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引擎用户识别方法、系统及终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30063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8:1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双引擎用户识别方法、系统及终端,通过第一识别方式和第二识别方式分别获取用户的第一脸部图像和第二脸部图像;比对第一脸部图像和第二脸部图像中的用户面部特征相似度;如果相似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匹配阈值,则选取第一脸部图像和第二脸部图像中任一图像作为最终识别结果;或者,如果相似度小于预设匹配阈值,则获取用户预存脸部特征信息,将预设脸部特征信息分别与第一脸部图像和第二脸部图像进行比对,确定最终识别结果。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用户的脸部图像进行采集获取,然后将两种方法获得的图像进行比对。这样使得对用户识别时,不会因为使用一种识别方式对用户识别错误,并且根据用户脸部的特征信息,准确确定用户的脸部图像。

A Dual-Engine User Recognition Method, System and Terminal

This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dual-engine user recognition method, system and terminal, which obtains the user's first face image and the second face image respectively by the first and second recognition methods; compares the similarity of user's facial features between the first face image and the second face image; and selects the first face image and the second face image if the similarity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the preset matching threshold. Either image in the face image is the final recognition result; or, if the similarity is less than the preset matching threshold, the user's preset facial feature information is obtained, and the preset facial feature information is compared with the first face image and the second face image respectively to determine the final recognition result. Different methods are used to collect and acquire the user's face image, and then the images obtained by the two methods are compared. In this way, the user's face image will not be accurately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user's facial feature information because of the mistake of using a recognition method to identify the us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引擎用户识别方法、系统及终端
本申请涉及图像识别
,具体涉及一种双引擎用户识别方法、系统及终端。
技术介绍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传统技术中的人脸识别一般都是需要准确采集人的面部特征,将采集的面部特征与数据库中预先采集的数据进行比对。只有当比对结果达到预设阈值例如匹配率在90%以上,认为匹配成功,进而允许进行人脸识别的用户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如果认证失败,则禁止用户执行任何相关的操作。传统的人脸识别,虽然可以通过人脸特征的采集和比对对用户进行识别,但是针对不同肤色的人进行人脸识别的准确度可能存在不同,例如对于黄色皮肤的亚洲人和白色皮肤的欧洲人,一般情况下识别效果较好。但是对于黑色皮肤的非洲人,则可能出现拍照获得发的图片无法准确对用户面部特征进行识别,进而无法实现对用户的识别。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引擎用户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第一识别方式和第二识别方式分别获取用户的第一脸部图像和第二脸部图像,其中所述第一识别方式和所述第二识别方式为不同识别算法对应的图像识别方式;比对所述第一脸部图像和所述第二脸部图像中的用户面部特征相似度;如果所述相似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匹配阈值,则选取所述第一脸部图像和所述第二脸部图像中任一图像作为最终识别结果;或者,如果所述相似度小于预设匹配阈值,则获取所述用户预存脸部特征信息,将所述预设脸部特征信息分别与所述第一脸部图像和所述第二脸部图像进行比对,确定最终识别结果。采用上述实现方式,当对用户进行识别时,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用户的脸部图像进行采集获取,然后将两种方法获得的图像进行比对。如果比对结果是两种方法获得的图像相似度阈值在预设阈值,则可任选其一,否则获取用户的脸部特征信息,确定最终的识别结果。这样使得对用户识别时,不会因为使用一种识别方式对用户识别错误,并且根据用户脸部的特征信息,准确确定用户的脸部图像。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第一识别方式和第二识别方式分别获取用户的第一脸部图像和第二脸部图像,包括:通过活体检测对所述用户进行行为特征检测,所述行为特征包括:眨眼睛、张嘴、摇头;如果通过所述活体检测通过,则通过图像采集设备按照不同的采集方式分别获取所述第一脸部图像和第二脸部图像。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所述最终识别结果之后,还包括对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获取,根据所述身份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包括:公司员工或来访人员。结合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根据所述身份信息确定所述用户为公司员工,则获取OA办公系统中所述用户的待办事项;将所述待办事项显示在屏幕上,以使得所述用户可以获知自己的待办事项。结合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根据所述身份信息确定所述用户为来访人员,则从访客预约信息中寻找所述用户来访的目的地址;根据所述目的地址规划到达所述目的地址的路径;将所述路径信息显示在屏幕上,以使得所述用户根据所述屏幕上显示的路径信息到达目的地址。结合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所述访客预约信息中不存在当前来访人员的预约记录,则获取历史访客记录;如果在所述历史访客记录中遍历到所述用户的历史来访记录;获取所述用户历史来访次数和来访目的地,根据历史来访目的地规划出历史访问目的地对应的路径信息;通过所述用户选择确定最终的路径信息。