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田用智能循环灌溉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9858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田用智能循环灌溉设备,其结构包括第一水管、第一水泵、第二水管、第三水管、连接管、喷头、水罐、进水口、排污口、支撑柱、出水口、过滤网、沉淀腔、自动抽水装置和调节装置,第一水管右端与第一水泵左端进行插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农田用智能循环灌溉设备,通过设置了自动抽水装置,当水压达到一定值,压力传感器把信号发送给处理器,处理器进行处理,然后使第二水泵运动,进行抽水,从而解决了无法进行自动抽水,浪费劳动力的问题,通过设置了调节装置,由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根据灌溉的范围,调节好高度,用螺杆和插孔进行固定,解决了灌溉范围无法自定义,无法调控灌溉的范围的问题。

An Intelligent Circulating Irrigation Equipment for Farmlan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circulating irrigation equipment for farmland,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water pipe, a first water pump, a second water pipe, a third water pipe, a connecting pipe, a sprinkler, a water tank, an inlet, a sewage outlet, a supporting column, a water outlet, a filter, a sedimentation chamber, an automatic pumping device and a regulating device. The right end of the first water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end of the first water pump. An intelligent circulating irrigation equipment for farmland is designed. When the water pressure reaches a certain value, the pressure sensor sends the signal to the processor for processing. Then the second pump moves and pumps water, thus solving the problem that automatic pumping is impossible and labor is wasted. By setting up an adjusting device, the first telescopic rod and the second one are used. The expansion rod adjusts the height according to the irrigation range, fixes it with screw and socket, and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irrigation range can not be customized and regula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田用智能循环灌溉设备
本技术是一种农田用智能循环灌溉设备,属于灌溉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研究农业的科学是农学,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农业提供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品,在农业作物种植中,需要对农作物进行灌溉,从而促进农作物的生长,为农作物补充生长过程中需要的水分,随着我国国情的发展,农业已经成为了发展的重中之重,而提升生产率的关键是提高高科技农业机械的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灌溉设备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无法进行自动抽水,浪费劳动力和灌溉范围无法自定义,无法调控灌溉的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农田用智能循环灌溉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进行自动抽水,浪费劳动力和灌溉范围无法自定义,无法调控灌溉的范围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农田用智能循环灌溉设备,包括第一水管、第一水泵、第二水管、第三水管、连接管、喷头、水罐、进水口、排污口、支撑柱、出水口、过滤网、沉淀腔、自动抽水装置和调节装置,所述第一水管右端与第一水泵左端进行插接,所述第一水泵上端与第二水管下端进行插接,所述第二水管上端与第三水管下端进行插接,所述第三水管上端与连接管左端进行插接,所述连接管下端与调节装置进行粘接,所述喷头下端与连接管上端进行插接,所述水罐设置在第一水泵左端,所述进水口下端与水罐上端进行焊接,所述排污口上端与水罐下端中部进行焊接,所述支撑柱上端与水罐右端下侧进行焊接,所述出水口左端与水罐右端上侧进行焊接,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水罐内部上端,所述沉淀腔设置在水罐内部下端,所述自动抽水装置设置在水罐左端,所述调节装置设置在第二水管右端后侧,所