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式脚手架转悬挑式脚手架的转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1442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落地式脚手架转悬挑式脚手架的转换结构,它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工字钢,所述工字钢一端固定在底层楼板上,另一端伸出底层楼板外悬空并与落地式脚手架其中一行立杆相邻,在每个工字钢悬空的一端上均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顶撑件,所述顶撑件能够在轴向上伸缩,在每个顶撑件上均设有一个能够以顶撑件为中心周向转动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底端与顶撑件固定连接,末端与落地式脚手架上立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得到的落地式脚手架转悬挑式脚手架的转换结构能够快速地将零层以上的落地式脚手架转换为悬挑式脚手架,可有效缩短施工周期,节省工人搭设脚手架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

Conversion structure of floor scaffold and cantilever scaffol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version structure of a landing scaffold and a rotating cantilever scaffold, which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I-beams with spacers. One end of the I-beams is fixed on the bottom floor, the other end extends out of the bottom floor and is adjacent to one row of the landing scaffolds. At least one top brace is fixed on one end of the hanging space of each I-beams. The top bracket can expand axially, and each top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or which can rotate circumferentially with the top bracket as the center. The bottom end of the connector is fixed with the top bracket, and the end is fixed with the upright pole on the landing scaffold. The switching structure of the floor-type scaffold and the cantilever-type scaffold obtain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quickly convert the floor-type scaffold above zero stories into the cantilever-type scaffold, which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save the workload and work intensity of workers setting up the scaff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落地式脚手架转悬挑式脚手架的转换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落地式脚手架转悬挑式脚手架的转换结构。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通常都需要搭设脚手架以辅助工人施工。具体来说,脚手架主要分为两种结构,一种为落地式脚手架,另一种为悬挑脚手架。其中,落地式脚手架中的立杆固定在地面上,横杆与墙面相邻。而悬挑式脚手架的固定点为各个楼层的楼板、梁或墙体上,并呈悬空状态。在对高层建筑施工时,通常需要在地下车库的基层上搭设落地式脚手架,一般来说,搭设的高度都高于地面,并上升了地上几层楼层的高度。当结构实施到正负零(1层)时,必须进行车库外墙回填,常规施工为拆除落地架,重新搭设悬挑架。这样既影响拆除的速度,又浪费了上部已经搭设的几层外架。同时,对于部分工程来说,为加快进度,提早展开室外工程等施工,需要在短时间内搭设好脚手架,而车库外墙回填的工程量大,需等待几天后才能对脚手架进行施工,严重影响施工周期。基于上述原因,申请人考虑在对车库外墙回填的同时进行脚手架的搭设,同时,利用现有的落地式脚手架升出地面的几层,将落地式脚手架转换为悬挑式脚手架,减少脚手架的搭设时间和工程量,以加快施工周期。针对上述操作方法,目前还没有施工单位采取这样的技术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果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将落地式脚手架转换为悬挑式脚手架,并使悬挑式脚手架固定牢固的一种落地式脚手架转悬挑式脚手架的转换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落地式脚手架转悬挑式脚手架的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工字钢,所述工字钢一端固定在底层楼板上,另一端伸出底层楼板外悬空并与落地式脚手架其中一行立杆相邻,在每个工字钢悬空的一端上均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顶撑件,所述顶撑件能够在轴向上伸缩,在每个顶撑件上均设有一个能够以顶撑件为中心周向转动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底端与顶撑件固定连接,末端与落地式脚手架上立杆固定连接。采用该结构后,在使用时,启动所有的顶撑件,使落地式脚手架底部脱离地面,呈悬空状,从而即可将底层楼板以下的落地式脚手架进行拆除。在拆除之前,可对底层楼板以上的脚手架安装悬挑架,对该脚手架进一步固定安装,使落地式脚手架快速转换为悬挑式脚手架。其中,采用工字钢作为转换后悬挑式脚手架的底部支撑,而在工字钢上所设置的顶撑件能够使落地式脚手架整体向上被抬起,从而便于后期对底层楼板以下的脚手架进行拆除,为拆除提供了空间和可能。顶撑件上所设置的连接件与脚手架中的立杆固定连接,从而将工字钢治建固定连接,形成一个稳固的支撑体系。上述结构安装过程简单,能够快速地将落地式脚手架转换为悬挑式脚手架,从而利用已有的脚手架来对底层楼板以上的楼层进行施工,减少了悬挑式脚手架的搭设量,同时,在转换完成后,即可进行回填,不用等待回填过后,再搭设悬挑式脚手架,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施工周期。进一步的,所述顶撑件为千斤顶,每个千斤顶均通过螺栓贯穿其底座和工字钢的腹板后与螺母配合锁紧。千斤顶的鼎盛力较大,且体积小,便于操作,采用千斤顶作为顶撑件,安装固定也比较简单。