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启超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电梯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1238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梯门,包括电梯门、电梯,电梯门底部固定有第一圆环,第一圆环底部固定有滚轮,电梯门顶部固定有第二圆环,第二圆环通过第一支架与支撑板固定,支撑板顶部固定有控制器,电梯门侧壁固定有光电传感器,电梯内底部开设有与滚轮配合的第一凹槽,电梯侧壁开设有与电梯门配合的第一通孔,电梯顶部开设有与电梯门配合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外槽顶部通过第二支架与顶板固定,顶板底部固定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驱动轴与支撑板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具有防误开功能,安全性能较低,电梯内空间较小,影响人们的使用的缺陷。

A New Elevator Do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vator, in particular to a new type of elevator door, which comprises an elevator door, an elevator door with a first ring fixed at the bottom, a roller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ring, a second ring fixed at the top of the elevator door, a controller fixed at the top of the support plate, and a photoelectric sensor fixed at the side wall of the elevator door. The inner bottom of the elevato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roove matching the roller, the side wall of the elevato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hrough hole matching the elevator door, the top of the elevator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groove matching the elevator door, the top of the second groove is fixed with the roof through a second bracket, the bottom of the roof is fixed with a first motor, and the driving shaft of the first motor is fixed with the support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overcome the defects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such as no mistake-proof function, low safety performance, small space in the elevator, and affecting people's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梯门
本技术涉及电梯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梯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电梯也随之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电梯门为电梯重要的组成部分,运行时电梯门打开通过皮带的转动带动电梯门打开或者关闭,但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难免发生磨损脱落的情况,导致电梯门关不紧,威胁人们的安全,而且传统的电梯由于空间较小,影响人们的使用,没有防误开功能,安全性能较低,因此,研发一种新型电梯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7258975U,授权公告日为2018.04.20的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电梯门,包括门架、电梯门、驱动电机、驱动皮带及滑轨,电梯门包括左侧电梯门及右侧电梯门,驱动皮带经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左侧电梯门的右侧经左侧连接件与所述驱动皮带的底部相连,所述右侧电梯门的左侧经右侧连接件与所述驱动皮带的顶部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电梯门的右侧设有一左滑块,所述右侧电梯门的左侧设有一右滑块;所述门架上还设有一辅助开门机构,所述辅助开门机构包括左侧拉线及右侧拉线,所述左侧拉线的一端与所述左滑块相连,另一端经左转轴与所述右侧连接件相连,所述右侧拉线的一端与所述右滑块相连,另一端经右转轴与所述左侧连接件相连。本技术提高了电梯门开关的稳定性及安全性。但这种电梯门不具有防误开功能,安全性能较低,电梯内空间较小,影响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电梯门,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具有防误开功能,安全性能较低,电梯内空间较小,影响人们的使用的缺陷。(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电梯门,包括电梯门、电梯,所述电梯门底部固定有第一圆环,所述第一圆环底部固定有滚轮,所述电梯门顶部固定有第二圆环,所述第二圆环通过第一支架与支撑板固定,所述支撑板顶部固定有控制器,所述电梯门侧壁固定有光电传感器;所述电梯内底部开设有与滚轮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电梯侧壁开设有与电梯门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电梯内部开设有与电梯门配合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外槽顶部通过第二支架与顶板固定,所述顶板底部固定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轴与支撑板固定;所述电梯门上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壁固定有第一盒体,所述第一盒体内壁与第三支架一端固定,所述第三支架另一端与第二电机固定,所述第二电机驱动轴与卷线轴固定,所述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固定,所述第二盒体内壁与弹簧一端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限位杆连接,所述限位杆上固定有拉环,所述卷线轴上缠绕有拉力线,所述拉力线一端与卷线轴固定,所述拉力线另一端贯穿第二盒体与拉环固定,所述第二盒体内壁上开设有与拉力线配合的第二通孔,所述电梯内壁开设有与限位杆配合的第四凹槽。