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0773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1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磨床,属于数控磨床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工件在传送时不易脱离传送带且传送顺畅、工件打磨时不易定位稳定且夹具固定稳定的新型磨床,包括置于机体上的上料机构和打磨机构,上料机构包括传动装置、定位装置及限位装置,打磨机构包括与发动机连接的磨砂轮,传动装置包括用于传送工件的传送带,传送带的传输方向上设有若干均匀排布的卡条,相邻两个卡条构成用于放置工件的卡槽,定位装置包括分别置于传送带两侧且与机体滑动连接的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及传送带构成工件通过的传送通道,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板及分别与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连接的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

A New Grind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grinder,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numerical control grinder. The purpos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provide a new grinder, which is not easy for a workpiece to be separated from the conveyor belt when conveying, is smooth for conveying, is not easy for a workpiece to be positioned stably when grinding, and fixture is fixed stably. The grind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feeding mechanism and a grinding mechanism placed on the body body, and the feed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transmission device, The mechanism includes a grinding wheel connected with an engine, a transmission device includes a conveyor belt for conveying workpiece, a plurality of uniformly arranged cards are arranged in the transmission direction of the conveyor belt, and two adjacent cards constitute a chute for placing workpiece. The position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positioning part and a second positioning part, which are respectively plac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onveyor belt and sliding connected with the body, and a first positioning part and a second positioning part. The position device and the conveyor belt constitute the conveyor channel through which the workpiece passes. The limit device includes a limit plate and a first limit bar and a second limit bar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and second locators respectiv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磨床
本技术涉及数控磨床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磨床。
技术介绍
一般的磨床上没有对工件进行定位,磨砂轮在对工件进行打磨时,工件在磨砂轮的作用下容易移动,从而影响工件的打磨;一般磨床上的夹具大多一体成型,使得磨床上夹具的更换很不方便;磨床工作时,工件置于传送带传送至打磨部对工件进行打磨,一般比较小或者比较轻的工件置于传送带上传送时,由于传送带在传送时,有很大的震动力,容易使得工件脱离传送带;工件在传送的过程中,工件与传送带配合容易出现打滑,而且工件在传送中与机体的侧壁摩擦,使得工件被卡住,从而工件不能够稳定的传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件在传送时不易脱离传送带且传送顺畅、工件打磨时不易定位稳定且夹具固定稳定的新型磨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磨床,包括置于机体上的上料机构和打磨机构,上料机构包括传动装置、定位装置及限位装置,打磨机构包括与发动机连接的磨砂轮,传动装置包括用于传送工件的传送带,传送带的传输方向上设有若干均匀排布的卡条,相邻两个卡条构成用于放置工件的卡槽,定位装置包括分别置于传送带两侧且与机体滑动连接的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及传送带构成工件通过的传送通道,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板及分别与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连接的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构成限位槽,限位板置于第一限位条顶面且限位板与第一限位条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件置于磨床上上料时,先根据工件的大小、型号继而通过滑动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来调节传送通道的宽窄,以便使得工件传输更为通畅;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将工件定位,可以使得工件有序的传送至打磨部;工件置于传送带上时,将工件置于卡槽内,两个卡条将工件卡住,防止工件于传输过程中与其他物体摩擦被卡住,从而影响传送;工件由传送带依次带动依次经过定位装置和限位装置,限位板置于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上方,工件在传送带的带动下穿过限位槽,第一限位条、第二限位条及限位板可以将工件限制在传送通道内,防止工件受震动等外力影响脱离传送带。