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飞宫专利>正文

一种快速装配的杯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30020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速装配的杯盖,它包括内盖和外盖,所述外盖的内壁上凸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弹性片,所述的弹性片成圆周阵列分布且为间隔设置,所述弹性片与所述外盖的内壁形成夹角,且所述夹角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外盖的内底面,所述内盖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弹性片相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上侧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形成第一台阶面,所述弹性片在所述内盖插入所述外盖后能与第一台阶面抵合固定。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内盖和外盖的装配方便,拆解难,并且结构合理,制作简单,低成本而可靠。

A Quick Assembly Cup Cov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quick-assembled cup cover, which comprises an inner cover and an outer cover. The inner wall of the outer cover is convex with two or more elastic sheets. The elastic sheets are distributed in a circular array and arranged at intervals. The elastic sheets form an angle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outer cover, and the opening direction of the angle is toward the inner bottom of the outer cover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inner cover. A first groove matching the elastic sheet is provided, the upper side of the first groove and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groove form a first step surface, and the elastic sheet can be fixed with the first step surface after the inner cover is inserted into the outer cover. Therefore, the inner cover and the outer cover of the utility model are easy to assemble, difficult to disassemble, reasonable in structure, simple in manufacture, low in cost and reli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装配的杯盖
本技术涉及保温杯
,尤其是涉及一种快速装配的杯盖。
技术介绍
现有的保温杯杯盖都是有内盖和外盖组成的,其中外盖与内盖的装配是通过粘合剂固定在一起,此种装配方法,需要人工完成涂胶、粘合两道工序,必要时在粘合剂涂抹过多时还需要人工擦去,如此操作,容易产生加工效率低下、精度差、工人工资成本较高等弊端。而且由于保温杯杯盖常常需要接触高温水蒸气,高温水蒸气容易通过杯沿等粘合缝隙与粘合剂产生反应,造成脱胶的麻烦;同时在粘合剂涂抹过多时虽然人工擦去后,表面上看是洁净了,还是对内盖或者外盖产生污染,在高温水蒸气接触后可能会进入要饮用的液体内,被使用者摄入后会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装配的杯盖,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无法快速装配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快速装配的杯盖,包括内盖和外盖,所述外盖的内壁上凸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弹性片,所述的弹性片成圆周阵列分布且为间隔设置,所述弹性片与所述外盖的内壁形成夹角,且所述夹角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外盖的内底面,所述内盖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弹性片相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上侧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形成第一台阶面,所述弹性片在所述内盖插入所述外盖后能与第一台阶面抵合固定。其中,弹性片为以外盖的轴线为中心线成圆周阵列分布且为间隔设置。第一凹槽可以为环绕内盖一周的长条形环形凹槽,或者若干个与弹性片相配的互相独立的小凹槽。故当内盖和外盖装配时,只需将内盖穿插入外盖的内孔中并使外盖上的弹性片伸入第一凹槽内且可与第一台阶面形成抵合固定,即可装配成功;拆卸时,由于弹性片为倾斜设置于外盖的内壁上并形成一个夹角,且该夹角的开口方向为朝向外盖的内底面,即当给予内盖一个向下即沿其轴线往相反方向的作用力时,弹性片由于与第一台阶面相抵合,产生足够的形变,从而形成一个反作用力,阻碍内盖的移动,即形成一个类似倒刺的结构,使得内盖无法从外盖中脱出。同时由于夹角的存在,当给予内盖向上的力即令内盖穿插入外盖时,由于弹性片自身的弹性作用,和内盖的作用力下,弹性片会往靠近外盖内壁的方向产生形变,夹角会变小;而当给予内盖向下的力即令内盖移除外盖时,由于弹性片自身的弹性作用,和内盖的作用力下,弹性片会由于与第一台阶面相抵合,产生足够的形变,从而会形成一个反作用力,阻碍内盖的移动,同时弹性片会往远离外盖内壁的方向产生形变,夹角会变大。故本技术中内盖和外盖的装配方便,拆解难,并且结构合理,制作简单,低成本而可靠。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凹槽为环绕所述内盖一周的凹槽,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开设有环绕所述内盖一周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为环绕所述内盖一周的凹槽,相较于若干个与弹性片相配的互相独立的小凹槽,结构简单,制造更为方便,成本降低,加工精度会更高。第二凹槽的设置可以与弹性片相配合形成第二道防线,提高内盖和外盖之间的装配稳定性,使其更难拆卸。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片顶部设有向外凸出的扣钩,所述第二凹槽的下侧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形成第二台阶面,所述的扣钩在所述弹性片与所述第一台阶面抵合后能与所述第二台阶面扣合固定。