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漏芯和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1416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漏芯和地漏,其中,该地漏芯包括:筒体,内部形成有上下贯通的排水通道;以及防臭盖,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筒体内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排水通道,且所述防臭盖的转动中心偏离所述筒体的中心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地漏芯结构简单,可实现大通量的排水,有效提升了排水速度;同时,可使得下水管道管径的去水量得到充分利用。

Floor drain core and floor drai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loor drain core and a floor drain core, in which the floor drain core includes a cylinder body with a drainage passage running through the upper and lower parts, and an odor-proof cover which can be rotatably arranged in the cylinder body to open or close the drainage passage, and the rotation center of the odor-proof cover deviates from the central setting of the cylinder body. The floor leakage core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can realize large flux drainage, effectively improve drainage speed, and at the same time,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drainage amount of the diameter of the sewer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漏芯和地漏
本技术涉及排水设施
,特别是涉及一种地漏芯和地漏。
技术介绍
地漏芯是地漏的核心部件,其安装于地漏座的底部用于与下水管道连通而起到排水及防臭的双重作用。传统的地漏芯通常将防臭盖设置于底部排水口的外侧,在排水过程中,防臭盖向下翻转打开排水口。由于受到外部下水管道的限制,防臭盖向外翻转时通常只能半开而不能最大限度的打开排水口,导致排水速度大大减慢;同时,由于地漏芯的排水口尺寸远小于下水管道的截面尺寸,导致下水管道管径的去水量得不到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地漏芯排水速度较慢的问题,提供一种地漏芯和地漏。一种地漏芯包括:筒体,内部形成有上下贯通的排水通道;以及防臭盖,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筒体内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排水通道,且所述防臭盖的转动中心偏离所述筒体的中心轴线设置。上述的地漏芯通过将防臭盖可转动的设置于筒体内,且防臭盖的转动中心偏离筒体的中心轴线,如此,在向下排水的过程中,防臭盖的远离转动中心的一侧在较小的水流冲击下便可向下翻转而将排水通道打开,以便于顺利排水,排水完成后地漏盖可反向翻转而将排水通道关闭而可进行防臭。并且,防臭盖设于筒体内部而可翻转至接近竖直的位置,使得排水通道的排水截面最大化,可实现大通量的排水,从而有效提升了排水速度;同时,地漏芯的排水截面与下水管道的管径相适配,以使得下水管道管径的去水量可得到充分利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臭盖包括盖体及设于所述盖体底面的转动臂,所述筒体的内壁面设有与所述转动臂对应的安装座,所述转动臂枢接于所述安装座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体呈椭圆形,倾斜设置于所述筒体内,所述转动臂设于所述盖体底面靠上方的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地漏芯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连接于所述筒体与所述转动臂之间,用以推动所述防臭盖反向翻转复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筒体的内周壁设有与所述防臭盖限位配合的限位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地漏芯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防臭盖与所述筒体内周壁之间,以将二者密封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呈环形设置,所述防臭盖的外周面设有供所述密封件套设的环形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防臭盖的外周面,且所述密封件与所述防臭盖为一体成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筒体的底部呈缺角设置而形成有避让空间。一种地漏,包括如上所述的地漏芯,其中,所述地漏芯包括:筒体,内部形成有上下贯通的排水通道;以及防臭盖,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筒体内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排水通道,且所述防臭盖的转动中心偏离所述筒体的中心设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地漏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地漏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地漏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地漏芯另一角度的剖视结构示意图。