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999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8: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寝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床垫,包括床垫本体、设多个形变装置、多个形变感应装置、控制器,以及多个气泵;形变装置内设有朝形变感应装置的方向传递形变的弹性腔体,形变感应装置包括U型管结构、容置于U型管结构内的导电液,以及设置于U型管结构远离弹性腔体的一端的第一弹片、第二弹片和第三弹片,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以及第一弹片和第三弹片分别用于在被导电液触碰时接通并产生形变信号,气泵用于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对弹性腔体内部进行升压或降压,导电液的液面低于U型管结构的端面,第一弹片、第二弹片和第三弹片与导电液的液面之间均具有一定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睡眠障碍问题,提升睡眠质量,达到健康睡眠效果。

A mattress

The utility model is applicable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edding, and provides a mattress, including a mattress body, a plurality of deformation devices, a plurality of deformation induction devices, controllers, and a plurality of air pumps; an elastic cavity for transferring deformation in the direction of a deformation induction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deformation device, and a deformation induction device includes a U-tube structure, a conductive fluid contained in the U-tube structure, and a setting thereof.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shrapnels, the first and second shrapnels, the first shrapnel and the third shrapnel at the end of the U-shaped tube structure far from the elastic cavity are respectively used to connect and generate deformation signals when the electro-hydraulic contact is guided. The air pump is used to boost or depress the internal pressure of the elastic cavity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controller. The liquid level of the conductive liquid is lower than the end surface of the U-shaped tube structure. There is a certain distance between the first shrapnel, the second shrapnel and the third shrapnel and the liquid level of the conductive liquid. The utility model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sleep disorder, improve the sleep quality and achieve healthy sleep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床垫
本技术涉及寝具
,特别涉及一种床垫。
技术介绍
睡眠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一种生理现象。人的一生中,睡眠占了近1/3的时间,睡眠的质量好坏与人体健康与否有密切关系。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的加速,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存在睡眠问题的人也越来越多。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中国居民睡眠障碍的患病率高达42.7%,中国居民的失眠发生率高达38%,目前已明确属于睡眠障碍的疾病多达80余种。老人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leepapneasyndrome,SAS)的高发人群,比例达40%。目前国内睡眠市场除了床垫、枕头等寝具以外,改善睡眠的保健类产品、治疗睡眠障碍的医疗产品和技术等多个层面也包含在内。最普遍为大众所接受的则是睡眠管理、睡眠监测中的智能硬件及移动应用产品,健康睡眠领域的创业方向以智能硬件居多,即智能硬件+APP的模式完成消费者的大数据分析后,制定个性化的睡眠模式。现有技术中,对人体睡眠状态的监测通常采用摄像头拍照的形式来判断人体的睡眠状态,此种方式无法实时监测人体的睡眠状态,且监测数据不够准确。另外,市面上的床垫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易发生变形,人体睡在变形的床垫上会感觉不适,进而影响人体的睡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床垫,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床垫不利于人体健康睡眠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床垫,包括床垫本体、设置于所述床垫本体内的多个形变装置、与所述形变装置一一对应且与所述形变装置连通的多个形变感应装置、设置于所述床垫本体外的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多个气泵;所述形变装置内设有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朝所述形变感应装置的方向传递形变的弹性腔体,所述形变感应装置包括U型管结构、容置于所述U型管结构内的导电液,以及设置于所述U型管结构远离所述弹性腔体的一端的第一弹片、第二弹片和第三弹片,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以及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三弹片分别用于在被所述导电液触碰时接通并产生形变信号,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和处理所述形变信号,所述气泵还与对应的所述弹性腔体连通且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对所述弹性腔体内部进行升压或降压,所述导电液的液面低于所述U型管结构的端面,所述第一弹片、第二弹片和第三弹片与所述导电液的液面之间均具有一定距离。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片、第二弹片和第三弹片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弹片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导电液内,所述第二弹片的端面与所述导电液的液面之间距离小于所述第三弹片的端面与所述导电液的液面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U型管结构包括U型管本体,以及盖设于所述U型管本体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U型管本体内具有用于容置所述导电液的容纳腔,所述第一弹片、第二弹片和第三弹片均插设于所述第二端盖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片位于所述第二弹片与第三弹片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腔体通过导管与所述U型管本体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腔体靠近所述U型管本体的一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端盖上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导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密封连接,且所述导管远离所述弹性腔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U型管本体内。