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影盒以及处理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9755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影盒以及具有该显影盒的处理盒,显影盒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上的动力接收件和计数组件,动力接收件用于从外部接收驱动力并传递至计数组件,所述计数组件包括计数件以及与计数件结合的复位装置;复位装置包括复位作用杆以及与计数件结合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为计数件提供复位所需的初始作用力,在弹性件对计数件施加作用力过后,复位作用杆可对计数件再次施加复位作用力,使得计数件完成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影盒以及处理盒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照相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在电子照相成像设备使用的显影盒以及具有该显影盒的处理盒。
技术介绍
现有的,显影盒中设置计数组件,同时打印机中设置有被计数件以及用于与被计数件配合的光检测口,所述被计数件被设置成一端用于被计数组件拨动,另一端可阻挡光检测口和不可阻挡光检测口,当被计数件未被计数组件拨动时,被计数件的另一端阻挡光检测口,光线不能被打印机检测到;当被计数件被计数组件拨动时,被计数件的另一端不阻挡光检测口,光线可被打印机检测到;打印机通过计算所检测到的光线的次数判断显影盒中容纳的碳粉量,进而设定该显影盒的寿命。现实是,当显影盒中的显影剂用完后,显影盒中的各部件仍可被使用,终端用户如果此时就将显影盒丢弃,不仅会导致终端用户的办公成本上升,也会对当前的生存环境造成污染,因此,需考虑设计一种结构,当显影盒中的碳粉被消耗完毕后,终端用户只需要向显影盒中补充新的碳粉即可继续使用该显影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自动复位的显影盒,当显影盒中的显影剂被消耗完,终端用户只需要向其中添加新显影剂,再将显影盒安装至打印机即可再次使用,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利用显影盒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显影盒,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上的动力接收件和计数组件,动力接收件用于从外部接收驱动力并传递至计数组件,所述计数组件包括计数件以及与计数件结合的复位装置;复位装置包括复位作用杆以及与计数件结合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为计数件提供复位所需的初始作用力,在弹性件对计数件施加作用力过后,复位作用杆可对计数件再次施加复位作用力,使得计数件完成复位。显影盒还包括位于壳体一个末端的端盖,动力接收件和计数件均通过端盖暴露,复位作用杆设置在端盖上。复位作用杆包括形成在端盖上的基部、设置在基部自由末端的抵接部和施力部,抵接部用于接收外部作用力,施力部在抵接部接收到外部作用力后运动。计数件包括圆柱体以及在圆柱体的圆周方向上设置的阻挡部,所述阻挡部用于被施力部阻挡或被施力部迫推。计数件还包括设置在圆柱体圆周方向上的多个支撑部,支撑部的突出高度小于阻挡部的突出高度,支撑部用于与端盖抵接。端盖包括设置在其中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动力接收件和计数件分别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暴露,复位作用杆设置在第三通孔中。优选的,第三通孔位于第二通孔的上游。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处理盒,包括相互结合的鼓组件以及如上所述的显影盒,所述显影盒以可拆卸的方式被安装在鼓组件中。鼓组件包括底板、以及分别从底板周围同向延伸的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和第四板,所述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第四板和底板围合形成用于容纳显影盒的容纳槽,当显影盒被安装至容纳槽时,复位作用杆与第一板抵接。当显影盒中的显影剂被消耗完毕而被取出时,终端用户在添加新显影,再次将显影盒安装至打印机或复印机等办公设备后,该显影盒中的计数组件可实现自动复位,而不再需要终端用户手动复位该计数组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显影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鼓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显影盒中计数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A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计数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B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计数件的俯视图。图5A和图5B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端盖的立体图。图6A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显影盒在被安装前,复位作用杆与计数件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图6B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显影盒在被安装前,计数组件的各部件所处位置示意图。图7A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显影盒在被安装并计数完成后,复位作用杆与计数件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图7B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显影盒在被安装并计数完成后,计数组件的各部件所处位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为使得描述更准确,首先以显影盒的方位为准定义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处理盒的各个方位,定义显影盒10的长度方向为纵向X,显影盒10的宽度方向为横向Y,显影盒10的高度方向为竖向Z。