述自动抽水装置由第二水泵、抽水管、安装座、压力传感器、连接线、显示屏、外壳、控制面板、蓄电池、电源线、连接水管、主板和处理器组成,所述第二水泵上端与连接水管下端进行插接,所述抽水管右端与第二水泵左端进行插接,所述安装座上端左侧与第二水泵下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抽水管下端,所述连接线下端与压力传感器上端进行插接,并且连接线上端与外壳下端进行插接,所述显示屏后端与外壳前端进行粘接,所述外壳设置在蓄电池前端下侧,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蓄电池前端下侧,所述蓄电池设置在安装座上端右侧,所述电源线左端与蓄电池右端进行插接,所述连接水管上端与进水口上端进行插接,所述调节装置由插地柱、第一伸缩杆、螺杆、保护套、第二伸缩杆和插孔组成,所述插地柱上端与第一伸缩杆下端进行焊接,所述第一伸缩杆内部与第二伸缩杆外部进行滑动连接,所述螺杆左端与第一伸缩杆上端右侧进行插接,并且通过插孔与第二伸缩杆进行螺纹连接,所述保护套内部设置在第一伸缩杆顶端,所述第二伸缩杆上端与连接管下端进行粘接,所述插孔设置在第二伸缩杆右侧,所述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压力传感器、连接线、显示屏、控制面板、蓄电池、主板和处理器均与电源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压力传感器、连接线、显示屏、控制面板、主板和处理器均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二水泵、压力传感器、显示屏和控制面板均与处理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和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面板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抽水管下端设置有喇叭状开口,并且开口内部设置有滤网,其优点是防止损坏第二水泵。进一步地,所述蓄电池外部设置有箱体,并且箱体外部涂有一层防水涂料,其优点是防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伸缩杆上端左侧设置有刻度值,并且刻度值与插孔一一对应,其优点是可以调节具体高度。进一步地,所述喷头均设置有两个以上,并且呈等距分布,其优点是有利于进行灌溉。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水管下端设置有连接卡座,并且连接卡座呈圆柱形,其优点是有利于进行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的型号为WFB系列,其优点是具有自控自吸性能。进一步地,所述压力传感器型号为MSP系列,其优点是灵敏度高。本技术的一种农田用智能循环灌溉设备,通过设置了自动抽水装置,当水压达到一定值,压力传感器把信号发送给处理器,处理器进行处理,然后使第二水泵运动,进行抽水,从而解决了无法进行自动抽水,浪费劳动力的问题,通过设置了调节装置,由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根据灌溉的范围,调节好高度,用螺杆和插孔进行固定,解决了灌溉范围无法自定义,无法调控灌溉的范围的问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水罐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自动抽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外壳透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电路图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水管-1、第一水泵-2、第二水管-3、第三水管-4、连接管-5、喷头-6、水罐-7、进水口-8、排污口-9、支撑柱-10、出水口-11、过滤网-12、沉淀腔-13、自动抽水装置-14、调节装置-15、第二水泵-141、抽水管-142、安装座-143、压力传感器-144、连接线-145、显示屏-146、外壳-147、控制面板-148、蓄电池-149、电源线-1410、连接水管-1411、主板-1412、处理器-1413、插地柱-151、第一伸缩杆-152、螺杆-153、保护套-154、第二伸缩杆-155、插孔-156。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与图6,本技术提供一种农田用智能循环灌溉设备:包括第一水管1、第一水泵2、第二水管3、第三水管4、连接管5、喷头6、水罐7、进水口8、排污口9、支撑柱10、出水口11、过滤网12、沉淀腔13、自动抽水装置14和调节装置15,第一水管1右端与第一水泵2左端进行插接,第一水泵2上端与第二水管3下端进行插接,第二水管3上端与第三水管4下端进行插接,第三水管4上端与连接管5左端进行插接,连接管5下端与调节装置15进行粘接,喷头6下端与连接管5上端进行插接,水罐7设置在第一水泵2左端,进水口8下端与水罐7上端进行焊接,排污口9上端与水罐7下端中部进行焊接,支撑柱10上端与水罐7右端下侧进行焊接,出水口11左端与水罐7右端上侧进行焊接,过滤网12设置在水罐7内部上端,沉淀腔13设置在水罐7内部下端,自动抽水装置14设置在水罐7左端,调节装置15设置在第二水管3右端后侧,自动抽水装置14由第二水泵141、抽水管142、安装座143、压力传感器144、连接线145、显示屏146、外壳147、控制面板148、蓄电池149、电源线1410、连接水管1411、主板1412和处理器1413组成,第二水泵141上端与连接水管1411下端进行插接,抽水管142右端与第二水泵141左端进行插接,安装座143上端左侧与第二水泵141下端进行螺纹连接,压力传感器144设置在抽水管142下端,连接线145下端与压力传感器144上端进行插接,并且连接线145上端与外壳147下端进行插接,显示屏146后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田