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农田土壤污染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30574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农田土壤污染修复装置,包括热解筒、内罩、外罩和支架,所述热解筒一端中心通入内管,处于所述热解筒外侧的内管一端上固定连接有三通管,处于所述热解筒内部的内管上均匀等距设置有多组支管,所述热解筒内部壁上固定焊接有多组翻搅板,所述热解筒外部套设有内罩,所述内罩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在所述安装板外部固定焊接有外罩,所述外罩与内罩间设置有真空层,所述外罩底端两侧均竖直固定焊接支杆,两组所述支杆底端焊接在水平放置的支架上,所述支架底端面两侧设置有第一液压升降杆和第二液压升降杆。该新型农田土壤污染修复装置,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热解效果好等优点,可以普遍推广使用。

A New Farmland Soil Pollution Remedi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farmland soil pollution remedi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pyrolysis cylinder, an inner cover, an outer cover and a bracket. One end of the pyrolysis cylinder enters an inner tube, one end of the inner tube outside the pyrolysis cylinder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a three-way pipe, and a plurality of branches are evenly and equidistantly arranged on the inner tube inside the pyrolysis cylinder,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pyrolysis cylinder is fixed and welded. The outer sleeve of the pyrolysis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n inner cover, the inner wall of the inner cover is fixed with an installation plate, the outer cover is fixed and welded with an outer cover, a vacuum lay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outer cover and the inner cover, the bottom ends of the outer cover are vertically fixed with a welding support rod, the bottom ends of the two sets of supports are welded on a horizontally placed support, and both sides of the bottom face of the support are provided with a vacuum layer. The first hydraulic lifting rod and the second hydraulic lifting rod. The new device for remediation of farmland soil pollu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design and good pyrolysis effect, and can be widely u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农田土壤污染修复装置
本技术属于土壤污染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农田土壤污染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土壤污染的严重性及其修复难度,以及对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的迫切性和需要,污染土壤修复已成为当今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与极具挑战性的领域,目前土壤修复的方法主要有热解吸、氧化还原、微生物修复、气相抽提等技术。热解吸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加热,将土壤中有机污染组分加热至足够高的温度,使其与土壤分离的过程,对于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土壤的修复具有较好的效果,现有的热解修复装置在修复过程中存在土壤的混拌不均匀,能源消耗较大及装置内部不易清洗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农田土壤污染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农田土壤污染修复装置,包括热解筒、内罩、外罩和支架,所述热解筒一端中心通入内管,处于所述热解筒外侧的内管一端上固定连接有三通管,处于所述热解筒内部的内管上均匀等距设置有多组支管,所述热解筒内部壁上固定焊接有多组翻搅板,所述热解筒外部套设有内罩,所述内罩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在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线圈,在所述安装板外部固定焊接有外罩,所述外罩与内罩间设置有真空层,所述外罩底端两侧均竖直固定焊接支杆,两组所述支杆底端焊接在水平放置的支架上,所述支架底端面两侧设置有第一液压升降杆和第二液压升降杆。优选的,所述热解筒左端中心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柱的顶端,所述第一支柱的底端固定在支架的左端,所述转轴伸出轴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皮带轮,皮带轮下方设置具有主动轮的电机,皮带轮与主动轮间通过皮带连接。优选的,所述热解筒右端伸出的内管外侧固定焊接有转管,所述转管外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柱,所述第二支柱的底端固定在支架的右端。优选的,所述热解筒右端伸出内罩及外罩的部分上设置有筒口,所述筒口上设置有插板阀。优选的,三通管上设置有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为气泵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为水泵接口。