[显影盒和处理盒的结构]图1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显影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鼓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显影盒10可沿安装方向A被安装,包括壳体11、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11中的旋转件12、位于壳体11一个纵向末端的端盖13、动力接收件14和计数组件15,所述动力接收件14与计数组件15位于壳体11的同一个纵向末端,且动力接收件14和计数组件15均穿过端盖13暴露在外,所述计数组件15接收动力接收件14的驱动力而工作,当然,计数组件15和动力接收件14也可以分别位于壳体11的两个纵向末端,所述动力接收件14用于从外部接收驱动力,并将驱动力分别传递至旋转件12和计数组件15;所述计数组件15绕旋转轴线L3旋转。如图2所示,鼓组件20包括底板29、以及分别从底板29周围同向延伸的第一板21、第二板22、第三板23和第四板24,所述第一板21、第二板22、第三板2、第四板24和底板29围合形成用于容纳显影盒10的容纳槽25,显影盒10以可拆卸的方式被固定安装至容纳槽25,所述显影盒10和鼓组件20组合形成处理盒,所述处理盒以可拆卸的方式被安装至打印机或复印机等办公设备中,当显影剂容纳腔中容纳的显影剂被消耗完毕后,终端用户将处理盒从设备中取出,再将显影盒10从容纳槽25中取出,即可向显影盒10补充新显影剂或者更换新的显影盒;同样的,根据上述定义的显影盒10的方位,鼓组件20也具有相同的方位。显影盒10被安装在容纳槽25后,第一板21和第三板23在显影盒10的纵向方向上对其进行限制,防止显影盒10在纵向方向窜动,且动力接收件14和计数组件15位于第一板21所在侧。[计数组件的结构]图3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显影盒中计数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A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计数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B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计数件的俯视图;图5A和图5B是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端盖的立体图。如图3所示,显影盒还包括用于将驱动力从动力接收件14传递至计数组件15的中间齿轮16。计数组件15包括计数件151以及与计数件151结合的复位装置,所述复位装置用于在计数件151完成计数后将计数件151恢复到开始计数的初始位置,包括复位作用杆153以及与计数件151结合的弹性件152,所述弹性件152用于为计数件151提供复位所需的初始作用力,在弹性件152对计数件151施加作用力过后,复位作用杆153可对计数件151再次施加复位作用力,最终计数件151完成复位。如图4A和图4B所示,计数件151可绕旋转轴线L3旋转,包括圆柱体151a、设置在圆柱体151a圆周方向上的动力接收部151b和非动力接收部151c、以及沿旋转轴线L3从圆柱体151a突出的拨动突起151f,优选的,动力接收部151b为圆柱体151a圆周方向上的有齿部,非动力接收部151c为圆柱体151a圆周方向上的无齿部;进一步的,圆柱体151a的圆周方向上还设置有多个支撑部151d和阻挡部151e,如图所示,支撑部151d和阻挡部151e均为从圆柱体151a圆周表面向外突出的突起,且支撑部151d的突出高度小于阻挡部151e的突出高度,所述支撑部151d用于与端盖13抵接,使得计数件151被定位在壳体11与端盖13之间。所述支撑部151d与圆柱体151a一体形成,可有效降低计数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影盒,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上的动力接收件和计数组件,动力接收件用于从外部接收驱动力并传递至计数组件,所述计数组件包括计数件以及与计数件结合的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复位装置包括复位作用杆以及与计数件结合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为计数件提供复位所需的初始作用力,在弹性件对计数件施加作用力过后,复位作用杆可对计数件再次施加复位作用力,使得计数件完成复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影盒,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上的动力接收件和计数组件,动力接收件用于从外部接收驱动力并传递至计数组件,所述计数组件包括计数件以及与计数件结合的复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复位装置包括复位作用杆以及与计数件结合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为计数件提供复位所需的初始作用力,在弹性件对计数件施加作用力过后,复位作用杆可对计数件再次施加复位作用力,使得计数件完成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显影盒还包括位于壳体一个末端的端盖,动力接收件和计数件均通过端盖暴露,复位作用杆设置在端盖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复位作用杆包括形成在端盖上的基部、设置在基部自由末端的抵接部和施力部,抵接部用于接收外部作用力,施力部在抵接部接收到外部作用力后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计数件包括圆柱体以及在圆柱体的圆周方向上设置的阻挡部,所述阻挡部用于被施力部阻挡或被施力部迫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良春曹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源呈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