而千斤顶底座用螺栓和螺母来安装、固定,不但安装方式快捷、简单,而且便于后期拆卸。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安装在顶撑件上端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可转动地安装在顶撑件上端,连接杆的上端横向折弯,且在该折弯段的末端固定安装有一用于夹持落地式脚手架上立杆的抱箍。将连接杆设置为可转动的结构后,在将连接杆与立杆固定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中立杆的位置旋转后微调,以适应不同的情况需要。而将连接杆安装在顶撑件的上端,可在顶撑件上升的过程中,带动连接杆也随之上升,从而将整个落地式脚手架抬起,以便后续对底层楼板以下的脚手架进行拆除。进一步的,在每个工字钢上均设有至少两个顶撑件和两根竖向设置的加固管,所述加固管与落地式脚手架中的立杆相贴并与落地式脚手架中的立杆通过扣件固定连接。设置加固管后,在将加固管与立杆固定连接后,立杆即形成一个稳定的支撑,从而可将连接杆和顶撑件拆下,以作它用。进一步的,相邻两个顶撑件之间的间距为800mm-1000mm,相邻工字钢之间的间距至少为1200mm,每个工字钢伸出底层楼板外的长度至少为工字钢整体长度的1/2。根据落地式脚手架的荷载,若顶撑件之间的间距太大,不能实现对脚手架抬起的目的,如果间距太小,会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样的,工字钢之间的间距也应考虑工人的劳动强度和脚手架的荷载。采用上述间距后,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小,同时,还能对脚手架进行支撑,满足脚手架的荷载要求。进一步的,在底层楼板上,每个工字钢相对应处均安装有至少一个U型螺栓,所述U型螺栓的左右两侧螺杆穿过底层楼板后伸出底层楼板和工字钢上端,在每个U型螺栓的上端均套有一块置于工字钢上端的压板,所述U型螺栓穿过压板后将工字钢紧固在底层楼板上;在每个U型螺栓的左右两个螺杆之间至少包络有两根与其相垂直且置于底层楼板内的钢筋。由于是临时转换,底层楼板上没有预埋用于固定工字钢的预埋件,由此,通过采用U型螺栓从穿过底层楼板并与工字钢进行固定,这种结构能够将工字钢牢固地固定在底层楼板上,同时,对楼面不会造成损伤。而所设置的压板能够将工字钢所承压力转换一部分到楼板上,同时,压板还能够与U型螺栓一起形成一个用于卡紧工字钢的锁紧空间。进一步的,在每个U型螺栓的下端还套设有一块垫板,所述垫板位于底层楼板下并与底层楼板紧贴。这样,所设置的垫板不仅能够分担U型螺栓所承担的部分拉力,将该拉力分担部分到底层楼板上,还能够防止U型螺栓的下端与底层楼板直接接触,造成对楼面的磨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得到的落地式脚手架转悬挑式脚手架的转换结构具有如下优点:1、通过在底层楼板固定工字钢,并在工字钢上固定安装顶撑件,并将顶撑件通过连接件与脚手架立杆固定连接,使用时,通过顶撑件将脚手架顶升一定高度后,即可拆除底层楼板以下的脚手架,从而得到悬挑式脚手架,该转换方式简单、方便,无需等待外墙回填,即可实现悬挑式脚手架的安装固定,可缩短施工周期。2、利用现有的部分落地式脚手架作为后期悬挑式脚手架的底层,可减少搭设悬挑式脚手架的搭设周期,同时,还能节省拆卸落地式脚手架的时间和工作量,以及节省悬挑式脚手架的搭设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落地式脚手架转为悬挑式脚手架后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顶撑件、连接件和脚手架中立杆的连接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工字钢与底层楼板的连接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工字钢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底层楼板1、U型螺栓2、压板3、垫板4、工字钢5、顶撑件6、连接件7、加固管8、立杆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落地式脚手架转悬挑式脚手架的转换结构,它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工字钢5,所述工字钢5一端固定在底层楼板1上,另一端伸出底层楼板1外悬空并与落地式脚手架其中一行立杆9相邻,在每个工字钢5悬空的一端上均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顶撑件6,所述顶撑件6能够在轴向上伸缩,在每个顶撑件6上均设有一个能够以顶撑件6为中心周向转动的连接件7,所述连接件7底端与顶撑件6固定连接,末端与落地式脚手架上立杆9固定连接。具体来说,上述转换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落地式脚手架转悬挑式脚手架的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工字钢(5),所述工字钢(5)一端固定在底层楼板(1)上,另一端伸出底层楼板(1)外悬空并与落地式脚手架其中一行立杆(9)相邻,在每个工字钢(5)悬空的一端上均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顶撑件(6),所述顶撑件(6)能够在轴向上伸缩,在每个顶撑件(6)上均设有一个能够以顶撑件(6)为中心周向转动的连接件(7),所述连接件(7)底端与顶撑件(6)固定连接,末端与落地式脚手架上立杆(9)固定连接;所述顶撑件(6)为千斤顶,每个千斤顶均通过螺栓贯穿其底座和工字钢(5)的腹板后与螺母配合锁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落地式脚手架转悬挑式脚手架的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工字钢(5),所述工字钢(5)一端固定在底层楼板(1)上,另一端伸出底层楼板(1)外悬空并与落地式脚手架其中一行立杆(9)相邻,在每个工字钢(5)悬空的一端上均固定安装有至少一个顶撑件(6),所述顶撑件(6)能够在轴向上伸缩,在每个顶撑件(6)上均设有一个能够以顶撑件(6)为中心周向转动的连接件(7),所述连接件(7)底端与顶撑件(6)固定连接,末端与落地式脚手架上立杆(9)固定连接;所述顶撑件(6)为千斤顶,每个千斤顶均通过螺栓贯穿其底座和工字钢(5)的腹板后与螺母配合锁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式脚手架转悬挑式脚手架的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7)包括安装在顶撑件(6)上端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可转动地安装在顶撑件(6)上端,连接杆的上端横向折弯,且在该折弯段的末端固定安装有一用于夹持落地式脚手架上立杆(9)的抱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落地式脚手架转悬挑式脚手架的转换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工字钢(5)上均设有至少两个顶撑件(6)和两根竖向设置的加固管(8),所述加固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俨杨洋杨冰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