进一步地,所述形变装置包括弹性层及紧贴所述弹性层表面设置的软质层,所述弹性层内具有所述弹性腔体。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弹片、第二弹片和第三弹片电性连接且用于分析和计算所述形变信号的形变信号处理装置,与所述形变信号处理装置电性连接且用于判断所述形变信号的形变信号识别装置,与所述形变信号识别装置电性连接且用于将所述形变信号识别装置的信号判断结果反馈给下一级电控装置的信号反馈装置,以及与所述信号反馈装置电性连接且用于对所述信号反馈装置发出的形变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后传递给所述气泵的气压调节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床垫本体沿其宽度方向依次分设为第一侧卧区、仰卧区和第二侧卧区,所述第一侧卧区、仰卧区和第二侧卧区均沿其长度方向分设有多个子单元,每一所述子单元内均设置有所述形变装置和形变感应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腔体内填充有颗粒物和气体。实施本技术的一种床垫,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当人体自然躺卧于床垫上时,形变装置会发生形变,而形变感应装置此刻可感应形变装置的形变并产生形变信号,实现了人体睡眠状态的实时监测,其所采集的数据为实时数据;第二、当形变装置产生形变时,会挤压其内的弹性腔体朝形变感应装置的方向传递形变,使得U型管结构内的导电液的左侧液面下降,右侧液面上升,并最终触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或第一弹片和第三弹片接通并产生形变信号,在床垫中,通过采集多个形变感应装置的形变信号即可得到人体睡眠时的行为状态,相比于传统摄像头的方式,本技术采集的睡眠状态数据,其精度和灵敏度更高;第三、通过采用控制器接收和处理形变信号,并控制气泵对弹性腔体内部进行升压或降压,以实现床垫的形状的自动调节,进而满足人体行为状态的需求,从而解决睡眠障碍问题,提升睡眠质量,达到健康睡眠效果;第四、本技术根据对人体睡眠状态的自动识别、自动调节床垫形状,以适应人体行为需要,其可靠性和准确性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形变装置与形变感应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形变装置与形变感应装置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形变装置、形变感应装置、控制器及气泵的连接结构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床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床垫的分区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人体在床垫上仰卧的侧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人体在床垫上侧卧的侧视图。上述附图所涉及的标号明细如下:1-形变装置;11-弹性层;111-第一开口;12-软质层;2-形变感应装置;21-第一弹片;22-第二弹片;23-第三弹片;24-U型管本体;25-导电液;26-第一端盖;27-第二端盖;3-控制器;31-形变信号处理装置;32-形变信号识别装置;33-信号反馈装置;34-气压调节装置;4-气泵;5-导管;6-电缆线;7-床垫本体;71-第一侧卧区;72-仰卧区;73-第二侧卧区;8-导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位于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仅是为了便于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方案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垫本体、设置于所述床垫本体内的多个形变装置、与所述形变装置一一对应且与所述形变装置连通的多个形变感应装置、设置于所述床垫本体外的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多个气泵;所述形变装置内设有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朝所述形变感应装置的方向传递形变的弹性腔体,所述形变感应装置包括U型管结构、容置于所述U型管结构内的导电液,以及设置于所述U型管结构远离所述弹性腔体的一端的第一弹片、第二弹片和第三弹片,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以及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三弹片分别用于在被所述导电液触碰时接通并产生形变信号,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和处理所述形变信号,所述气泵还与对应的所述弹性腔体连通且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对所述弹性腔体内部进行升压或降压,所述导电液的液面低于所述U型管结构的端面,所述第一弹片、第二弹片和第三弹片与所述导电液的液面之间均具有一定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床垫本体、设置于所述床垫本体内的多个形变装置、与所述形变装置一一对应且与所述形变装置连通的多个形变感应装置、设置于所述床垫本体外的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多个气泵;所述形变装置内设有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朝所述形变感应装置的方向传递形变的弹性腔体,所述形变感应装置包括U型管结构、容置于所述U型管结构内的导电液,以及设置于所述U型管结构远离所述弹性腔体的一端的第一弹片、第二弹片和第三弹片,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以及所述第一弹片和第三弹片分别用于在被所述导电液触碰时接通并产生形变信号,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和处理所述形变信号,所述气泵还与对应的所述弹性腔体连通且用于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下对所述弹性腔体内部进行升压或降压,所述导电液的液面低于所述U型管结构的端面,所述第一弹片、第二弹片和第三弹片与所述导电液的液面之间均具有一定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第二弹片和第三弹片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弹片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导电液内,所述第二弹片的端面与所述导电液的液面之间距离小于所述第三弹片的端面与所述导电液的液面之间的距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管结构包括U型管本体,以及盖设于所述U型管本体两端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U型管本体内具有用于容置所述导电液的容纳腔,所述第一弹片、第二弹片和第三弹片均插设于所述第二端盖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床垫,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骄阳曾胜曾灵芝陈俊达陈道蓉严天华
申请(专利权)人:渝新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