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29595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6-12 0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在变工况及部分负荷下蒸发器内制冷剂液位过低或者过高,导致能效较低或者吸气带液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状态参数;当第一状态参数满足第一条件时,增加蒸发器内制冷剂的目标液位、和/或降低冷凝器内制冷剂的目标液位,并增大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至计算开度;当第一状态参数满足第二条件时,保持蒸发器和/或冷凝器内制冷剂的目标液位;当第一状态参数满足第三条件时,降低蒸发器内制冷剂的目标液位、和/或增加冷凝器内制冷剂的目标液位,并减小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至计算开度、或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在当前开度的基础上减小固定开度。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调整蒸发器的液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
,尤其涉及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在制冷系统中常采用壳管式蒸发器,壳管式蒸发器包括干式蒸发器、满液式蒸发器、以及降膜式蒸发器。现有满液式蒸发器包括筒体和铜管,制冷剂从筒体内充入,水注入铜管内,即铜管浸泡在制冷剂内,水在铜管内流动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制冷剂吸收铜管内水的热量而蒸发为气体,气体制冷剂从蒸发器的顶部出口排出并进入压缩机内。为了保证制冷系统的可靠性,需要将满液式蒸发器控制在合适的液位。采用满液式蒸发器的制冷系统,通常采用蒸发器液位或冷凝器液位作为控制参数的控制方法,预先设定一些的蒸发器的目标液位或冷凝器的目标液位,在满负荷、名义工况下,蒸发器可以发挥最大能效,但是在变工况及部分负荷下,因蒸发器的目标液位只能调整至预先设定的目标液位,预先设定的目标液位与实际负荷需求不匹配,造成在变工况及部分负荷下蒸发器内的制冷剂液位过低或者过高,使得蒸发器无法发挥最大能效,或者因设定液位过高产生吸气带液,对压缩机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变工况及部分负荷下蒸发器内的制冷剂液位过低或过高,导致能效较低或者吸气带液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以及蒸发器,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状态参数;当所述第一状态参数满足第一条件时,增加所述蒸发器内制冷剂的目标液位、和/或降低所述冷凝器内制冷剂的目标液位,并增大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至计算开度;当所述第一状态参数满足第二条件时,保持所述蒸发器和/或所述冷凝器内制冷剂的目标液位;当所述第一状态参数满足第三条件时,降低所述蒸发器内制冷剂的目标液位、和/或增加所述冷凝器内制冷剂的目标液位,并减小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至计算开度、或将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在当前开度的基础上减小固定开度;其中,所述第一状态参数包括所述蒸发器中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和所述蒸发器的出水温度;所述第一条件包括所述蒸发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蒸发器的出水温度与最高趋近温差值的差值;所述计算开度为根据所述蒸发器内制冷剂的当前液位和目标液位计算的开度值、或根据所述冷凝器内制冷剂的当前液位和目标液位计算的开度值;所述第二条件为所述蒸发温度大于所述出水温度与最高趋近温差值之差、且小于所述出水温度与最低趋近温差值之差;所述第三条件为所述蒸发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出水温度与最低趋近温差值之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当蒸发温度小于或等于出水温度与最高趋近温差值的差值时,增加蒸发器内制冷剂的目标液位、和/或降低冷凝器内制冷剂的目标液位,并增大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至计算开度;当蒸发温度大于出水温度与最高趋近温度值之差、且小于出水温度与最低趋近温度值之差时,保持蒸发器和/或冷凝器内制冷剂的目标液位;当蒸发温度大于或等于出水温度与最低趋近温度值之差时,降低蒸发器内制冷剂的目标液位、和/或增加冷凝器内制冷剂的目标液位,并减小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因蒸发器的出水温度和最高趋近温度值(或最低趋近温度值)的差值与蒸发器排出的制冷剂的蒸发温度的大小关系,可以得知蒸发器的效率变化,在变工况或部分负荷下,可将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调整至根据蒸发器内制冷剂的当前液位和目标液位计算的开度值、或根据冷凝器内制冷剂的当前液位和目标液位计算的开度值,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调整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值,使得蒸发器内制冷剂的液位更接近于当前负荷的最佳液位,即蒸发器的液位与当前运行负荷和工况相匹配,使运行更加稳定,更加节能,能效较高。此外,当蒸发温度大于或等于出水温度与最低趋近温差值之差,即蒸发器的液位较高、制冷系统存在吸气带液风险时,需要降低蒸发器内制冷剂的目标液位、和/或增加冷凝器内制冷剂的目标液位,若制冷系统吸气带液风险较低,可减小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至计算开度,对蒸发器的液位调节较准确;若制冷系统吸气带液风险较高,先将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在当前开度的基础上减小固定开度,再按计算开度减小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可快速降低蒸发器内制冷剂的液位,保证制冷系统的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采用满液式蒸发器的制冷系统的连接回路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中电子膨胀阀的控制回路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在匹配最佳液位阶段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在系统失稳纠偏阶段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在启动阶段的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在启动阶段的一个具体的控制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图1示出了一种采用满液式蒸发器的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1、油气分离器2、冷凝器3、电子膨胀阀4、蒸发器5以及引射泵6,压缩机1排出的气体进入油气分离器2,从气体中分离出来的油从油气分离器2底部回到压缩机1的吸气端,制冷剂气体从油气分离器2顶部进入冷凝器3,冷凝器3通过电子膨胀阀4与蒸发器5相连,蒸发器5的出口与压缩机1的吸气口相连。