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及其电磁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0437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9: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电磁驱动机构,双电源转换开关具有动触点,动触点具有与第一电源端子接触的第一电源位置、与第一电源端子和第二电源端子均不接触的双分位置、和与第二电源端子接触的第二电源位置。电磁驱动机构包括转动件、驱动臂、从动臂和至少一个致动部,转动件与动触点联动,从动臂铰接至驱动臂,至少一个致动部固接至转动件;在电磁铁的驱动下,驱动臂从第一位置平移至第二位置,使得位于致动部的第一侧的从动臂抵靠致动部,并驱动转动件转过一角度;并且,在弹性复位件的驱动下,驱动臂从第二位置平移至第一位置,使得位于致动部的相反的第二侧的从动臂抵靠致动部,使从动臂偏转并越过致动部,以抵达致动部的第一侧。

Dual Power Supply Automatic Switch and Its Electromagnetic Driving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electromagnetic driving mechanism for a dual power supply conversion switch. The dual power supply conversion switch has a movable contact, which has a first power supply position contacted with the first power supply terminal, a bipartite position not contacted with the first power supply terminal and the second power supply position contacted with the second power supply terminal. The electromagnetic driv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rotating member, a driving arm, a driven arm and at least one actuating part, which is linked with a moving contact, articulated from the driven arm to the driving arm, and fixed at least one actuating part to the rotating member. Under the drive of the electromagnet, the driving arm moves from the first position to the second position, so that the driven arm on the first side of the actuating part touches the actuating part and drives the rotating member to rotate. An angle; and, driven by an elastic reset, the driving arm moves from the second position to the first position, so that the driven arm on the opposite second side of the actuating part touches the actuating part, so that the driven arm deflects and crosses the actuating part to reach the first side of the actuating p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及其电磁驱动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电磁驱动机构,以及包括该机构的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技术介绍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ATSE)广泛用于应急供电系统。ATSE可以基于电源电路的状况,自动将负载电路从一个电源切换至另一个电源,例如在市电和备用电源之间进行切换,从而维持负载电路连续、可靠地运行。根据工作位置的数量,ATSE可分为二位置型和三位置型。二位置ATSE包括两个工作位置,即接通第一电源的第一电源位置和接通第二电源的第二电源位置。与此不同,三位置ATSE还包括双分位置,其中负载电路与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同时断开。双分位置能够满足用户对于延时切换、安全检修等方面的需求。三位置ATSE的电磁驱动机构用于实现第一电源位置、第二电源位置和双分位置之间的切换,其结构与性能会显著影响产品性能。现有技术中提出采用四个电磁铁,其中每一个电磁铁分别对应唯一的切换动作。多个电磁铁的设置显著增大了结构和控制上的复杂度,并增大了安装和维护难度。另外,现有技术还提出利用电磁驱动机构的重复多次驱动来实现切换。为了在执行一次切换之后,将电磁驱动机构回复至初始位置以备下一次切换,通常设置复杂的回复装置,包括分别设置的纵向回复装置和横向回复装置。复杂的回复装置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可靠性,并增加了成本。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电磁驱动机构,期望其具有简单的结构,以便可靠地实现三位置型的ATSE的位置切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电磁驱动机构,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具有动触点,所述动触点具有与第一电源端子接触的第一电源位置、与第一电源端子和第二电源端子均不接触的双分位置、和与第二电源端子接触的第二电源位置。所述电磁驱动机构包括转动件、驱动臂、从动臂和至少一个致动部,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动触点联动,所述从动臂铰接至所述驱动臂,所述至少一个致动部固接至所述转动件;在电磁铁的驱动下,所述驱动臂从第一位置平移至第二位置,使得位于致动部的第一侧的所述从动臂抵靠所述致动部,并驱动所述转动件转过一角度;并且,在弹性复位件的驱动下,所述驱动臂从第二位置平移至第一位置,使得位于致动部的相反的第二侧的所述从动臂抵靠所述致动部,使所述从动臂偏转并越过所述致动部,以抵达所述致动部的第一侧。