优选的,所述线圈设置的安装板靠近热解筒的侧面上,且线圈为缠绕形式设置,在线圈中通入电流为交变电流。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新型农田土壤污染修复装置,通过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的设计,分别连接气泵和水泵,能够通过不同阀门的启闭实现抽气清洗的功能,通过翻搅板的设计,能够对热解筒内部土壤进行翻搅,防止热解筒内部土壤板结,影响热解效果,同时通过线圈的设计,在线圈内部通入交变电流,利用涡流效应能够使热解筒自身产热对土壤进行加热,内罩和外罩之间设置的真空层,能够起到保温作用,节省能源消耗,同时调节第一液压升降杆及第二液压升降杆的高度,能够使热解筒倾斜,便于出料,该新型农田土壤污染修复装置,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热解效果好等优点,可以普遍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罩和内罩的剖视图。图中:1皮带、2轴承座、3转轴、4电机、5第一支柱、6第一液压升降杆、7外罩、8支架、9基座、10第二液压升降杆、11支杆、12真空层、13安装板、14线圈、15筒口、16内管、17转管、18第一接口、19第二接口、20第二支柱、21翻搅板、22热解筒、23内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2所示的一种新型农田土壤污染修复装置,包括热解筒22、内罩23、外罩7和支架8,热解筒22为金属材质,所述热解筒22一端中心通入内管16,处于所述热解筒22外侧的内管16一端上固定连接有三通管,处于所述热解筒22内部的内管16上均匀等距设置有多组支管,所述热解筒22内部壁上固定焊接有多组翻搅板21,所述热解筒22外部套设有内罩23,所述内罩23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3,在所述安装板13上设置有线圈14,在所述安装板13外部固定焊接有外罩7,所述外罩7与内罩23间设置有真空层12,能够起到保温作用,节省能源消耗,所述外罩7底端两侧均竖直固定焊接支杆11,两组所述支杆11底端焊接在水平放置的支架8上,所述支架8底端面两侧设置有第一液压升降杆6和第二液压升降杆10,调节第一液压升降杆6及第二液压升降杆10的高度,能够使热解筒22倾斜,便于出料。具体的,所述热解筒22左端中心固定连接有转轴3,所述转轴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轴承座2,所述轴承座2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柱5的顶端,所述第一支柱5的底端固定在支架8的左端,所述转轴3伸出轴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皮带轮,皮带轮下方设置具有主动轮的电机4,皮带轮与主动轮间通过皮带1连接,通过电机4转动间接带动热解筒22转动进行热解。具体的,所述热解筒22右端伸出的内管16外侧固定焊接有转管17,所述转管17外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柱20,所述第二支柱20的底端固定在支架8的右端。具体的,所述热解筒22右端伸出内罩23及外罩7的部分上设置有筒口15,所述筒口15上设置有插板阀。具体的,三通管上设置有第一接口18和第二接口19,所述第一接口18为气泵接口,所述第二接口19为水泵接口,且均安装有阀门,分别连接气泵和水泵,能够通过不同阀门的启闭实现抽气清洗的功能。具体的,所述线圈14设置的安装板13靠近热解筒22的侧面上,且线圈14为缠绕形式设置,在线圈14中通入电流为交变电流,利用涡流效应能够使热解筒22自身产热对土壤进行加热。具体的,该新型农田土壤污染修复装置,通过筒口15投入待热解土壤,启动电机4带动热解筒22转动,同时在线圈14中通入交变电流,利用涡流效应使热解筒22自身产热对土壤进行加热热解,在热解完成后,调节第一液压升降杆6及第二液压升降杆10的高度,能够使热解筒22倾斜,便于出料,第一接口18连接气泵时,能够对热解过程中的气体进行抽出,第二接口19连接水泵时,能够通过内管16上的多组支管对热解筒22内部进行清洗,该新型农田土壤污染修复装置,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热解效果好等优点,可以普遍推广使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农田土壤污染修复装置,包括热解筒(22)、内罩(23)、外罩(7)和支架(8),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筒(22)一端中心通入内管(16),处于所述热解筒(22)外侧的内管(16)一端上固定连接有三通管,处于所述热解筒(22)内部的内管(16)上均匀等距设置有多组支管,所述热解筒(22)内部壁上固定焊接有多组翻搅板(21),所述热解筒(22)外部套设有内罩(23),所述内罩(23)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3),在所述安装板(13)上设置有线圈(14),在所述安装板(13)外部固定焊接有外罩(7),所述外罩(7)与内罩(23)间设置有真空层(12),所述外罩(7)底端两侧均竖直固定焊接支杆(11),两组所述支杆(11)底端焊接在水平放置的支架(8)上,所述支架(8)底端面两侧设置有第一液压升降杆(6)和第二液压升降杆(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农田土壤污染修复装置,包括热解筒(22)、内罩(23)、外罩(7)和支架(8),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筒(22)一端中心通入内管(16),处于所述热解筒(22)外侧的内管(16)一端上固定连接有三通管,处于所述热解筒(22)内部的内管(16)上均匀等距设置有多组支管,所述热解筒(22)内部壁上固定焊接有多组翻搅板(21),所述热解筒(22)外部套设有内罩(23),所述内罩(23)内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3),在所述安装板(13)上设置有线圈(14),在所述安装板(13)外部固定焊接有外罩(7),所述外罩(7)与内罩(23)间设置有真空层(12),所述外罩(7)底端两侧均竖直固定焊接支杆(11),两组所述支杆(11)底端焊接在水平放置的支架(8)上,所述支架(8)底端面两侧设置有第一液压升降杆(6)和第二液压升降杆(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农田土壤污染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筒(22)左端中心固定连接有转轴(3),所述转轴(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轴承座(2),所述轴承座(2)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柱(5)的顶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剑春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宝灵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