110、筒体,111、排水通道,112、安装座,113、卡口,114、上限位部,115、下限位部,120、防臭盖,121、盖体,122、转动臂,123、环形槽,130、复位件,140、密封件,150、避让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地漏芯包括筒体110及防臭盖120,其中,筒体110内部形成有上下贯通的排水通道111;防臭盖120可转动地设于筒体110内以打开或关闭排水通道111,且防臭盖120的转动中心偏离筒体110的中心轴线设置。具体地,筒体110沿上下方向延伸并贯通,筒体110的内部形成与下水管道连通的排水通道111,筒体110具有穿过筒体110的中心位置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防臭盖120可转动的设置于筒体110内。在有水流通过时,防臭盖120可向下翻转打开排水通道111而进行排水,在停止排水后,防臭盖120可反向翻转关闭排水通道111,从而可避免下水管道内的臭气反串。防臭盖120的转动中心偏离筒体110的中心轴线设置,以使防臭盖120可偏心翻转,如此,使得防臭盖120的远离其转动中心的一侧的力臂较大,通过较小的水流冲击便可向下翻转,以快速排水。上述的地漏芯通过将防臭盖120可转动的设置于筒体110内,且防臭盖120的转动中心偏离筒体110的中心,如此,在向下排水的过程中,防臭盖120的远离转动中心的一侧在较小的水流冲击下便可向下翻转而将排水通道111打开,以便于顺利排水,排水完成后地漏盖可反向翻转而将排水通道111关闭而可进行防臭。并且,防臭盖120设于筒体110内部而可翻转至接近竖直的位置,使得排水通道111的排水截面最大化,可实现大通量的排水,从而有效提升了排水速度;同时,地漏芯的排水截面与下水管道的管径相适配,以使得下水管道管径的去水量可得到充分利用。请参照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防臭盖120包括盖体121及设于盖体121底面的转动臂122,筒体110的内壁面设有与转动臂122对应的安装座112,转动臂122枢接于安装座112上。通过安装座112与转动臂122的配合可方便地将盖体121转动安装于筒体110内,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优选地,盖体121的底面设有相对的两个转动臂122,筒体110的内周壁对应设有两个安装座112。如此,使得盖体121与筒体110的转动连接更为可靠,并且可有效提升防臭盖120整体结构强度。进一步地,盖体121呈椭圆形,倾斜设置于筒体110内,转动臂122设于盖体121底面靠上方的一侧。将盖体121倾斜设置于筒体110内,从而使得盖体121的向下倾斜的一方更易在水流冲击下向下翻转打开,以便于顺利排水。进一步地,转动臂122包括自盖体121底面向下沿伸的连接臂,以及自连接臂底部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转轴,安装座112上设有与转轴适配的轴孔。通过转轴与轴孔配合,便可方便快速地将防臭盖120安装于筒体110内。进一步地,地漏芯还包括复位件130,复位件130连接于筒体110与转动臂122之间,用以推动防臭盖120反向翻转复位。复位件130可为扭簧、压缩弹簧或其他可推动防臭盖120翻转的复位结构。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复位件130为扭簧,将复位件130套设于转动臂122的转轴上,复位件130的一端与筒体110连接,另一端与连接臂连接。筒体110底部靠近安装座112的一侧设有卡口113,复位件130的下端卡接于卡口113处,复位件130的上端与连接臂连接。当防臭盖120向下翻转打开排水通道111的过程中,复位件130扭曲变形而产生扭矩,停止排水后,复位件130恢复形变而带动转动臂122反向转动以使防臭盖120反向翻转而关闭排水通道111。通过转动臂122与复位件13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漏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内部形成有上下贯通的排水通道;以及防臭盖,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筒体内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排水通道,且所述防臭盖的转动中心偏离所述筒体的中心轴线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漏芯,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内部形成有上下贯通的排水通道;以及防臭盖,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筒体内以打开或关闭所述排水通道,且所述防臭盖的转动中心偏离所述筒体的中心轴线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臭盖包括盖体及设于所述盖体底面的转动臂,所述筒体的内壁面设有与所述转动臂对应的安装座,所述转动臂枢接于所述安装座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漏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呈椭圆形,倾斜设置于所述筒体内,所述转动臂设于所述盖体底面靠上方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漏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连接于所述筒体与所述转动臂之间,用以推动所述防臭盖反向翻转复位。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荣陈皓锵唐剑峰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纯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