用智能循环灌溉设备,包括第一水管(1)、第一水泵(2)、第二水管(3)、第三水管(4)、连接管(5)、喷头(6)、水罐(7)、进水口(8)、排污口(9)、支撑柱(10)、出水口(11)、过滤网(12)和沉淀腔(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抽水装置(14)和调节装置(15),所述第一水管(1)右端与第一水泵(2)左端进行插接,所述第一水泵(2)上端与第二水管(3)下端进行插接,所述第二水管(3)上端与第三水管(4)下端进行插接,所述第三水管(4)上端与连接管(5)左端进行插接,所述连接管(5)下端与调节装置(15)进行粘接,所述喷头(6)下端与连接管(5)上端进行插接,所述水罐(7)设置在第一水泵(2)左端,所述进水口(8)下端与水罐(7)上端进行焊接,所述排污口(9)上端与水罐(7)下端中部进行焊接,所述支撑柱(10)上端与水罐(7)右端下侧进行焊接,所述出水口(11)左端与水罐(7)右端上侧进行焊接,所述过滤网(12)设置在水罐(7)内部上端,所述沉淀腔(13)设置在水罐(7)内部下端,所述自动抽水装置(14)设置在水罐(7)左端,所述调节装置(15)设置在第二水管(3)右端后侧,所述自动抽水装置(14)由第二水泵(141)、抽水管(142)、安装座(143)、压力传感器(144)、连接线(145)、显示屏(146)、外壳(147)、控制面板(148)、蓄电池(149)、电源线(1410)、连接水管(1411)、主板(1412)和处理器(1413)组成,所述第二水泵(141)上端与连接水管(1411)下端进行插接,所述抽水管(142)右端与第二水泵(141)左端进行插接,所述安装座(143)上端左侧与第二水泵(141)下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144)设置在抽水管(142)下端,所述连接线(145)下端与压力传感器(144)上端进行插接,并且连接线(145)上端与外壳(147)下端进行插接,所述显示屏(146)后端与外壳(147)前端进行粘接,所述外壳(147)设置在蓄电池(149)前端下侧,所述控制面板(148)设置在蓄电池(149)前端下侧,所述蓄电池(149)设置在安装座(143)上端右侧,所述电源线(1410)左端与蓄电池(149)右端进行插接,所述连接水管(1411)上端与进水口(8)上端进行插接,所述调节装置(15)由插地柱(151)、第一伸缩杆(152)、螺杆(153)、保护套(154)、第二伸缩杆(155)和插孔(156)组成,所述插地柱(151)上端与第一伸缩杆(152)下端进行焊接,所述第一伸缩杆(152)内部与第二伸缩杆(155)外部进行滑动连接,所述螺杆(153)左端与第一伸缩杆(152)上端右侧进行插接,并且通过插孔(156)与第二伸缩杆(155)进行螺纹连接,所述保护套(154)内部设置在第一伸缩杆(152)顶端,所述第二伸缩杆(155)上端与连接管(5)下端进行粘接,所述插孔(156)设置在第二伸缩杆(155)右侧,所述第一水泵(2)、第二水泵(141)、压力传感器(144)、连接线(145)、显示屏(146)、控制面板(148)、蓄电池(149)、主板(1412)和处理器(1413)均与电源线(1410)电连接,所述第一水泵(2)、第二水泵(141)、压力传感器(144)、连接线(145)、显示屏(146)、控制面板(148)、主板(1412)和处理器(1413)均与蓄电池(149)电连接,所述第二水泵(141)、压力传感器(144)、显示屏(146)和控制面板(148)均与处理器(1413)电连接,所述第一水泵(2)、第二水泵(141)和压力传感器(144)均与控制面板(148)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田用智能循环灌溉设备,包括第一水管(1)、第一水泵(2)、第二水管(3)、第三水管(4)、连接管(5)、喷头(6)、水罐(7)、进水口(8)、排污口(9)、支撑柱(10)、出水口(11)、过滤网(12)和沉淀腔(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抽水装置(14)和调节装置(15),所述第一水管(1)右端与第一水泵(2)左端进行插接,所述第一水泵(2)上端与第二水管(3)下端进行插接,所述第二水管(3)上端与第三水管(4)下端进行插接,所述第三水管(4)上端与连接管(5)左端进行插接,所述连接管(5)下端与调节装置(15)进行粘接,所述喷头(6)下端与连接管(5)上端进行插接,所述水罐(7)设置在第一水泵(2)左端,所述进水口(8)下端与水罐(7)上端进行焊接,所述排污口(9)上端与水罐(7)下端中部进行焊接,所述支撑柱(10)上端与水罐(7)右端下侧进行焊接,所述出水口(11)左端与水罐(7)右端上侧进行焊接,所述过滤网(12)设置在水罐(7)内部上端,所述沉淀腔(13)设置在水罐(7)内部下端,所述自动抽水装置(14)设置在水罐(7)左端,所述调节装置(15)设置在第二水管(3)右端后侧,所述自动抽水装置(14)由第二水泵(141)、抽水管(142)、安装座(143)、压力传感器(144)、连接线(145)、显示屏(146)、外壳(147)、控制面板(148)、蓄电池(149)、电源线(1410)、连接水管(1411)、主板(1412)和处理器(1413)组成,所述第二水泵(141)上端与连接水管(1411)下端进行插接,所述抽水管(142)右端与第二水泵(141)左端进行插接,所述安装座(143)上端左侧与第二水泵(141)下端进行螺纹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144)设置在抽水管(142)下端,所述连接线(145)下端与压力传感器(144)上端进行插接,并且连接线(145)上端与外壳(147)下端进行插接,所述显示屏(146)后端与外壳(147)前端进行粘接,所述外壳(147)设置在蓄电池(149)前端下侧,所述控制面板(148)设置在蓄电池(149)前端下侧,所述蓄电池(149)设置在安装座(143)上端右侧,所述电源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楷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农耘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