置了第一透光孔,下平台的中部设置了第二透光孔,上平台上设置有第一直线运动机构和用于夹取玻片的电动片夹,电动片夹由第一直线运动机构带动沿直线运动,下平台上设置了垂直于第一直线运动机构的第二直线运动机构,上平台由第二直线运动机构带动在垂直于第一直线运动机构的方向上直线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第一直线运动机构、第二直线运动机构的协同动作来带动电动片夹动作,实现自动循环取放玻片和检测观察,提高检测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精确的控制移动位置,保障观察准确性,避免损坏玻片,提高检测可靠性。

A Microscopic Mobile Carrier St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icroscope moving carrier platform,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platform and a lower platform located below the upper platform. The middle part of the upper platform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light transmission hole, an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lower platform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light transmission hole. The upper platform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linear motion mechanism and an electric slide clamp for clipping glass slides. The electric slide clamp is driven along a straight line by the first linear motion mechanism. The second linear motion mechanism perpendicular to the first linear motion mechanism is set on the lower platform, and the upper platform is driven by the second linear motion mechanism to move in the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first linear motion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utilizes the coordinated action of the first linear motion mechanism and the second linear motion mechanism to drive the action of the electric slide clip, realizes the automatic circulation of slides and detection observation, improves the detection efficiency,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precisely controls the moving position, ensures the observation accuracy, avoids the damage of slides, and improves the detection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微镜移动载物台
本技术涉及显微镜
,尤其涉及一种显微镜移动载物台。
技术介绍
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载物台位于物镜的下方,用以放置需要观察的玻片,中央有一通光孔,在进行化验时,将涂有待验物的玻片放在通光孔处,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测定,载物台下有运动机构,可使玻片作左右、前后方向的移动,可以进行大范围的观察以及取放玻片。现有的载物台难以进行精确的移动定位,在取放玻片时容易发生碰撞损坏玻片,在观察过程中也难以保障观察范围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显微镜移动载物台,解决目前技术中的显微镜载物台难以精确的控制移动位置,影响观察准确性,容易损坏玻片的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显微镜移动载物台,包括上平台和位于上平台下方的下平台,所述的上平台的中部设置了第一透光孔,所述的下平台的中部设置了第二透光孔,所述的上平台上设置有第一直线运动机构和用于夹取玻片的电动片夹,所述的电动片夹由第一直线运动机构带动沿直线运动,所述的下平台上设置了垂直于第一直线运动机构的第二直线运动机构,所述的上平台由第二直线运动机构带动在垂直于第一直线运动机构的方向上直线运动。本技术所述的显微镜移动载物台利用第一直线运动机构带动电动片夹沿直线运动,同时第二直线运动机构带动上平台垂直于用第一直线运动机构的方向进行运动,从而实现电动片夹在二维平面上的任意移动,电动片夹在第一直线运动机构、第二直线运动机构的动作下移动到片仓位置夹取玻片,然后第一直线运动机构、第二直线运动机构移动到第一透光孔与第二透光孔对准的位置使得显微镜底部的光源从第一透光孔与第二透光孔透过,并使得电动片夹夹取的玻片移动到物镜下并正对显微镜底部的光源,从而能精确可靠的观察玻片,在观察结束后第一直线运动机构、第二直线运动机构再协同动作使得电动片夹移动到片仓位置将检查完成的玻片再放入片仓并取出新的玻片,实现循环自动取放玻片观察,提高检测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精确的控制移动位置,保障观察准确性,避免损坏玻片,提高检测可靠性。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直线运动机构包括第一导轨、平行于第一导轨的第一丝杆、驱动第一丝杆转动的第一电机,第一导轨、第一丝杆、第一电机都设置在上平台上表面,电动片夹连接在沿第一导轨滑动的第一滑块上,并且电动片夹还与套装连接在第一丝杆上的第一联动片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机上设置有第一位移传感器,并且上平台的上表面沿着第一导轨的方向间隔设置了若干的用于检测第一联动片位置的第一限位传感器。本技术所述的第一直线运动机构结构简单,动作可靠性高、精度高,第一电机带动第一丝杆转动,从而驱动第一联动片沿着第一丝杆的轴向运动,从而驱动电动片夹沿着第一导轨运动,并且通过第一位移传感器精确的控制第一电机的工作状况,同时利用第一限位传感器对第一联动片的移动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即对电动片夹的移动位置进行精确定位,保障取放玻片过程以及玻片移动到物镜下位置的精确度,避免损坏玻片,提高检测准确可靠性。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直线运动机构包括第二导轨、平行于第二导轨的第二丝杆、驱动第二丝杆转动的第二电机,第二导轨、第二丝杆、第二电机都设置在上平台的下表面,下平台连接在沿第二导轨滑动的第二滑块上,并且下平台还与套装连接在第二丝杆上的第二联动片连接,所述的第二电机上设置有第二位移传感器,并且在上平台的下表面沿着第二导轨的方向间隔设置了若干的用于检测第二联动片位置的第二限位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的电动片夹上连接着用于驱动电动片夹的线缆,并且线缆设置在拖链中,保障电动片夹在移动过程中线缆不会导致运动,提高动作可靠性。