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向压剪加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29659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6:23
一种单向压剪加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单向压剪加载装置包括试验件和围合在试验件四周的反力结构,反力结构包括试验件下侧的水平反力地板、试验件右侧的反力墙、试验件左侧的预应力竖向拉杆和试验件上侧的水平悬臂反力梁,反力结构形成自平衡受力体系,试验件的顶部设有水平加载梁,水平加载梁与水平悬臂反力梁之间连接竖向加载结构,水平加载梁与反力墙之间连接有施加给加载梁水平力的水平加载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合反力墙和反力底板,设计出一种悬臂梁和预应力钢棒同时使用的自平衡反力装置,方便进行竖向力加载。对真实模拟竖向重力起到关键作用,对评价构件抗震性能试验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起到核心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向压剪加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试块加载装置,特别是一种单向压剪加载试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在土木工程试验领域,经常测试构件的耗能能力,以增加对构件的耗能机理和抗震能力的探索与认识。大部分构件试验采用单向压剪加载,其中压力主要模拟其上部的荷载,剪力主要模拟的地震作用,以此来评估构件的抗震性能。对于小型构件来讲,传统的压剪试验通常采用设置反力架的方式,将反力架固定在反力地板上,在反力架顶部采用油压千斤顶的方式对试件进行竖向力加载。这种加载方式的优点:可以模拟顶部重力,并且可以模拟出由于构件变形顶部重力产生的P-△二阶效应。其缺点是:不能做高大构件的单向压剪试验,主要原因是反力架不能设计的很大,否则将面临反力架的吊装困难以及反力架的经济性差问题。因此反力架不能设计的比较高。然而对于一些高大大型构件,采用反力架加载方式,既显得笨重不方便安装,又比较耗费财力物力。目前,针对这种比较高的大型构件,采用预应力钢棒加载方式,即采用预应力钢棒一端固定在反力地板上,另一端加在构件顶部,用该种加载方式模拟顶部的重力。该种加载方式的优点:操作方便,经济性较好。但其缺点也是明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向压剪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件(8)和围合在试验件四周的反力结构,所述反力结构包括试验件下侧的水平反力地板(2)、试验件右侧的反力墙(1)、试验件左侧的预应力竖向拉杆(4)和试验件上侧的水平悬臂反力梁(3),反力结构形成自平衡受力体系,所述水平反力地板(2)与反力墙(1)一体成型,两者呈L形,所述水平悬臂反力梁(3)的右端面与反力墙(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悬臂反力梁(3)的左端部与预应力竖向拉杆(4)的顶端部固定连接,预应力竖向拉杆(4)的底端部贯穿水平反力地板(2)并与其锚固连接,所述试验件(8)的顶部居中设有与试验件一体成型的水平加载梁(9),所述试验件的底部居中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向压剪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件(8)和围合在试验件四周的反力结构,所述反力结构包括试验件下侧的水平反力地板(2)、试验件右侧的反力墙(1)、试验件左侧的预应力竖向拉杆(4)和试验件上侧的水平悬臂反力梁(3),反力结构形成自平衡受力体系,所述水平反力地板(2)与反力墙(1)一体成型,两者呈L形,所述水平悬臂反力梁(3)的右端面与反力墙(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悬臂反力梁(3)的左端部与预应力竖向拉杆(4)的顶端部固定连接,预应力竖向拉杆(4)的底端部贯穿水平反力地板(2)并与其锚固连接,所述试验件(8)的顶部居中设有与试验件一体成型的水平加载梁(9),所述试验件的底部居中设有与试验件一体成型的水平底座板(10),所述水平加载梁(9)与水平悬臂反力梁(3)之间连接有施加给水平加载梁竖向力的竖向加载结构,所述水平加载梁(9)与反力墙(1)之间连接有施加给加载梁水平力的水平加载结构,所述水平底座板(10)与水平反力地板(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压剪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加载结构包括下侧的竖向油压千斤顶(6)和上侧的滑动坦克(5),所述竖向油压千斤顶(6)设置有一组,沿水平加载梁(9)的长度方向均布并固定连接在水平加载梁(9)的上侧表面,所述滑动坦克(5)固定连接在竖向油压千斤顶(6)的上侧,所述水平悬臂反力梁(3)的下侧表面设有供滑动坦克(5)行走滚动的滑槽轨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向压剪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油压千斤顶(6)包括底座(61)和伸缩杠(62),所述底座(6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千斤顶下连接板(63),所述千斤顶下连接板(63)通过千斤顶下连接螺栓(64)与水平加载梁(9)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杠(62)的上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千斤顶上连接板(65),所述滑动坦克(5)包括坦克外壳和凸出外壳上侧的滑动轮(52),所述坦克外壳的底板(51)通过千斤顶上连接螺栓(66)与千斤顶上连接板(65)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向压剪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加载结构包括套箍在水平加载梁两侧的套箍对板(11)、套箍杆(12)和水平作动器(13),所述套箍对板(11)的尺寸大于水平加载梁的横截面尺寸,套箍对板(11)分设在水平加载梁(9)的左右两侧的端面上并通过位于水平加载梁(9)的前后两侧的套箍杆(12)锚固对拉连接,所述水平作动器(13)的左端与水平加载梁右侧的套箍对板(11)顶紧,水平作动器(13)的右端与反力墙(1)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4所述的单向压剪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悬臂反力梁(3)为平面桁架梁,包括上弦杆(31)、下弦杆(32)和腹杆(33),所述上弦杆与下弦杆的右端面均居中固定连接有一梁连接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翠强李六连田振王鹏史鹏飞赵永曦孙建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