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型号为STM32F103,所述控制器由小型蓄电池供电。优选的,所述光电传感器型号为SN-GDC-3P,所述光电传感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均与控制器电气连接。优选的,所述光电传感器设有三个,所述光电传感器沿电梯门侧壁等距分布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三凹槽设有两个,所述第三凹槽距离电梯门上、下两端距离相等。优选的,所述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直径相等。优选的,所述电梯门比第一通孔大。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设有四个,所述第一支架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设置。优选的,所述滚轮设有六个,所述滚轮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设置。(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电梯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安装人员将第一电机安装在顶板上,将电梯门、第二圆环、第一圆环安装在电梯中的第二凹槽里,第一圆环底部安装的滚轮与电梯内的第一凹槽配合使用,使电梯门的结构更加的稳定,同时使第一电机工作更加的省力,增加了结构的灵活性;第二,电梯门侧壁上的光电传感器检测到物体挡在电梯门与电梯之间时,发送电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反转,从而使电梯门打开,防止关门时夹到人类或者物件,消除了电梯关门时的安全隐患,电梯设计呈圆形,可以使电梯的底面积比正方形电梯的底面积大四分之一,使得电梯的空间更大;第三,第三凹槽内设置的限位杆与电梯内的第四凹槽配合使用,电梯上升或者下降时,限位杆卡在第四凹槽中,使电梯门不会因为第一电机的误动或者人们估计扒门而导致电梯在运动时电梯门打开而造成安全隐患,大大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梯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三凹槽、第四凹槽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梯门;2、第一圆环;3、滚轮;4、第二圆环;5、第三凹槽;6、光电传感器;7、第一支架;8、支撑板;9、第一电机;10、电梯;11、第二支架;12、第二凹槽;13、第一通孔;14、第一凹槽;15、第四凹槽;16、第一盒体;17、第三支架;18、第二电机;19、卷线轴;20、第二盒体;21、弹簧;22、限位杆;23、第二通孔;24、拉力线;25、拉环;26、控制器;27、顶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新型电梯门,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电梯门1、电梯10,电梯门1底部固定有第一圆环2,第一圆环2底部固定有滚轮3,电梯门1顶部固定有第二圆环4,第二圆环4通过第一支架7与支撑板8固定,支撑板8顶部固定有控制器26,电梯门1侧壁固定有光电传感器6;电梯10内底部开设有与滚轮3配合的第一凹槽14,电梯10侧壁开设有与电梯门1配合的第一通孔13,电梯10内部开设有与电梯门1配合的第二凹槽12,第二凹槽12外槽顶部通过第二支架11与顶板27固定,顶板27底部固定有第一电机9,第一电机9驱动轴与支撑板8固定;电梯门1上开设有第三凹槽5,第三凹槽5内壁固定有第一盒体16,第一盒体16内壁与第三支架17一端固定,第三支架17另一端与第二电机18固定,第二电机18驱动轴与卷线轴19固定,第一盒体16与第二盒体20固定,第二盒体20内壁与弹簧21一端连接,弹簧21另一端与限位杆22连接,限位杆22上固定有拉环25,卷线轴19上缠绕有拉力线24,拉力线24一端与卷线轴19固定,拉力线24另一端贯穿第二盒体20与拉环25固定,第二盒体20内壁上开设有与拉力线24配合的第二通孔23,电梯10内壁开设有与限位杆22配合的第四凹槽15。具体的,控制器26型号为STM32F103,控制器26由小型蓄电池供电;光电传感器6型号为SN-GDC-3P,光电传感器6、第一电机9、第二电机18均与控制器26电气连接;光电传感器6设有三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电梯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门(1)、电梯(10),所述电梯门(1)底部固定有第一圆环(2),所述第一圆环(2)底部固定有滚轮(3),所述电梯门(1)顶部固定有第二圆环(4),所述第二圆环(4)通过第一支架(7)与支撑板(8)固定,所述支撑板(8)顶部固定有控制器(26),所述电梯门(1)侧壁固定有光电传感器(6);所述电梯(10)内底部开设有与滚轮(3)配合的第一凹槽(14),所述电梯(10)侧壁开设有与电梯门(1)配合的第一通孔(13),所述电梯(10)内部开设有与电梯门(1)配合的第二凹槽(12),所述第二凹槽(12)外槽顶部通过第二支架(11)与顶板(27)固定,所述顶板(27)底部固定有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驱动轴与支撑板(8)固定;所述电梯门(1)上开设有第三凹槽(5),所述第三凹槽(5)内壁固定有第一盒体(16),所述第一盒体(16)内壁与第三支架(17)一端固定,所述第三支架(17)另一端与第二电机(18)固定,所述第二电机(18)驱动轴与卷线轴(19)固定,所述第一盒体(16)与第二盒体(20)固定,所述第二盒体(20)内壁与弹簧(21)一端连接,所述弹簧(21)另一端与限位杆(22)连接,所述限位杆(22)上固定有拉环(25),所述卷线轴(19)上缠绕有拉力线(24),所述拉力线(24)一端与卷线轴(19)固定,所述拉力线(24)另一端贯穿第二盒体(20)与拉环(25)固定,所述第二盒体(20)内壁上开设有与拉力线(24)配合的第二通孔(23),所述电梯(10)内壁开设有与限位杆(22)配合的第四凹槽(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梯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门(1)、电梯(10),所述电梯门(1)底部固定有第一圆环(2),所述第一圆环(2)底部固定有滚轮(3),所述电梯门(1)顶部固定有第二圆环(4),所述第二圆环(4)通过第一支架(7)与支撑板(8)固定,所述支撑板(8)顶部固定有控制器(26),所述电梯门(1)侧壁固定有光电传感器(6);所述电梯(10)内底部开设有与滚轮(3)配合的第一凹槽(14),所述电梯(10)侧壁开设有与电梯门(1)配合的第一通孔(13),所述电梯(10)内部开设有与电梯门(1)配合的第二凹槽(12),所述第二凹槽(12)外槽顶部通过第二支架(11)与顶板(27)固定,所述顶板(27)底部固定有第一电机(9),所述第一电机(9)驱动轴与支撑板(8)固定;所述电梯门(1)上开设有第三凹槽(5),所述第三凹槽(5)内壁固定有第一盒体(16),所述第一盒体(16)内壁与第三支架(17)一端固定,所述第三支架(17)另一端与第二电机(18)固定,所述第二电机(18)驱动轴与卷线轴(19)固定,所述第一盒体(16)与第二盒体(20)固定,所述第二盒体(20)内壁与弹簧(21)一端连接,所述弹簧(21)另一端与限位杆(22)连接,所述限位杆(22)上固定有拉环(25),所述卷线轴(19)上缠绕有拉力线(24),所述拉力线(24)一端与卷线轴(19)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启超李俊良
申请(专利权)人:朱启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