进一步的,打磨机构包括与机体活动连接且与磨砂轮配合的夹具,夹具由活动连接的模具台和定位台构成,模具台上开有传送槽,模具台上开有与传送槽连通的打磨缺口,打磨缺口与磨砂轮配合,传送槽的内壁上开有与传送带配合的限制槽,传送带穿过传送槽且传送带的两侧沿伸入限制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件通过传送带由上料机构传送至打磨机构,工件置于传送带上的卡槽内,卡槽将工件进行固定,传送带将工件传送至夹具内,即工件置于传送槽内,在工件传过传送槽时,磨砂轮对露出打磨缺口的工件进行打磨,而工件被固定在卡槽内,使得磨砂轮对工件进行打磨时,工件不易移动;传送带穿过传动槽,传送带穿过夹具时,传送带的两侧沿被限制在限制槽内,使得传送带既可以对工件进行传送,在卡条的作用下对工件件固定,便于打磨,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件的打磨效率,而且不影响工件的打磨。进一步的,定位台包括用于放置模具台的放置槽,模具台的底面上设有定位条,放置槽的内底面上开有与定位条配合的定位槽,放置槽的内壁上开有导滑槽,模具台的外壁上设有与导滑槽配合的导滑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具由活动连接的定位台和模具台构成;通过导滑条由上至下滑入导滑槽,使得模具台滑入定位台的放置槽,之后模具台底面上的定位条卡入定位台上的定位槽,这样配合,使得定位台和模具台更为稳定的连接在一起,对于工件的夹持、定位也更为稳定;夹具这样设置,对于加工不同的工件可以更为方便的更换夹具,只需将不同的夹具通过夹具的定位条和模具台的组合、拆卸即可装入打磨机构。进一步的,机体上设有机体上设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与机体连接的弹性条及与弹性条连接且与工件配合的压板,压板置于限位装置和夹具之间且压板靠近夹具,压板置于传送槽的上方,压板向夹具方向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送带传输工件进入夹具之前经过调节装置,靠近夹具的调节装置上的压板对经过的工件下压,防止工具的上端与夹具卡住,从而使得工件更为顺畅的进入传送槽;弹性条的设置,使得压板对工件有不错的弹性能力,使得压板不易与工件产生太大的摩擦,影响工件的传送;压板向夹具反向倾斜,使得压板与工件抵触时,压板不易卡住工件,从而影响工件的传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打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上料机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夹具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定位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模具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7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工件在传送时不易脱离传送带且传送顺畅、工件打磨时不易定位稳定且夹具固定稳定的新型磨床。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置于机体1上的上料机构2和打磨机构3,上料机构2包括传动装置4、定位装置5及限位装置6,打磨机构3包括与发动机连接的磨砂轮7,传动装置4包括用于传送工件的传送带8,传送带8的传输方向上设有若干均匀排布的卡条9,相邻两个卡条9构成用于放置工件的卡槽10,定位装置5包括分别置于传送带8两侧且与机体1滑动连接的第一定位件11和第二定位件12,第一定位件11、第二定位件12及传送带8构成工件通过的传送通道13,限位装置6包括限位板14及分别与第一定位件11和第二定位件12连接的第一限位条15和第二限位条16,第一限位条15和第二限位条16构成限位槽17,限位板14置于第一限位条15顶面且限位板14与第一限位条15转动连接。工件置于磨床上上料时,先根据工件的大小、型号继而通过滑动第一定位件11和第二定位件12来调节传送通道13的宽窄,以便使得工件传输更为通畅;第一定位件11和第二定位件12将工件定位,可以使得工件有序的传送至打磨部;工件置于传送带8上时,将工件置于卡槽10内,两个卡条9将工件卡住,防止工件于传输过程中与其他物体摩擦被卡住,从而影响传送;工件由传送带8依次带动依次经过定位装置5和限位装置6,限位板14置于第一限位条15和第二限位条16上方,工件在传送带8的带动下穿过限位槽17,第一限位条15、第二限位条16及限位板14可以将工件限制在传送通道13内,防止工件受震动等外力影响脱离传送带8。打磨机构3包括与机体1活动连接且与磨砂轮7配合的夹具18,夹具18由活动连接的模具台19和定位台20构成,模具台19上开有传送槽21,模具台19上开有与传送槽21连通的打磨缺口22,打磨缺口22与磨砂轮7配合,传送槽21的内壁上开有与传送带8配合的限制槽23,传送带8穿过传送槽21且传送带8的两侧沿伸入限制槽23内。工件通过传送带8由上料机构2传送至打磨机构3,工件置于传送带8上的卡槽10内,卡槽10将工件进行固定,传送带8将工件传送至夹具18内,即工件置于传送槽21内,在工件传过传送槽21时,磨砂轮7对露出打磨缺口22的工件进行打磨,而工件被固定在卡槽10内,使得磨砂轮7对工件进行打磨时,工件不易移动;传送带8穿过传动槽,传送带8穿过夹具18时,传送带8的两侧沿被限制在限制槽23内,使得传送带8既可以对工件进行传送,在卡条9的作用下对工件件固定,便于打磨,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磨床,包括置于机体上的上料机构和打磨机构,上料机构包括传动装置、定位装置及限位装置,打磨机构包括与发动机连接的磨砂轮,其特征是: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用于传送工件的传送带,传送带的传输方向上设有若干均匀排布的卡条,相邻两个卡条构成用于放置工件的卡槽,定位装置包括分别置于传送带两侧且与机体滑动连接的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及传送带构成工件通过的传送通道,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板及分别与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连接的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构成限位槽,限位板置于第一限位条顶面且限位板与第一限位条转动连接;所述打磨机构包括与机体活动连接且与磨砂轮配合的夹具,夹具由活动连接的模具台和定位台构成,模具台上开有传送槽,模具台上开有与传送槽连通的打磨缺口,打磨缺口与磨砂轮配合,传送槽的内壁上开有与传送带配合的限制槽,传送带穿过传送槽且传送带的两侧沿伸入限制槽内;所述定位台包括用于放置模具台的放置槽,模具台的底面上设有定位条,放置槽的内底面上开有与定位条配合的定位槽,放置槽的内壁上开有导滑槽,模具台的外壁上设有与导滑槽配合的导滑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磨床,包括置于机体上的上料机构和打磨机构,上料机构包括传动装置、定位装置及限位装置,打磨机构包括与发动机连接的磨砂轮,其特征是: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用于传送工件的传送带,传送带的传输方向上设有若干均匀排布的卡条,相邻两个卡条构成用于放置工件的卡槽,定位装置包括分别置于传送带两侧且与机体滑动连接的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第一定位件、第二定位件及传送带构成工件通过的传送通道,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板及分别与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连接的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第一限位条和第二限位条构成限位槽,限位板置于第一限位条顶面且限位板与第一限位条转动连接;所述打磨机构包括与机体活动连接且与磨砂轮配合的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曲胡玉权
申请(专利权)人:平湖市中劢磁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