可选地,所述机构包括第一致动部和第二致动部,第一致动部的第一侧邻近第二致动部的第二侧;在电磁铁的第一次驱动下,所述驱动臂从第一位置平移至第二位置,使得位于第一致动部第一侧的从动臂抵靠第一致动部,并驱动所述转动件转过第一角度;在弹性复位件的驱动下,所述驱动臂从第二位置平移至第一位置,使得位于第二致动部的第二侧的从动臂抵靠第二致动部,使得从动臂偏转并越过第二致动部,从而以抵达第二致动部的第一侧;在电磁铁的第二次驱动下,所述驱动臂从第一位置平移至第二位置,使得位于第二致动部的第一侧的从动臂抵靠第二致动部,并驱动所述转动件转过第二角度。可选地,当所述转动件转过第一角度时,所述动触点从第一和第二电源位置中的一个切换至双分位置;当所述转动件转过第二角度时,所述动触点从双分位置切换至第一和第二电源位置中的另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致动部为设置在所述转动件上的突柱,所述从动臂为铰接至牵引臂的拨杆,所述牵引臂固接至所述驱动臂;当所述突柱在其第一侧抵靠所述拨杆时,所述拨杆适于拨动所述突柱,从而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当所述突柱在其第二侧抵靠所述拨杆时,所述拨杆适于朝向所述牵引臂偏转、并沿着所述突柱滑动,直至越过所述突柱。可选地,所述拨杆与所述牵引臂的铰接处设有扭簧,所述扭簧配置为偏压所述拨杆远离所述牵引臂。可选地,所述拨杆与所述牵引臂的铰接处设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配置为限制所述拨杆与所述牵引臂之间的最大夹角。可选地,当所述驱动臂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拨杆距离所述转动件的转轴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突柱距离所述转轴的最大距离。可选地,所述牵引臂距离所述转动件的转轴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突柱至所述转轴的最大距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述致动部为设置在所述转动件边缘的棘齿,所述从动臂为铰接至所述驱动臂的钩臂,所述钩臂的末端具有钩部;当所述钩部位于所述棘齿的第一侧时,所述钩部适于接合所述棘齿的止动面,从而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当所述钩部位于所述棘齿的第二侧时,所述钩部适于沿着所述棘齿的滑移面滑移、并远离所述棘齿偏转,直至越过所述棘齿。可选地,所述钩臂与所述驱动臂的铰接处设有扭簧,所述扭簧配置为偏压所述钩臂的钩部接触所述转动件。可选地,所述机构还包括可枢转的连锁杆,连锁杆的一端抵靠所述驱动臂上的凸起,另一端抵靠另一钩臂上的凸起,当所述驱动臂被电磁铁驱动时,带动所述连锁杆摆动,使得所述另一钩臂偏转,以避免该另一钩臂与所述转动件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另一种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电磁驱动机构,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具有动触点,所述动触点具有与第一电源端子接触的第一电源位置、与第一电源端子和第二电源端子均不接触的双分位置、和与第二电源端子接触的第二电源位置。所述电磁驱动机构包括转动件、驱动臂、从动臂和至少一个致动部,所述转动件与所述动触点联动,所述从动臂固接至所述驱动臂,所述至少一个致动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转动件;在电磁铁的驱动下,所述驱动臂从第一位置平移至第二位置,使得位于致动部第一侧的所述从动臂抵靠所述致动部,导致所述致动部抵靠所述转动件,并驱动所述转动件转过一角度;并且在弹性复位件的驱动下,所述驱动臂从第二位置平移至第一位置,使得位于致动部的相反的第二侧的所述从动臂抵靠所述致动部,导致所述致动部转过一角度,以便所述从动臂越过所述致动部,以抵达所述致动部的第一侧。可选地,所述机构包括第一致动部和第二致动部,第一致动部的第一侧邻近第二致动部的第二侧;在电磁铁的第一次驱动下,所述驱动臂从第一位置平移至第二位置,使得位于第一致动部的第一侧的从动臂抵靠第一致动部,第一致动部抵靠转动件,并驱动转动件转过第一角度;在弹性复位件的驱动下,所述驱动臂从第二位置平移至第一位置,使得位于第二致动部的第二侧的从动臂抵靠第二致动部,导致第二致动部转过一角度,以便所述从动臂越过所述第二致动部,从而抵达第二致动部的第一侧;在电磁铁的第二次驱动下,所述驱动臂从第一位置平移至第二位置,使得位于第二致动部的第一侧的从动臂抵靠第二致动部,第二致动部抵靠所述转动件,并驱动所述转动件转过第二角度。可选地,当所述转动件转过第一角度时,所述动触点从第一和第二电源位置中的一个切换至双分位置;当所述转动件转过第二角度时,所述动触点从双分位置切换至第一和第二电源位置中的另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例,所述转动件设置有圆弧形的凹槽,该凹槽具有第一边缘和相对的第二边缘;所述致动部为围绕转动件的转轴可转动的摆杆,所述摆杆具有突柱,该突柱嵌套在所述凹槽的内部;当所述从动臂在所述突柱的第一侧抵靠所述突柱时,所述突柱朝向所述凹槽的第一边缘移动,并抵靠所述第一边缘,从而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当所述从动臂在所述突柱的第二侧抵靠所述突柱时,所述突柱朝向所述凹槽的第二边缘移动,直到所述从动臂越过所述突柱。可选地,所述转动件上设置有连接至所述摆杆的复位弹簧,其配置为朝向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电磁驱动机构,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具有动触点,所述动触点具有与第一电源端子接触的第一电源位置、与第一电源端子和第二电源端子均不接触的双分位置、和与第二电源端子接触的第二电源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驱动机构(100,200)包括转动件(101,201)、驱动臂(103,203)、从动臂(105,205)和至少一个致动部(106,206),所述转动件(101,201)与所述动触点联动,所述从动臂(105,205)铰接至所述驱动臂(103,203),所述至少一个致动部(106,206)固接至所述转动件(101,201);在电磁铁(102,202)的驱动下,所述驱动臂(103,203)从第一位置平移至第二位置,使得位于致动部(106,206)的第一侧的所述从动臂(105,205)抵靠所述致动部(106,206),并驱动所述转动件(101,201)转过一角度;并且在弹性复位件的驱动下,所述驱动臂(103,203)从第二位置平移至第一位置,使得位于致动部(106,206)的相反的第二侧的所述从动臂(105,205)抵靠所述致动部(106,206),使所述从动臂(105,205)偏转并越过所述致动部(106,206),以抵达所述致动部(106,206)的第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