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透镜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29751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光学透镜组,用于由一多光源之结构光产生单元所发出之多个近红外光经光学透镜组产生多个光束。朝向多光源之结构光产生单元的方向为一入光侧,且另一侧的方向为一出光侧。光学透镜组从出光侧至入光侧沿一光轴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及一第三透镜。光学透镜组满足条件式:SL/AAG≦6.500,其中,SL为光学透镜组中最靠近出光侧的光学元件之一光学面到多光源之结构光产生单元在光轴上的距离,且AAG为光学透镜组所有具有屈光率的透镜间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隙总和。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光学透镜组具有体积小、低成本且有良好成像质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透镜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装置,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光学透镜组。
技术介绍
近年来,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应用越来越多元,除了可摄像与录像以外,还有3D结构光投影技术适用于人脸或物体辨识。3D结构光投影是藉由复数个点光源发射通过光学镜片组于景物形成特定形式的图像,例如:点、线或网格等。然而为了让投影的成像能清楚受到辨识,分辨率尤为重要。除此之外,为了满足便携式电子装置轻薄的需求,如何设计出体积小且有良好成像质量的光学透镜组是研发努力的重点。此外,现有3D感测技术为多组近红外光发射单元经由多组准直透镜产生复数平行光用以侦测镜头前方的环境,换句话说为一近红外光经由一组准直透镜产生一平行光,藉由多组设计用以侦测范围较大的环境。然而,此种多组准直透镜搭配多组近红外光发射单元之制程费用高昂,且良率不佳。因此,如何降低成本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学透镜组,具有体积小、低成本且有良好成像质量。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光学透镜组,用于由一多光源之结构光产生单元所发出之多个近红外光经光学透镜组产生多个光束。朝向多光源之结构光产生单元的方向为一入光侧,且另一侧的方向为一出光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透镜组,用于由一多光源之结构光产生单元所发出之多个近红外光经该光学透镜组产生多个光束,朝向该多光源之结构光产生单元的方向为一入光侧,且另一侧的方向为一出光侧,该光学透镜组从该出光侧至该入光侧沿一光轴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及一第三透镜,且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及该第三透镜各自包括朝向该出光侧的一出光面及朝向该入光侧的一入光面;其中,该第一透镜是从该出光侧至该入光侧算起具有屈光率的第一个透镜;该第二透镜是从该入光侧至该出光侧算起具有屈光率的第二个透镜;该第三透镜是从该入光侧至该出光侧算起具有屈光率的第一个透镜;该第一透镜之该入光面及该出光面、该第二透镜之该入光面及该出光面及该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透镜组,用于由一多光源之结构光产生单元所发出之多个近红外光经该光学透镜组产生多个光束,朝向该多光源之结构光产生单元的方向为一入光侧,且另一侧的方向为一出光侧,该光学透镜组从该出光侧至该入光侧沿一光轴依序包括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及一第三透镜,且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及该第三透镜各自包括朝向该出光侧的一出光面及朝向该入光侧的一入光面;其中,该第一透镜是从该出光侧至该入光侧算起具有屈光率的第一个透镜;该第二透镜是从该入光侧至该出光侧算起具有屈光率的第二个透镜;该第三透镜是从该入光侧至该出光侧算起具有屈光率的第一个透镜;该第一透镜之该入光面及该出光面、该第二透镜之该入光面及该出光面及该第三透镜之该入光面及该出光面在包含该光轴且平行一XZ平面的一平面上的截线的曲率分别不同于该第一透镜之该入光面及该出光面、该第二透镜之该入光面及该出光面及该第三透镜之该入光面及该出光面在包含该光轴且平行一YZ平面的一平面上的截线的曲率,其中一X方向及一Y方向相互垂直且垂直于该光轴方向,一Z方向平行于该光轴方向,该XZ平面为该X方向与该Y方向所定义出的平面,该YZ平面为该Y方向与该Z方向所定义出的平面;以及该光学透镜组满足条件式:SL/AAG≦6.500,其中,SL为该光学透镜组中最靠近该出光侧的光学元件之一光学面到该多光源之结构光产生单元在该光轴上的距离,且AAG为该光学透镜组所有具有屈光率的透镜间在该光轴上的空气间隙总和。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透镜组,其中该第一透镜之该入光面及该出光面、该第二透镜之该入光面及该出光面及该第三透镜之该入光面及该出光面在包含该光轴且平行该YZ平面的一平面上的截线均为直线。3.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透镜组,其中该第一透镜、该第二透镜及该第三透镜的至少其中一者为玻璃材质。4.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透镜组,其中该光学透镜组更符合以下的条件式:ALT/T1≦5.200,其中,ALT为该光学透镜组中所有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在该光轴上的透镜厚度总和,且T1为该第一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5.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透镜组,其中该光学透镜组更符合以下的条件式:TL/(T3+BFL)≦6.500,其中,TL为该第一透镜的该出光面到该第三透镜的该入光面在该光轴上的距离,T3为该第三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且BFL为该第三透镜的该入光面到该多光源之结构光产生单元在该光轴上的距离。6.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透镜组,其中该光学透镜组更符合以下的条件式:SL/EFL≦2.500,其中,EFL为该光学透镜组的系统焦距。7.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透镜组,其中该光学透镜组更符合以下的条件式:EFL/(T1+T2)≦4.500,其中,EFL为该光学透镜组的系统焦距,T1为该第一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且T2为该第二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8.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透镜组,其中该光学透镜组更符合以下的条件式:ALT/(G12+T2)≦2.500,其中,ALT为该光学透镜组中所有具有屈光率的透镜在该光轴上的透镜厚度总和,G12为该第一透镜的该入光面到该第二透镜的该出光面在该光轴上的距离,且T2为该第二透镜在该光轴上的厚度。9.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学透镜组,其中该光学透镜组更符合以下的条件式:T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公金辉朱清智廉嘉丽
申请(专利权)人: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