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引擎用户识别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块,用于通过第一识别方式和第二识别方式分别获取用户的第一脸部图像和第二脸部图像,其中所述第一识别方式和所述第二识别方式为不同识别算法对应的图像识别方式;图像比对模块,用于比对所述第一脸部图像和所述第二脸部图像中的用户面部特征相似度;判断处理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相似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匹配阈值,则选取所述第一脸部图像和所述第二脸部图像中任一图像作为最终识别结果;或者,如果所述相似度小于预设匹配阈值,则获取所述用户预存脸部特征信息,将所述预设脸部特征信息分别与所述第一脸部图像和所述第二脸部图像进行比对,确定最终识别结果。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图像采集模块包括:活体检测单元,用于通过活体检测对所述用户进行行为特征检测,所述行为特征包括:眨眼睛、张嘴、摇头;图像采集单元,用于如果通过所述活体检测通过,则通过图像采集设备按照不同的采集方式分别获取所述第一脸部图像和第二脸部图像。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用户身份识别单元,用于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获取,根据所述身份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包括:公司员工或来访人员。结合第二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根据所述身份信息确定所述用户为公司员工,则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OA办公系统中所述用户的待办事项;第一显示单元,用于将所述待办事项显示在屏幕上,以使得所述用户可以获知自己的待办事项。结合第二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根据所述身份信息确定所述用户为来访人员,则所述系统还包括:遍历单元,用于从访客预约信息中寻找所述用户来访的目的地址;第一路线规划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的地址规划到达所述目的地址的路径;第二显示单元,用于将所述路径信息显示在屏幕上,以使得所述用户根据所述屏幕上显示的路径信息到达目的地址。结合第二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所述访客预约信息中不存在当前来访人员的预约记录,则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历史访客记录;第三获取单元,用于如果在所述历史访客记录中遍历到所述用户的历史来访记录,获取所述用户历史来访次数和来访目的地;第二线路规划单元,用于根据历史来访目的地规划出历史访问目的地对应的路径信息;确定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用户选择确定最终的路径信息。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引擎用户识别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时,所述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引擎用户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获取用户脸部特征信息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来访用户路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来访用户路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引擎用户识别系统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引擎用户识别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引擎用户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1所述方法包括:S101,通过第一识别方式和第二识别方式分别获取用户的第一脸部图像和第二脸部图像。本实施例中的用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引擎用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第一识别方式和第二识别方式分别获取用户的第一脸部图像和第二脸部图像,其中所述第一识别方式和所述第二识别方式为不同识别算法对应的图像识别方式;比对所述第一脸部图像和所述第二脸部图像中的用户面部特征相似度;如果所述相似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匹配阈值,则选取所述第一脸部图像和所述第二脸部图像中任一图像作为最终识别结果;或者,如果所述相似度小于预设匹配阈值,则获取所述用户预存脸部特征信息,将所述预设脸部特征信息分别与所述第一脸部图像和所述第二脸部图像进行比对,确定最终识别结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引擎用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第一识别方式和第二识别方式分别获取用户的第一脸部图像和第二脸部图像,其中所述第一识别方式和所述第二识别方式为不同识别算法对应的图像识别方式;比对所述第一脸部图像和所述第二脸部图像中的用户面部特征相似度;如果所述相似度大于或等于预设匹配阈值,则选取所述第一脸部图像和所述第二脸部图像中任一图像作为最终识别结果;或者,如果所述相似度小于预设匹配阈值,则获取所述用户预存脸部特征信息,将所述预设脸部特征信息分别与所述第一脸部图像和所述第二脸部图像进行比对,确定最终识别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识别方式和第二识别方式分别获取用户的第一脸部图像和第二脸部图像,包括:通过活体检测对所述用户进行行为特征检测,所述行为特征包括:眨眼睛、张嘴、摇头;如果通过所述活体检测通过,则通过图像采集设备按照不同的采集方式分别获取所述第一脸部图像和第二脸部图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最终识别结果之后,还包括对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获取,根据所述身份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包括:公司员工或来访人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根据所述身份信息确定所述用户为公司员工,则获取OA办公系统中所述用户的待办事项;将所述待办事项显示在屏幕上,以使得所述用户可以获知自己的待办事项。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根据所述身份信息确定所述用户为来访人员,则从访客预约信息中寻找所述用户来访的目的地址;根据所述目的地址规划到达所述目的地址的路径;将所述路径信息显示在屏幕上,以使得所述用户根据所述屏幕上显示的路径信息到达目的地址。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朝龙王枥墀陈思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云鼎丝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