进一步的,所述的电动片夹包括与第一滑块连接的主体、设置在主体上的片夹滑轨和沿片夹滑轨运动的片夹滑块,所述的主体上设置了位于片夹滑轨滑动方向一端的固定板,片夹滑块上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随片夹滑块沿着片夹滑轨运动从而与固定板实现张开和夹紧,所述的主体上还设置有驱动片夹滑块向固定板一侧移动使得活动板与固定板夹紧的复位弹簧,并且所述的主体上还设置了在通电时驱动片夹滑块向远离固定板一侧移动使得活动板与固定板张开的电磁铁组件。电动片夹利用固定板和沿着片夹滑轨运动的活动板来实现对玻片的夹持和放开,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活动板与固定板实现对玻片可靠的夹持,避免出现玻片脱落的状况,电磁铁组件在通电状况时驱动活动板与固定板张开从而能轻松的从电动片夹上取下玻片,电动片夹在夹紧玻片时仅依靠复位弹簧而不依靠电磁铁组件,因此即使出现意外掉电状况,也不会出现玻片脱落的状况,提高使用可靠性。进一步的,所述的电磁铁组件包括电磁铁和传动机构,所述的电磁铁的伸缩部通过传动机构与片夹滑块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拉杆和杠杆,所述拉杆的一端与电磁铁的伸缩部铰接,拉杆的另一端与杠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杠杆的中部设置支撑在主体上的杠杆轴,杠杆的另一端插入片夹滑块上开设的槽口,电磁铁的伸缩部在通电时拉动拉杆从而驱动杠杆沿着杠杆轴转动并带动片夹滑块向远离固定板一侧移动,结构简单,传动可靠性高,电磁铁通电时通过杠杆将片夹滑块撬动至远离固定板的一侧,在电磁铁断电后,复位弹簧驱动片夹滑块向固定板的一侧移动,活动板与固定板稳定的实现对玻片的夹持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的片夹滑块上开设了容纳复位弹簧的槽孔,槽孔起到对复位弹簧导向限位的作用,避免复位弹簧出现卡滞、脱出的状况,确保能稳定对玻片进行夹持。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板上开设了用于定位玻片的凹陷槽,使得玻片被夹持在固定板上的精确位置处,提高夹持的精确性。进一步的,所述的片夹滑轨为交叉滚子导轨,可实现高精度、平稳的直线运动,提高对玻片夹持的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优点在于:本技术所述的显微镜移动载物台利用第一直线运动机构、第二直线运动机构的协同动作来带动电动片夹实现夹取玻片、移动到观察位置的动作,实现自动循环取放玻片和观察,提高检测效率,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精确的控制移动位置,保障观察准确性,避免损坏玻片,提高检测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显微镜移动载物台上侧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显微镜移动载物台下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显微镜移动载物台连接上盖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电动片夹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电动片夹主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另一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片夹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显微镜移动载物台,能够精确的进行移动定位,确保精确的取放玻片,保障玻片的完好性,并且保障观察范围的准确性,提高显微镜检测结构的准确可靠性。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显微镜移动载物台,主要包括上平台1和位于上平台1下方的下平台2,所述的上平台1的中部设置了第一透光孔11,所述的下平台2的中部设置了第二透光孔21,第一透光孔11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微镜移动载物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平台(1)和位于上平台(1)下方的下平台(2),所述的上平台(1)的中部设置了第一透光孔(11),所述的下平台(2)的中部设置了第二透光孔(21),所述的上平台(1)上设置有第一直线运动机构和用于夹取玻片的电动片夹(3),所述的电动片夹(3)由第一直线运动机构带动沿直线运动,所述的下平台(2)上设置了垂直于第一直线运动机构的第二直线运动机构,所述的上平台(1)由第二直线运动机构带动在垂直于第一直线运动机构的方向上直线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微镜移动载物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平台(1)和位于上平台(1)下方的下平台(2),所述的上平台(1)的中部设置了第一透光孔(11),所述的下平台(2)的中部设置了第二透光孔(21),所述的上平台(1)上设置有第一直线运动机构和用于夹取玻片的电动片夹(3),所述的电动片夹(3)由第一直线运动机构带动沿直线运动,所述的下平台(2)上设置了垂直于第一直线运动机构的第二直线运动机构,所述的上平台(1)由第二直线运动机构带动在垂直于第一直线运动机构的方向上直线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微镜移动载物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直线运动机构包括第一导轨(41)、平行于第一导轨(41)的第一丝杆(42)、驱动第一丝杆(42)转动的第一电机(43),第一导轨(41)、第一丝杆(42)、第一电机(43)都设置在上平台(1)上表面,电动片夹(3)连接在沿第一导轨(41)滑动的第一滑块(44)上,并且电动片夹(3)还与套装连接在第一丝杆(42)上的第一联动片(45)连接,所述的第一电机(43)上设置有第一位移传感器(46),并且上平台(1)的上表面沿着第一导轨(41)的方向间隔设置了若干的用于检测第一联动片(45)位置的第一限位传感器(4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微镜移动载物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直线运动机构包括第二导轨(51)、平行于第二导轨(51)的第二丝杆(52)、驱动第二丝杆(52)转动的第二电机(53),第二导轨(51)、第二丝杆(52)、第二电机(53)都设置在上平台(1)的下表面,下平台(2)连接在沿第二导轨(51)滑动的第二滑块(54)上,并且下平台(2)还与套装连接在第二丝杆(52)上的第二联动片(55)连接,所述的第二电机(53)上设置有第二位移传感器(56),并且在上平台(1)的下表面沿着第二导轨(51)的方向间隔设置了若干的用于检测第二联动片(55)位置的第二限位传感器(5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微镜移动载物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片夹(3)上连接着用于驱动电动片夹(3)的线缆,并且线缆设置在拖链(31)中。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畅许文明侯苇夏海王恤赵阳玫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朴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