滞留蒸发器5底部的油与液体制冷剂混合物,通过从3冷凝器引出的高压气体流经引射泵6产生的低压,被引射回到压缩机1的吸气端。参照图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中,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以及蒸发器,该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状态参数;其中,第一状态参数包括蒸发器中制冷剂的蒸发温度Te和蒸发器的出水温度LEWT,蒸发温度Te为压缩机的吸气压力Ps对应的饱和温度,压缩机的吸气压力Ps由压缩机吸气口处的压力传感器检测,出水温度LEWT由蒸发器水侧出口处的温度传感器检测。当第一状态参数满足第一条件时,增加蒸发器内制冷剂的目标液位Ls,并增大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至计算开度EEVn;或降低冷凝器内制冷剂的目标液位Ls,并增大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至计算开度EEVn;或增加蒸发器内制冷剂的目标液位Ls,降低冷凝器内制冷剂的目标液位Ls,并增大所述电子膨胀阀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以及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状态参数;当所述第一状态参数满足第一条件时,增加所述蒸发器内制冷剂的目标液位、和/或降低所述冷凝器内制冷剂的目标液位,并增大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至计算开度;当所述第一状态参数满足第二条件时,保持所述蒸发器和/或所述冷凝器内制冷剂的目标液位;当所述第一状态参数满足第三条件时,降低所述蒸发器内制冷剂的目标液位、和/或增加所述冷凝器内制冷剂的目标液位,并减小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至计算开度、或将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在当前开度的基础上减小固定开度;其中,所述第一状态参数包括所述蒸发器中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和所述蒸发器的出水温度;所述第一条件包括所述蒸发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蒸发器的出水温度与最高趋近温差值的差值;所述计算开度为根据所述蒸发器内制冷剂的当前液位和目标液位计算的开度值、或根据所述冷凝器内制冷剂的当前液位和目标液位计算的开度值;所述第二条件为所述蒸发温度大于所述出水温度与最高趋近温差值之差、且小于所述出水温度与最低趋近温差值之差;所述第三条件为所述蒸发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出水温度与最低趋近温差值之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电子膨胀阀以及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状态参数;当所述第一状态参数满足第一条件时,增加所述蒸发器内制冷剂的目标液位、和/或降低所述冷凝器内制冷剂的目标液位,并增大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至计算开度;当所述第一状态参数满足第二条件时,保持所述蒸发器和/或所述冷凝器内制冷剂的目标液位;当所述第一状态参数满足第三条件时,降低所述蒸发器内制冷剂的目标液位、和/或增加所述冷凝器内制冷剂的目标液位,并减小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至计算开度、或将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在当前开度的基础上减小固定开度;其中,所述第一状态参数包括所述蒸发器中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和所述蒸发器的出水温度;所述第一条件包括所述蒸发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蒸发器的出水温度与最高趋近温差值的差值;所述计算开度为根据所述蒸发器内制冷剂的当前液位和目标液位计算的开度值、或根据所述冷凝器内制冷剂的当前液位和目标液位计算的开度值;所述第二条件为所述蒸发温度大于所述出水温度与最高趋近温差值之差、且小于所述出水温度与最低趋近温差值之差;所述第三条件为所述蒸发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出水温度与最低趋近温差值之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状态参数还包括:所述压缩机的当前排气过热度和所述压缩机的目标排气过热度;所述第一条件还包括:所述压缩机的当前排气过热度大于所述压缩机的目标排气过热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状态参数还包括:所述冷凝器的当前过冷度;所述第一条件还包括:所述冷凝器的当前过冷度大于或等于设定过冷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状态参数具体包括:间隔第一设定时间,获取第一状态参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获取所述制冷系统的开机时间;当所述开机时间大于第二设定时间时,获取第二状态参数;当所述第二状态参数满足第四条件时,降低所述蒸发器内制冷剂的目标液位、和/或提高所述冷凝器内制冷剂的目标液位,并减小所述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其中,所述第二状态参数包括:所述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振军徐广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