双电源转换开关的电磁驱动机构,所述双电源转换开关具有动触点,所述动触点具有与第一电源端子接触的第一电源位置、与第一电源端子和第二电源端子均不接触的双分位置、和与第二电源端子接触的第二电源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驱动机构(100,200)包括转动件(101,201)、驱动臂(103,203)、从动臂(105,205)和至少一个致动部(106,206),所述转动件(101,201)与所述动触点联动,所述从动臂(105,205)铰接至所述驱动臂(103,203),所述至少一个致动部(106,206)固接至所述转动件(101,201);在电磁铁(102,202)的驱动下,所述驱动臂(103,203)从第一位置平移至第二位置,使得位于致动部(106,206)的第一侧的所述从动臂(105,205)抵靠所述致动部(106,206),并驱动所述转动件(101,201)转过一角度;并且在弹性复位件的驱动下,所述驱动臂(103,203)从第二位置平移至第一位置,使得位于致动部(106,206)的相反的第二侧的所述从动臂(105,205)抵靠所述致动部(106,206),使所述从动臂(105,205)偏转并越过所述致动部(106,206),以抵达所述致动部(106,206)的第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驱动机构(100,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100,200)包括第一致动部(106A,206A)和第二致动部(106B,206B),第一致动部(106A,206A)的第一侧邻近第二致动部(106B,206B)的第二侧;在电磁铁(102,202)的第一次驱动下,所述驱动臂(103,203)从第一位置平移至第二位置,使得位于第一致动部(106A,206A)第一侧的从动臂(105,205)抵靠第一致动部(106A,206A),并驱动所述转动件(101,201)转过第一角度;在弹性复位件的驱动下,所述驱动臂(103,203)从第二位置平移至第一位置,使得位于第二致动部(106B,206B)的第二侧的从动臂(105,205)抵靠第二致动部(106B,206B),使得从动臂(105,205)偏转并越过第二致动部(106B,206B),从而以抵达第二致动部(106B,206B)的第一侧;在电磁铁(102,202)的第二次驱动下,所述驱动臂(103,203)从第一位置平移至第二位置,使得位于第二致动部(106B,206B)的第一侧的从动臂(105,205)抵靠第二致动部(106B,206B),并驱动所述转动件(101,301)转过第二角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转动件(101,301)转过第一角度时,所述动触点从第一和第二电源位置中的一个切换至双分位置;当所述转动件(101,301)转过第二角度时,所述动触点从双分位置切换至第一和第二电源位置中的另一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驱动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部(106)为设置在所述转动件(101)上的突柱(106),所述从动臂(105)为铰接至牵引臂(104)的拨杆(105),所述牵引臂(104)固接至所述驱动臂(103);当所述突柱(106)在其第一侧抵靠所述拨杆(105)时,所述拨杆(105)适于拨动所述突柱(106),从而驱动所述转动件(101)转动;当所述突柱(106)在其第二侧抵靠所述拨杆(105)时,所述拨杆(105)适于朝向所述牵引臂(104)偏转、并沿着所述突柱(106)滑动,直至越过所述突柱(10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驱动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105)与所述牵引臂(104)的铰接处设有扭簧,所述扭簧配置为偏压所述拨杆(105)远离所述牵引臂(104)。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驱动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105)与所述牵引臂(104)的铰接处设有止挡部,所述止挡部配置为限制所述拨杆(105)与所述牵引臂(104)之间的最大夹角。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电磁驱动机构(100),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驱动臂(103)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拨杆(105)距离所述转动件(101)的转轴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突柱(106)距离所述转轴的最大距离。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电磁驱动机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臂(104)距离所述转动件的转轴的最小距离大于所述突柱(106)至所述转轴的最大距离。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驱动机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部(206)为设置在所述转动件(201)边缘的棘齿(206),所述从动臂(205)为铰接至所述驱动臂(203)的钩臂(205),所述钩臂(205)的末端具有钩部(205A);当所述钩部(205A)位于所述棘齿(206)的第一侧时,所述钩部(205A)适于接合所述棘齿(206)的止动面,从而驱动所述转动件(201)转动;当所述钩部(205A)位于所述棘齿(206)的第二侧时,所述钩部(205A)适于沿着所述棘齿(206)的滑移面滑移、并远离所述棘齿(206)偏转,直至越过所述棘齿(206)。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驱动机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钩臂(205)与所述驱动臂(203)的铰接处设有扭簧,所述扭簧配置为偏压所述钩臂(205)的钩部(205A)接触所述转动件(201)。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磁驱动机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还包括可枢转的连锁杆(207),连锁杆(207)的一端抵靠所述驱动臂(203),另一端抵靠另一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忠余刚
申请(专利权)人: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