扣钩的设置,使得当内盖和外盖装配时,在弹性片伸入第一凹槽内并与第一台阶面形成抵合后,扣钩会伸入第二凹槽,并能与第二台阶面扣合固定,无需额外的工序,装配方便;拆卸内盖和外盖时,即当弹性片形成一个阻碍内盖的移动的反作用力后,扣钩能由于与第二台阶面扣合从而形成一个反作用力,进一步地阻碍内盖的移动,即相当于形成一个第二道防线的结构,大大加大了内盖从外盖中脱出的难度。故本技术中内盖和外盖的装配方便,拆解难,并且结构合理,制作简单,低成本而可靠。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片包括上弹性片和下弹性片,所述上弹性片和所述下弹性片形成向内突出的折角,所述的折角在所述弹性片与所述第一台阶面抵合后能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底面扣合固定。弹性片包括上弹性片和下弹性片,且上弹性片和下弹性片形成向内突出的折角。折角向内突出,即折角为朝向外盖的轴线方向凸起。故当内盖和外盖装配时,在弹性片伸入第一凹槽内并与第一台阶面形成抵合后,折角能伸入第二凹槽,并与第二凹槽的内底面抵合固定,无需额外的工序,装配方便;拆卸内盖和外盖时,即当弹性片形成一个阻碍内盖的移动的反作用力后,折角能由于与第二凹槽的内底面抵合从而形成一个反作用力,进一步地阻碍内盖的移动,即相当于形成一个第二道防线的结构,大大加大了内盖从外盖中脱出的难度。故本技术中内盖和外盖的装配方便,拆解难,并且结构合理,制作简单,低成本而可靠。作为优选,所述内盖的上端面上固接有至少一个朝外凸设的凸台,所述外盖的内底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凸台相配的盲孔,所述凸台和所述盲孔的轴线均与所述内盖的上端面成垂直设置。凸台与盲孔的设置,可以增加内盖和外盖的接触面积,从而在内盖和外盖产生相对位移时,增加摩擦力,进一步地阻碍内盖的移动,大大加大了内盖从外盖中脱出的难度,从而提高内盖和外盖的装配的稳固性。由于内盖的上端面与外盖的内底面成平行设置,凸台和盲孔的轴线均与内盖的上端面成垂直设置,即凸台和盲孔的轴线均与外盖的内底面成垂直设置,使得凸台和盲孔的轴线与外盖和内盖轴线成平行设置,故令凸台和盲孔相配合时所需力的方向与令内盖和外盖装配时所需力的方向成同向设置。作为优选,所述凸台外套设有橡胶弹性套,所述凸台通过所述橡胶弹性套固定在所述盲孔中。橡胶弹性套的设置,可以使得盲孔与凸台之间形成过盈配合,装配后使盲孔与凸台表面间产生弹性压力,从而获得紧固的联接。作为优选,所述的内盖上设有凸缘,所述凸缘的前端面在所述弹性片与所述第一台阶面抵合后能与所述外盖的连接端面相抵合。凸缘的设置,用于在弹性片与第一台阶面抵合后能与外盖的连接端面相配合,使得内盖和外盖装配更为紧密,同时可以限定了内盖插入外盖内朝里的移动范围。作为优选,所述弹性片在所述外盖的内壁上成均匀分布,所述弹性片的圆周阵列中心线与所述外盖的轴线成重合设置。弹性片在外盖的内壁上成均匀分布,各弹性片在外盖的内壁上呈均匀分布可使得各弹性片能够受力均匀。弹性片的圆周阵列中心线与外盖的轴线成重合设置,即在外盖和内盖装配之际,使弹性片能产生适当的形变,从而使得弹性片能与第一台阶面抵合,达到使外盖和内盖装配固定的目的。作为优选,所述的夹角为25°-40°,所述的折角为95°-135°。若夹角小于25°,则弹性片过于靠近外盖的内壁,在给予内盖向下的力即令内盖移除外盖时,弹性片与第一台阶面相抵合所形成的反作用力过小,弹性片无法产生足够的形变,无法抵抗令内盖移除外盖的作用力,使内盖易脱出,降低本技术的装配可靠性;若夹角大于40°,则弹性片过于远离外盖的内壁,在给予内盖向上的力即令内盖插入外盖时,弹性片无法产生足够的形变,阻碍内盖与外盖装配,使内盖不易装配,降低本技术的装配速度;若折角大于135°,则折角过大,不易伸入第二凹槽与其内底面形成抵合固定;若折角小于95°,则折角过小,容易从第二凹槽内脱出。故当夹角为25°-40°,折角为95°-135°时,本技术的内盖和外盖的装配速度最快,且稳固性最好。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内盖为同轴设置。第一凹槽、第二凹槽与内盖为同轴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装配的杯盖,包括内盖和外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的内壁上凸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弹性片,所述的弹性片成圆周阵列分布且为间隔设置,所述弹性片与所述外盖的内壁形成夹角,且所述夹角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外盖的内底面,所述内盖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弹性片相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上侧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形成第一台阶面,所述弹性片在所述内盖插入所述外盖后能与第一台阶面抵合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装配的杯盖,包括内盖和外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盖的内壁上凸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弹性片,所述的弹性片成圆周阵列分布且为间隔设置,所述弹性片与所述外盖的内壁形成夹角,且所述夹角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外盖的内底面,所述内盖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弹性片相配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上侧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形成第一台阶面,所述弹性片在所述内盖插入所述外盖后能与第一台阶面抵合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装配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为环绕所述内盖一周的凹槽,在所述第一凹槽内开设有环绕所述内盖一周的第二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装配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片顶部设有向外凸出的扣钩,所述第二凹槽的下侧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面形成第二台阶面,所述的扣钩在所述弹性片与所述第一台阶面抵合后能与所述第二台阶面扣合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装配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片包括上弹性片和下弹性片,所述上弹性片和所述下弹性片形成向内突出的折角,所述的折角在所述弹性片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飞宫
申请(专利权)人:胡飞宫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